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共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11 20:16: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1)国家利益(决定性因素)
(2)国家性质
(3)国家力量
(4)国内外形势
国家与国家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英国伯默斯顿
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那么,你认为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有哪些?
外交无小事 。 ——周恩来
根本原则:国家利益至上
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
课程标准:
了解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成就,认识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意义。
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背景:
国内:新中国成立;亟需巩固政权、恢复发展经济
国际:两大阵营对峙;西方国家的敌视和封锁;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一、建国之初的外交(新中国成立——20世纪50年代中期)
1950年美国第七舰队开到台湾海峡
根据教材P80-81,思考新中国外交具体方针是什么?具有什么特点?
具体方针 解决的问题 含义 意义
总方针: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 再请客
一边倒
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外交关系,要在新的基础上……
国民政府
的外交
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使我国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有步骤地彻底地摧毁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控制权……外交的任务:取消、肃清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
巩固了
新生政权
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一边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
不致于孤立
平等性
革命性
结盟性
2.内容
11.新中国成立后,外交部成立条约委员会,具体负责审查旧政府对外缔结的条约。经审查,除了部分边界条款需另行处理外,没有一个条约或协定可以全部承认或值得加以修改而适用。由此可见,新中国实行()
A ."另起炉灶"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一边倒"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一、寻求安全 ※一边倒
材料一:
长春铁路应该中苏共同所有共同经营;
宣布大连为一自由港,对各国贸易及航运一律开放。中国政府同意依据协定,在该自由港指定码头及仓库租与苏联。由苏联经该自由港进出口货物免除关税,本协定期限定位三十年;
为加强中苏两国之安全以防止日本再度侵略起见,中华民国政府同意两缔约国共同使用旅顺口为海军基地。
——旧《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材料二:
缔约国双方同意苏联政府将共同管理中国长春铁路的一切权利以及属于该路的全部财产无偿地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缔约国双方同意一俟对日和约缔结后,但不迟于一九五二年末,苏联红军即自共同使用的旅顺口海军根据地撤退,并将该地区的设备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其他与日本相勾结的任何国家之侵略因而被卷入军事行动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提议及苏联政府同意,中苏两国可共同使用旅顺口海军根据地,以利共同对侵略者作战。
——新《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思考:一边倒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是否矛盾?
“一边倒”既不意味着中国政府绝不同美英等资本主义国家往来,也不意味着中国政府盲从和顺从。它旨在打破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孤立和封锁,与众多的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巩固革命成果,保卫人民政权 ,但是带有浓厚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色彩。
特点:以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划分阵营——革命外交
3.外交成就:
⑴首先与苏联建交,接着与保加利亚、朝鲜、越南等10个人民民主国家,以及印度、印度尼西亚、缅甸、巴基斯坦、瑞典、丹麦、瑞士、芬兰等国建交。(第一次建交高潮)
⑵1953年12月,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6月,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准则(纲要上P159)
新中国成立初期与世界各国建交情况
1949年(10个): 苏联、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朝鲜、捷克斯洛伐克、波兰、蒙古、民主德国、阿尔巴尼亚
1950年(9个):越南、印度、印度尼西亚、瑞典、丹麦、缅甸、瑞士、芬兰、列支敦士登
1951年(1个):巴基斯坦
1952年(0个)
1953年(0个)
为什么不再有新的国家接纳新中国?
“一边倒” 是一把双刃剑,是凸显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革命外交。
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成为解决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⑶1954年4月-7月,参加日内瓦会议,讨论解决朝鲜与印度支那问题
⑷1955年4月,万隆会议,中国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为进一步开展同亚非各国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创造了条件,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取得新的进展。
⑸到1956年,中国与挪威、南斯拉夫、阿富汗、尼泊尔、埃及、叙利亚、也门等国建交,与英国、荷兰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
1、背景:
⑴国际:
⑵国内:
①中美关系仍敌对,中苏关系恶化
国内“左”倾思想影响
②亚非拉国家反对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侵略干涉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中国积极支援;
2、外交政策:
“两只拳头出击”(指依靠广大亚非拉国家,反对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和苏联为首的修正主义以及各国反动派)
3、外交成就:
⑴以与亚非民族独立国家建交为基本特点的建交高潮(第二次建交高潮)
⑵中国逐步冲破西方国家的封锁。1964年,中国与法国建交,实现了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
一、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二)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
(3)20世纪70年代——打开外交新局面
方针:“一条线,一大片”(“一条线”外交战略,即从中国到美国这一条线上同一纬度的国家联合抗苏,形成国际反霸统一战线。“一大片”指团结“一条线”周边“一大片”的所有国家。)
成就:①1970年起,中国先后同意大利、联邦德国等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②1971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③1972年, 中美关系开始实现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
④1976年, 与中国建交的国家达到111个(出现建交热潮)
④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背景:①美苏争霸,美国霸权地位相对衰落;
②文革时期,中苏关系继续恶化;
③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影响力增强。
根本原因: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
客观原因:美国霸权地位的相对削弱;
③主要原因 第三世界国家人民的支持;
中国得以重返联合国的原因?
