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分层作业
考向1.知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理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特点,属于高频考点,常与近代社会政治、思想文化联系在一起考查,考查形式多样。
2.了解近代以来中国人在衣、食、住、行生活的变化和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重要考向,考查以选择题为主。
1.针对当时的“海陆军救国”“教育救国”等观点,张謇则认为,国家如同一棵大树,教育是花,军队是果,而实业是根。与其认识相关的是( )
A.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B.轮船招商局
C.大生纱厂 D.福新面粉公司
2.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产生、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和再度受挫四个阶段。下列诗句形象地体现了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出现“短暂的春天”的是( )
A.千呼万唤始出来 B.小荷才露尖尖角
C.千树万树梨花开 D.无可奈何花落去
3.下图所示内容反映了中国近代某一领域的重要变化,该领域是( )
A.社会习俗领域 B.文化教育领域
C.物质生活领域 D.城市生活领域
4.南京临时政府规定:官员不分级别,都以西式大氅或燕尼服作为礼服。女子礼服,上装是对襟衫,下装是裙子。这一规定的实质是南京临时政府( )
A.强制推行服装统一 B.大力推进社会平等
C.重视服饰与身份搭配 D.全方位学习西方文化
5.下图《体操器具》刊登于1913年《儿童教育画》 ,图中用9只哑铃和14支球杆搭成五色旗和十八星旗。该图隐喻的主题是( )
A.强身健体巩固革命成果 B.袁世凯倒行逆施复辟帝制
C.军阀割据带来黑暗统治 D.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科学
6.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之路充满曲折。中国近代的工商业者在动荡的年代里百折不挠,在艰难的环境中努力奋斗。下列有关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说法正确的是( )
A.主要集中在重工业部门
B.得到西方列强的支持
C.洋务运动后,掀起了发展实业的热潮
D.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7.历史学家白寿彝在《中国通史纲要》中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的发展还不能排除帝国主义对重工业的控制和在轻工业中已经形成的势力。……也不能改变封建经济在全国经济中仍旧占绝对优势的地位。”作者认为( )
A.国民政府的统治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C.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
D.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并没有改变中国社会性质
8.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长江航运业逐渐被帝国主义所控制。因此,在发展交通运输业时,近代实业家卢作孚首先选择发展长江航运业。他认为“通过兴办航运,可以同控制长江航运的帝国主义势力进行直接的斗争,从帝国主义手中夺回内河航行权。”由此可见卢作孚( )
A.践行“实业救国”思想 B.武装反抗帝国主义侵略
C.建立了完善的航运交通 D.成功抵制外国资本入侵
9.“洗衣去垢,曩日皆用本地所产皂荚,自欧美肥皂行销中国后,遂无有用皂荚者。计时之器,旧仅有日晷仪,用者亦不多,……自轮船、火车通行,往来有一定时刻,钟表始盛行。”这说明近代中国( )
A.人民具有严重排外心理 B.欧美钟表取代了日署仪
C.人民生活受到西方冲击 D.人们热衷追求欧美生活
10.下图所示为1893—1920年机器设备进口在整个中国进口总值中的比重变化情况。这一变化说明当时的中国( )
A.民族工业生产能力有所发展 B.轻重工业失衡局面得以改变
C.日益成为列强的消费品市场 D.对外贸易逆差局面日益扩大
11.1869年——1894年,中国新办民族工业总数50多家,平均每年设厂1.42家,平均每年新增资本14.1万元。1895年——1900年,新办民族工业总数100家,平均每年设厂16.7家,每年新增资本750万元。促使民族工业增长迅速的主要原因是( )
A.通商口岸设厂的渲染 B.戊戌变法措施的实践
C.民间设厂限制的放松 D.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12.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曲折。与如图中“短暂春天”有关的因素是( )
A.19世纪六七十年代,洋务运动的兴起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B.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五四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数的统治地位
D.对外开放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
1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下面是其发展示意图。下列各选项的事件中客观上减小了民族工业发展阻力F 的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B.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C.国民党发动了全面内战 D.官僚资本主义逐渐形成
14.1938年国民党要求“经济建设”以军事为中心,对粮食、矿产、税收、金融、交通、物价实行全方位管制,并在西部建立新的工业中心。这一措施( )
A.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侵略 B.适应了中国长期抗战需要
C.确立了官僚资本垄断地位 D.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15.连涛同学在复习历史知识时绘制了如下时间轴。这反映他正在复习的内容是( )
A.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 B.近代中国的落后与屈辱情况
C.中国建立了完备的工业体系 D.中国改变了落后的经济面貌
16.史学家傅斯年认为,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下表显示了学者吴虞1918年在成都和1923年在北京时的消费情况。根据博斯年的观点,此表可以证明( )
类别 成都% 北京%
衣食住宿 68 23
书籍教育 23 32
娱乐享受 9 45
A.吴虞到北京后消费结构有所变化 B.当时北京的城市化水平比成都高
