(共31张PPT)
大 概 念 大 主 题
第一、二单元
中华民族被侵略史与抗争、探索史
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第三、四单元
辛亥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社会生活的变化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发展、挫折
知识整合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知识整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中
国
历
史
教材第26课整合
1、千秋大业、教育为本--新式教育的发展
2、信息传递、推动潮流--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3、笔诛口伐、时代号角--近代文学的成就
4、大咖云集、民族强音--近代艺术的成就
五四运动后,进步的文学艺术家都高奏时代主律,他们的作品有着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具有讴歌光明、鞭挞黑暗,激励人民英勇奋斗的巨大号召力。进步的文学艺术家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证明了唯物史观的一条原理,即一定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
第八单元 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01
素养目标
02
新知导入
03
新知讲解
04
拓展延伸
05
课堂总结
06
课堂练习
07
作业布置
素养目标:
1.了解近代新式教育、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近代文学艺术成就等基本史实。(历史解释、
时空观念、史料实证)(重点、难点)
2.利用剧照、图片、绘画资料,通过活动开展,激发学生的创新与想象。提高学生分析和
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文学艺术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历史解
释、史料实证)(重点)
3.使学生认识到文学是革命斗争的有力武器,大众传媒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一定
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家国情怀)(难点)
2022年课程标准:通过了解开办京师大学堂、废除科举制度等近代新式教育发展的主要史事,知道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曲折过程。
素养目标
北京大学,作为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注定要在中国的教育史、救亡史、奋斗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有去过北大的同学吗?北大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新知导入
有一所高等学府,在这里,从沙滩红楼到未名湖畔,民主与科学熠熠生辉,从历史走向未来,光荣与责任一脉相承。你们知道这是哪所学校?
北大名人
毛泽东:1918年在北京大学图书馆担任图书管理员。
陈独秀:1916年任北京大学教授
蔡元培: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
胡 适:1917年任北京大学教授
李大钊:1918年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
矛 盾:1913年考入北大预科班,由于贫困没再继续读。
学习任务(一):千秋大业、教育为本--新式教育的发展
新知讲解
中国近代新式教育有何作用?
1.新式教育的创办
时期 新式学校 作用
洋务运动时期
甲午战争之后 百日维新期间 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等
北洋西学堂、南洋公学
京师大学堂
传播了西方先进的文化知识,培养了一些近代人才,为中国近代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
1912年改名北京大学
北洋大学堂
上海南洋公学
今西安交通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
福州马尾船政学堂
京师同文馆
1862年洋务派创办
——教育近代化的开端
新式教育的创办
图说历史
图说历史
百日维新期间
戊戌变法时期,光绪帝在康有为、梁启超的协助下创办了京师大学堂,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北京大学的校徽是鲁迅先生设计的,是“北大”两个篆字的上下排列,其中“北”字构成背对背的两个侧立的人像,而“大”字构成了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像。校徽突出一个办学理念,即大学要“以人为本”。
京师大学堂
1898年戊戌变法时期,辛亥革命后改名北京大学
——教育重要的一步
新知讲解
①1901年,清政府决定从1902年开始,废除八股文;
②1903年,清政府以科举阻碍学校发展,决定逐步废除科举制;
③1905年,清政府谕令一律停止科举考试,存在约1300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
清政府通令兴办学堂,颁布各级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
结合材料,分析废除科举制的影响?
材料二:《奏定学堂章程》里的中学堂一二年级课程与课时
材料一:翰苑清才……若问以亚洲之舆地,欧美之政学,张口瞪目,不知何语矣。—康有为《请废八股试帖楷法试士改用策论折》
影响:废除科举制度,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中国近代新式教育逐渐发展起来。
2.科举制度的废除
点击播放视频
新知讲解
老师、画家、作家、经济学家,企业家,军人、历史学家
这里展示的几位伟大人物都是在新式教育中重获新生的典型代表。他们或改革、或办实业、或做文章、或修铁路,还有一个敢叫日月换新天,创立新中国。他们从各方各面为中国的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由此可见,社会发展推动教育革新,教育的革新将推动社会进步。
Q:随着新式教育的发展,科举制的废除,读书人不再以“学而优则仕”为唯一出路。他们可以从事哪些职业?
②报刊杂志: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①背景: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上海、香港等地创办了许多供在华外国人阅读的外文报刊。
《申报》原名《申江新报》,1872年4月30日在上海创刊,1949年5月27日停刊。是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久、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报纸,是中国现代报纸开端的标志。 被人称为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 。
1.新闻业的发展
现代社会信息传播途径极其丰富,我们可以通过微信、微博、抖音等网络平台及时了解时事。在中国近代社会,又是通过什么手段来传递信息,影响舆情呢?
