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单元能力提升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单元能力提升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11 21:33: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能力提升卷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右图所示为根据化石复原的我国某遗址的古人类头像。这一古人类是(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2.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在研究了北京人遗址后写了论文《北京人的发现:中国重要古人类遗址》,论文中不能出现的结论是( )
A.距今约70万-20万年 B.他们会使用火
C.使用磨制石器 D.他们过着群居生活
3.“某遗址除了不断发现人骨化石外,还出土了他们制造和使用的各种骨器、石器工具。该遗址中还找到了炭屑和烧黑的物件,由此证明该早期人类除了劳动工具,还有会使用火的可能,是已发现的中国人最早的老祖先的遗址。”该遗址最有可能是( )
A.元谋人遗址 B.半坡遗址 C.北京人遗址 D.河姆渡遗址
4.在某处远古人类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骨针、钻孔的贝壳等文物,同时,对发现的头盖骨进行复原,发现其相貌和现代人基本相同。据此判断,这一遗址是( )
A.北京人遗址 B.河姆渡遗址
C.山顶洞人遗址 D.半坡遗址
5.小军同学在暑期游学时,参观了一处原始聚落遗址博物馆,看到了下图文物和原始居民的房屋复原图。他参观的是( )
A.元谋人博物馆 B.周口店遗址博物馆
C.西安半坡博物馆 D.河姆渡遗址博物馆
6.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石器(如图)说明半坡原始人( )
A.已从事农业生产 B.以捕鱼狩猎为生
C.住半地穴式房屋 D.会人工种植水稻
7.距今8000多年的内蒙古兴隆洼遗址,有半地穴式房址百余座,这些房屋排列整齐,内有石锄、石铲等生产工具及陶钵、陶罐等生活用具。据此可知,当时该地区( )
A.处于旧石器时代 B.形成了早期国家
C.出现了定居生活 D.产生了贫富分化
8.某同学在探究“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活动中搜集到以下材料。该材料说明中华文明起源的根本前提是( )
“华北驯化了粟和黍,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始种植稻;先民们开始磨制石器和制作陶器;各地出现了小型的定居村落。”
A.形成南稻北粟格局 B.定居村落的出现
C.石器工具的进步 D.原始农业的产生
9.榫卯结构是中国木质古建筑常用的结构,右图是河姆渡遗址发现的榫卵类型,这有助于我们了解河姆渡人的( )
A.半地穴式房屋 B.鸟纹陶钵
C.干栏式建筑 D.人面鱼纹彩陶盆
10.位于日照的黄泥梁遗址,测年数据显示其年代为距今5.4—5.9万年。该遗址出土的石制品类型全面,包括石锤、石片等,打片技术为锤击法直接剥片,打片程序相对简单。据此判断,该遗址属于( )
A.旧石器时代 B.新石器时代 C.铁器时代 D.青铜时代
11.黄帝和炎帝被奉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他们生活在我国古代的( )
A.长江流域 B.淮河流域 C.黄河流域 D.珠江流域
12.下图为出土于各地的新石器时期文物,可用于佐证的是( )
A.中华早期文化分布较广 B.游牧民族的狩猎场景
C.“龙的文化”已经定型 D.半坡居民的耕作生活
13.传说是人们世代口口相传保留下来的历史叙述,考古发现能为传说提供佐证。根据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出土的骨笛(见右图),我们能推断出下列炎黄传说中,具有一定可信度的是( )
A.炎帝教民种植五谷 B.炎帝能制作陶器
C.黄帝能制造船只 D.黄帝时期乐官制作音律
14.苏州塘北遗址的良渚文化遗存十分丰富,出土了房屋基址,还发现了大面积古水稻田遗迹、墓葬等。墓中随葬玉石器等,显示墓主人具有一定的身份地位。这表明当时的人们( )
A.过着原始农耕生活 B.还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
C.开始使用打制石器 D.以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15.世界各古老民族都经历了自己的“英雄时代”,中国的“英雄时代”英雄辈出,黄帝、炎帝、尧、( )
舜、禹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下列哪种制度,出现在“英雄时代”。
A.禅让制 B.世袭制 C.皇帝制 D.分封制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题,共40分)
16.(18分)“和谐”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舜即位后,挑选贤人,治理民事,舜老的时候,召集部落联盟会议,因禹治水有功,被大家推举为继承人。于是禹代替舜处理联盟事务。17年后舜死,禹正式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
(1)根据所学,指出材料一中图甲、图乙房屋的名称。它们分别是哪个原始居民的房屋?这两种房屋各自的优点是什么?(6分)
(2)材料一中两种房屋结构的不同,是由什么决定的?说明了什么?(4分)
(3)材料二中图丙记载了一个治水英雄的故事,他是谁?(2分)
(4)材料二中图丁表现了近万名禹氏宗亲汇聚四川北川禹里镇,以传统的民间祭祀形式进行祭祀。这体现了后人的什么态度?人民为什么要纪念他?(4分)
(5)材料三中禹是通过什么方式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2分)
17.(22分)历史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历史就在我们身边。结合下列发现历史的途径,回答问题。
【遗址中的历史】
(1)观察图甲,你知道元谋人在我国人类历史中有着怎样的特殊地位吗?(4分)
(2)观察图乙,请你从火的使用、生产工具两个方面写出北京人的状况。(4分)
【邮票中的历史】
(3)图丙是我国长江流域哪一原始居民使用的工具 这一原始居民已经进入农耕时代,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4分)
【传说中的历史】
材料一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遂禽(擒)杀蚩尤。
——《史记》
材料二是故昔者舜耕于历山,陶于河滨,渔于雷泽,灰于常阳。尧得之服泽之阳,立为天子。使接天下之政,而治天下之民。
——《墨子》
(4)材料一记述了哪一战争历史?战争结果如何?材料二记载了我国原始社会哪一种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6分)
【探究中的历史】
(5)通过探究可知,我们了解历史的途径有很多,请你举出两例。(4分)
参考答案
1-5 ACACC 6-10 ACDCA 11-15 CADAA
16.(1)图甲:半地穴式房屋,半坡人。优点:半地穴式房屋既能遮挡风雨又能保暖。
图乙:干栏式建筑,河姆渡人。优点:干栏式建筑既通风又防潮。
(2)由不同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所决定的。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能够与自然和谐共生,适应自然环境。
(3)禹。
(4)对禹的尊敬和颂扬。原因:因为他领导人们治理洪水,与人们同甘共苦,曾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消除水患。
(5)禅让制。
17.(1)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知最早的古人类之一,距今约170万年。
(2)北京人已经会使用火,还会制作和使用打制石器
(3)河姆渡人。骨耜作为一种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说明河姆渡人的稻作农业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
(4)涿鹿之战。蚩尤战败。禅让制。
(5)参观博物馆、阅读书籍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