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大单元教学设计)
01课标解读 02教材分析 03学情分析 04学习目标
05情境任务 06课时安排 07难点突破 08跨学科学习
09背诵清单 10复习设计 11大事年表 12 分类速查
13单元评价
01【课标解读】
1.2022年课标要求
〖导论〗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英勇的斗争,开始了救亡图存的探索。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提倡“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了挽救民族危亡,进行了维新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是中国人民郁积多年反抗列强侵略义愤的总爆发,其英勇斗争客观上打乱了列强企图瓜分中国的步骤。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拉开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但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新文化运动冲击了旧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中国在艰苦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
〖内容要求〗“1.8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通过了解张謇兴办实业的典型事例,知道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艰辛历程;通过了解开办京师大学堂、废除科举制度等近代新式教育发展的主要史事及民国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知道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曲折过程。
2.2022年课标解读
(1)梳理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发展的基本线索,以及中国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发展历史上重要的事件、人物、现象等,知道这些史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原因和结果,初步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唯物史观、时空观念)
(2)能够初步阅读和理解中国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发展的史料,并运用这些史料分析近代社会变化的原因。(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通过学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发展历史,知道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曲折性,认识近代社会变化,以及文化教育事业取得成就,学习仁人志士为救国救民而英勇斗争的精神,坚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①以地图和时间轴的形式梳理民族资本主义的出现及发展的全过程,用地图展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分布变化,增强时空观念,理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特点。(时空观念)
②联系前后史实并解析史料,认识不同阶段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情况和理解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原因。(历史解释)
③整理图片、文字等多种史料,通过史料实证,认识近代社会教育、新闻传播、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史料实证)
④在唯物史观指导下,理解近代社会变化的原因。(唯物史观)
⑤通过民族资本家实业救国的事迹和爱国报刊、出版社的创办,感受近代国人救亡图存的努力,激发爱国情怀。(家国情怀)
(4)能结合语文、地理、音乐等课程的学习,通过阅读近代的文献材料、图像材料,观察实物材料,查阅地图,并加以分析、概括并提取其中的历史信息。通过探究与讨论,强化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02【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主要内容:
本单元由两节正课组成。
从晚清到民国,伴随着外来文化的冲击和社会政局的更替,中国的经济、社会生活、教育文化事业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了,民族工业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艰难成长。西方的文化、器物大量涌入,深刻改变了中国人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近代教育和新闻出版业取得长足进步。在文艺创作上,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作品。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的教学:从教材地位上看,本课是第八单元的第1课,作为“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这一单元的开篇之课,既补充了之前学习过的近代史中经济社会史的空白,又为下一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从教材内容上看,本课内容分为两个子目,分别介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化,由浅入深,线索清晰,有利于学生认识、了解近代经济社会变化的主要内容,但对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背景方面的知识涉及较少,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补充相关史料,同时,教材对于近代经济社会发展特点的介绍较为表面,不利于学生进行深入理解,因此教师应当整合资源,作适当的补充与拓展,帮助学生理解。
《第26课 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的教学:本课是八年级上册近代史内容的最后一课,主要有两个子目,包含三方面内容,即中国近代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和文学艺术的成就。各个内容之间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清政府艰难迈出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一步;近代新闻出版业迅速发展,出现一批有影响力的报刊和新闻出版机构;“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的文学艺术取得很大成就。学习这部分内容,需要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五四运动”后,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进步的文学艺术家都高奏时代主旋律,他们的作品有着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具有讴歌光明、鞭挞黑暗,激励人民英勇奋斗的巨大号召力。进步的文学艺术家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证明了唯物史观的一条原理,即一定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新闻出版、电影等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说明了近代中国人民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时空纵览
单元大概念架构
①阶段特征: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②经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民族工业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艰难成长;
③社会生活:西方的文化和器物大量涌入,深刻改变了中国人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
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定军山》;
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
④专题线索:
两个因素 外来文化的冲击、社会政局的更替
两条主线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
两种经济形式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自然经济。
四大变化 交通通信、饮食服饰、传媒娱乐、风俗习惯。
4、整体教学流程透视
(1)课堂导入环节以科学性、趣味性、灵活性和启发性原则,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采用设疑、悬念导入法、直观导入法、开门见山法、直接破题法、温故知新等方法导学激趣。
(2)导入新课后,出示学习目标,学科核心素养,明确学习的重难点和要求,明晰地让学生知道通过本节学习应该掌握哪些知识点,形成何种能力,从而进入自主学习环节。
(3)自主学习,让学生整体感知教材,对基本史实有一定了解,再对重难点进行精细预习,标画重点内容。
(4)小组合作,问题探究要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展开,教师要把教学的重点、难点问题交给学生去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教师可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
(5)当堂检测,着重在于以各种形式检测学生学习的效果,可以通过口答、自背、做题等方式完成。根据课堂情况,灵活掌控教学环节,每节课至少留出3至5分钟进行测验训练,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做到堂堂清,不欠账。
5、本单元教材体例
(1)设计导语激发兴趣,引出重点;
(2)设计插图增强感染力;
(3)设计正文宋体内容明确基本知识;
(4)设计正文楷体内容补充说明;
(5)设计相关史事教会学生提炼有效信息;
(6)设计“问题思考”栏目,引起探究兴趣,激发学生思考;
(7)设计“材料研读”培养学生研读材料的能力,活学活用;
(8)设计“课后活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9)设计“知识拓展”,扩大学生知识面。
03【学情分析】
1.心理认知特征方面,学生处于初二阶段,学习历史的兴趣较为浓厚,思维活跃,有利于教师开展历史教学,同时,初中生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关键时期,需要教师综合运用多种类型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和史料概括能力,从而加深学生对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的内容和特点的理解;
2.已有的知识与能力方面,学生经过之前历史课程的学习与观看的影视剧,对于中国近代的重要政治经济事件、一些文化名人已有一定了解,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民族资本主义兴起背景以及近代文学艺术的相关内容;同时,学生初次进行对近代经济社会变化这一内容的学习,可能会出现对部分历史知识了解不多、难以理解的现象,需要教师充分补充相关史料、运用生动浅显的语言进行教学。
04【学习目标】
一、学习目标:
①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通过阅读与分析史料,认识中国民族工业的产生和曲折发展历程。结合时代背景分析曲折发展的原因,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唯物史观)
②在中国近代史的时空背景下,了解社会风俗习惯的变化,创设历史情境,感受国家逐渐走向现代化的具体表现;梳理新式教育的变革、新闻出版业的发展,理解每个阶段发展变化的时代背景。(时空观念)
③依据历史图片、视频等史料,增强学习内容的直观性,激发学习兴趣。通过文学艺术内容的教学,培养艺术鉴赏能力,建立作品与时代之间的有机联系。认识文学艺术、大众传媒的深刻影响力,体会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情况的客观反映(史料实证)
④了解张謇等近代爱国实业家的经历,结合“提倡国货”热潮,感受国人的救国热情,培养与时俱进的发展观。(家国情怀)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近代民族工业兴起与发展的过程、特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新闻出版业的发展、文学艺术的成就。
难点:近代民族工业受挫的根本原因;理解客观历史环境下,一切历史客观因素相互影响的唯物史观;体会文艺工作、大众传媒深刻影响人们生活和社会进程,及人物身上的家国情怀。
05【情境任务】
情境1、以历史发展时间轴,编写简要的历史大事年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时空观念。
情境2、通过解读《张謇在江苏南通创办的大生纱厂》、《荣氏兄弟创办的福新面粉公司》、《民国时期的上海街景》、《辛亥革命后军警为行人剪辫子》、《上海南京路上的行人》、知识拓展《中国近代铁路之父——詹天佑》、《申报》创刊号、《解放军报》、《大公报》、《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教科书》、《新青年》上发表鲁迅的《狂人日记》、《田横五百士》、《定军山》剧照、《马路天使》剧照、《渔光曲》剧照、知识拓展《保持民族气节的艺术老人——齐白石》等图文资料,获取有效信息,通过材料研读,学会论从史出的史学方法,认识图文资料是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唯物史观、史料实证。
情境3、搜集这一时期相关的图片,将历史图片进行分类,配上文字说明。在此基础上,开展“图说历史”的活动,以黑板报、手抄报、历史图集等方式进行交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史料实证。
情境4、观察并绘制近代民族工业分布图、创办新式学堂分布图,展示绘制出的历史地图,解说图中的历史信息——时空观念、家国情怀。
情境5、观看这一时期的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如《张謇》《马路天使》《子夜》等,撰写观后感,进行交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情境6、举办故事会,讲述这一时期的人物故事如张謇、詹天佑、鲁迅等,弘扬中华民族敢于斗争、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情境7、课后活动示例:
(一)活动主题:赏文学艺术作品,探时代发展脉络。
(二)活动目标:
①综合运用多种方式搜索、欣赏中国近代的重要文学艺术作品,了解作者及作品内容,提高自主研习能力。
②将作品按照领域或时期分类汇总,掌握分类整理材料的方法。
③归纳、总结整理同一类的作品,按类型分组研究,合作学习、互相促进。从内容和地位等角度分析作品反映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特征,体会作品的价值。
(三)活动过程:
①提出问题:文学艺术作品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的原因在于它们反映的是时代发展变化的脉络。不同时期的文学艺术作品是如何诞生的呢?它们能反映出什么时代特征?
