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选择性必修1 第六单元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 南京玄武湖黄册库示意图
春秋战国时期,为了敛收田赋和征集兵员,各诸侯国采用“编户”和“定籍”等办法进行人口控制。隋唐时期,统治者为防止民户逃亡,实施“大索貌阅”,大量隐漏户口被查。到了宋朝中叶,运用保甲法来管理户籍。元朝……将居民按职业划分为若干种户,明清的黄册登记制度同样强调不同人的不同特权。
——摘编自《我国户籍制度及其历史变迁》
思考:为什么历代政府高度重视户籍的编制与管理?
①征收赋税徭役兵役,保证国家财政收入。
②维护社会稳定,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③限制农民流动,稳定农业生产。
一、历代户籍制度的演变
户籍制度:通过各级权力机构对其所辖范围内的户口进行调查、登记、申报,并按一定原则进行立户、分类、划等和编制。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是专制王权对编户齐民进行控制的最重要手段。
(秦献公)“十年,为户籍相伍”。 ——《史记·秦始皇本纪》
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 ——《商君书·境内》
令民为什伍……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史记·商君列传》
1.战国:大规模制定户籍
阅读材料,请从中提取与户口编制的有效信息。
编制方法:
立户原则:
登记范围:
强制分户,二男以上必分
户籍相伍(即以五家为“伍”编排户口)
境内所有男女
经济上小农经济的发展,一家一户自耕农阶级的广泛出现;
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进行争霸战争的需要;
文字和书写工具的成熟
思考:战国时期开始大规模制定户籍的原因?
2.秦朝:户籍实行分类登记
民户户籍:“故秦人”(土著)、“新民”、“臣邦人”(外来人)
特殊户籍:宗室籍(宗亲贵族)、宦籍(官吏)、 市籍(商贾)等。
里耶秦简户籍簿
“东成户人士五夫,妻大女子沙,子小女子泽若,子小女子伤。”
——湖南迁陵县里耶秦简
户籍以户主为核心,体现男尊女卑和小家庭特点;
东成,为里名;
户人,指户主。
士五,是身份称谓,指无爵或免爵者。
女子,即女性。
大、小,是课役身份的标志,是征发赋役的依据。
夫、沙、泽若、伤都是人名。
特点:
户籍册最重要的作用是为政府提供赋役征发的根据。
家庭成员的身份是政府征发赋役、落实行政管理的依据。
史料阅读
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萧)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汉王所以具知天下阸(è)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史记·萧相国世家》
3.汉朝:编户齐民
(1)西汉:编户齐民
特点:①汉承秦制
②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各级地方政府也均有专门人员主管户籍
③百姓编户入籍后,便成了封建国家的“编户齐民”
④政府定期进行人口调查。
编户齐民:西汉政府为控制人口流动,把民户按年龄、性别、土地、财产等情况,详细登记在户籍上,这种造册登记户口的办法称为“编户齐民”
影响:①它的实行标志着我国古代完整的赋税制度正式形成;
②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提供稳定的兵源
③强化了对人民的控制;
④编户齐民赋税沉重,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
(2)东汉:战事频繁,人口流动加剧,豪强地主与国家争夺人口,户籍散乱。
4.东晋、南朝:黄籍、白籍、土断
北民南迁
——侨置郡县
——黄、白分籍
——土断白籍
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东晋、南朝政府“土断”的影响。
①一定程度上可缓和社会矛盾,利于社会稳定;
②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和兵源;
③打击了豪强士族势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④促进了民族融合和南北文化的交流;
