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 3 )课时
课题(内容) 2、古诗两首 课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知识 与能力 会认会写本课生字词。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过程 与方法 诵读理解、合作探究、想象
情感态度 价值观 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 会认会写生字词,诵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课前准备 让学生观察春天的景物,重点观察柳树及其生长情况,春天的课件、图片
远资使用 资源编号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应对预案
导入: 出示春天的图片。 初读交流,整体感知: 听录音。 检查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说说课前观察到的春天的景色 跟读、正音 组内检查 互相补充 教师抽查及时纠正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应对预案
检查朗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三、细读理解,品味感悟: (一)学习《咏柳》: 1、出示课件。 2、诵读、理解古诗诗意。 汇报。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指导朗读。 比赛。 配乐朗诵。 5、体会其思想感情。 教师小结: 《咏柳》,作者通过对初春二月柳树的描写,歌颂春天,赞美大自然呈现出的勃勃生机。 (二)学习《春日》: 1、出示课件。 2、诵读、理解古诗诗意。 3、汇报。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指名朗诵 汇报收获 学生欣赏柳树说说课前观察到的柳树及其生长情况 组内进行交流 推荐代表汇报 练习诵读 自告奋勇 全班评价 学生体会、汇报 欣赏春景 回忆春天的景色 组内进行交流 推荐代表汇报 教师引导说出柳树的绿和美,春景的美 互相补充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应对预案
指导朗读。 比赛。 配乐朗诵。 5、体会其思想感情。 教师小结: 《春日》,赞美了万紫千红的春天景色,同时也点出了“东风” 是春天的源头。 拓展升华: 搜集有关春天的诗。 仿写一首春天的诗歌。 练习诵读 自告奋勇 全班评价 学生体会、汇报 学生交流 搜集资料 教师引导现代诗、古诗都可以
板 书 设 计 2古诗两首 咏柳:碧玉 万条 细叶 春风 春日:寻芳 光景 识得 万紫千红
教学 反思 学生在诵读中了解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勃勃,从中感悟春天生命力的美好,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但是学生的独立理解力还有待培养。
总第( 4 )课时
课题(内容) 2 古诗两首 课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知识 与能力 背诵两首古诗,积累语言,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会模仿写作。
过程 与方法 指导背诵,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 价值观 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的思想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 背诵古诗,领悟表达方法并会运用。
课前准备 多媒体,录音
远资使用 资源编号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应对预案
一、 交流课下搜集的有关春天的诗。 二、领悟表达,积累语言: 1、领悟《咏柳》的表达方法: 教师引导从词句中体会。 全班交流 组内讨论 指名全班汇报 体会欣赏 这里运用了比喻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应对预案
如:碧玉、绿丝绦、剪刀等运用的什么方法。 教师小结:作者运用了比喻、拟人描绘了柳树,这些都源于作者的仔细观察和想象。 2、领悟《春日》的表达方法: 运用以上过程,自主学习。 教师小结:如何写好景物? a、抓住景物特点 b、按顺序 c、融入真情实感 3、指导背诵。 三、拓展总结: 课下写一篇有关春天的景色,运用 以上的方法。 学生运用老师的方法找到“不知细叶谁裁出”体会。 学生读诗体会 组内交流 背诵 学生抄写读书笔记,把以上总结的方法记下来。、 这里运用了拟人 教师巡视指导 运用录音
板 书 设 计 2、古诗两首 咏柳:碧玉、绿丝绦、剪刀、谁裁出——比喻、拟人 春日:寻芳、光景——感悟 东风、万紫千红——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