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语文试题
分值:150分 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①“修辞立其诚”,是《易传·文言》的一句话。这句话虽然是两千年以前讲的,现在仍应加以肯定,仍应承认这是发言著论写文章的一个原则。“立其诚”即是坚持真实性。诚者,实也,真也。现代所谓真,古代儒家谓之为“诚”。“修辞立其诚”,首先要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
②哲学与科学的目的在于追求真理,追求对于世界的正确认识。人在观察现象的时候,往往表现一定的主体性,在认识中含有一定的主观因素。但是,追求真理就应力求避免主观的干扰。《管子》书的《心术上》提出所谓“静因之道”。《心术上》说:“因也者,无益无损也。……因也者,舍己而以物为法者也。”这是说,在认识外物的时候不要对于外物有所损益,力求认识外物的本来面目。列宁论“辩证法的要素”,举出十六条,第一条是“观察的客观性”,这是唯物主义方法的基本原则。
③多年以来,人们强调主体性的重要,这是正确的。但是,发挥主体性,应以认识的客观性为前提。这里有一个改造世界与认识世界的关系问题。人类的主体性,主要在于能改造世界,但改造世界应以正确的认识为依据。只有正确地认识世界,才能有效地改造世界,有时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也能加深对于世界的认识,但是对于世界的正确认识还是改造世界的基本条件。
④“修辞立其诚”,包含端正学风的问题。据《汉书·儒林传》记载,齐诗的经师辕固曾对公孙弘说:“务正学以言,无曲学以阿世”。所谓曲学阿世即是哗众取宠,曲解经典的原义以讨好于时尚,也就是背离了原则而顺风转舵,这就违反了追求真理的学术宗旨。“修辞立其诚”应是端正学风的首要准则。汉代经师所尊崇的是儒家的原则,我们今天则应强调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⑤揭示客观真理确非容易,但是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应该并非难事。然而,千百年来,由于世事的错综纷繁,说真话、讲实话,却不是容易做到的。人们常常把真实的思想感情隐藏起来。这是复杂的不正常的社会关系所造成的人心的扭曲。然而,把自己的真实见解表达出来,这应是“修辞立其诚”的起码要求。
⑥应该承认,“修辞立其诚”是一个唯物主义的原则。唯物主义肯定事实,肯定客观真理。唯物主义者无所畏惧,敢于把自己的思想见解亮出来。虽然在今天的世界上唯心主义比较流行,我还是相信,唯物主义是科学研究的真实基础。
(摘编自张岱年《修辞立其诚》)
材料二:
①最近,两名头部直播带货主播之间的口水仗愈演愈烈,“猛料”频出引来不少围观。相比于各种“黑料”和个人恩怨,更值得关注的,是和消费者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商品质量问题,是直播带货行业乱象如何整治的问题。
②据称,今年3·15晚会曝光的梅菜扣肉“槽头肉事件”中,涉事三家公司被吊销生产许可证、罚款,而带货方未受到处罚。产品质量安全、虚假宣传等问题发生后,罚金和“退一赔三”惩罚性赔偿等处罚通常由商家承担,带货方则能全身而退,类似案例在行业内不在少数。
③一些直播间在商品页面标注“非销售者”“商品销售者为购物链接所属的店铺经营者”等字样,试图通过所谓“免责声明”切割责任,撇清自己与商品质量之间的关系。应当明确的是,实际操作中,主播的言行举止、使用的宣传策略等都会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产生影响。尤其是头部主播利用自身影响力为商品引流宣传,必须对商品质量负责。
④商品质量“翻车”,带货主播丝毫不受影响,甚至“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显然不合情理。缺乏对带货主播的有效约束,既不利于保障消费者权益,也不利于行业长远健康发展。⑤《网络直播营销行为规范》规定,“主播在直播活动中,应当保证信息真实、合法,不得对商品和服务进行虚假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当务之急,是在进一步厘清主播、平台、商家等各方权责的基础上,加大监管和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惟其如此,才能堵住投机取巧的空子,让相关方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⑥从长远来看,直播带货的生命线在于诚信与服务,消费者愿意为商品买单,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主播的信任。倘若商品屡屡“翻车”,赚钱时一拥而上,担责时闪烁其词,又谈何建立与消费者之间的长期信任