隋建立后,命州县官“大索貌阅”,将人口体貌与户籍登记相比较,重新核定户籍,严防不实。唐承隋制,管理更严,户籍三年一造。
5.隋唐:
材料:南北朝以来,由于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推行,户口隐漏日趋严重,“或年及成丁,犹诈为小;未至于老,已免租赋”。在北方,有的豪强大族,一户之内有数十家,人数多达数万。国家赋税收入因此锐减。裴蕴因是上奏,要求实行大索貌阅。“若一人不实,则官司解职,乡正、里长皆远流配。又许民相告,若纠得一丁者,令被纠之家,代输赋役。是岁大业五年也。诸郡计帐进丁二十四万三千,新附口六十四万一千五百。”民众对此则怨声载道。
——《隋书·裴蕴传》
原因:农民隐漏户口,豪强大族控制隐匿人口,影响政府财政收入和对劳动力的控制。
作用:①加强了国家对人口的控制,增加了国家赋税收入。
②打击了豪强地主,加强了中央集权。
③有利于增加国家的劳动力,减轻了民众的赋税负担。
①主户:指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
②客户:指没有土地的佃户。
材料:宋代“不抑兼并”,允许产权自由流动,“贫富无定势”,世家大族进一步削弱;另一方面,两税法使古代赋税制度由“舍地税人”到“舍人税地”方向发展。基于此,宋代废良贱户籍制,根据居城或居乡,划为“坊郭户”与“乡村户”,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城市居民户口。又根据居民有无不动产,划分“主户”与“客户”。
——据吴钩《户口册上的中国》
问题思考:宋朝户籍制度变化的表现及原因。
变化:
①户籍按“常产”有无划分为主、客户,且
总数增加;
②主户占比增加(客户占比减少)。
原因:
①北宋延续了两税法以资产为主的征税标准;②宋初实行“不立田制,不抑兼并”的政策;③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人口不断增长;
④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租佃关系日益普遍。
6.宋朝:
户籍制度征税派役的功能开始分化
材料:(元朝)将其全部人户,以职业、民族、宗教的不同,而划分为多达数十种“户计”……民户户计数量最多,占全国总户数的80%左右,是元朝诸色户计中最基本的户计,是元朝赋役的主要承担者。
——高树林《元朝民户研究》
积极:
①将统治阶级和民族进行分化,维护蒙古贵族统治。
②便于承担国家赋税徭役,调配资源;
③便于对社会进行管理。
消极:
①社会发展受到身份限制;
②带有民族压迫色彩,激化民族矛盾。
问题思考:你如何看待元朝的户籍制度?
7.元朝:
元朝的户口类型比较复杂,按职业可以分为军户、民户、匠户、站户等,统称为“诸色户计”,一旦定籍,世代相袭,不得变动。
8.明朝:
①职业定籍:继承了元朝以职业定户籍的做法,户籍分民籍、军籍、匠籍等。
②户籍“黄册”:以里甲制为基础,每里一册,详列各户人口、田土、房屋,保证徭役征发。
③黄册和鱼鳞图册互为补充。
黄册以户为主,使赋役之法确定,不易紊乱逃逸,重在征发徭役;
鱼鳞图册是土地登记簿,以田土为主,确定土地所有权,清理隐匿,重在征收田赋。
9.清朝:
①普通户籍基本沿袭明制,由于赋役越来越倾向于向土地摊派,户籍管理相对松弛。
②到清前期赋役实行固定丁银、摊丁入亩后,户籍的作用大为削弱。
③乾隆年间,户籍永停编审,此后政府只是按照一定的组织制度登记人口数量。
材料:(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停编审造册。时丁银既摊入地粮,而续生人丁又不加赋,五年编审,不过沿袭虚文,无裨实政。至是因李瀚言,遂罢之。
——《清史稿·食货志》
问题思考: 清朝乾隆年间停止户籍编审的原因及意义。
原因:
摊丁入亩后,国家征发赋役不再以户籍为依据,户籍的作用大为削弱。
意义:
人头税彻底废除,户籍制度不再具有财政上的意义,
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削弱,农民和手工业者从而可以自由出卖劳动力,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
战国
国家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户籍制度逐步确立。
秦朝
实行分类登记制度:除一般百姓的户籍外,宗室籍、宦籍、市籍等。
汉朝
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各级地方政府也均有专门人员主管户籍。实行“编户制度”。东汉末年,户籍散乱。
隋唐