C.近代中国东西部商业发展不平衡 D.当时成都的享受型消费场所过少
二、综合题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进行了许多意义重大的改革。政治方面,保障人权,保护人民财产等;经济方面,奖励工商业发展,鼓励兴办实业;社会生活方面,革除“大人”“老爷”等称谓,废止跪拜等;教育方面,提倡男女同校,废止小学读经等。
——摘编自《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
时间 企业数量(个) 资本总额(万元) 工人数量(万人)
1913 698 33082 60多
1920 1759 50062 200多
材料三 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工人阶级逐渐成长,并于五四时期开始表现出不可低估的阶级力量,必将产生其政治的代表。
——据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1)材料一中的改革措施与中国近代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据所学知识,概括这些措施的影响(任意一项即可)。
(2)据材料二,概括1913—1920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
(3)据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五四时期工人阶级是如何“表现出不可低估的阶级力量”。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列强在华划分“势力范围”情况表
国别 势力范围
德国 山东
沙俄 长城以北、新疆、东北
法国 广东、广西、云南
英国 长江流域
日本 福建
(1)请在如图中将各国在华势力范围标示出来
材料二 近代南通由一个封建的县城比较快速地过渡到近代城市,张謇绝对居功至伟。他从创办大生纱厂开始,由工业到商业,再到水陆运输公司……他在逐步建立起产业资本集团的同时,全面地促进了南通经济现代化建设。张謇在南通创立的学校,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从普通学校到职业学校、特种学校,几乎无所不包。创办教育机构的同时,1906年创办新育婴堂,1912年创办南通医院,1913年在他60岁生日之际,用所得寿礼贺金创办养老院,1914年创办贫民工场及济良所。张謇更是利用清末“新政”的良机,于1908年破天荒地发动民众选举,成立了全国第一个省以下“准议会”——通州(南通)议事会,并亲任议长。
——摘编自罗一民《张謇打造南通中国近代第一城》
(2)根据材料,概括张謇为南通的城市建设做出的贡献。
(3)综合上述探究,思考如何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家乡发展相统一。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A B A D D A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B A B A A
1.C
【详解】根据“实业是根”,结合所学可知,张謇是民族资本家,主张实业救国,他所创办的大生纱厂属于民族资本,体现了他实业救国的思想,C项正确;“实业是根”体现了张謇实业救国的思想,江南机器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分别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民用企业,洋务运动的目的是通过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来挽救清朝的统治危机,不符合题意,排除AB项;福新面粉公司的创办者是荣宗敬、荣德生兄弟,排除D项。故选C项。
2.C
【详解】根据题干“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出现‘短暂的春天’”及结合所学知识,1912年至1919年 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短暂春天,原因是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因此形容一战期间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应用“千树万树梨花开”,C项正确;“千呼万呼始出来”形容再三催促而出现的事物。而材料是指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排除A项;“小荷才露尖尖角”形容某事物的开始出现,而材料是指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排除B项;“无可奈何花落去”形容对时光或事物流逝的感叹,而材料是指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
3.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劝禁缠足等革除社会陋俗的法令,强令男子剪掉辫子,劝禁女子缠足;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消“老爷”“大人”的称谓,代之以“先生”的称呼,体现出自由平等的新风尚。可知内容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习俗领域的重要变化,A项正确;文化教育,题干内容没有涉及,因为1905年清政府停止科举考试,存在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至此寿终正寝.清政府还通令兴办学堂,颁布各级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中国近代新式教育逐渐发展起来,排除B项;物质生活主要是人基本生存的保障,是人的生理快乐和低级心理快乐的来源,与非物质文化生活相对,与题干内容男子剪掉辫子,劝禁女子缠足,不符,排除C项;城市生活是指人们在城市中生活、工作、娱乐、社交等各种日常活动的总和。城市生活的特点是快节奏、多样化、现代化和信息化,与题干内容男子剪掉辫子,劝禁女子缠足,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4.B
【详解】根据题干“南京临时政府规定:官员不分级别,……”可知,材料体现了南京临时政府以法律的宗室规定官员服饰的无差别性,实质彰显了民主平等思想,大力推进社会平等,B项正确;“强制推行服装统一”是表面现象,题干设问探究的是统一服饰的原因,排除A项;题干“官员不分级别,都以……”可知,“重视服饰与身份搭配”不符合题意,强调的是服饰的统一而非区别,排除C项;题干“……女子礼服,上装是对襟衫,下装是裙子”可知,“全面学习西方文化”与题意不符,涉及还保留了传统的样式,排除D项。故选B项。
5.A
【详解】根据材料“1913 年”可以得出这是民国初年,而“五色旗和十八星旗”反映的是革命,而这些旗帜由“9 只哑铃和 14 支球杆”组成,体现出作者认为巩固革命成果要与体育健身相结合,强调强身健体巩固革命成果,A项正确;袁世凯倒行逆施复辟帝制是在1916年,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袁世凯去世后,北洋军阀分裂,大小军阀连年混战,开始了军阀割据的局面,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排除D项。故选A项。
