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十五中高三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2024.11
第I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45分)
1.2007年,面积达300平方公里的良渚古城重见天日,在高等级墓葬中出土了大量象征王权的玉器及信仰用品,发现的巨大水坝需要至少一万人施工数年,测定年代(距今约5100年)甚至比传说中的大禹治水还要早得多。这表明
A.良渚文化居世界领先地位 B.国家组织形态 当时已出现
C.中华文明起源于长江流域 D 早期王权借助神权强化统治
2.结合相关文献记载与示意图进行分析,据此可知,当时
A 神权至高无上
B.皇权唯我独尊
C.世袭制开始取代禅让制
D.承继名分制度尚未定型
3.下图是某学者描绘的诸子百家关系示意图,他意在说明
A.诸子百家彼此借鉴学习
B.对百家思想研究尚有不足
C.儒学走向正统的必然性
D.法家集各家思想之大成
4.两汉时期,政府虽多次严禁百姓私自为血亲复仇,但这一行为却屡禁不止。官员在审理这类案件时,也往往对血亲复仇者宽大处理,甚至予以褒扬。这说明两汉时期
A.官员没有法律意识 B.社会矛盾尖锐
G.儒家伦理观念强化 D.中央集权削弱
5.北魏迁都后,在都城洛阳为外族使节设置了“四夷馆”和“四夷里”,主要居住有归魏的南朝人士、边夷侍子和朝贡使节、入朝的周边民族首领以及大多以朝贡使节名义进入洛阳的胡商贩客,并用归正、归德、慕化、慕义等词为“馆”“里”定名。此举旨在
A.促进洛阳经济的恢复发展 B.彰显民族政策的开明
C 凸显北魏的华夏正统地位 D 缓和南北政权的矛盾
6.据学者统计,唐朝约300位宰相,出自100个家族,宋代有130多位宰相,出自120多个家族,分布范围更广。这一变化反映出宋代
A.中央集权日益加强 B.科举考试制度严密
G 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D.社会流动性的增强
7.宋代曾规定:“市舶司监官及知州、通判等,今后不得收买蕃商杂货及违禁物色。如违,当重置之法。”据此可知当时
A 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 B 海外商业运输发展迅速
C.朝廷决定市的设立废止 D 政府规范管理海外贸易
8.金世宗时创建女真进士科,金章宗时加试骑射。河南发现的《女真进士题名碑》用女真文字记录“十五日试策,十七日试论、诗”。这表明金朝科举制度
A 由女真人独创后来推广至中原 B、推动汉人学习和使用女真文字
C.以程朱理学的解释作答题标准 D 模仿汉制但是保留其民族特色
9.分析下图,元朝的地方行政设置体现的特征是
A.区域协同发展
B.多层级、复式结构
C.元朝因袭宋制
D.重集权、君主专制
10.在明代,庶民袖小衣短,“去地五寸”;生员袖大衣长,“去地一寸”,体现斯文之气,且其服饰颜色和制式内含“比德于玉”“规言矩行”等意。这反映了当时
A.儒家思想规范社会生活 B.科举制度限制社会流动
C.社会等级结构日益固化 D.市民文化突破礼制限定
11.以下材料为四位皇帝的一日政务节录,按朝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至前殿,由中书、枢密院、三司、开封府等官员依次奏事
②告诫军机处切勿泄密
③诏曰“诸侯王或欲推私恩分子弟邑者,令各条上”
④引见俘获的突厥颉利可汗,诸蕃君长奉上“天可汗”尊号
A. ③①④② B. ③④①② C. ③④②① D. ④③①②
12.明清时期,江南“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公私赖焉”。在太湖流域,地主催收田租常不在秋收之后,却在农户蚕丝收获之际,俗称“蚕罢米”。这说明,当时江南地区
A.小农经济已经开始瓦解 B、农耕技术呈现衰退趋势
C.农户收入多赖家庭副业 D.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
13.据记载,康熙帝时期“御门听政”成为中枢决策的主要形式,也就是皇帝定期在乾清门听取内阁等各部院部门官员的奏事,或即时裁决,或留给相关部门进行商定。据此可知,“御门听政”
A.剥夺了内阁的决策权 B.提高了皇权统治效能
C.减轻了君主政务负担 D.保证了决策的正确性
14.1864年,李鸿章在一封信中谈到,西方船坚炮利,中国“若不及早自强,变易兵制,讲求军实,仍循数百年绿营相沿旧规,厝火积薪,可危之甚”。由此可见李鸿章
A.深恶朝政腐败 B.力图维新救国
C.生张强兵御外 D 开始了解西方
15.1865年,煤气灯开始在上海使用,起初主要用于洋行和街道,后来行栈、铺面、茶馆、戏楼以及居家竞相使用,上海成为名副其实的“不夜城”。这反映出
A 近代物质文明影响社会生活 B.城市化进程拓展城市公共空间
C.工业革命成果催生新兴产业 D.市民阶层诉求改变服务业面貌
16.在这一次战争中,侵略者一开始就明确地表明,他们进兵北京并不是与清朝政府为敌,恰恰相反,他们倒是要来拯救这个政府,使他不至于在“暴乱”的人民群众的挟持下继续干自己并不想干的事情。“这一次战争”使
A 中国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失败 B 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 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 D 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公开勾结
17.甲午战后,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曾赋诗“泱泱哉我中华······物产腴沃甲大地,天府雄国言非夸。君不见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裔吾中华!”这反映出“诗界革命”
A 倡导民主革命的思想 B.推动了白话文运动
C.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 D.成为改良思潮的开端
18.孙中山在一次演说中认为,近代欧美各国工商业发达,却出现“富者敌国,贫者无立锥”的现象,因此中国必须“未雨绸缪,赶紧设法,免得再蹈覆辙”。孙中山旨在
A.抨击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B.宣传“均贫富”的政治理想
C.为联合苏俄提供政策依据 D.主张社会革命解决民生问题
19.民国初期,新的教育流派如平民教育、“工读”教育等纷纷出现,各种教育团体相继成立,如1915年的全国教育联合会、1917年的中华职业教育社等。这体现了
A.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 B..中西教育理念的冲突
C 民主共和政体的完善 D.近代新式教育的兴起
20.下图为民国二年詹天佑被任命为交通部技监的任命状。任命状有时任大总统袁世凯、代理国务总理段祺瑞、交通部总长朱启钤的签名。该史料可以用于研究
①责任内阁制的实行
②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③公务员制度的内容