隋朝:“大索貌阅”,重新核定户籍。唐承隋制,管理更严,户籍三年一造。
宋朝
户籍分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主户,与没有土地的佃户——客户。
元朝
按职业定户籍,如军户、民户、匠户、站户等,一旦定籍,世代相袭,不得变动。
明朝
以职业定户籍,分民籍、军籍、匠籍等。 以里甲制为基础,制造户籍册,称“黄册”。黄册和鱼鳞图册互为补充。
清朝
户籍管理相对松弛,乾隆年间,朝廷谕令户籍永停编审。
综合归纳: 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发展演变的特点及演变的原因。
特点:
①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历史悠久,随时代变迁不断发展完善。
②户籍制度与赋役、行政管理、社会治安相结合。
③对人口流动控制严格。
④户籍世袭,带有宗法伦理色彩。
⑤等级特权色彩浓厚。
⑥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也加深了传统小农经济社会的闭塞性和封闭性。
原因:
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发展。
②商品经济的发展,人身依附关系的不断松弛。
③政府的改革,如土地制度与赋税制度的变化。
④国家的财政危机。
二、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
朝代 基层组织 社会治理
秦汉
唐
北宋
明
清 特点
区别与 联系
乡里制度
乡里制度
乡里制度
里甲制
什伍组织
邻保制度
保甲制(王安石)
十家牌法(王守仁)
里甲制到保甲制:兼具区划和户籍管理性质的乡里制与旨在维护社会治安的保甲制合一。
行政区划、户籍管理为主
维护社会治安为主
相互补充、有机结合;清代合二为一
秦汉到明清,县是最基层的行政机构,下设直接管理民众的基层组织。
历代政府:注重建立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和相互监督机制。
(一)发展历程:
材料:古代中国在数千年的历史中,乡村治理模式屡经变迁,经历了几个较为明显的历史阶段。战国时期,郡县制在各国推行后,乡、里成为基层组织,秦汉时期乡里制度则逐步成熟,它既发挥基层政权的作用,又带有半自治的性质。隋唐两宋时期,处于由乡里制到保甲制、乡官制到职役制的转折时期,乡的基层官吏的人员数量比此前大为减少,乡官权力也在逐步弱化。这一阶段乡和里的地位逐渐沦落,乡里自治功能逐步弱化,官方的控制与统治逐步增强。第三阶段是从王安石变法至清代,乡里制度转变为职役制,治权所代表的官治体制从乡镇退缩到县一级,县为基层行政组织,县以下实行以代表皇权的保甲制度为载体,保甲对乡里的控制更加严密,乡村自治的色彩越来越弱。
——摘编自唐鸣、刘志鹏《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基本模式及其历史变迁》
问题探究: 概括古代乡村治理变革的原因和趋势。
原因:
①国家的统一,封建专制的强化;
②维护小农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需要。
趋势:
①由乡里制向保甲制、由乡官制向职役制转变;
②国家对乡村治理的干预和控制逐步增强,乡村自治功能逐步减弱。
③历代政府注重建立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机制。
作用:
①有效治理基层地方,稳定基层社会秩序,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②保证了赋役征发;
③一定程度上推动基层经济发展;
④弥补了国家行政职能在基层的不足,节约了国家的行政成本;
⑤促进了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的传播。
⑥对百姓的控制过于严密;
⑦易导致乡绅势力的膨胀。
材料:在古代中国,县以下基层社会,由具有强烈自治色彩的家族、宗族、乡族等组织系列在行政司法、经济活动、精神生活等方面,成为国家末端政权的补充。费正清曾说:“政府统治的活动可以区别为两类,一类是往下只到地方县一级的正规官僚机构的活动,另一类是由各地缙绅之家进行领导和施加影响的非正规的网状系统的活动”……“地方长官只有在与当地士绅头面人物的密切合作下,才能做他的工作。”
——摘编自张研、牛贯杰《清史十五讲》
结合教材利用上面材料,概括古代基层社会治理的特点和作用。
主要特点:
①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