6.D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掀起了发展实业的热潮;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D项正确;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行业上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领域,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排除A项;民族资本主义受到西方列强的打压,在夹缝中求生存,排除B项;随着辛亥革命的爆发和中华民国的创建,民国初年掀起了一场实业救国热潮,排除C项。 故选D项。
7.D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的发展还不能排除帝国主义对重工业的控制和在轻工业中已经形成的势力。……也不能改变封建经济在全国经济中仍旧占绝对优势的地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虽然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发展迅速,出现了“短暂的春天”,但其力量依然有限,并未改变帝国主义控制中国经济命脉的现状,封建经济还是占据主导地位,我国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选项“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并没有改变中国社会性质”符合题意,D项正确;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处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而非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排除A项;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而非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排除B项;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并未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排除C项。故选D项。
8.A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近代实业家卢作孚首先选择发展长江航运业,认为通过兴办航运,可以同控制长江航运的帝国主义势力进行直接的斗争”“夺回内河航行权”结合所学可知,近代以来随着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甲午中日战争后国内兴起了实业救国的思潮,材料中实业家卢作孚主张发展长江航运业与帝国主义势力进行直接斗争,体现的是实业救国思想,A项正确;材料中采用的斗争方式是发展实业,抵御帝国主义势力,排除B项;从材料信息无法得知卢作孚是否建立、完善了航运交通,排除C项;材料信息也无法得知抵制外国资本入侵是否取得了成功,排除D项。故选A项。
9.C
【详解】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随着近代生活物品与交通工具的传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发生了变化,传统洗涤用品和时间测量工具逐渐被取代。这反映了人民生活受到西方冲击,C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提及人民对外来物品的排斥,排除A项;虽然欧美肥皂在中国市场的份额逐渐扩大,但不能完全说明欧美肥皂已经取代了皂荚,这个说法片面,排除B项; 欧美器物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方便,但并不意味着人们热衷于追求欧美生活,此说法片面,排除D项。故选C项。
10.A
【详解】根据题干“下图所示为1893—1920年机器设备进口在整个中国进口总值中的比重变化情况”从中可以看出机器设备进口总值比重持续上升,表明中国民族工业使用机器情况增加,机器的使用反映出民族工业生产能力有所发展,A项正确;材料仅涉及了中国进口机器的情况,未反映中国轻工业和重工业的生产比重问题,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3—1920列强侵略中国的方式转变为资本输出为主,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中国对外贸易的进出口数额比较,不能得出中国对外贸易是否为逆差,排除D项。故选A项。
11.D
【详解】根据材料“1895年——1900年,新办民族工业总数100家,平均每年设厂16.7家,每年新增资本750万元”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实业救国思潮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D项正确;甲午战后允许列强在华设厂,属于客观原因,排除A项;戊戌变法以失败告终,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并未产生实质性影响,排除B项;民间设厂限制的放松属于清政府的政策,不属于主要原因,排除C项。故选D项。
12.B
【详解】图中“短暂春天”反映的是1912—1919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间是1914—1918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掠夺,因而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迅速,B项正确;19世纪六七十年代,洋务运动的兴起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这与题干材料提供的时间不符,排除A项;五四运动爆发于1919年,与题干统计图中的时间也不符,排除C项;1978年,我国实施改革开放的政策,排除D项。故选B项。
13.A
【详解】据题干“减小了民族工业发展阻力”和所学知识可知,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忙于欧洲战事,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在客观上减小了民族工业发展的阻力,中国的民族工业迎来了“短暂的春天”,A项正确;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民族工业发展受挫,阻力增强,排除B项;国民党发动了全面内战,影响民族工业的发展,阻力增强,排除C项;官僚资本主义影响民族工业的发展,增强了阻力,排除D项。故选A项。
14.B
