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分层作业】-【教学评一体化】大单元整体教学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分层作业】-【教学评一体化】大单元整体教学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11 21:09: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分层作业
考向1.知道解放区的土地改革的背景、内容与意义,高频考点,常与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土地改革联系在一起,考查形式多样。
考向2.知道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的史实。重要考向,考查以选择题为主。
考向3.理解国民党南京政权覆灭和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高频考点,常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其它革命联系在一起考查,考查形式以材料题为主。
1.革命领袖毛泽东曾说:“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中国。谁解决了土地问题,谁就会赢得农民。”1947年,共产党在农村解放区的口号是( )
A.“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B.“打土豪、分田地”
C.“地主减租、农民交租” D.“耕者有其田”
2.周恩来总理曾对一次军事行动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黄河是蒋介石的“外壕”,陇海路是他的“铁丝网”,长江是他的“内壕”,而我们已经过了“铁丝网”,打到他的“内壕”了。结合右图,指出这一军事行动是( )
晋冀鲁豫解放军挺进中原形势图
A.挺进大别山 B.平津战役 C.辽沈战役 D.渡江战役
3.蒋介石在1949年元旦发出“求和”声明的原因包括( )
①国民党在三大战役中大溃败 ②国民党在长江以南难以组织起有效防御
③蒋介石企图“划江而治”④解放军渡江作战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与国民党四处抓壮丁充军不同,华北近百万,东北160万人主动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民兵参加者近290万人,作战115700余次。由此可见( )
A.国民党军队的兵员很充沛 B.民兵是人民解放战争主力部队
C.中国共产党赢得人民支持 D.广大群众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5.在人民解放战争中,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的战役是( )
A.青化砭战役 B.辽沈战役 C.平津战役 D.淮海战役
6.《人民日报》社论代表党中央发声,是中国共产党和政府政治传播的重要载体,它见证时代风云、书写社会变迁,勾勒出国家民族发展的轨迹。依据所学知识判断,1949年的元旦社论是( )
A.《将革命进行到底》 B.《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
C.《迎接改革的第十年》 D.《一切为了实现国家的总路线》
7.南京,见证了近代中国的沧桑历史。有人形象地说它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对下面四幅图片反映的史实解读不正确的是( )
A.图1条约签订,说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图2现象说明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民主政府
C.图3场景标志着中国取得了14年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D.图4反映的史实标志着中国实现了统一
8.小军在参观某革命纪念馆时,了解了这样一段史实:1946年7月-1948年12月,我区共出动支前民工1296685人(次),运送到前线的军粮1.35亿公斤。这段史实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 )
A.国民党发动内战的背景 B.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
C.人民解放军的军事策略 D.三大战役胜利的影响
9.1947年,《人民翻身兴家立业》《儿童劳军》《参军图》等年画,深受解放区人民喜爱。这主要是因为解放区( )
A.实行减租减息 B.开展土地改革 C.完成民主建设 D.转入战略反攻
10.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适时调整了土地政策,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这种调整( )
A.挫伤了农民革命积极性 B.团结了地主和农民抗战
C.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D.适应了革命形势的需要
11.1948年秋,中国共产党已在东北解放了97%以上的土地和86%以上的人口,并控制95%的铁路线;国民党军队被分割在长春、锦州等孤立地区,敌我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变化。这表明当时( )
A.国统区经济状况急剧恶化 B.国民党反动统治彻底覆灭
C.人民解放军开始战略反攻 D.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
12.如下表是某同学整理的复习资料。请据表格中的内容判断该同学学习相关战役是( )
时间: 1948年 11月-1949年1月;主要人物: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结果: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A.淮海战役 B.辽沈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13.基于各主要的解放区相继连成一片,为了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反动政府,人民解放军就必须攻击敌人坚固设防的大城市,必须同敌人的强大机动兵团作战。于是发起( )
A.湘江战役 B.淞沪会战 C.百团大战 D.三大战役
14.下图所示时间轴反映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四个阶段。其中方框处应填写的内容是( )
A.民族耻辱,抗争探索 B.十年内战,国共对峙
C.打倒美蒋,人民解放 D.恢复经济,巩固政权
15.在三大战役中,毛泽东同志主张先打锦州,因为从战场的全局来看,锦州地处东北和华北之交的走廊地带,是华北与东北交通联络的咽喉要地,攻克锦州即可切断东北国民党军的后路。战役的部署充分说明( )
A.决定战争胜败的是新式武器 B.国民党军队作战不够勇敢
C.国民党缺乏坚实的交通保障 D.正确的战略策略的重要性
16.抗日战争刚结束之时,国民党政权自认为是领导全国抗战胜利的功臣,蒋介石也被吹捧成“民族英雄”。但不到四年,国民党就丧失了在中国大陆的统治权,其根本原因是( )
A.国民党军事力量太薄弱 B.国民党顽固实行消极抗战
C.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D.国民党失去了民众的支持
17.某班学生以“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请你一起参与完成。
【听歌曲一体会红色初心】
材料一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曲谱(片段)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他领导中国走向光明……
【读宣言一见证民族危亡】
材料二
“全国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1937年7月8日,中共中央向全国发表号召抗战的。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
【查数据一感受人民力量】
材料三 《三大战役人民支前统计表》
战役 民工(万人) 担架(辆) 牲畜(头) 粮食(千克)
辽沈战役 160 13800 30000 7000
淮海战役 225 73900 6300 57000
平津战役 154 20000 1000000 31000
(1)结合材料一,概括中国共产党开辟的革命道路,分析中国共产党的红色初心。
(2)结合材料二,简述国共两党宣言(谈话)发表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举出国共两党英勇抗日的战役各一例。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18.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外历史纲要》(上)目录节选
单元 主要章节