②学生选择每一类文学艺术作品,如报刊、小说、歌曲、电影等,分组探究。自行搜索,小组交流。
③小组呈现:各小组在研究的基础上,集思广益,形成共识,归纳本组研究的核心内容,以墙报、研究报告汇编、网页制作等形式分析其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展示研究成果,扩大交流和宣传活动。其他组根据所呈现内容提问。
④每组总结、整理本组素材,形成研究小文、报告或资料集,各组间互相传阅、分享。
⑤共同制定评价标准和细则,取长补短,互相交流。
(四)活动说明:
本活动的内容学生比较感兴趣,但是学习容易流于表面,比如对重要的文学艺术作品的掌握仅停留在记忆基础知识方面。本活动通过引导学生搜集资料,探寻其中反映的历史,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技能和方法,结合时代背景开展深入探究。本活动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结合起来,旨在提升学生对历史的认知。学生互相展示研习探究的成果,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制定的评价标准和细则可以作为下次学生参与此类活动的参照依据。
【设计意图】通过赏析文学艺术作品与反映时代的关系,培养了学生的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
06【课时安排】(三课时同步教案——见同步教案+一课时单元复习)3课时
1.单元主题:
从晚清到民国,伴随着外来文化的冲击和社会政局的更替,中国的经济、社会生活、教育文化事业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了,民族工业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艰难成长。西方的文化、器物大量介入,深刻改变了中国人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近代教育和新闻出版业取得长足进步。在文艺创作上,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作品。
2.课时分配:
第1课时: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实业救国、民族工业、社会变迁)
第2课时: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新式教育、传播媒介、文化事业)
第3课时:单元复习
07【难点突破】
【难点1】民国时期的民族工业与清政府时期的洋务企业的比较
【参考答案】
项目 民国时期的民族工业 清政府时期的洋务企业
不同点 根本目的 发展民族经济,实业救国 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
性质 近代资本主义企业 官督商办、官办,带有封建色彩的资本主义企业
管理方式 近代先进的资本主义管理 封建衙门式
相同点 目的 都是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增强国家实力
阻碍 都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榨
作用 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难点2】中国科举制的发展历程
【参考答案】
(1)隋朝创立。隋文帝时开始用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隋炀帝时,正式设立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创立。
(2)唐朝时完善。唐太宗时扩建学校规模,扩大了招生的数量;武则天时设立殿试和武举;唐玄宗时把诗赋作为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
(3)明朝开始实行八股取士。
(4)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先后兴办了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等一批新式学校。
(5)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先后在天津创办北洋西学堂,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
(6)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决定创办京师大学堂。
(7)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了存在约1300年的科举制。
【难点3】中国近代以来重要报刊的比较
【参考答案】
名称 《申报》 《时务报》《国闻报》 《民报》 《新青年》
创办时间 1872年 戊戌变法时期 辛亥革命时期 新文化运动时期
主要内容 刊载时事,分析国内外时局 宣传维新变法思想 宣传民主革命思想 宣传民主与科学
作用 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 凝聚革命力量,为辛亥革命作了思想动员 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之一
共同影响 促进了新知识的传播与交流;促进了近代中国思想的解放;推动了社会生活的近代化
08【跨学科学习】
美术学科:《八骏图》、《田横五百士》、《愚公移山》、《虾》
音乐学科:《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毕业歌》
语文学科:小说《狂人日记》、《李有才板话》、《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暴风骤雨》;歌剧:《白毛女》;京剧: 《定军山》;
电影:《十字街头》、《马路天使》、《渔光曲》
09【背诵清单】
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背诵清单与思维导图】
(一)名词释义
1.官僚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凭借国家政权,依附帝国主义,以垄断形式出现,代表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及帝国主义利益,极大地阻碍了中国近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民族资本主义:①指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即中等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所经营的中等规模和小规模的企业;②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一种民间积累方式并游离于外商和官商其间或之外的一种资本形式;③它们在经济活动中依附于强大的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资本,同时又遭受这两种资本的压榨。
3.“实业救国”思潮: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宣扬的、以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即实业)来“救亡图存”的思想。实业泛指农、工、商、交通等。实业救国论在甲午战争后(19世纪末)提出,辛亥革命后“实业救国”与“民主共和”成为社会两大思潮。
(二)背诵清单
(1)民族工业的发展
时期 发展阶段 原因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产生 洋务运动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甲午中日战争后 初步发展 清政府放宽了民间办厂的限制;“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
1912-1918 短暂的春天 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鼓励发展实业;一战期间,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1919-1949 再度受挫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势力卷土重来,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日本侵华战争和国民党发动内战、美货泛滥等
1956 消亡 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认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缓慢且艰难曲折;国家独立是民族经济振兴的基本前提
(2)社会近代化(社会习俗的变化)
风俗习惯变化 原因 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西方思想的传入
表现 剪发辫,废缠足,易服饰,更礼仪,改称呼(体现了民主自由平等的新风尚)
生活方式变化 (1)交通:火车、轮船、电车、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式(2)饮食、服饰、婚丧、娱乐方式:日益开放,出现崇洋逐新的趋向
特点 (1)总体特征:呈现出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征(2)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是不平衡的
(3)文学艺术的成就
文学成就 鲁迅的《狂人日记》《阿Q正传》、郭沫若的《女神》、茅盾的《子夜》、曹禺的《雷雨》、巴金的《家》、老舍的《骆驼祥子》、徐悲鸿的《愚公移山》等。其中鲁迅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成为一篇讨伐封建主义的檄文,《阿Q正传》成为批判国民性问题的经典之作。
艺术成就 齐白石 擅绘花鸟草虫,画法上工笔、写意兼长,造诣精深。
徐悲鸿 熟悉中西画法,并以西洋写实主义的技法来改革中国画法,创作了《田横五百士》《 愚公移山 》等。
革命文艺 音乐 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等名曲,冼星海作曲的《黄河大合唱》。
