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欣赏、演唱、分析、对比等形式引导学生感受日本民歌的风格特点。
2.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初步了解日本樱花的相关文化。
4.学习和掌握日本民间“都节调式”并用它进行简单的旋律创编。
2学情分析
教师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在教学过程中,首先,注意教学切入点导入,,注重教学环节的衔接,将教学细节环环相扣,使课堂既生动又活泼,从而激发起同学们对音乐课的喜爱。
3重点难点
重点:《樱花》歌曲的学习。
难点:都节调式。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新课
教师:人们都说音乐是沟通人心灵的语言,下面就请同学们欣赏一段音乐,大家思考,这节课,老师想跟大家探讨的是哪个国家的音乐作品?(播放《五木摇篮曲》)。
学 生:(日本)。 你是如何听出来的,日本歌曲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生谈。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日本歌曲,让我们共同探讨他的这种独特的韵味究竟源何而来。(寻找能够引起大家共鸣,并对学习内容有帮助的问题作为切入点)。
活动2【讲授】进行新课
二、教师介绍日本的民俗风情。
1.教师范唱,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和音乐的起伏变化。
2.教师问:歌曲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引出樱花相关文化)。讨论歌曲的音乐特点。音乐知识的学习和创编。
3.教师给出4小节简单节奏写在黑板上,请学生随意组合都节调中的音符,感受都节调是构成日本民歌风格特点的重要的因素。
4.总结形成日本民歌风格特点的重要因素是日本的民族音乐调式:用舞蹈形式表现音乐,欣赏图片。 学生有感情的朗诵歌词。 用U音轻声模唱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学生对歌曲进行感情处理。 跟随老师的电子琴伴奏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讨论:a.音乐结构简单
b.旋律自然朴素
c.都节调式的运用。 请学生把歌曲《樱花》中的各个音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并且哼唱出来。(3 4 6 7 1)这就是日本的民歌调式,叫做“都节调式”。
活动3【讲授】拓展教学
1.教师:大家考虑,如果现在老师要求大家模仿《樱花》的旋律特点,创编一段优美的舒缓的日本民歌,你应该怎样去做?(既是本节课的总结,又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生总结:首先,应该使用都节调式中的各音符。其次,音与音之间的跨度不能太大。再次,应该重用3.4.6.7.这些音符。
3.生创编旋律,共同演唱再次体会都节调式的风格。
活动4【活动】集体练习
集体演唱分享自己的作品。 学习简单日本舞动作,部分学生上台表演,其余学生演唱《樱花》。 学生谈课后的感受和收获,感受不同风格的歌曲,引起学生的兴趣。 通过问题的设置,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广度,给予他们想象的空间。
活动5【讲授】小结
教师:通过创编,相信大家对日本民歌有了更深的了解,更加懂得了它独特凤格来于何处。音乐的海洋是浩瀚无边的,今后会有更多优秀的音乐作品等待大家的探索,相信同学们会创编出更加优美的旋律。 让我们在优美的《樱花》中结束这节课!
课件21张PPT。樱花樱花图片欣赏日本富士山寿司1、请找出乐曲中完全相同的小节?2、歌曲的旋律是由哪几个音组成的?1= E 4/4请找出乐曲中完全相同的小节《樱花》日本民歌b 去1= E 4/4《樱花》日本民歌 思考:这首歌曲的旋律是由哪几个音组成的? b 都节调式音阶(日本风)1= E 4/4《樱花》日本民歌b 《樱花》日本民歌1= E 4/4b 独唱合唱甜美
悠扬丰富
饱满《樱花》1= E 4/4《樱花》日本民歌长 笛b 乐 队1= E 4/4《樱花》日本民歌 思考:这首乐曲带给你怎样的感受?乐曲中樱花的主旋律出现了几次?b 1= E 4/4《樱花》日本民歌 这段音乐情绪怎样?展现在你面前的是怎样的画面?b 你能听出几个
声部在演奏?每
个声部的节奏一
样吗?表现了怎
样的画面?1= E 4/4《樱花》日本民歌b 这次主旋律与哪一次相似,演奏音区有
没有变化?表现了怎样的心情?1= E 4/4《樱花》日本民歌b 这次主旋律长笛的演奏音区有没有
变化?这种音色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1)为歌曲《樱花》编排舞蹈动作;
(2)配乐朗诵歌词
(3)用日语演唱樱花
展示心中的樱花《樱花》日本民歌1= E 4/4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