④中国近代铁路发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1.20世纪初,有学者认为,“张三李四是同时人。张三记了古典来做古文;李四又记了古典,去读张三做的古文。我想:古典是古人的时事,要晓得那时的事,所以免不了翻着古典;现在两位既然同时,何妨老实说出,一目了然”。该学者旨在
A、强调科学地看待读经问题 B.提倡使用白话文
C.纠正“文学革命”的形式主义偏向 D.既反对白话文也反对文言文
22.对辛亥革命的认识,中共中央在第一次对时局的主张中指出:“辛亥革命战争有两个意义,一个是反对满洲帝政之民主运动,一个是反对外力压迫之自强运动。”这一认识强调这场革命
A.完成了民族独立任务 B、反帝反封建的内涵
6 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 D.传播了民主科学精神
23.据统计,“民族”一词在1911年年底前,《申报》可检索出的条目为243条,而到了1939年,则高达2369条;“中华民族”一词在《申报》首次出现是在1912年,1939年则达到了372条。这一现象说明
A.中国反帝斗争日益高涨 B.长征宣传了中共主张
C.中国的民族思想初现 D.抗日战争拉开帷幕
24.沁源围困战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领导的一场战役。太岳《新华日报》社论曾评价:“沁源不是靠飞机大炮打下来的,它是靠八万老百姓和正规军、游击队、民兵的一致团结,经过长期围困与最后的围攻斗争,而将敌人赶走的。”这表明
A.“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形成 B 抗日根据地彻底摆脱了国民党的影响
C.敌后战场牵制了日军主力 D 人民群众是影响战事结果的重要因素
25.1933年8月,毛泽东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中央苏区各地“忽视经济建设的重要性”“没有把经济建设这个任务宣传到广大群众中去”。他强调必须注意经济工作,要在苏区“普遍建设谷建设备荒仓”,“巩固金融;发展贸易”。此时强调经济工作意在
A.进行经济结构调整 B.提高防灾抗灾能力
C.推动工作重心转移 D 为军事斗争做准备
26.1948年10月底,中共中央要求各地通过党校、军校以及其他方式,对干部进行培训,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开办正规大学,尽快使干部熟悉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管理和技术。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 推动土地改革进一步深入 B.为工作重心的转移做准备
G 重视科学和文化以推进工业化建设 D.提高执政能力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
27.1949年,毛泽东在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指出:这次“会议是在完全新的基础上召开的,它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它获得全国人民的信任和拥护。”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
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B.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施政纲领
C.以根本法的形式确定了“依法治国”的方略
D.强调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8.1954年4月15日,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办,历时三个月的鞍钢技术革新展览会在北京举行。展览会展示了鞍钢技术革新和基本建设的成就,会上劳模张明山、王崇伦等7人还建议在全国开展技术革新运动,各地纷纷赴京参观学习,由此推动了全国性生产热潮。这表明当时我国
A.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B.学习苏联经验开展技术革新运动
C.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 D.工业化建设激发劳动者生产热情
29.1955年,针对中法建交,周恩来与法国议员代表团会谈时说,现在世界上有人以为中国可以容许“两个中国”的存在,“中国人民决不能接受这种情况······中国本来是统一的,中国内战的结果是中国人民取得了彻底的胜利······新的代替旧的”。这段话
A.强调“一个中国”原则是中法建交的政治基础
B.阐明以“求同存异”方针推动中法关系的突破
C.标志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D.是“一国两制”方针的早期表述
30.以下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按提出先后排列准确的是
①“以抗日救国为目标······提高人民民族觉悟程度”
②“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
③“教育为人民服务,···为当前的革命斗争与建设服务”
④“中华苏维埃政权以保证工农劳苦民众有受教育的权利为目的”
A. ①③④② B. ③①②④ C. ④①③② D. ④③②①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5分)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31.(9分)【绢与马】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与突厥互市,“以金帛市马”“以助军旅”,唐马“既杂胡种,马乃益壮。天宝后,诸军战马动以万计”,“秦、汉以来,唐马最盛”。唐代驿制“凡三十里一驿 天下凡一千六百三十有九所”,各驿站的官马多至75匹、少至8匹,“冠盖相望,邮驿继踵”。士庶也喜骑马出行,“贵贱所行,通鞍马而已”。马球蔚然成风,太宗“闻西蕃人好为打球,比亦令习”。
材料二
突厥、回纥与唐朝进行绢马贸易,规模巨大。回纥“每一马易四十缣(注:细绢),动至数万匹”,除自身消费外,还将多余的绢帛通过中间商人不断向西销售。突厥、回纥还开始建设据点聚积物资;突厥毗伽可汗“欲修筑城壁,造立寺观”。回纥最初“风俗朴厚”,获得唐朝厚利后,登里可汗“筑宫殿以居,妇人有粉黛文绣之饰”。
以绢马贸易为例,阐述唐代农耕与游牧民族互动的影响。(9分)
32.(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数学历史悠久,周代“六艺”中就有“数”的内容,历代天象观测、历法编定等均须依靠数学知识。汉代的《九章算术》通过具体问题的应用运算,在分数、开方、线性方程组、勾股等多方面领先世界。魏晋的刘徽、南朝的祖冲之及其子祖暄,都是世界级数学家。隋唐置算学,与太学并立,将前代的十部数学专著作为讲习内容。宋元时出现了以秦九韶、朱世杰等为代表的杰出数学家,明清时期,官方数学教育衰落,西学传入,中国传统数学受到冲击。