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经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第17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华的加剧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19课 辛亥革命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第22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第23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第24课 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第25课 人民解放战争
(1)列举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的具体史实。(分别列举两例)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论述中国共产党是如何带领中国人民完成这一历史任务的。(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A C C A D B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A D C D D
1.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土地会议,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D项正确;“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是孙中国同盟会纲领“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排除A项;国共对峙十年,中国共产党采取打土豪,分田地,开展土地革命,排除B项;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采取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做法,排除C项。故选D项。
2.A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黄河是蒋介石的“外壕”,陇海路是他的“铁丝网”,长江是他的“内壕”,说明解放军已经进入国统区的内部,威胁其中心地区,结合所学知识,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开辟大别山根据地,严重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A项正确;平津战役是战略反攻的决战战役之一,排除B项;辽沈战役是战略反攻的决战战役之一,排除C项;渡江战役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排除D项。故选A项。
3.A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初,中国共产党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都大获全胜,国民党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国民党在长江已北的力量已全线崩溃,在长江以南难以组织起有效防御,在三大战役进行期间和结束以后,国民党统治集团在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的支持和策划下,发动了一场“和平攻势”,他们企图利用和平谈判的手段,达到“划江而治”的目的,以便争取喘息时间,保存残余的反革命势力,伺机卷土重来,在内外夹攻下,蒋介石在1949年元旦发出求和声明,企图作缓兵之计,毛泽东发表对时局的声明,揭穿其假和平的阴谋,①②③符合题意,A项正确;1949年4月解放军渡江作战,取得胜利,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与题干时间“元旦”不符,④不符合题意,排除就含有④的选项,排除BCD项。故选A项。
4.C
【详解】根据材料“华北近百万,东北160万人主动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民兵参加者近290万人,作战115700余次”分析可知人民群众主动加入共产党的军队,体现出解放战争得到了人民群众支持,人民群众支持是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之一,C项正确;国民党军队主要依靠抓壮丁充军,不能说明兵员很充沛,排除A项;人民解放战争主力部队并不是民兵,排除B项;解放战争与国民党军队作战,不属于民族意识觉醒,排除D项。故选C项。
5.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8.11—1949初,林彪、罗荣桓和聂荣臻等指挥平津战役,以和平方式获得胜利,平津战役促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C项正确;青化砭战役是人民解放军撤离延安后的第一个大胜利,它打击了国民党军的气焰,振奋了边区军民的斗志,排除A项;辽沈战役解放东北全境,排除B项;淮海战役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排除D项。故选C项。
6.A
【详解】根据材料“1949年的元旦”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正处于解放战争时期,陆续取得辽沈战役、淮海战役的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胜利,所以,1949年的元旦社论是《将革命进行到底》,A项正确;《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是文化大革命发生在1966—1976年,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排除B项;《迎接改革的第十年》是1978年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排除C项;《一切为了实现国家的总路线》是1958年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排除D项。故选A项。
7.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四是人名解放军占领南京,这件事标志着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符合题意,D项正确;《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图2是孙中山与临时议员的合影,表示当时的中华民国成立,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之一,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图3为日本提交投降书,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了胜利,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
8.B
【详解】据题干“1946年7月-1948年12月,我区共出动支前民工1296685人(次),运送到前线的军粮1.35亿公斤”可知,解放战争得到了人民的大力支持,反映的是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B项正确;1946年7月时,蒋介石已发动内战,排除A项;题干重在强调人民的支持,与人民解放军的军事策略无关,排除C项;三大战役胜利,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排除D项。故选B项。
9.B
【详解】根据材料“1947年,《人民翻身兴家立业》《儿童劳军》《参军图》等年画,深受解放区人民喜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胜利提供了人力、物力保障,B项正确;实行减租减息是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排除A项;抗日战争时期在抗日根据地实行民主选举,建立抗日民主政权,排除C项;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与《人民翻身兴家立业》《儿童劳军》《参军图》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0.D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但蒋介石内战的方针已定,1946年6月,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中国革命由抗日战争转向解放战争,随着革命形势的变化,中国共产党适时的调整土地政策,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所以,这种调整是适应了革命形势的需要,D项正确;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说法错误,排除A项;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团结了地主和农民抗战,题干中政策调整是抗日战争胜利后,“抗战”的说法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说法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
