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
第七讲 机械运动
A层·基础过关
一、选择题
1.我国古代把女子一拃长称为“咫”,男子一拃长称作“尺”,如图。“咫尺之间”用来比喻相距很近,实际“咫”与“尺”的长度相差大约为(B)
A.3 mm B.3 cm C.3 dm D.3 m
2.为保护视力,应认真做好眼保健操,做一遍眼保健操的时间大约是(B)
A.5 s B.5 min C.50 min D.5 h
3.(2024·常州中考)将来,依托人工智能技术,我国研发的“忠诚僚机”FH-97A无人机将与有人驾驶歼20战斗机“比翼齐飞”(即相对静止),如图所示。若认为FH-97A无人机是静止的,则选取的参照物是(A)
A.歼20战斗机 B.FH-97A无人机
C.地球 D.太阳
4.坚持锻炼可以让人健康快乐。保持匀速直线步行的小明和爸爸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2时,所用时间之比是2∶1,则小明和爸爸步行的速度之比是(D)
A.1∶3 B.3∶1
C.4∶3 D.3∶4
5.如图是利用频闪照相装置分别拍摄到的四个运动小球的频闪照片(小球运动方向从左到右),表示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
6.(多选)(2024·烟台模拟)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A、C )
A.两物体在0~10 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B.两物体在0~15 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C.两物体在15 s末相遇,且0~15 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D.两物体在20 s末相遇,且0~20 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二、填空题
7.(2024·滨州模拟)如图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使用方法而言 B 尺不正确;较精密的测量结果是 22.0 mm。
8.2024年5月28日,神舟十八号航天员圆满完成出舱任务。如图,搭乘机械臂的航天员A已为空间站安装好空间碎片防护装置,航天员B正在出舱。以空间站为参照物,安装好的防护装置是 静止 的,航天员B是 运动 的。
9.济宁内环高架项目由高架路和地面快速路两部分组成,其中高架路36 km,设计速度80 km/h,合 22.2 m/s(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小明跟随爸爸开车行完高架路全程用时36 min,则这段时间内车的平均速度为 60 km/h 。
三、实验探究题
10.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
(1)图中BC段的距离sBC= 40.0 cm。
(2)除图中的刻度尺外,本实验中用到的测量工具还有 停表 。
(3)图中AB段的距离sAB= 40.0 cm,测得时间tAB=1.6 s,则AB段的平均速度是 0.25 m/s。
(4)实验中可以发现vBC > vAC。(选填“>”“<”或“=”)
(5)实验时,发现小车向下运动太快,很难计时,为方便计时操作,实验改进措施是: 使斜面的坡度减小(或增加斜面的长度) (写出一种即可)
四、计算题
11.(2024·潍坊模拟)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 km,一列火车从甲地8: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7:30到达乙地,火车行驶途中以144 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1 000 m的桥梁,火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35 s。求: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实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
(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
解:(1)火车从甲地早上8: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7:30到达乙地,则甲地开往乙地所用时间t=9 h。
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
v===100 km/h,
(2)火车行驶速度v'=144 km/h=40 m/s,
由v=得:火车过桥通过的总距离:
s'=v't'=40 m/s×35 s=1 400 m,
火车的长度
s火车=s'-s桥=1 400 m-1 000 m=400 m。
B层·能力提升
12.(2024·烟台模拟)考驾照时有个必考项目是科目三中的“直线行驶”,要求在一条公路上单向直线行驶,某次考试时刘女士以10 m/s的速度行驶全程的,接着以
20 m/s的速度行驶完剩余的,那么汽车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A)
A.12 m/s B.22.5 m/s
C.25 m/s D.27.5 m/s
C层·素养挑战
13.(2024·潍坊模拟)某汽车由静止开始驶入某公路,前15 s行驶了0.45 km,前30 s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C)
A.0~10 s内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汽车前15 s的平均速度是20 m/s
C.汽车前30 s行驶的路程是750 m
D.10~30 s内汽车一定做曲线运动
