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 第2课时 密度的测量 2025年中考物理人教版一轮专题训练(山东)(学生版+答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八讲 第2课时 密度的测量 2025年中考物理人教版一轮专题训练(山东)(学生版+答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11-12 07:14:03

文档简介

第2课时 密度的测量
A层·基础过关
一、选择题
1.小明想测出家中消毒用的酒精的密度。他先用天平测出空瓶子的质量为30 g,然后将瓶子内倒满酒精,测出瓶子与酒精的总质量为115 g,然后将部分酒精倒入量筒中,测出瓶子和剩余酒精的质量为33 g,读出量筒中酒精的体积为100 mL。他在实验时的操作、所测的数据及读数都是正确的,忽略测量误差对数据的影响。根据实验数据,下列推算正确的是( )
A.瓶内全部酒精的质量为82 g
B.瓶子的容积为105.7 mL
C.酒精的密度为0.82 g/cm3
D.酒精的密度为0.85 g/cm3
2.(多选)(2024·济南模拟)小明利用天平、烧杯和量筒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他在烧杯中装入适量液体,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再将烧杯中部分液体倒入量筒(如图乙),读出液体的体积,并测得剩余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如图丙),最后计算密度。关于此次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D )
A.调节天平平衡时,若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B.如图乙测量液体的体积时,若俯视读数,测得的体积比真实值偏小
C.测剩余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时,天平平衡时如图丙所示,读数为104.2 g
D.若倒入量筒的液体始终有一些在侧壁上,测得的密度比真实值偏大
二、填空题
3.小明用天平和烧杯测量某种消毒液的密度,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m-V图像,其中m为烧杯和杯中消毒液的总质量,V为烧杯中消毒液的体积,根据图像分析,消毒液的密度为 g/cm3;烧杯的质量为 g。当总质量m=70 g时,消毒液的体积为 cm3。
4.(2024·无锡中考)某同学想测量正方体金属块的密度,用刻度尺测量金属块的边长,如图甲所示,用托盘天平测量质量,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的“0”刻度线后,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此时应向 调节平衡螺母,直到天平平衡。将金属块放在天平的左盘,添加砝码,移动游码,天平再次平衡,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为 g,密度为 g/cm3。
三、实验探究题
5.(2023·北京中考)小强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土豆的密度,由于土豆太大,不能放入量筒中,他将土豆切下来一小块进行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指示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将平衡螺母向 端移动,使横梁水平平衡。
(2)将土豆放在天平的左盘,当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时,横梁再次水平平衡,土豆的质量为 g。
(3)用量筒测出土豆的体积为40 cm3。
(4)该土豆的密度为 g/cm3。
6.(2024·深圳中考)田田同学想要测量质量为6.9 g 的筷子密度,筷子很长,因此田田将筷子分成高度一样的两部分,中间画上一条横线,把筷子其中一段浸入量筒中,横线在图甲与水面重合时读出体积V1,取出;然后再把筷子另一段放入水中,横线在图乙与水面重合时读出体积V2。
(1)筷子的体积是 cm3,田田同学通过计算得出密度ρ筷= g/cm3。
(2)这样求出的密度 (选填“偏大”或“偏小”)。
(3)请帮助田田同学用现有装置来改进实验:

7.贺兰山东麓产区位于北纬37°至39°之间,是世界公认的种植酿酒葡萄和生产葡萄酒的黄金地带。某研学小组参观酒庄后,想测红酒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
(1)实验过程:
①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指针指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使天平平衡。
②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46.4 g。
③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红酒,放在天平的左盘中,在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质量为 g。
④将红酒全部倒入量筒,如图丙所示。
(2)利用上述方法测出红酒的密度为 g/cm3。(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3)这种方法测量的红酒密度值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
只需将②③④的操作顺序稍做调整即可减小这种误差,调整后的顺序是 。
B层·能力提升
8.去年寒假,某中学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云课堂实验展示活动,在云课堂上物理老师要求学生利用家中的物品测量冰糖的密度。
(1)小明找来电子秤、喝糖浆用的量杯、大米等物品进行实验:
①把 放在电子秤盘上,测出它的质量为m;
②向量杯中加入适量的大米,将冰糖完全放入米中,读出体积为V1;
③取出冰糖,读出量杯中大米的体积为V2;
④利用测量的数据,计算冰糖的密度ρ= (用m、V1和V2表示)。
(2)线上交流时,小华的测量方法和小明相同,只是小明用大米,小华用芝麻。你认为 的测量结果误差更小,理由是: 。
C层·素养挑战
9.(2024·扬州中考)小华测量手链上花生形状小饰品的密度。
(1)拆下穿过“花生”的细绳,用天平测“花生”质量,操作正确,如图所示,“花生”的质量为 g。
(2)因“花生”体积较小,选择分度值更小的注射器来测“花生”体积。其步骤如图,步骤②中摇动注射器的目的是: 。
(3)测得“花生”的密度为 g/cm3。若在步骤③中,不慎挤出少许水,则密度测量值偏 。 第2课时 密度的测量
A层·基础过关
一、选择题
1.小明想测出家中消毒用的酒精的密度。他先用天平测出空瓶子的质量为30 g,然后将瓶子内倒满酒精,测出瓶子与酒精的总质量为115 g,然后将部分酒精倒入量筒中,测出瓶子和剩余酒精的质量为33 g,读出量筒中酒精的体积为100 mL。他在实验时的操作、所测的数据及读数都是正确的,忽略测量误差对数据的影响。根据实验数据,下列推算正确的是(C)
A.瓶内全部酒精的质量为82 g
B.瓶子的容积为105.7 mL
C.酒精的密度为0.82 g/cm3
D.酒精的密度为0.85 g/cm3
2.(多选)(2024·济南模拟)小明利用天平、烧杯和量筒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他在烧杯中装入适量液体,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再将烧杯中部分液体倒入量筒(如图乙),读出液体的体积,并测得剩余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如图丙),最后计算密度。关于此次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D )
A.调节天平平衡时,若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B.如图乙测量液体的体积时,若俯视读数,测得的体积比真实值偏小
C.测剩余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时,天平平衡时如图丙所示,读数为104.2 g
D.若倒入量筒的液体始终有一些在侧壁上,测得的密度比真实值偏大
二、填空题
3.小明用天平和烧杯测量某种消毒液的密度,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m-V图像,其中m为烧杯和杯中消毒液的总质量,V为烧杯中消毒液的体积,根据图像分析,消毒液的密度为 1.0 g/cm3;烧杯的质量为 20 g。当总质量m=70 g时,消毒液的体积为 50 cm3。
4.(2024·无锡中考)某同学想测量正方体金属块的密度,用刻度尺测量金属块的边长,如图甲所示,用托盘天平测量质量,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的“0”刻度线后,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此时应向 左 调节平衡螺母,直到天平平衡。将金属块放在天平的左盘,添加砝码,移动游码,天平再次平衡,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为 21.6 g,密度为 2.7 g/cm3。
三、实验探究题
5.(2023·北京中考)小强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土豆的密度,由于土豆太大,不能放入量筒中,他将土豆切下来一小块进行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指示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将平衡螺母向 右 端移动,使横梁水平平衡。
(2)将土豆放在天平的左盘,当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时,横梁再次水平平衡,土豆的质量为 42.4 g。
(3)用量筒测出土豆的体积为40 cm3。
(4)该土豆的密度为 1.06 g/cm3。
6.(2024·深圳中考)田田同学想要测量质量为6.9 g 的筷子密度,筷子很长,因此田田将筷子分成高度一样的两部分,中间画上一条横线,把筷子其中一段浸入量筒中,横线在图甲与水面重合时读出体积V1,取出;然后再把筷子另一段放入水中,横线在图乙与水面重合时读出体积V2。
(1)筷子的体积是 6 cm3,田田同学通过计算得出密度ρ筷= 1.15 g/cm3。
(2)这样求出的密度 偏大 (选填“偏大”或“偏小”)。
(3)请帮助田田同学用现有装置来改进实验:
 将筷子取出后将水擦干,把筷子另一段放入水中之前,把量筒中的水补充到
40 mL刻度处 。
7.贺兰山东麓产区位于北纬37°至39°之间,是世界公认的种植酿酒葡萄和生产葡萄酒的黄金地带。某研学小组参观酒庄后,想测红酒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
(1)实验过程:
①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指针指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应将平衡螺母向 右 调节,使天平平衡。
②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46.4 g。
③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红酒,放在天平的左盘中,在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质量为 83.8 g。
④将红酒全部倒入量筒,如图丙所示。
(2)利用上述方法测出红酒的密度为 0.98 g/cm3。(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3)这种方法测量的红酒密度值比真实值 偏大 (选填“偏大”或“偏小”)。
只需将②③④的操作顺序稍做调整即可减小这种误差,调整后的顺序是 ③④② 。
B层·能力提升
8.去年寒假,某中学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云课堂实验展示活动,在云课堂上物理老师要求学生利用家中的物品测量冰糖的密度。
(1)小明找来电子秤、喝糖浆用的量杯、大米等物品进行实验:
①把 冰糖 放在电子秤盘上,测出它的质量为m;
②向量杯中加入适量的大米,将冰糖完全放入米中,读出体积为V1;
③取出冰糖,读出量杯中大米的体积为V2;
④利用测量的数据,计算冰糖的密度ρ=  (用m、V1和V2表示)。
(2)线上交流时,小华的测量方法和小明相同,只是小明用大米,小华用芝麻。你认为 小华 的测量结果误差更小,理由是: 芝麻的体积小,芝麻之间的空隙小,这样在测冰糖的体积时误差比较小,故测量密度时,误差较小 。
C层·素养挑战
9.(2024·扬州中考)小华测量手链上花生形状小饰品的密度。
(1)拆下穿过“花生”的细绳,用天平测“花生”质量,操作正确,如图所示,“花生”的质量为 2.6 g。
(2)因“花生”体积较小,选择分度值更小的注射器来测“花生”体积。其步骤如图,步骤②中摇动注射器的目的是: 使“花生”充分浸入水中 。
(3)测得“花生”的密度为 2.6 g/cm3。若在步骤③中,不慎挤出少许水,则密度测量值偏 大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