⑦归根结底,想要告别野蛮生长,实现行业良性发展,带货方务须秉持职业操守,提升业务水平,健全操作流程,少一些对噱头与流量的盲目狂热,多一些对品质和服务的精益求精。
(摘自《人民日报》评论《闹剧迭起,直播带货何去何从 》)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修辞立其诚”,是两千年来人们仍应坚持的一个重要原则,现代的“真”与古代儒家的“诚”一脉相承。
B.认识世界的过程就是改造世界的过程,对世界的正确认识是基本条件,只有正确地认识世界,才能有效地改造世界。
C.商品质量“翻车”,一些直播间通过所谓“免责声明”切割责任等方式全身而退,而惩罚性赔偿等处罚却由商家承担。
D.直播带货主播可利用自身影响力为商品引流宣传,但不得对商品和服务进行虚假宣传,也不可欺骗、误导消费者。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人在观察现象的时候,往往表现一定的主体性。但是,追求真理就应力求避免主观的干扰。
B.由于世事的错综纷繁,复杂的不正常的社会关系容易造成人心的扭曲,人们常常把真实的思想情感隐藏起来。
C.主播的言行举止、使用的宣传策略等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且出于对主播的信任,消费者也愿意为商品买单。
D.随着网络消费市场新变化新问题的出现,要想实现行业良性发展,让相关方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是十分必要的。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孔颖达:“辞谓文教,诚谓诚实也。外则修理文教,内则立其诚实。”
B.张岱年:“哲学乃所以求真,如无求真之诚,纵聪明博辩亦止于成为粉饰之学。”
C.苏辙:“有能推至诚之心,而加之以不息之文,则天地可动,金石可移。”
D.《孟子·离娄上》:“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4.两则材料都谈到了“诚”,有共同点但又各有侧重,请结合两则材料分析其异同之处。(4分)
5.近日,三只羊公司因涉嫌虚假宣传被立案调查,再次将直播带货推向风口浪尖。如何整治直播乱象以推动直播电商行业更加健康发展 请结合两则材料加以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麦 收
孙犁
1939年,冀中解放区小麦黄梢的时侯。
二梅在街上来回地吹着笛子。青年妇女们一个一个从自家大门里走出来。她们站在那新刷写上晋察冀边区“双十纲领”的高房下面的大槐树树阴里。①她们简直是挤在一块儿,手里的铲镐碰得叮当乱响,还夹着清脆的说笑声。队伍站得整整齐齐,风吹动树枝筛下的阳光,在她们的头上、衣服上游动,染成各色各样的花。二梅站在队前问:“你们拿着家伙干什么呀 ”“挖沟!”大家一齐大声地回答。
“对了。驻在咱村的队伍,今天下午去打击敌人,这是为了保护咱们的麦子。我们也不能落后,我们把接村路挖通!”二梅用高粱秆分好段,用铁铲划上印,说:“来吧,两个人挖一段,一把铁铲一把镐。”
队上的指导员从一块麦地里走出来,后面跟着个背大枪的矮个子通讯员。在村里住长了,他认识二梅。他说:“部长领导得好,真积极!”二梅也直起身子笑着说:“指导员,我们弄好了路,你们抓不住鬼子,叫他们冲过来,我们可批评你!”指导员说:“好,好,好。你听枪响吧!”指导员穿进另一块麦地,他的衣服和麦子一个颜色,麦穗打到他腰里。那个通讯员却淹没在麦地里了,只有那黑黝黝的枪口露在外头。不久,这枪口也消失不见了,②一只布谷鸟像是受了惊,慌慌张张地从东边飞过来,一声连着一声叫着:“莫黄莫割——莫黄莫割!”
“嘎勾——”东边响了一声枪。妇女们拖着铁镐和铲从道沟里跳上来,向东边张望。枪声响得越来越密,越来越急,也越来越近了。二梅的脸有些青白。东边卷起了一团烟,罩住了金黄的麦子。机枪声、炮声,好像压低了那里的麦子。炮弹炸碎我们的土地,土地飞到半天空,那里面有多少炸碎了的金黄的麦穗!二梅知道这是敌人的炮,在那里作战的同志们是不是受了伤呢 她喊道:“我们不要在这里傻站着了,快回家抬担架,预备鸡蛋和水!”
