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11 19:54: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课型 新授课 复习课□ 试卷讲评课□ 其它课□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包括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和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四个子目。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一场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影响深远。作为“后辛亥时期”,本课在一定程度上对其进行了阐释。辛亥革命之后,袁世凯建立了北洋政府。1916年袁世凯败亡后,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的局面。军阀的专制统治、割据和混战,给人民带来无穷的祸害,使经济遭到极大破坏。以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为开端,开启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反对旧文化斗争的序幕。新文化运动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任务远未完成,革命必须向新的阶段发展。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过该课中的主要内容,对基本史实有所了解。高中阶段的教学应在基本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史实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历史认识。学生对这一阶段史实的了解多是孤立的,未成体系,对史实之间的内在前后联系和脉络认识不清,理解不到位。高中阶段的教学应重视线索的梳理,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三)学习目标 1.结合教材,以时间轴的形式梳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重要历史事件的时序,并结合补充材料,归纳总结北洋军阀统治的特点。 2.结合教材,简要说出新文化运动的基本概况,并在此基础上理解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3.通过本课学习,认识辛亥革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同时理解在军阀的专制统治和割据混战之下,中国重新落入黑暗的深渊,不屈不挠的中国人民勇担历史使命,继续探索民族复兴的道路。
(四)重难点 1.以时间轴的形式梳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重要历史事件的时序,归纳总结北洋军阀统治的特点; 2.简要说出新文化运动的基本概况,并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对新文化运动作出评价; 3.感悟不屈不挠的中国人民勇担历史使命,不断探索民族复兴的道路的精神。
(五)教学评活动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导入新课播放电视剧《觉醒年代》鲁迅出场的片段。 教师引导学生表述视频中的内容:喧闹的街市和人群、旁若无人的鲁迅先生、人血馒头包治百病的迷信思想。动静结合、新旧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混乱的社会现实。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9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展示课程标准 1.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及特点; 2.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制定教学目标 1.结合教材,以时间轴的形式梳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重要历史事件的时序,并结合补充材料,归纳总结北洋军阀统治的特点。 2.结合教材,简要说出新文化运动的基本概况,并在此基础上理解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3.通过本课学习,认识辛亥革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同时理解在军阀的专制统治和割据混战之下,中国重新落入黑暗的深渊,不屈不挠的中国人民勇担历史使命,继续探索民族复兴的道路。 根据课程标准和学习目标分解本课内容 乱世之蓬勃——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乱世之趋治——专制与民主的博弈; 乱世之开新——思想与文化的发展; 学生观看视频,回答老师问题。 通过明确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做到有的放矢。设计意图跟语言表述相比,视频更加具有冲击力和感染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话题为引子,诱思激趣,为新课的推进作铺垫。环节二:学习新课1.乱世之蓬勃——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教师讲述: 辛亥革命爆发,民国成立,蔡元培出任首任教育总长,聘鲁迅进入教育部工作。那时民国刚成立,百废待兴,蔡元培锐意革新,鲁迅也满怀热情。鲁迅后来回忆:“说起民元的事来……我觉得中国将来很有希望。” 设问:阅读教材第二子目(115-116),从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思考并回答,民国初年的哪些新气象使鲁迅先生“满怀热情”,觉得“中国将来很有希望”? 2.乱世之趋治——专制与民主的博弈 教师讲述: 中华民国建立后,未能在较短的时间里重建社会秩序,很快便陷入种种混乱中。对于这段历史,鲁迅曾将深有感触地说:“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 ——鲁迅 设问:自主阅读教材113-115页前两个子目,以时间轴形式厘清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窃国独裁的表现以及民主抗争的具体史实,并从具体史实中概括北洋军阀政治统治的特带你。 3.乱世之开新——思想与文化的解放 教师讲述: 1918年鲁迅创作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借狂人之口告诉大家,在满纸仁义道德的历史中其实全部都写着“吃人”二字。《狂人日记》石破天惊,现代文学的新时代到来了,而鲁迅本人也一发不可收拾。先后写了十几篇文章,合起来做了一本书叫做《呐喊》。《呐喊》不仅是鲁迅一个人的呐喊,也是同路人的声音,同路人的姿态,是整个时代选择的姿态。鲁迅是真正的呐喊者,这个呐喊是为他人,也是为自己,为了自己不能忘却的寂寞和悲哀,慰藉那些在寂寞中奔跑的一代人,希望为他人、为这个时代、为这个国家带来光明和力量。 设问:阅读课本(第116-117页)第三子目,以表格形式梳理新文化运动的基础知识。 