【详解】依据题干时间“1938年”可知,处于抗日战争时期,依据题干“经济建设以军事为中心,对粮食、矿产、税收、金融、交通、物价等实行全方位的管制”,结合所学可知,抗战时期国统区实行战时体制,这是出于抗战的需要,为坚持抗战提供了物质条件,说明经济建设服务于抗战,适应了中国长期抗战需要,B项正确;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与材料中“以军事为中心”无关,排除A项;抗战时期国统区实行战时体制,国民党官僚阶层却借此控制经济命脉、压榨民族企业,从而使官僚资本迅速膨胀,确立了官僚资本垄断地位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抗战时期民族资本日益萎缩,排除D项。故选B项。
15.A
【详解】根据图片结合所学可知,1865年,江南造船厂的前身——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的创建,揭开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历史;我国状元实业家张謇创办了大生纱厂,走上实业救国的道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1918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一个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工矿企业内迁。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举步维艰,在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夹缝中生存。综上所述,图片时间轴和漫画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曲折发展,A项正确;时间轴和漫画不能反映出近代中国的落后与屈辱情况,排除B项;中国建立了完备的工业体系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我国开始改变落后的经济面貌,排除D项。故选A项。
16.A
【详解】根据材料中学者吴虞1918年在成都和1923年在北京时的消费情况对比可以看出,他在北京用于衣食住宿的消费比例降低,用于文化、娱乐等精神需求的消费比例上升,这表明其到北京后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A项正确;仅凭一个人的消费水平无法得出当时北京的城市化水平比成都高,排除B项;材料并未对比北京与成都的商业,无法得知其发展不平衡,排除C项;仅凭一个人的消费水平无法得出当时成都的享受型消费场所过少,排除D项。故选A项。
17.(1)辛亥革命(中华民国成立);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促进社会观念的转变和平等自由思想的普及;推动近代教育。
(2)迅速发展或企业数量、资本总额、工人总数增加。
原因: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3)说明: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等等。
【详解】(1)重大历史事件:根据材料“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进行了许多意义重大的改革”,结合所学知识,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独立,革命形势的发展要求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经过多方协商,决定在南京成立临时中央政府,1912年1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所以材料与辛亥革命(中华民国成立)有关。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根据测量并结合所学知识,“政治方面,保障人权,保护人民财产等”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经济方面,奖励工商业发展,鼓励兴办实业”有利于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社会生活方面,革除‘大人’‘老爷’等称谓,废止跪拜等”有利于促进社会观念的转变和平等自由思想的普及;“教育方面,提倡男女同校,废止小学读经”有利于推动近代教育。
(2)发展状况:根据材料二表格可以得出1920年相比1913年,中国民族工业从企业数量、资本总额工人数量上都有快速增长,体现出其发展迅速。原因:几乎是学习知识,这一时期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迅速,国内因素是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国际因素是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3)说明:根据材料“并于五四时期开始表现出不可低估的阶级力量,必将产生其政治的代表”,结合所学知识,五四运动后期,工人阶级成为主力,这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同时伴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18.(1)(参考下图)
(2)建设近代民族产业,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建立系统的近代教育体系;进行医疗和保障体系的建设;进行城市的民主政治尝试。(任意3点)
(3)努力提升自己的修养和能力,在此基础上积极回馈社会;将自身发展同国家、民族发展相结合。
【详解】(1)标示:根据材料一“ 列强在华划分‘势力范围’情况表”可知,德国强租胶州湾,把山东作为“势力范围”;沙俄强租旅顺和大连,长城以北、新疆、东北作为“势力范围”;法国租借广州湾,将广东、广西、云南作为“势力范围”;英国强租九龙和威海卫,把长江流域作为它的“势力范围”;日本将福建划分为“势力范围”。将各国在华“势力范围”标示如下:
(2)贡献:根据材料二“他从创办大生纱厂开始,由工业到商业,再到水陆运输公司……他在逐步建立起产业资本集团的同时,全面地促进了南通经济现代化建设。”和所学可知,张謇为南通的城市建设做出的贡献是建设近代民族产业,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根据材料二“张謇在南通创立的学校,……1906年创办新育婴堂,1912年创办南通医院,1913年在他60岁生日之际,用所得寿礼贺金创办养老院,1914年创办贫民工场及济良所。”和所学可知,张謇为南通的城市建设做出的贡献是建立系统的近代教育体系;进行医疗和保障体系的建设;根据材料二“张謇更是利用清末‘新政’的良机,于1908年破天荒地发动民众选举,成立了全国第一个省以下“准议会”——通州(南通)议事会,并亲任议长。”和所学可知,张謇为南通的城市建设做出的贡献是进行城市的民主政治尝试。
(3)启示: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使我认识到要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家乡发展相统一,努力提升自己的修养和能力,在此基础上积极回馈社会;将自身发展同国家、民族发展相结合。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