文艺作品 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的《暴风骤雨》等小说,大型歌剧《白毛女》。
电影 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1905年拍摄的京剧《定军山 》,第一部有声电影是1931年拍摄的《歌女红牡丹》。
赵丹、周璇等家喻户晓的电影明星,为人们留下了《十字街头》《马路天使》《渔光曲》等经典影片。
(三)思维导图
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思维导图
10【复习设计】
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单元复习设计】
复习目标 1.通过阅读课本及文史资料,了解近代著名实业家张謇等人创办企业的事迹,认识近代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过程,分析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缓慢的原因。2.依据史料,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分析变化原因、变化特点。3.通过阅读课本及文史资料,了解近代新式教育的变革、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知道近代文学艺术成就等基本史实。
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从晚清到民国,伴随着外来文化的冲击和社会政局的更替,中国的经济、社会生活、教育文化事业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了,民族工业在新的生存环境中艰难成长。西方的文化、器物大量涌入,深刻改变了中国人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近代教育和新闻出版业取得长足进步。在文艺创作上,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作品。
课时 1
复习重点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及社会生活的变化;新式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文学艺术的成就。
复习难点 近代民族工业受挫的根本原因;民国时期文艺作品反映出的时代精神。
考向定位 1.结合历史资料,考查近代经济发展的特点、原因。2.联系当前实际,从历史发展观角度考查近代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3.结合历史上的辛亥革命,考查近代社会生活的发展
教学方法 (1)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批判性思维;(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历史图片、视频等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等活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
教学准备 提前制作课件及评价检测
【复习过程】
【复习导入】
PPT展示:构建时空坐标
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有关本专题内容的时空坐标的填写,构建时空观念。
(设计说明:时空坐标对于构建时空观念十分有利,有些难度,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合作的思维和能力,同时在完成的过程中构建时空观念。)
【复习环节】
环节一、自主复习(限时)
【教师活动】教师:请同学们阅读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5课至第26课的课文,给同学们10分钟的时间,来完成【自主复习】中的相关问题。
(一)【基础认知】
1.应知应会
考点1.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背记要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习俗的变化。
背记提示:了解民族资本发展所受到的阻碍。
【考点速记】
“状元实业家”张謇《马关条约》签订后,伴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出现了早期的民族工业,涌现出像状元实业家张謇这样的爱国实业家,他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出现了短暂春天、主要原因、发展最快的两个行业是: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纺织业和面粉业
3)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都受到的压迫势力: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封建主义
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是:①.总体落后②.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差③.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④.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江的大城市
5)社会习俗变化: 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劝禁缠足等革除社会陋俗的法令,强令男子剪掉辫子,劝禁女子缠足;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简单的鞠躬、握手礼,体现出自由平等的新风尚。
6)教育发展:戊戌变法时期创办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最高学府京师大学堂。1905年,清朝废除科举制度,逐步发展近代新式教育。
考点2.文学艺术的成就与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背记要点:鲁迅、齐白石、聂耳;《大公报》、《解放日报》;商务印书馆、生活书店。
背记提示:了解大众传媒工具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学习延伸:了解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考点速记】
1)京师同文馆创办于1862年,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在天津创办北洋西学堂,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京师大学堂是1898年戊戌变法时期创办的近代第一所由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表明中国教育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
2)《申报》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二者创办地点都在上海。
3)中国第一部无声电影是《定军山》;第一部有声电影是《歌女红牡丹》。
4)中国近代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一篇讨伐封建主义檄文的著作与作者: 《狂人日记》 鲁迅
5)抗战时期谱写了时代最强音,后来成为国歌的歌曲是:《义勇军进行曲》 聂耳
6)抗战时期,体现中国人民勇敢,顽强和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的歌曲是:《黄河大合唱》 冼星海
2.易混易错
1)张謇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创办近代工业,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不是在洋务运动期间。
2)“实业救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发展和壮大民族经济的作用,但是不可能从根本上实现“救国”。只有先实现政治救国,推翻帝国主义列强和本国封建统治的压迫,“实业救国”道路在中国才行得通。
3)京师同文馆创办于1862年,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京师大学堂是1898年戊戌变法时期创办的近代第一所由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表明中国教育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
4)《申报》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二者创办地点都在上海。
5)中国第一部无声电影是《定军山》;第一部有声电影是《歌女红牡丹》。
(二)【能力提升】
【命题点1】早期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江城市的原因?
【命题点2】 全面评价“实业救国”?
【命题点3】请查阅、搜集有关实业家张謇、荣氏兄弟等人创办企业的经历,(史实),思考我们可以学习到这些企业家们怎样的精神?选择你所感兴趣的实业家,为他写一段100字左右的感动中国企业家颁奖词(史论)。
【学生活动】学生:学生开始完成自主学习的内容,学生派出四个代表进行公布自主学习的答案。
学生:学生开始完成自主学习的内容,学生派出四个代表进行公布自主学习的答案。
【自主复习】参考答案
【基础认知】
一、应知应会
学生:学生开始完成自主学习的内容,学生派出代表进行公布自主学习的答案。
(见上)
(二)【能力提升】
【能力提升】参考答案
【命题点1】早期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江城市的原因?
【参考答案】
①这些城市是外国资本主义入侵较早的地区,封建自然经济最早解体;
②通商口岸便于出口和运输,易于取得外国原料和技术设备;
③这些地区水陆交通便利,手工业、农业发达,基础好;
④人民思想较开放,接受新事物能力强。
【命题点2】 全面评价“实业救国”?