一、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总结:改革开放前的外交成就
新中国成立之初 外交奠基
50年代末-60年代初 逐步冲破封锁
70年代 打开外交新局面
②逐步冲破西方国家的封锁
(1964年中法建交,实现了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
①出现了以与亚非民族独立国家建交为基本特点的建交高潮。
⑤1956年,与挪威、南斯拉夫等国家建交
④1955年,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②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①与苏联等一批国家建交
③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
②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①先后同意大利、奥地利、希腊、联邦德国等西方国家建交
③1954年,日内瓦会议,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
④1976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达到111个。
1.背景
新中国成立,在国际斗争中,坚定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其实质就是中国人民坚持反对帝国主义的严正立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外交活动的对象中,既包括发达国家,更多的是发展中国家;既有欧美国家,又有亚非国家;既有大国,又有小国;既有中国的周边国家,又有与中国远隔重洋的国家。——《新中国外交的特点》
思考:对比建国初期,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外交政策有何转变?
阅读课本P80,从国内外两个角度分析转变的原因。
转变:一边倒→全方位
国内: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外交政策朝着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向进 行调整
国际:①根据国际形势变化,中国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
②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二、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1978——2012年)
唯物史观
2.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1949),不结盟(1985)、全方位(2012)
3.根据教材P82-83,新时期的外交成就有哪些?
二、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
改革开放之初:发展大国关系
①1979年,中美正式建外交
②1989年,中苏实现关系正常化
世纪之交:中国把巩固和发展周边关系作为外交工作的首要任务
①解决了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三国的边界问题。
②1997年12月,中国与东盟首脑非正式会晤,即“10+1”领导人会议机制
正式建立。
③中国同印度、巴基斯坦、朝鲜、韩国、越南、蒙古等的关系也取得新进展。
进入21世纪:积极致力于与世界各大国建立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
①与发展中国家合作:2000年正式成立中非合作论坛;
2003年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
②区域和国际合作:上海合作组织、博鳌亚洲论坛、二十国集团、
“金砖国家”;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
上海合作组织
中非合作论坛
“金砖国家”组织
发达国家
周边国家
非洲国家
拓宽与发达国家的合作领域,妥善处理分歧,与俄罗斯、法国、德国、英国等世界主要国家的关系稳步发展。
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 方针,推出多种新机制和新举措,深化同日本、韩国、东盟各国等周边国家的关系。
提出“真实亲诚”理念,
加强与非洲国家之间的团结合作
十八大以来的外交成就
(2)外交成就
世界发展大势变化,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化,来自外部环境的挑战严峻,推进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形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
(1)背景
三、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2012年——至今)
1.2012年中共十八大以来(2012-2017)
思考:根据以上信息,概括此阶段的外交特点。
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格局
交往新路
中国方案
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十九大(2017年)以来外交成就:
治理体系
积极推进构建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践行多边主义,支持联合国的核心作用,维护正义和世界稳定
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推动国际秩序和体系朝着公正合理、普惠均衡的方向发展
外交理论
中国方案
常任理事国,多边主义,大力推动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
关于伊朗核问题,叙利亚问题等,中国积极探索解决办法,维护正义和世界稳定。
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推动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生效。
“一带一路”建设成为改开放包容的国际合作平台和各方普遍欢迎全球公共产品 。
三 中共十八大以来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3、二十大(2022)以来的外交成就:
(1)背景: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2)内容:
(1)四个反对:
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冷战思维、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搞双重标准。
(2)一个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3)一个价值: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呼吁世界各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
20世纪50年代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
20世纪70年代
“一边倒”,建交的国家主要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
“两个拳头打人”,即反苏也反美,建交的国家主要是亚非拉发展中国家
“一条线、一大片”,重点改善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
改革开放后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下的不结盟、全方位外交
中共十八大以来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归纳总结
课堂小结
1、建国初——三条外交方针的提出及成就
2、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与亚非国家的建交高潮
3、70年代——外交打开新局面
一、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二、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
1、背景
2、重要成就
三、中共十八大以来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1、深刻变化的国际形势
2、习近平外交思想的形成
3、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的重要例证
1.(2023·山东高考)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十分重视与周边国家的交往:20世纪50年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003年,提出“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中共十八大以来,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外交方针,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外交理念。这主要是为了(  )
A.消除分歧增进互信 B.构建均衡发展格局
C.深化合作共谋发展 D.改善全球治理体系
课堂检测
C
2.(2022·山东高考)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除向非洲国家提供大量经援贷款外,还与非洲国家开展了广泛的经济技术合作。1974~1980年,中国先后与45个非洲国家签订了100多项经济技术合作定。这表明我国致力于与非洲人民一起(  )
A.建立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 B.改善非洲的经济治理机制
C.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均衡发展 D.推动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