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
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有利于文化的推广与传播
学习任务(二):信息传递、推动潮流--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新知讲解
点击播放视频
民国时期著名的报纸
天津的《大公报》 上海的《新闻报》 延安的《解放日报》
民国时期影响较大的杂志
上海的《东方杂志》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 邹韬奋主办的《生活》周刊
这些新式的报纸、杂志,报道各地发生的重大事件,分析国内时局。它们报道及时,覆盖面广,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③影响
图说历史
2.出版业的发展:
新知讲解
出版企业: 商务印书馆,还有中华书局、开明书店、生活书店以及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创办的新华书店。
作用:起到了传播西方先进思想和科学文化的作用,保存了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了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在知识文化的普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Q1.中国近代兴起了哪些出版企业?有何作用?
中华书局
生活书店
商务印书馆
解放区新华书店
新知讲解
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它编辑出版多种中小学教科书、字典和大批文化学术著作,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
①商务印书馆
侵华日军海军陆战队司令说:“烧毁闸北几条街,一年半年就可恢复。把商务印书馆这个中国最重要的文化机关焚毁了,它则永远不能恢复。”
——人民日报评论部编:《人民论坛 (2005年卷) 》,红旗出版社,2006年,第299页。
新知讲解
成为中国共产党出版发行进步书刊的重要阵地
②新华书店
中华书局、开明书店、生活书店,也是当时有影响的出版机构。
中华书局
③其他机构:
延安新华书店旧址
生活书店
报纸
刊物
出版机构
《申报》
《新闻报》
《大公报》
《解放日报》
《东方杂志》
《新青年》
《生活》
商务印书馆
中华书局
开明书店
生活书店
新华书店
近代新闻出版业
Q2.从时空的角度,分析近代新闻出版业蓬勃发展的原因 。
1872
上海
1902天津
1893上海
1941延安
1904上海
1925
上海
1897
上海
1917上海
1912
上海
1926
上海
1932
上海
1937
延安
——整理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25-126页
经济发展
政治变革
思想解放
文化交流
近代化转型
列强侵略
近代化探索
时局变化
社会需求
3.新闻出版业的发展的原因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作者 代表作品
鲁迅
郭沫若
茅盾
曹禺
巴金
老舍
赵树理
丁玲
周立波
Q1.阅读教材,梳理近代文学主要成就 。
学习任务(三):笔诛口伐、时代号角--近代文学的成就
点击播放视频
《狂人日记》《阿Q正传》
《女神》
《子夜》
《雷雨》
《家》
《骆驼祥子》
《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暴风骤雨》
鲁迅杂文思想深刻,语言犀利,是中国文学史上的辉煌篇章。
《阿Q正传》深刻解剖了整个民族的精神弱点,成为批判国民性问题的经典之作。
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无情批判吃人的封建礼教,成为一篇讨伐封建主义的檄文。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会稽县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
1.鲁迅及代表作品
新知讲解
点击播放视频
新知讲解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周立波的《暴风骤雨》
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
2.解放区作家及优秀作品
1.美术:
新知讲解
学习任务(四):大伽云集、民族强音--近代艺术的成就
作者 作品
齐白石
徐悲鸿
擅绘花鸟草虫,画法上工笔、写意兼长,造诣精深。创作《群鼠图》《虾》等
熟悉中西画法,采用写实主义技法;《愚公移山》《田横五百士》《八骏图》
《愚公移山》
《田横五百士》
《八骏图》
2017年12月17日晚,齐白石作品《山水十二条屏》亮相拍场,最终以9.315亿元人民币成交,成为目前最贵的中国艺术品。
2.音乐
新知讲解
作者 作品
聂耳
冼星海
《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
《黄河大合唱》
气势磅礴,表现出中华民族的伟大、独立、坚强,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勇敢、顽强和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
《黄河大合唱》作于1939年3月,并于1941年在苏联重新整理加工。这部作品由诗人光未然作词,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痛诉侵略者的残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广阔地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并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警号,从而塑造起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