当她们抬了几副担架回来,枪声停了,那一团烟也远了。但是枪声很响很急,二梅知道这是我们的军队追赶敌人了。她们很快向那里跑去。我们的军队把敌人赶回窝里,才停下来。二梅她们抬回受伤的指导员和他那矮矮的通讯员。这两个同志去夺敌人的重机枪,受了伤。她们把夺来的重机枪也放在一副担架上,还空着一副担架。她们回来,路过二梅家的地边,爷爷正靠在一个捆了牛腰粗的大麦个上等候,他担心他的孩子,眼望着东边的路。二梅说笑着回来了,看见爷爷,她说:“把麦个放在担架上,我们给你抬回去!”老头子听了孙女儿的话,真的把麦个放在担架上,飞快地往村里去了。
第一副担架上是指导员,第二副担架上是通讯员,第三副担架上是重机枪,第四副担架上是麦子。老头子跟在后面,打着火抽着烟。③太阳已经有一半落到远远的西山里去了,在它上面是一团团千变万化的云彩——那在老人眼里,是一只虎,一只豹,一匹飞马,一只老鹰。
晚上,奶奶又把饭放在那里,小桌上却有了白面饼。爷爷回来,二梅回来。奶奶说:“你今儿个更有功了,奶奶给你烙了白面饼,快点吃!”二梅说:“有功的是人家队伍上的人,有功的是指导员和通讯员,人家夺了敌人一挺重机枪,受了伤,先慰劳他们吧!”二梅带了自家的饼还有别人家的鸡蛋到指导员那里去,指导员和通讯员的伤口全包扎好了,躺在院当中月亮地里的软床上。
④田野里是收割麦子和打场的声音,风吹来薄薄的小麦的香味。二梅和她的两个小组长站在受伤人的床前,念着妇救会的慰问信。二梅又念了她自己的慰问信。她念着.她述说自己原是这样一个孩子,从小没了娘,在野地里,春天挑野菜,秋天拾庄稼,冬天割柴草,风吹着,雨打着,长到十五岁。八路军来了,是正好的年岁,赶上了正好的年岁。这样她就不再走奶奶的路,娘的路。一条完全崭新的路,在她眼前打开了。她的声音是那么庄严、热情和诚恳,感动得受了伤的人硬支起身来,严肃地听着。
(选自《孙犁作品精编》,有删改)
文本二:
我曾在一篇文章里回忆了童年时期阅读孙犁作品的体验,那个叫双眉的农村姑娘,特别是她流动的眼,对我有不可言传的美的诱惑。现在,当我一再重读孙犁先生的作品时,那些女孩子们年轻的、美好的生命,就会被重新召唤出理想,这并不违背孙犁先生的心愿,他说过,“女孩子们心中,埋藏着人类原始的多种美德”。
我常常想,为什么孙犁的作品至今经得起一读再读,至今具有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呢 除以上谈到的,他对人的深邃情感,他的真诚忠直。他对文化的悉心守护,我还想谈谈他对语言的珍视。孙犁先生说:“从事写作的人,应当像追求真理一样地去追求语言,应当把语言大量贮积起来,应当经常把你的语言放在纸上,放在你的心里,用纸的砧、心的锤来锤炼它们。”
(摘编自铁凝《重谈孙犁:在艰难时代中发现可爱、发现美》《新京报》等)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标题“麦收”,看似普通,实则巧妙,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又寓含收获的季节,同时也暗示了文章的主旨。
B.小说善用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等细节描写来表现人性之美,如青年妇女们挖路配合战斗,用担架抬回伤员、重机枪与麦子等,写出冀中人民的朴实与善良。
C.小说结尾运用插叙手法交代二梅的身世,既揭示了其积极参加抗战的原因,又突出其已成长为一名成熟的巾帼英雄。
D.小说构思巧妙,没有描写战争场面,而是用富有诗意的笔调将视线锁定在抗战时期的青年妇女身上,突出其成长与进步。
7.对文本一中画线部分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在①句中,“清脆的说笑声”写出青年妇女们在战争硝烟中锤炼出来的幽默、豪爽的美好品质。
B.在②句中,运用拟人,既交代了时令节气,又暗示紧张气氛,为后文描写危险的交战情节做铺垫。
C.在③句中,云彩成为了虎豹、飞马和雄鹰,暗示老人内心充满对抵御外敌、保卫家园的美好生活的乐观和期待。
D.在④句中,描写战斗结束后收麦、打场的场面,营造一种平淡、祥和的氛围,也暗含战斗胜利后的喜悦。
8.铁凝曾说:“我怀念水生嫂、吴召儿、妞儿们,那些女性身上有孙犁先生一生所信仰和追求的‘美好的东西’。”请结合文本一,概括分析二梅这一人物身上有哪些“美好的东西”。(4分)