【参考答案】
(1)积极作用: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实业救国”的活动与主张反映了其阶级利益和要求。其根本目的是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产阶级专政。民族资产阶级企图通过发展实业来挽救民族危亡,具有爱国进步意义。在“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下,民族工商业有了进一步发展,这有利于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它为中国的政治变革与思想革新提供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促进了无产阶级队伍壮大,对帝国主义经济侵略起了抵制作用。
(2)局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因此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不实现民族独立,民族工商业就难以得到独立发展,“实业救国”就不可能实现。
【命题点3】请查阅、搜集有关实业家张謇、荣氏兄弟等人创办企业的经历,(史实),思考我们可以学习到这些企业家们怎样的精神?选择你所感兴趣的实业家,为他写一段100字左右的感动中国企业家颁奖词(史论)。
【参考答案】开放性,从人物姓名、生平、主要贡献、评价等四个方面组织语言即可
(教师在学生完成的基础上,针对【自主学习】中有问题的题目进行讲解)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通过学生当堂进行检测。通过对课本的学习,能够巩固夯实基础知识。同时学生回答完基础知识后,小组进行展示,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精神,同时能够对当堂的检测进行点评,发现学生所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及时的修改并讲解。)
环节二、课中学习
【教师活动】
学习任务(一):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特点、落后原因及启示。(复习目标1)
【学生活动】
学生活动,组内分享、完善、展示、补充,避免知识落实方法的单一性,活跃课堂气氛。
参考答案:
发展特点:曲折发展。
落后的根本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落后的直接原因: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3)启示:民族独立是民族工业发展的前提。
【教师活动】
学习任务(二):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特征及其成因。(复习目标2)
【学生活动】
学生自主思考,完成问题,可以书写关键词,完成后展示自己的答案,并能分享自己的方法和思路;其他同学可以针对展示的内容进行补充和质疑。
参考答案:
(1)特征:一是变化有限,如轮船只是在沿海沿江的口岸城市才出现;铁路很少;电影、报纸只有在城市才能看到。二是在社会习俗方面,传统的习惯、习俗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完全改变的。(2)成因:①它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外侵略的客观产物。欧美工业国家的入侵不仅冲击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旧制度,也引起了当地社会意识形态、社会生活的变革。②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如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维新变法运动等表明,中国人在引进西方技术和机器生产活动中,能够接触新事物、感受新生活并逐渐改变自己原来的生活方式。③中国人民的革命和创新,如辛亥革命革除封建陋习(劝禁妇女缠足等)、改穿中山装等。
【教师活动】
学习任务(三):为什么说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废除都是历史的进步?(复习目标3)
【学生活动】
学生自主思考,完成问题,可以书写关键词,完成后展示自己的答案,并能分享自己的方法和思路;其他同学可以针对展示的内容进行补充和质疑。
参考答案:
(1)科举制的创立和废除都是历史发展的产物。隋朝创立科举制,适应了南北朝以来士族衰弱和庶族兴起的趋势,为庶族地主参政开辟了途径,扩大了地主阶级政权的政治基础。
(2)近代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科举制已经完全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为此,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由强调门第到注重学识,由追求功名到重视实践,它反映了中国社会人才观念的巨大变化和思想观念不断解放的历史发展趋势。
(3)因此,从历史发展进程来看,无论是科举制度的创立还是科举制度的废除,都是历史进步的产物。
【设计意图】(通过重难点问题的突破,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
环节三、活动探究
刚才通过【自主复习】从晚清到民国,伴随着外来文化的冲击和社会政局的更替,中国的经济、社会生活、教育文化事业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那么接下来,以四人为一个小组,给大家10分钟的时间,结合【活动探究】的相关内容,小组讨论完成相应的问题。
【教师活动】活动探究1: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学生活动】学生开始小组讨论,学生开始回答相应的问题。
材料1:中国的资本主义近代工业,1911~1919年间,建成厂矿470多个,投资近一亿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达一亿三千万以上,八年相当于过去全部投资总额。1919年随着帝国主义列强的卷土重来,民族工业走向萧条。
——《中国近代经济史》
(1)设问:根据材料,指出1911~1919年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并探究其主要原因。
材料2:下面是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示意图
(2)设问: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有何特点?其中X、Z两处发展较快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3:实业救国论者大都十分重视对西方经济理论的介绍、探讨和运用,并注意从中国实际出发进行选择取舍。民国初期,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包括工商界在内的社会各界对政治改良与实业发展的关系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这也是实业救国思潮获得发展的具体反映。振兴实业逐渐成为全社会各阶级各派别的人们共同的愿望,上自政府,下至庶民,都对发展实业十分关注,实业团体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并广泛开展各项实业活动。
——摘自朱英著《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3)设问:依据材料,归纳民国初期实业救国思潮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时期实业救国思潮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原因。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回答探究1:结论:
【参考答案1】答案:特点:发展迅速但短暂。原因: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辛亥革命的推动等;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
【参考答案2】答案:特点:发展曲折。原因:X处: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Z处: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
【参考答案3】答案:特点:结合中国国情,学习运用西方理论;将振兴实业和政治改革相结合;具有更广泛的民众基础。原因: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民族资产阶级社会政治地位的提高;民国政府制定和推行了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西学东渐的深入,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人们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解放;第一次世界大战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
(设计意图:通过对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历史解释、唯物史观等核心素养)
【教师活动】活动探究2:近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学生活动】学生开始小组讨论,学生开始回答相应的问题。
教育对国家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代以来,我国教育在探索中不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了满足当时社会发展对技术人才的需要,洋务派兴办了一批实务学堂,这是中国最早的职业学校。下表为洋务派所办学堂简表(部分)。
类别 年份(年) 学校名称 地点 创办人
外语学校 1862 京师同文馆 北京 奕?
1863 上海广方言馆 上海 李鸿章
军事学校 1886 广州鱼雷学堂 广州 张之洞
1889 威海水师学堂 威海 丁汝昌
技术学校 1876 福州电气学塾 福州 丁日昌
1894 招商局驾驶学堂 上海 盛宣怀
——摘编自王哲《近代中国职业教育的兴起与中国近代化》
材料二: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上海新式教育推广状况(注:创办年代不详者除外)
年代 小学堂 中等以上学堂 女学堂
1900年以前 3 7 1
1900-1905年 34 13 3
1906-1911年 120 16 14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洋务派创办的职业学校的特征。
(2)根据二指出,20世纪初上海新式教育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时上海教育出现这一发展趋势的原因。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回答探究2:结论:
【答案】(1)应用性强;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以培育技术人才为主。
(2)①趋势:各学段的新式学堂数量增多;女子教育逐步得到重视。②原因:民族危机加剧;戊戌变法兴办新式学堂的推动作用;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并进行教育体制改革(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西方思想文化和教育模式的传入;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设计意图:通过近代社会教育的发展及原因的探讨,培养学生史料实证、时空观念等核心素养。)
【教师活动】活动探究3:【跨学科学习·流行歌曲】主题:流行歌曲的价值导向
中国近现代不同时期部分流行歌曲的名称
【家国情怀】请以材料中的“1931—1945年”的流行歌曲为主题,自拟观点并结合史实予以阐释。
【学生活动】学生开始小组讨论,学生开始回答相应的问题。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回答探究3:结论:
【参考答案】观点:社会形势的变化引起流行歌曲价值导向的转变。