《义勇军进行曲》是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歌曲,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被称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号角,自1935年在民族危亡的关头诞生以来,对激励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起了巨大的作用,后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点击播放视频
3.歌剧
新知讲解
《白毛女》
白毛女起源于晋察冀边区白毛仙姑的民间传说故事中的主人公"喜儿",其因饱受旧社会的迫害而成为少白头,顾名思义被称作"白毛女"。
1945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据此集体创作出歌剧《白毛女》。这部1940年代抗日战争末期在中国共产党控制的解放区创作的是一部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文艺作品。这部歌剧后来被改编成多种艺术形式,经久不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这一特殊时期创作的文艺作品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瑰宝 。
《定军山》剧照
该片由任庆泰执导,谭鑫培主演。
影片于1905年12月28日在中国(清朝)上映,结束了中国没有国产电影的历史。
取材于《三国演义》第70和71回,是讲三国时期刘备与曹操用兵的故事。
在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著名京剧老生表演艺术家谭鑫培在镜头前表演了自己最拿手的几个片断。片子随后被拿到前门大观楼熙攘的人群中放映,万人空巷。
这是有记载的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标志着中国电影的诞生。
中国第一部
无声电影
《歌女红牡丹》剧照
该片讲述了歌女红牡丹在嫁给生活堕落的丈夫陈发祥后,不仅受尽折磨和痛苦,艺术生涯也走向衰落,但她毫无怨言终将丈夫感动的故事。
《歌女红牡丹》是由明星影片公司出品,张石川执导,洪深编剧,胡蝶、王献斋主演的剧情片,于1931年3月3日在上海光陆大戏院试映、1931年3月15日在新光大戏院公映
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
标志着中国电影的诞生
4.电影
新知讲解
赵丹 《十字街头》
周旋 《马路天使》
1934年首映
第一部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1935年莫斯科国际电影节荣誉奖)的影片,曾经创造了连续放映84天的记录。
影片讲述的渔民小猫,小猴家庭破产、流浪和死亡的故事,令人潸然泪下。
4.电影
新知讲解
板书设计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1、千秋大业、教育为本--新式教育的发展
2、信息传递、推动潮流--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3、笔诛口伐、时代号角--近代文学的成就
4、大伽云集、民族强音--近代艺术的成就
学史崇德
借用寓言故事表达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坚韧不拔、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坚定信念。
徐悲鸿
1.(2023·安徽省)1921 年3月8日,陈独秀提文说“我们中国的诗礼人家,有客来访时,若男主人不在家,女主人必定隔着门帘回答说:‘我家里没有人。’……所以中国妇女,第一必须取得法律家所谓‘自然人’的资格,然后才能够说到别的问题”。这可佐证新文化运动( )
A.提倡科学主义 B.提倡诗礼教化 C.维护法律权威 D.关注男女平等
2.(2023·福建省)某校历史社团开展研究性学习,查找到两张学生文凭:一张是京师大学堂的毕业文凭,落款是“宣统元年”,另一张是京师第一蒙养院附设女子小学堂文凭,落款是“中华民国元年”。上述纪年方式的变化反映了( )
A.新式学校的出现 B.女性地位的提高 C.历史发展的潮流 D.封建制度的结束
3.著名作家冰心曾谈道:“我启蒙的第一本书,就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线装的《国文教科书》第一册……我的第一本小说集《超人》(一九二〇年)和第一本诗集《繁星》(一九二三年)也都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这段话说明商务印书馆( )
A.是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B.推动了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
C.传播了西方先进文化 D.使平等观念逐渐取代了传统等级观念
4.1943年赵树理在深入农村调研时,了解到一对青年自由恋爱,却被双方父母阻挠的悲剧。于是写出了批判封建思想、赞颂婚姻自由的《小二黑结婚》。材料说明( )
A.传统文化需要大力发扬B.人们崇洋逐新的趋向C.文艺要为人民群众服务D.文艺要发挥经济价值
D
C
B
C
课堂练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面为1921年中国妇女报刊史上的第一份画报《解放画报》中的三幅画。
图1 描绘了一只手腕处标有“父权”的大手,手里紧紧握着五个男女。
图2描绘了一女子深夜苦读新书,丈夫在其身后流露出欣慰的表情。
图3 描绘了一女子双手举着“经济”巨石,走在“解放之路”的大道上。没画上方写着“负着责任才可以到解放之路”。
根据《解放画报》所刊登的这三幅漫画,阐释其体现的时代价值。(4分)
作业布置
示例:《解放画报》是民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政治变动在思想领域的反映;它从妇女与父权的关系、妇女教育、妇女经济独立等方商探讨什么才是真正的妇女解放,将妇女问题与此时的社会进步联系在一起,有对于推动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
中
国
历
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