9.文本二中,孙犁先生说“用纸的砧、心的锤来锤炼”语言,你认为文本一中哪些方面能够体现孙犁先生的语言功夫,请任选三个角度进行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昔晋文公将与楚人战于城濮,召咎犯而问曰:“楚众我寡,奈何而可 ”咎犯对曰:“臣闻繁礼之君,不足于文;繁战之君,不足于诈。君亦诈之而已。”文公以咎犯言告雍季,雍季曰:“竭泽而渔,岂不获得 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①,岂不获得 而明年无兽。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文公用咎犯之言,而败楚人于城濮。反而为赏,雍季在上。左右谏曰:“城濮之功,咎犯之谋也。君用其言而赏后其身,或者不可乎!”文公曰:“雍季之言,百世之利也;咎犯之言,一时之务也。焉有以一时之务先百世之利者乎 ”孔子闻之,曰:“临难用诈,足以却敌;反而尊贤,足以报德。文公虽不终始,足以霸矣。”赏重则民移之,民移之则成焉。成乎诈,其成毁,其胜败。天下胜者众矣,而霸者乃五。文公处其一,知胜之所成也。胜而不知胜之所成,与无胜同。秦胜于戎,而败乎峭;楚胜于诸夏,而败乎柏举。武王得之矣,故一胜而王天下众诈盈国不可以为安患非独外也。
(节选自《吕氏春秋·孝行览·义赏》)
材料二:
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于府。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②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多,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夫圣人之举事,可以移风易俗,而教导可施于百姓,非独适己之行也。”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喜曰:“鲁人必多拯溺者矣。”孔子见之以细,观化远也。
(节选自《吕氏春秋·先识览·察微》)
【注】①[田]同“畋”,打猎。 ②[赐]端木赐,字子贡。
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故一胜A而王B天下C众诈D盈国E不可以F为安G患H非独外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竭,使……枯竭,与文中“以一时之务先百世之利者乎”的“先”用法相同。
B.反,指返回、回到,与《师说》中“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的“反”意思不同。
C.金,指钱财、货币,与《荀子·劝学》中“金就砺则利”的“金”意思不同。
D.拜,拜谢,与李密《陈情表》中“诏书特下,拜臣郎中”的“拜”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雍季用竭泽而渔、焚林而猎的比喻是要告诉晋文公,采用诈伪之术不是长久之道。
B.晋文公用咎犯之言取胜后却首赏雍季,孔子认为他的做法可取,却没有执行。
C.按照鲁国法律,如果能赎回在其他诸侯国作奴隶的鲁国人,可获取金钱奖励。
D.材料二中孔子批评子贡的行为,认可子路的行为,意在告诉人们要考虑长远。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4分)
(2)夫圣人之举事,可以移风易俗,而教导可施于百姓,非独适己之行也。(4分)
14.雍季、晋文公、孔子三人的言行蕴含了什么道理,请依据两则材料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关山月
陆游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注】宋孝宗在隆兴元年(1163年)下诏与金人第二次议和,至作者作此诗时,已近十五年。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诗歌一二句中“和戎诏下”总领全文,与下文的诸种场景形成直接的因果关系,“和戎”作为线索贯穿全诗,批判所指,十分明确。
B.全诗可分为三个场景,选取同一月夜下三种人物的不同境遇和态度,在鲜明的对比中达到深刻揭露和猛烈抨击统治者的效果。
C.诗歌三四句中“沉沉”既可指豪门深邃,也可指人沉醉得很深,和“按”一样都是通过对人物的神态描写来揭露统治者终日醉生梦死的现状。
D.诗歌最后两句中“忍死望恢复”写出沦陷区的人民在敌人的铁蹄下艰难生存,满心期盼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的急切心情。
16.作者善于抓住典型细节,通过对反常的行为细节的描写来抒发心中的情感,请结合全诗分别从三种人物的角度来分析作者的情感。(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人生易逝,千古同感。曹操在《短歌行》中用“ , ”两句诗,形象地写出了自己正为时间过得太快、恐不及有所作为而发愁。