材料展示:评价新文化运动 材料一: 《新青年》的创刊既是中国文化从封闭走向开放的必然产物,又对中国文化进一步走向开放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新青年》创刊对中国文化从一元走向多元的另一重大贡献,是对儒家思想的批判,颠覆了其延续两千余年的独尊地位与话语霸权,从而使人们从儒家思想的禁锢中解放了出来。 ——郑大华、王余辉《循着中国近代文化走向回望〈新青年〉》 材料二: 《新青年》受到广大青年知识分子的普遍欢迎,被誉为“青年界之金针”和青年的“良师益友”。青年得此,如清夜闻钟,如当头一棒。1919年6月20日,来中国访问的杜威在写给他女儿的信中说:“要使我们国家14岁多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像的。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 材料三: 中国存亡,就在这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1919年五四运动北京学界全体宣言(节选) 材料四: 1919年5月,李大钊为《新青年》主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第一次较为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从马克思主义中寻求救国的答案。 材料五: 新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内,新思想没有普及到工农群众中。 ——李时岳 “无论政治学术道德文章,西洋的法子和中国的法子,绝对是两样,断不可调和迁就。”“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用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国情的话来捣乱。 ——陈独秀 学生根据老师设问,回答问题: (参考答案:以表格的形式归纳总结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学生阅读教材,以时间轴的形式梳理袁世凯统治时期窃国与护国之争,以及北洋军阀混战时期民主与专制的博弈,并从中概括北洋军阀统治的特点。 根据设问,以表格的形式归纳整理新文化运动的基础知识。 根据材料,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评价新文化运动。 设计意图通过表格、时间轴等形式串联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的基础知识。环节三:合作探究——评价北洋军阀时期教师讲述:北洋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面对中华民族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我们需要还原那段被扭曲的历史,反思中华民族近代深重灾难之缘起,挖掘那一时期追求思想自由的人文精神,……!(北洋)时代既是乱世也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时代……可谓是黑中有亮,暗中有光。 ——《北洋大时代——还原北洋时代真相》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抓住关键词进行归纳总结。 根据设问,抓住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关键词进行归纳总结。 环节四:课堂小结——觉醒年代最好的续集是盛世如愿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一个过渡的时代,社会发展的转型期,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时代,新与旧、中与西、先进与落后、进步与反动、传统与现代并存,旧势力依旧想维护原有的统治,但新的力量也在缓慢推动中国的前进。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中国的知识分子尤其是广大青年受到民主与科学的洗礼,在中国社会上掀起了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有利条件。为此,无数有识之士抛头颅,洒热血,为理想和信仰前赴后继,为此以歌曲《如愿》作结,这是觉醒年代最好的续集。 通过视频歌曲的播放,让学生体会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坚定理想和信念,努力学习,不断进步。设计意图: 以歌曲方式作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歌曲中引导学生自主回顾本课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 这是最好的时代光明与黑暗并存这是最坏的时代政治:巩固共和制度 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政治:独裁专制、军阀混战、复辟帝制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提倡国货、兴办实业经济:维护大地主大资本家的利益、出卖国家主权和利益、人民生活困苦文化:新文化运动发展 文明开化、马克思主义传播文化:全盘否定传统文化 “打倒孔家店”
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1.基础作业:课时评价作业对应的习题完成; 2.提高作业:外交功过我来评——结合教材和所示材料,从袁世凯签字的结果和争取的过程、华工的品质、参战对国际地位的影响等角度思考如何评价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外交? 【拓展材料】 材料一:近人之研究显示,袁世凯努力与日本周旋(指示外交总长陆征祥与日本逐条交涉、将日本要求内容泄露给相关之英美各国、派亲信赴日,扩大日本政治高层内部的嫌隙),其外交实已达到当时中国国力所能取得的最好结果。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上)》 材料二:一战期间,14万华工来到法国参战。华工们吃苦耐劳,心灵手巧,是挖战壕、修铁路的专家,甚至搏杀于前线,为中国赢得了很高的声誉·…华工们参与一战,无疑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惊天之举,也是世界现代史上的动地之事。 ——徐国琦《一战中的华工》 材料三:中日“二十一条”交涉后,外交总长向袁世凯建议:唯有参战,取得参加战后和会资格,才有挽回《民四条约》中丧失权利的机会.....北京政府也亟思在外交上有所突破,乃借参加欧战之机会,加入协约国阵营....努力收回国权,提升国际地位。 ——王建朗黄克武《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
(八)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 充分利用教材中史料,利用多媒体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图片和史料,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
(九)教学反思与改进 教学应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鼓励学生积极发言,不断提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由于教材内容容量较大,如何把握内容与进度之间的关系应认真反思。
— 5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