--摘编自(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等
材料二
洋务运动时期,奕诉等人认为西方科学技术“无一不自天文算学中来”,清廷遂于京师同文馆增设天文算学馆。清末兴办新式学堂,在各级学堂开设数学课程。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中小学数学教学水平已“与欧美日本并驾齐驱”,大学纷纷成立数学系。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合大学拥有一批年轻的著名数学教授,如华罗庚、陈省身等。1940年中国共产党在延安设立自然科学院,开设微积分、微分方程等数学课程,培养专门人才。新中国成立后,科学技术的作用愈益突出,中国科学院设立数理化学部,推动了科学事业的发展。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数学发展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近代以来数学受到重视的历史背景。(8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中国数学发展的历史启示。(6分)
33.(12分)如下图所示为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全面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政策的相关文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两个时期,以“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演变”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高三历史期中参考答案202411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计45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B D A C C D D D B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C B C A C C D A B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B A D D B B D A C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31.(9分)参考答案示例:
唐朝通过绢马贸易获得了大量马匹,改良了马种,加强了军事力量;进一步便利了邮驿交通,有助于提高行政效率;丰富了出行方式和娱乐活动。
突厥、回纥(回鹘)等游牧民族通过绢马贸易获得大量绢帛,积累了巨额财富。回纥将多余的绢向西销售,促进了陆上丝绸之路的繁荣;突厥、回纥尝试建立城市,游牧民族出现定居化倾向,生活方式更加丰富。
通过绢马贸易,农耕与游牧民族扩大了交往,既促进了自身发展,也加深了民族交融。
32.(1)特点:发展历史悠久,长期领先世界;世界级数学家及成果众多;与天文历法等密切相关,注重应用,轻理论概括。(6分)
(2)背景:救亡图存、富国强兵的追求;西学东渐,近现代教育体系的建立;对数学价值的认识提高;新中国建设的需要。(8分)
(3)启示:中国古代数学成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注重总结与吸收;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其发展水平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坚持数学应用与基础研究并重;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培养科技人才。(6分)
33.示例:(12分)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演变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不断扩大侵华战争,民族矛盾日益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共产党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在敌后抗日根据地中,结束土地革命,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承认并限制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使农民生活得到改善,抗战和生产积极性提高,并有利于联合地主、富农一致抗日,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战胜利提供了政治保障。
解放战争时期,阶级矛盾成为了主要矛盾,为争取农民群众支持革命,取得解放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进行土地改革,把解放区中原有的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转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的经济政策,提高了农民的生产和革命的积极性,农民积极参军、参战,支援前线,加速了解放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总之,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时局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调整土地政策,反映出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华民族和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34.(1)变化:阅兵式和群众游行规模有所缩减(或整体规模从隆重盛大到逐渐减小);纪念活动日益规范化;参加国家和地区增加,苏联不再派代表出席;纪念形式日益多元化。
原因:国家政权逐渐得到巩固;国际形势发生变化;中国对外交往不断拓展,中苏关系恶化(或新中国外交的发展变化);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8分)
(2)意义:有利于构建新中国集体记忆,增强国家凝聚力;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政治、经济、军事成就,塑造了国家团结强大的形象;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进人民的政治认同:促进了新中国国际交往的发展。(3点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