14.(开放性问答)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方向运动时路程s跟时间t的关系图像,仔细观察图像,你能获得什么信息 (写出两条即可)
【解析】由图可知,甲和乙的图像都是一条直线,这表明甲和乙做的都是匀速直线运动;乙在15 min 时才开始出发,表明乙比甲晚15 min;甲和乙在第25 min时运动的路程相同,但乙运动的时间只有10 min,而甲运动的时间是25 min,所以乙的速度比甲大。
答案:1.甲和乙做的都是匀速直线运动;
2.乙运动的速度比甲大。力学
第七讲 机械运动
A层·基础过关
一、选择题
1.我国古代把女子一拃长称为“咫”,男子一拃长称作“尺”,如图。“咫尺之间”用来比喻相距很近,实际“咫”与“尺”的长度相差大约为( )
A.3 mm B.3 cm C.3 dm D.3 m
2.为保护视力,应认真做好眼保健操,做一遍眼保健操的时间大约是( )
A.5 s B.5 min C.50 min D.5 h
3.(2024·常州中考)将来,依托人工智能技术,我国研发的“忠诚僚机”FH-97A无人机将与有人驾驶歼20战斗机“比翼齐飞”(即相对静止),如图所示。若认为FH-97A无人机是静止的,则选取的参照物是( )
A.歼20战斗机 B.FH-97A无人机
C.地球 D.太阳
4.坚持锻炼可以让人健康快乐。保持匀速直线步行的小明和爸爸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2时,所用时间之比是2∶1,则小明和爸爸步行的速度之比是( )
A.1∶3 B.3∶1
C.4∶3 D.3∶4
5.如图是利用频闪照相装置分别拍摄到的四个运动小球的频闪照片(小球运动方向从左到右),表示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6.(多选)(2024·烟台模拟)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A、C )
A.两物体在0~10 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B.两物体在0~15 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C.两物体在15 s末相遇,且0~15 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D.两物体在20 s末相遇,且0~20 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二、填空题
7.(2024·滨州模拟)如图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使用方法而言 尺不正确;较精密的测量结果是 mm。
8.2024年5月28日,神舟十八号航天员圆满完成出舱任务。如图,搭乘机械臂的航天员A已为空间站安装好空间碎片防护装置,航天员B正在出舱。以空间站为参照物,安装好的防护装置是 的,航天员B是 的。
9.济宁内环高架项目由高架路和地面快速路两部分组成,其中高架路36 km,设计速度80 km/h,合 m/s(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小明跟随爸爸开车行完高架路全程用时36 min,则这段时间内车的平均速度为 。
三、实验探究题
10.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
(1)图中BC段的距离sBC= cm。
(2)除图中的刻度尺外,本实验中用到的测量工具还有 。
(3)图中AB段的距离sAB= cm,测得时间tAB=1.6 s,则AB段的平均速度是 m/s。
(4)实验中可以发现vBC vAC。(选填“>”“<”或“=”)
(5)实验时,发现小车向下运动太快,很难计时,为方便计时操作,实验改进措施是: (写出一种即可)
四、计算题
11.(2024·潍坊模拟)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 km,一列火车从甲地8: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7:30到达乙地,火车行驶途中以144 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1 000 m的桥梁,火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35 s。求: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实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
(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
B层·能力提升
12.(2024·烟台模拟)考驾照时有个必考项目是科目三中的“直线行驶”,要求在一条公路上单向直线行驶,某次考试时刘女士以10 m/s的速度行驶全程的,接着以
20 m/s的速度行驶完剩余的,那么汽车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A.12 m/s B.22.5 m/s
C.25 m/s D.27.5 m/s
C层·素养挑战
13.(2024·潍坊模拟)某汽车由静止开始驶入某公路,前15 s行驶了0.45 km,前30 s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0~10 s内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汽车前15 s的平均速度是20 m/s
C.汽车前30 s行驶的路程是750 m
D.10~30 s内汽车一定做曲线运动
14.(开放性问答)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方向运动时路程s跟时间t的关系图像,仔细观察图像,你能获得什么信息 (写出两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