阐释: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歌曲《松花江上》控诉日本侵略者的侵略行径,表达对国土沦丧的愤怒,呼吁民族意识的觉醒;抗战初期,国民党统治集团坚持“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对中共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军事“围剿”,党和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十送红军》《四渡赤水出奇兵》表达对长征期间工农红军的支持和赞美之情;抗日战争期间,全民族坚持抗战,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义勇军进行曲》呼吁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侵略,赞扬团结一心、共赴国难的爱国主义精神,《八路军军歌》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拯救民族危亡、奋勇抗击侵略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歌曲的价值导向与社会形势变化紧密联系。
(设计意图:通过跨学科学习--流行歌曲的价值导向的探讨,认识歌曲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歌曲反映时代的呼唤,培养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
环节四、巩固提升
【教师活动】(教师小结并升华)从晚清到民国,伴随着外来文化的冲击和社会政局的更替,中国的经济、社会生活、教育文化事业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了,民族工业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艰难成长。西方的文化、器物大量介入,深刻改变了中国人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近代教育和新闻出版业取得长足进步。在文艺创作上,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作品。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小结,使学生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升华家国情怀。)
【学生活动】完成第四部分【巩固提升】的相关练习题(3分钟左右)
1.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家在通商口岸建立了厦门船厂(英)、下海浦船厂(美)、望益纸馆(葡)、浦东铁厂(英)等近代企业,成为中国境内最早一批使用机器和动力生产的工业。这些企业的出现( )
A.标志西方国家进入资本输出阶段 B.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C.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加速了清政府的政治变革
2.李华同学学习时绘制了以下进程图。据此判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
A.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B.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C.社会生活的发展变迁 D.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3.毛泽东说: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张謇创办了( )
A.大生纱厂 B.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C.汉阳铁厂 D.上海轮船招商局
4.1878年创办的中兴煤矿是第一家完全由中国人自办的民族矿业,1914至1934年间其盈亏情况如图所示。据此可推断出( )
1914—1934年中兴煤矿盈亏情况统计图
A.企业创立是相应实业救国号召 B.民族工业地区分布极不平衡
C.民族工业发展与时局紧密相关 D.中兴煤矿在一战间发展受挫
5.“电车初试人都怕,说是将来荣祸多。 ”后来, 有人赞叹: “人坐 (电) 车中称稳便,儿童指点陆行舟。”这说明( )
A.人们对新式交通工具由排斥到认可 B.沿海地区更易感受到社会生活变化
C.居民对电车破坏自然环境强烈不满 D.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夹缝中求生存
6.汉字中的“他”原本无男女之分。1920年刘半农写下《教我如何不想她》,首创“她”字的使用,受到广泛的赞誉和认可。这反映当时社会( )
A.民主科学思想成为主流 B.男尊女卑观念有所改变
C.男女平等得到普遍认可 D.封建专制思想根深蒂固
7.它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被称为研究中国近代史的“百科全书”。它是( )
A.《天工开物》 B.《申报》 C.《民报》 D.《新青年》
8.我国近代印刷出版业中历史最久、影响最大的出版机构出现在( )
A.上海 B.北京 C.武汉 D.广州
9.1896年梁启超等奏呈《请推广学校折》;1898年清政府创办京师大学堂;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以上举措( )
A.促进了新闻事业的发展 B.增强了维新派的实力
C.推动了近代教育的发展 D.改变了社会生活习俗
10.抗战爆发后,为抗战发出怒吼的音乐家有( )
①聂耳 ②冼星海 ③徐悲鸿 ④侯德榜 ⑤陈嘉庚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A C A B B A C A
1.C
【详解】据材料“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家在通商口岸建立了……成为中国境内最早一批使用机器和动力生产的工业”可知,外国资本家在中国创办近代工业,进行经济掠夺,刺激了民族企业家的爱国情怀,也纷纷创办工业,且用机器生产的生产方式也为中国民族资本家所效仿,因此,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C项正确;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获得在华资本输出特权,与题干信息鸦片战争后不符,排除A项;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主要原因是阶级矛盾激化,不是民族矛盾,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加速了清政府的政治变革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2.A
【详解】根据图片和结合所学知识,19世纪六七十年代,受洋务运动的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甲午中日战争后,张謇等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了“实业救国”的道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无暇东顾,民族资本主义出现发展的“黄金时代”,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双重压迫,发展再度受挫,因此材料体现了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A项正确;1919年“五四运动”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排除B项;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属于经济层面,社会生活的发展变迁属于社会层面,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属于教育层面,且社会生活与教育发展的历程与时间轴的内容不符,排除CD项。故选A项。
3.A
【详解】根据题干“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张謇是清末状元,在《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纷纷在中国开办工厂,压榨中国人民,张謇认识到要挽救民族危亡就要发展实业,他毅然辞官回乡,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创办了大生纱厂,A项正确;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和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李鸿章创办的洋务企业,排除BD项;汉阳铁厂是张之洞创建的,排除C项。故选A项。
4.C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一战时期中兴煤矿发展较好,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煤矿发展处于下坡路,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社会相对稳定,煤矿发展好转,说明民族工业发展与时局紧密相关,C项正确;中兴煤矿是1878年创办,而实业救国号召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兴起的,排除A项;仅从题干一个中兴煤矿,不能推断出民族工业地区分布极不平衡,排除B项;“中兴煤矿在一战间发展受挫”说法错误,一战期间获得迅速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
5.A
【详解】根据材料“电车初试人都怕,说是将来荣祸多。”表明人们反对新交通工具,根据材料“人坐(电)车中称稳便,儿童指点陆行舟。”可以看出人们开始接受,A项正确;北京市并不是沿海地区,排除B项;居民对电车破坏自然环境强烈不满与“人坐(电)车中称稳便,儿童指点陆行舟。”不符,排除C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夹缝中求生存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6.B
【详解】根据材料“首创‘她’字的使用,受到广泛的赞誉和认可”可知,传统社会男尊女卑,“她”字出现说明妇女地位有所改变,这说明当时社会男尊女卑观念有所改变,B项正确;新文化运动宣扬民主科学,但材料没有体现,排除A项;材料体现男尊女卑观念有所改善,但男女平等尚未得到普遍认可,排除C项;材料体现封建专制思想已经松动,排除D项。故选B项。
7.B
【详解】由题干材料“它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被称为研究中国近代史的‘百科全书’”并结合所学可知,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被称为研究中国近代史的“百科全书”,B项正确;《天工开物》被称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排除A项;《民报》是同盟会的机关报,排除C项;《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期间创办的报刊,排除D项。故选B项。
8.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出版机构,因此我国近代印刷出版业中历史最久、影响最大的出版机构出现在上海,A项正确;北京、武汉、广州均与题意不符,排除BCD项。故选A项。
9.C
【详解】据题干“1896年梁启超等奏呈《请推广学校折》”“1898年清政府创办京师大学堂”“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可知,这体现了晚清时期的教育近代化的过程。梁启超等奏呈《请推广学校折》,促进了兴办新式学校;戊戌变法时期京师大学堂开办,但科举制度仍然存在,由于维新变法的失败,科举考试又恢复了八股文。大学堂的学生只有考取科举,才能取得做官的资格。每到科举试期,学生纷纷请假赴考。这样国家得不到急需的军事、外交、科技等人才。洋务派大臣张之洞,奏请停止科举考试,普遍兴办学校。清政府迫于形势,拟定了《奏定学堂章程》,建立起包括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学程的新式教育体制。并于1905年宣布废除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故题干举措推动了近代教育的发展,C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教育近代化的过程,没有涉及新闻出版业的发展,排除A项;新式学校培养的是急需的军事、外交、科技等人才,并不仅是培养维新派人才,不能说明增强了维新派的实力,排除B项;题干反映的是教育近代化的过程,没有涉及社会习俗的演变,排除D项。故选C项。