(2)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提到历代帝王创业之初身处忧虑而德行显著,大功告成后却德行衰微,他用“ , ”两句对此做了总结,意在提醒唐太宗既要“善始”,更要“克终”。
(3)古人认为,人活着当积极用世、有所作为。在唐诗宋词中,表达这一思想的句子有“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江南多梅雨。
“梅雨”的命名,不得不赞叹 ① 。陈岩肖在《庚溪诗话》中有“江南五月梅熟时,霖雨连旬,谓之黄梅雨”的记述。贺铸在《青玉案》中也写下名句:“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寒暖空气相遇,雨水连日不绝,适逢梅子成熟,由此便有了“梅雨”之名。
谚语说:“黄梅天,十八变。”梅雨期间, ② ,片刻之前 A ,转眼下起雨来,待你连跑带颠躲至檐下,雨又停了。而此刻也是江南最温婉的时节。找片寂静的古镇、觅座宁静的园子,寻条安静的巷子,撑一把伞,过一座桥,行一段路,阅一本书,这无不是骨子里的江南。
梅雨时节,有恼人之处,躺下,席子、被单潮兮兮的;坐着,椅子、沙发湿漉漉的。“雨打黄梅头,四十五日无日头。”因梅而“霉”,令人心生抵触。但是, ③ ,不仅因它有一个诗意的名字,它的“可爱”更在于执着、恒久,以及坚持不懈的精神和润物无声的品质。在雨水浸润下,土地丰泽富饶,百姓 B ,江、河、湖也有了别样的景致。
18.文中划横线的部分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
1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6分)
20.请在A和B处填写成语。(2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这是甲骨文“走”字,像人摆动双臂奔跑之形。金文在甲骨字形下方增加繁化“止”,《说文解字》训“走”为“趋”,释名“徐行曰步,疾行曰趋,疾趋曰走。”古代所谓“走”相当于今天的“奔”“跑”,今天的“走”,相当于古代的“步”。
这是甲骨文“舞”字,像人两手持舞具而舞之形。金文承甲骨字形而来,舞蹈与脚有关,所以加脚形而为小篆的“舞”。《说文解字》训“舞”为“乐”,《礼记·乐记》说:“舞,动其容也。”
这是甲骨文“武”字,由“止”和“戈”两个部分组成,“止”表行动,“戈”表武器,本义为持戈前行,征伐示威。
从“走”到速度激情的“田径”,从“舞”到柔美艺术的“体操”,从“武”到刚柔并济的“柔道”……①中国传统文化拥有的底蕴是其它文化望尘莫及的。②在四川师范大学古文字专家温浚源的专业解读中,③文字演变过程营造了中华民族追求进步、勇于拼搏的体育精神。④在这些古老的文字中,我们不仅可以发现体育文化的由来与发展,还能窥探先民的智慧。⑤甲骨文释放出的力量美与现代体育的运动美相辅相成、融为一体,⑥为体育运动增添独特的魅力与韵味。
21.下列各句中的省略号,和文中省略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他对这两位上级党组织的代表断断续续地说出了最后一句话:“我……没有……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穆青冯健周原《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B.植物学家、科普达人、教育专家、援藏干部……哪一个身份都可以以一种完整的人生角色在他身上呈现。(叶雨婷《“探界者”钟扬》)
C.毛主席说:“真正的革命的指导者,不但在于当自己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有错误时须得善于改正,……而且在于当某一客观过程已经从……。”(《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D.但是中外的杀人者却居然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血污……。(鲁迅《纪念刘和珍君》)
22.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有两处表达不当,请指出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有人说,缺少怀疑的相信,人容易盲从;缺少相信的怀疑,人容易迷惘。有人说,怀疑一切,世界将会变成灰色;相信一切,人生只能匍匐。
明代文人陈继儒的《小窗幽记》中有这样一句话:“闻人善,则疑之;闻人恶,则信之。此满腔杀机也。”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