11.D
【解析】略
12.A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48年11月-1949年1月,进行了淮海战役,指挥者刘伯承、陈毅等结果,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A项正确;辽沈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平津战役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渡江战役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排除BCD项。故选A项。
13.D
【解析】略
14.C
【详解】根据时间轴中“1945—1949年”结合所学可知,当时处于人民解放战争时期,这一时期主要是打倒美蒋,人民解放,C项正确;民族耻辱,抗争探索是近代中国的状况,与表格中时间不符,排除A项;十年内战,国共对峙时期从1927年至1937年,排除B项;恢复经济,巩固政权是新中国初期,与表中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5.D
【详解】根据材料“在三大战役中,毛泽东同志主张先打锦州,因为从战场的全局来看,锦州地处东北和华北之交的走廊地带,是华北与东北交通联络的咽喉要地,攻克锦州即可切断东北国民党军的后路”可知,毛泽东在部署辽沈战役时,主张先打锦州,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有利于辽沈战役取得胜利,说明正确战略策略的重要性,D项正确;中国共产党当时并不具备新式武器,排除A项;材料强调辽沈战役的战略部署,无法说明国民党军队作战不勇敢,排除B项;国民党并不缺乏坚实的交通保障,排除C项。故选D项。
16.D
【详解】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内战爆发,人民解放战争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推翻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其根本原因是人心的向背,国民党坚持独裁、内战方针,失去民众支持,而中国共产党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民众的大力支持,D项正确;内战初期,国民党在军事力量方面具有优势,排除A项;国民党实行消极抗战是在抗日战争时期,而非抗日战争结束之后,排除B项;抗日战争结束之时,民族矛盾已经基本解决,排除C项。故选D项。
17.(1)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初心:一心为民族(人民),一心救中国
(2)背景:七七事变。
战役: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
(3)原因: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等(言之有理即可,每一点得两分)
【详解】(1)道路:结合中国革命的历史,可以概括出中国共产党开辟的革命道路是人民战争的道路,在革命的过程中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初心:据材料“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可知,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过程中,始终坚持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
(2)背景:据材料二中的宣言和谈话发表的时间“1937”并结合所学知识课可知,其背景是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
事例:据所学知识可知,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都进行了英勇的战斗,国民党方面的淞沪会战,武汉会战,台儿庄战役,第三次长沙会战等和共产党方面的百团大战都是其中的典型战役。
(3)原因:材料三中的数据表明,人民群众在三大战役中提供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持。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人民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包括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以及国民党政府的腐败无能等因素。
18.(1)内忧外患:结合所学知识,晚清时期经内忧主要有太平天国运动,外患有英国发动的第一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甲午中日战争之后西方列强掀起的瓜分中国狂潮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救亡图存:结合所学知识,清政府在面临内忧外患的形势下由地主阶级掀起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实行改良运动,掀起戊戌变法、以张謇为代表的实业家进行“实业救国”。
(2)历史任务:由材料“晚清时期经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第17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华的加剧第18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等可知这一时期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式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论述:这一问题属于开放型试题,学生可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国民革命运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这几个时期中国共产党做出的贡献进行回答。例: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国共产党为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进行工农武装革命,在农村建立根据地,探索中国革命的新道路。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七七事变,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从此开始,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战,终于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完全胜利。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很大努力,但是国民党坚持独裁统治,悍然发动内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三年多的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详解】(1)内忧外患:结合所学知识,太平天国运动 第一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瓜分中国狂潮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答出两点即可)
救亡图存: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实业救国”等(答出两点即可)
(2)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论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涨。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国共产党为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进行工农武装革命,在农村建立根据地,探索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全国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七七事变,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从此开始,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战,终于第一次取得了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完全胜利。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很大努力,但是国民党坚持独裁统治,悍然发动内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三年多的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其它观点言之有理亦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