10.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中,聂耳创作《义勇军进行曲》,冼星海在延安作曲的《黄河大合唱》表现出中华民族的伟大、独立、坚强、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勇敢、顽强和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因此为抗战发出怒吼的音乐家有①聂耳②冼星海,①②符合题意,A项正确;③徐悲鸿是画家,④侯德榜成就是研制出侯氏制碱法,⑤陈嘉庚是华侨,企业家,③④⑤不符合题意,排除含有③④⑤的BCD项。故选A项。
(设计意图:通过对本环节的设计,使学生对本堂课的知识进行巩固提升。)
【课堂总结】
从晚清到民国,伴随着外来文化的冲击和社会政局的更替,中国的经济、社会生活、教育文化事业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政治方面 西方列强加紧侵略中国,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资产阶级产生并发展壮大。
经济方面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民族工业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艰难成长。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迅速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近代民族工业总体发展比较落后,集中于轻工业部门,地区分布极不均衡。
思想文化方面 晚清时期,实业救国思想兴起。随着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深刻变化,国民平等、民主等观念形成和发展。中国近代新式教育制度逐渐建立起来,在文艺创作上,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作品。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优点:
1、通过对本堂课的授课,能够贴近课程标准中学生应知应会的内容。
2、通过整堂课的教学设计,能够使得学生对基础知识,语言组织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3、学生阅读材料的过程中提升其阅读素养和历史解释核心素养;
4、在实际测评中关注个体学生间的差异,有针对性地提升成绩。
缺点:
难点突破的效果不够明显,需进一步加强。
11【大事年表】
八年级上册历史大事年表(第八单元)
时间 事件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张弿创办大生纱厂
1872年 《申报》
19世纪70年代以后 火车、轮船、电车、汽车、飞机相继传入中国
1897年 商务印书馆创办
1905年 第一部电影京剧《定军山》、废除科举制
1931年 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
1942年 延安“双百”方针
12【分类速查】
一、“第一”类
1.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2.中国第一部无声电影是1905年拍摄的京剧《定军山》。
3.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是1931年拍摄的《歌女红牡丹》。
4.中国人自主建成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京张铁路。
5.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白话文小说是鲁迅的《狂人日记》。
二、“之最”类
1.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2.1905年张謇创办的南通博物苑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
三、作品类
1.鲁迅的《狂人日记》,无情批判吃人的封建礼教,成为一篇讨伐封建主义的檄文。
2.鲁迅的《阿Q正传》,深刻解剖了整个民族的精神弱点,成为批判国民性问题的经典之作。
3.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谱写抗日救亡的时代最强音,后来被定为国歌。
四、人物类
1.张謇:清末状元实业家,抱着“实业救国”的思想,积极发展民族工业,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企业。
2.詹天佑:中国近代铁路之父,担任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成功地修建了中国自主建设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
3.齐白石:国画艺术大师,面对日本侵略者,保持民族气节,讽刺作品有《群鼠图》《螃蟹》等,以画虾著称。
13【单元评价】
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选择题
1.鸦片战争后,物美价廉的“洋货”取代本土生产的“土货”,很快得到中国百姓的青睐。但到19世纪90年代,“国货”取代“土货”成为与“洋货”相对应的词汇,并逐渐受到民众欢迎。这种变化说明( )
A.帝国主义加剧了对中国的掠夺 B.洋务派创办了大量的军事工业
C.“实业救国”的思想深入人心 D.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
2.甲午战败后,民族危机加深,张謇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到家乡创办了大生纱厂,反映的思想是( )
A.自强求富 B.民主共和 C.变法维新 D.实业救国
3.下图为1913—1921年中国海关税征收额变化情况。下图数量(千万海关两)中数据的变化主要是由于( )
A.群众运动的进行 B.民族工业发展的推动
C.中华民国的成立 D.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4.以下内容节选自老舍先生的话剧《茶馆》,文中的对话反映的主旨是( )
(时间:1898年初秋地点:北京裕泰大茶馆)秦仲义:把本钱拢到一块儿,开工厂!王利发:开工厂?秦仲义:嗯,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货,那才能救国……
A.变法维新 B.三民主义 C.实业救国 D.民主科学
5.下面是19世纪70年代的一份铁路时刻表(部分内容),可用于研究( )
A.通讯事业的发展 B.出行方式的变化
C.新式教育的普及 D.政治制度的变革
6.下面示意图反映中国近代史上某类企业的发展走势,它是( )
A.欧美商贸企业 B.中国民族企业
C.晚清洋务企业 D.日本财阀企业
7.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社会改革法令,包括《大总统令禁烟文》、《大总统令内务部晓示人民一律剪辫文》和《大总统令内务部通饬各省劝禁缠足文》等,这些措施旨在( )
A.大力推进社会平等 B.强制推行服装统一
C.革除社会陋习改进社会风尚 D.全面走向近代文明
8.19世纪80年代,《点石斋画报》记载了北京的风俗,比如《超度孤魂》等。20年之后却受到了批判,《北京画报》里记载“七月十五是鬼节,烧法船……这种有碍风化的事情,警厅应当管一管”。这一变化说明( )
A.落后风俗均打破 B.节日习俗入民心
C.科学思想渐传播 D.言论自由已践行
9.“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聂耳、田汉共同创作的这首歌曲,以其高昂激越、铿锵有力的旋律和鼓舞人心的歌词,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强烈愤恨和反抗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勇敢、坚强、团结一心、共赴国难的英雄气概。这首歌曲是( )
A.《义勇军进行曲》 B.《黄河大合唱》
C.《白毛女》 D.《愚公移山》
10.列表法有利于比较分析信息,从而找到事物之间的联系。下面表格内容信息呈现出的主题为( )
时间 1862年 1895年 1898年
学校 京师同文馆 北洋西学学堂 京师大学堂
影响 是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对于培养翻译人才和传播西学起了一定的作用。 仿照美国的大学模式,全面系统地学习西学。为中国高等学校初创时期体系的建立起到了示范作用。 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创办之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其成立标志着中国近代国立高等教育的开端。
A.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 B.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
C.教育近代化的曲折过程 D.近代思想解放的进程
11.有人说“百年中国看上海”,上海是中国近现代史的“缩影”,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和革命活动在这里发生并影响全国。以下事件发生在上海的有( )
①创办《青年杂志》 ②创办《申报》 ③淞沪会战 ④创办黄埔军校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2.维新运动时期,维新派在上海创办的影响最大的报刊是( )
A.B.C.D.
13.观察下表,下列关于近代新式教育机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近代新式教育机构
成立时间 机构 成立时间 机构
1865 年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附设机械学校 1882 年 上海电报学堂
1866 年 福州船政局附设船政学堂 1886 年 天津武备学堂
1879 年 天津电报学堂 1887 年 广东水师学堂
1880 年 天津水师学堂 1893 年 天津军工学堂
A.均创建于戊戌变法时期
B.客观上促进了西方政治学说在中国的传播
C.说明当时的教育已经普遍实现近代化
D.弥补了科举教育无法培养技术人才的不足
14.以下某历史学习小组收集了以下图片,据此判断,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 )
A.近代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B.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C.近代的艺术成就 D.近代历史的遗迹
15.徐悲鸿,20世纪中国美术的先驱,是功垂后世、影响深远的艺术巨匠和一代宗师。作为绘画大师,他其实也是位不折不扣的爱国主义者。下图所示是他的一幅爱国题材的成名巨作,也是国家一级文物的《田横五百士》,这幅画创作于20世纪“……日寇入侵,蒋介石妥协不抵抗,许多人媚敌求荣之时”,作者旨在向国民凸显( )
A.我国汉代著名义士——田横 B.田横与五百壮士诀别的场面
C.五百士不屈激情与悲壮结局 D.历史画卷中的宁死不屈精神
二、综合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曾在1937年任宛平县县长的王冷斋回忆:“我接到电话后,就通知城内我军营长金振中切实查询各守兵,经查我军并无开枪之事,而且每人所带子弹并不缺少一枚,便可证明。另一方面,我又令警察在各处搜索,也未发现所谓失踪日兵的踪迹。”
(1)材料一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并指出其历史影响。
材料二
“全国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1937年7月8日,中共中央向全国发表号召抗战的宣言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
(2)材料二中的宣言和谈话,对我国反抗外来侵略有何重要作用?
材料三 北平事变发生后,政府下令沿海各厂矿迁入内地。从1937年7月到1940年底,三年半时间,完成了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工业大迁移。内迁厂矿区域分布,以四川为最多,占内迁总数54.67%,湖南次之,占29.21%,陕西占5.90%,广西占5.11%,其他各省占5.11%。这些内迁厂矿,为战时大后方工业重建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吴景平、曹振威《中华民国史》
(3)据材料三、概括这一阶段“工业大迁移”的特点及意义。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出现的部分口号
时期 口号
19世纪90年代 变法图强;扶清灭洋
20世纪初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20世纪20年代 打倒列强,除军阀;打土豪,分田地
20世纪30年代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材料二
(1)请写出材料一中,任意两个口号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2)综合上述材料和探究,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新式学堂(部分)课程开设情况表
学堂 开设课程
京师同文馆 数理启蒙、几何原本、微分积分、万国公法、练习译书等
福州船政学堂 英语、地理、代数、几何、航海天文学、船舶驾驶术等
天津电报学堂 电磁学、电测试、材料学、电报地理学、电报实习等
——摘编自章开沅等《中国近现代史》
材料二京师同文馆翻译的西书以外交和史地政法类居多,其中有中国人看到的第一本国际公法。福州船政局在解聘了大批洋人后,大部分技术工作由船政学堂的毕业生担任。严复早年就读于福州船政学堂,后致力于翻译事业,甲午战争期间号召救亡图存。新式学堂建立的分年排课、按班级授课等制度,一直沿用至今。
——摘编自郑师渠《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简史
① 1898年 正式创办,名为“京师大学堂”,章程规定“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西并用,观其会通”为办学方针
② 1900-1902年 遭到破坏,一度停办
③ 1903年 增设医学馆、译学馆和进士馆,同时办分科大学,设有经、法、文、格致(理科)、农、工、商、医八科
④ 1916-1919年 蔡元培任校长,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任职或任教
⑤ 1938-1945年 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在昆明组成西南联合大学,设5个学院、26个系,坚持教育、科学、文化事业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新式学堂课程设置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些学堂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把材料三表格主题补充完整。
综上所述,关于近代教育发展你得出什么认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D C B B C C A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A D A D
1.D
【详解】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从“土货”到“国货”的称呼转变,体现了民众民族国家意识的增强,希望支持本国产品,抵御外国商品。19世纪90年代,甲午战后,清政府允许民间办厂,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D项正确;材料信息不能反映“帝国主义加剧了对中国的掠夺”,排除A项;洋务派创办了大量的军事工业,产品主要是军事武器,并不面向大众市场,排除B项;“实业救国”的思想深入人心在题干材料中未体现出来,题干材料说明的是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排除C项。故选D项。
2.D
【详解】根据题干“张謇是晚清状元,他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回乡创办大生纱厂”和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状元实业家张謇带动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的道路,D项正确;自强求富是洋务运动的口号,排除A项;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民主共和,排除B项;变法维新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排除C项。故选D项。
3.D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1913—1921年中国海关税征收额变化情况”可知,1913年至1918年中国关税征收额下降,反映出一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而1918年以来中国关税征收额迅速增加,则反映了一战后列强对中国侵略的加剧,说明数据变化受到一战的影响,D项正确;群众运动抵制洋货会导致数据下降,但不能导致征收额数据上升,排除A项;中国民族工业在20世纪20年代继续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外国资本主义入侵,无法解释中国关税征收额由下降到上升的变化,排除B项;中华民国成立会导致征收额下降,但不能解释上升原因,排除C项。故选D项。
4.C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嗯,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货,那才能救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仲义主张通过开办工厂、发展实业来抵制外商,实现国家富强,所以反映的主张是实业救国,C项正确;变法维新与戊戌变法相关,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排除A项;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B项;民主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排除D项。故选C项。
5.B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19世纪70年代的一份铁路时刻表(部分内容)”可知,铁路属于传入中国的新式交通工具,这些出行时间表可以用于研究当时人民的出现方式变化,B项正确;近代通讯事业的发展主要变化是电报、电话等的使用,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A项;新式教育的普及主要表现的是新式学校的建立、新课程的设置、教育人数的增加等,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C项;政治制度的变革主要表现是旧制度的瓦解、新制度的确立,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6.B
【详解】根据材料企业发展走势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打着“自强”的旗号,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由于财力不足,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又打出“求富”的旗号,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以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洋务运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材料中①表示的阶段特征符合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史实,甲午中日战争后,实业救国的思潮兴起,清政府也放松了民间设厂的限制,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材料中②表示的阶段特征符合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史实,1912年到1919年由于中华民国的建立政府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加之此时期西方列强忙于一战,民族资本主义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材料中③表示的阶段特征符合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史实,一战后资本主义卷土重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挫,材料中④表示的阶段特征符合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史实,因此可知,材料示意图反映的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B项正确;一战后资本主义卷土重来,在中国的欧美企业的发展状态应呈上升趋势,与材料④的阶段信息不符,排除A项;甲午中日战争后,洋务运动破产,时间不符,排除C项;19世纪60、70年代,列强尚未获得在华设厂的权力,日本财阀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B项。
7.C
【详解】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社会改革法令,禁烟是为了消除毒品对社会的危害,剪辫和劝禁缠足则是为了革除清朝遗留下来的陋习,从而改进社会的整体风尚。这些措施都体现了南京临时政府对于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追求,C项正确;虽然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社会平等,但它们的主要目标并非直接针对社会平等。禁烟、剪辫、劝禁缠足更多地是关注社会习俗和风尚的改进,而非解决社会不平等问题,排除A项;剪辫主要是为了革除清朝的陋习,与服装统一无关联,排除B项;虽然这些措施确实有助于推动中国走向近代文明,但它们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不能说明“全面”走向近代文明,排除D项。故选C项。
8.C
【详解】根据题干“19世纪80年代,《点石斋画报》记载了北京的风俗,比如《超度孤魂》等。”“20年之后却受到了批判……这种有碍风化的事情,警厅应当管一管”和所学可知,随着近代教育和近代传媒的发展,民主共和等科学思想在中国传播开来,保守落后思想受到冲击,材料反映的变化说明科学思想渐传播,C项正确;落后风俗均打破说法过于绝对,不准确,排除A项;题干主旨是强调随着科学思想的传播,保守落后的思想受到冲击,节日习俗入民心与题干“20年之后却受到了批判”不符,排除B项;题干反映了人们对旧风俗的认识发生了变化,没有体现言论自由已践行,排除D项。故选C项。
9.A
【详解】据材料“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聂耳、田汉共同创作的这首歌曲,以其高昂激越、铿锵有力的旋律和鼓舞人心的歌词,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强烈愤恨和反抗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勇敢、坚强、团结一心、共赴国难的英雄气概”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义勇军进行曲》,这首歌曲是耳、田汉共同创作的,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强烈愤恨和反抗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勇敢、坚强、团结一心、共赴国难的英雄气概,A项正确;《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作曲,诗人光未然作词,排除B项;《白毛女》是由贺敬之、丁毅执笔,马可、张鲁等作曲,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愚公移山》是《列子》中的一篇寓言小品文,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10.A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1862年京师同文馆”“1895年北洋西学学堂”“1898年京师大学堂”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学堂分别是洋务运动时期、甲午战争后,戊戌变法时期的产物,体现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A项正确;题干表格反映是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不是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排除B项;题干表格反映是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没有体现教育近代化的曲折过程,排除C项;题干表格反映是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与近代思想解放的进程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1.C
【详解】根据材料“上海”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发起新文化运动;②1872年,英国人美查在上海创办《申报》;③1937年8月-11月,国民党军队与日军在上海及周边地区进行了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因此,①②③符合题意,C项正确;④黄埔军校是在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孙中山于广州创办的,④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
12.A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戊戌维新时期,维新派在上海创办的影响较大的报刊是《时务报》,也是当时维新派最重要的、影响最大的机关报,A项正确;《知新报》的出现正值推行维新运动时期,但是影响力较《时务报》小,排除B项;《湘学报类编》是晚清时期的重要综合刊物,为湖南维新派的言技载体,宣传改良思想,主张君主立宪,影响力较《时务报》小,排除C项;《国闻报》是在天津创办,排除D项。故选A项。
13.D
【详解】根据表格信息可知,传统科举教育可以传承文化,但无法培养洋务运动所需要的技术类人才。而表中的新式教育机构,正是洋务运动时期,为了培养技术类人才而创办的,D项正确;表中的各教育机构,都创建于洋务运动时期,而戊戌变法开始于1898年,排除A项;表中的教育机构,课程不涉及西方政治学说,排除B项;中国当时的教育,绝大多数仍是传统模式的,这类新式机构,只占很小的比例,排除C项。故选D项。
14.A
【详解】根据图片“商务印书馆”、“《定军山》”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中国近代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定军山》是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故题干学习的主题是近代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A项正确;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是近代中国的一个重要方面,但这两张图片更多地聚焦于文化教育领域,而非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直接变化,排除B项;《定军山》是电影艺术形式的初步尝试,但商务印书馆的主要职能并非艺术创作,而是出版和教育。因此,这个选项不能全面概括两张图片的主题,排除C项;商务印书馆和《定军山》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历史遗迹”。它们更多地是代表了近代中国在文化教育方面的成就和发展,而非简单的历史遗迹,排除D项。故选A项。
15.D
【详解】根据材料“……日寇入侵,蒋介石妥协不抵抗,许多人媚敌求荣之时”和所学可知,在日寇入侵,蒋介石妥协不抵抗,许多人媚敌求荣之时,徐悲鸿创作《田横五百士》意图在突出历史画卷中的宁死不屈精神,D项正确;材料突出的是田横宁死不屈精神,排除A项;田横与五百壮士诀别的场面只是图片的表面,作品的内涵是突出人物宁死不屈的精神,排除B项;五百士不屈激情与悲壮结局在材料中未涉及,排除C项。故选D项。
16.(1)事件:七七事变。
影响:是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2)作用: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促进了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有利于推动全国各阶层民众团结一致,以极大的爱国热情,投身于反抗外来侵略和民族解放战争的历史洪流中。
(3)特点:内迁的工业企业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尤其四川)。
意义:有利于保存工业实力,为抗日战争提供有力支持,为战后工业重建和发展奠定基础。
【详解】(1)事件:根据材料“1937年、宛平县、失踪日兵”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七七事变是日本军队声称有一名士兵在宛平城外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但遭到了中国守军的拒绝。随后,日本军队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并炮轰宛平城,中国守军被迫奋起还击,从而引发了全面抗战的序幕。
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七七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2)作用:根据材料“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促进了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局面的形成;有利于推动全国各阶层民众团结一致,以极大的爱国热情,投身于反抗外来侵略和民族解放战争的历史洪流中。
(3)特点:根据材料“内迁厂矿区域分布,以四川为最多,占内迁总数54.67%,湖南次之,占29.21%,陕西占5.90%,广西占5.11%,其他各省占5.11%。”可知,内迁的工业企业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尤其四川)。
意义:根据材料“这些内迁厂矿,为战时大后方工业重建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可归纳出,有利于保存工业实力,为战时大后方工业重建与发展奠定基础;为抗日战争胜利提供物质条件;为战后工业重建和发展奠定基础。
17.(1)历史事件:指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五四运动;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或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
(2)特点:多样性、曲折性。
【详解】(1)历史事件:19世纪90年代:据所学可知,1895年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派创办一系列刊物,宣传事件“变法图强”,因此该口号反映的是指戊戌变法;“扶清灭洋”:据所学可知,19世纪末民族危机加深,义和团运动兴起,提出“扶清灭洋”口号。
20世纪初:“外争国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据所学可知,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学生汇集在天安门前,揭露列强的侵略行径,并举行游行示威,提出“外争国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的口号,即五四运动。
20世纪20年代:“打倒列强、除军阀”:据所学可知,北伐战争的目的是“打倒列强、除军阀”;“打土豪、分田地”:据所学可知,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率领工农红军来到井冈山,“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
20世纪30年代:“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据所学可知,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正式上升为主要矛盾,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学生聚集在新华门前,向国民党当局请愿,他们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即抗日战争时期。(任意两个口号)
(2)特点:图1反映的是中国工业近代化;图2 反映的是交通工具的变化;图3反映的是新闻出版业的发展。综合上述材料中国近代的探索和革命,近代工业的发展可以总结出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特点是多样性、曲折性。
18.(1)特点:课程内容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注重外语学习;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2)影响: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推动了西方知识的传播;为中国近代化发展提供了技术和人才支持;对中国近代教育制度的形成产生了影响。
(3)表格主题补充完整:京师大学堂发展简史。
(4)认识:近代教育的发展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的社会进步和人才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近代教育的发展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同时也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数理启蒙、几何原本、微分积分、万国公法、练习译书等”“英语、地理、代数、几何、航海天文学、船舶驾驶术等”“电磁学、电测试、材料学、电报地理学、电报实习等”等信息可知,近代新式学堂课程内容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在福州船政学堂中设置英语,说明近代新式学堂注重外语学习;根据材料“船舶驾驶术”“电报实习”等信息可知,近代新式学堂内容设置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2)影响:根据材料“福州船政局在解聘了大批洋人后,大部分技术工作由船政学堂的毕业生担任”可得出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根据材料“京师同文馆翻译的西书以外交和史地政法类居多”可得出推动了西方知识的传播;根据材料“大部分技术工作由船政学堂的毕业生担任。严复早年就读于福州船政学堂,后致力于翻译事业,甲午战争期间号召救亡图存”可得出为中国近代化发展提供了技术和人才支持;根据材料“新式学堂建立的分年排课、按班级授课等制度,一直沿用至今”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学堂对中国近代教育制度的形成产生了影响。
(3)补充:根据材料“正式创办,名为‘京师大学堂’”“蔡元培任校长,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任职或任教”“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在昆明组成西南联合大学,设5个学院、26个系,坚持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内容涉及的是京师大学堂发展的历史,因此表格主题补充为京师大学堂发展简史。
(4)认识: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新式学堂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推动了西方知识的传播,为中国近代化发展提供了技术和人才支持,并对中国近代教育制度的形成产生了影响,说明新式学堂是我国近代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的社会进步和人才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西方文化是近代新式学堂的主要内容,但这些学堂同时也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
世界
中国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1898
1905
1914
1931
1929
1939
二战全面爆发
张謇
范旭东
卢作孚
侯德榜
荣德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