②地方自治色彩鲜明;
③宗法关系扮演了重要角色;
④官员治理与士绅管理相结合。
三、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扶政策
材料1: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
——《礼记 王制》
材料2: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
——《墨子 七患》
材料3:大道之行也,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礼记》
1.原因:
2.作用:
①经济: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自然灾害频发,导致人民的生活处境恶化;农耕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②政治: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巩固统治。
③文化: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孟子、墨子等思想家提倡),历代统治者深受儒家民本思想的影响。
为民众提供了一定的生活保障,以保证人口繁衍和正常生产活动的进行,客观上有利于维护统治。
实施者 地位 措施 政府 汉朝
隋唐
民间 宗族 慈善 组织 主体
辅助,宋朝兴起
常平仓制度,积谷备仓,调节粮价。
政府既重视官方储备,也大力提倡民间积储。
宗族内部救济兴起,创设义田、义学、义宅、义冢等族产,在衣食、住行、婚娶、蒙养、丧葬等方面资助族中贫困者。
善堂、善会
社会力量的救济活动侧重于日常生活的赈济。
辅助,明清兴起
3.社会救济表现:
①国家救济和社会救济相结合。
②涵盖面较广、扶贫方式手段多样化。
③国家立法保障并设专门机构实施。
④深受儒家思想影响。
政府救济的重点在于救灾,核心在于保证粮食供应。
4.优抚政策:
项目 朝代 措施
尊敬、赡养老人 秦汉
明初
保障鳏寡孤独的生活 唐朝
宋朝
元朝
明清
月供:八十岁以上给米五斗、酒三斗、肉五斤
养病坊:开始设收容专门机构。
福田院
众济院
养济院
学思之窗:《大明律》对救助鳏寡孤独有专门的律条规定:凡鳏寡孤独及笃疾之人,贫穷无亲属依倚,不能自存所在官司应收养而不收养者,杖方十;若应给衣粮而官吏克减者,以监守自盗论。
问题思考: 古代政府为什么要以法律形式规定对贫苦无依的人群进行救助?这样的法律规定能落实吗?
秦汉皇帝赐老人鸠杖;明优抚高年平民。
原因:①政府对社会救济和社会保障的的重视;
②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落实情况:
①这一法律规定一定程度上能够落实;
②但由于官吏的搜刮和监守自盗,这一法律规定必定大打折扣,贫苦无依的人群受到的救助是有限的。
理由:
①古代的生产力还达不到能普遍予以救助的水平,没有形成普遍化和经常化的机制,覆盖面和力度都很有限。
②封建政府是代表地主阶级利益,而贫苦无依之人是被剥削对象。
户籍制度与赋役制度逐渐分离
乡里制与保甲制逐步合一
政府对基层控制和干预加强
宗 族慈善组织的作用逐渐增大
政府对百姓人身束缚逐渐减弱
维护统治
课堂总结:
壹
贰
叁
救济与优抚制度
①关爱弱势群体,保证民众基本生活需要
②居安思危,做好应急物资储备
③以政府为主,充分发挥社会群体的作用
户籍制度
①户籍制度需因时而进行改革创新
②户籍改革应保障社会人员的合理流动
基层管理
①充分发挥广大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②进一步加强乡村基层民主建设
③尊重乡村文化传统,充分利用乡村社会治理资源
中国古代社会基层治理的当代价值
1.(2024年江苏高考)下表为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常平仓的部分支出情况。这些支出反映了北宋政府( )
A.力图发展农业平抑物价 B.运用经济手段稳定秩序
C.鼓励民间组织救济灾民 D.增加军费缓解边防压力
2.(2024年浙江高考)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监察御史朱克简在《题为停造无益之黄册事》中奏称:“臣等细查科臣移送旧造黄册,系崇祯十五年(1642年),竟预造至二十四年,其间户口多寡,皆预定遥度,原非确数。”由此可知( )
A.清朝因明朝“预造”而停造黄册 B.明朝官员为侵吞赋税而虚造黄册
C.明末赋税征收与实际户口数脱节 D.明末政治腐败导致户籍制度崩溃
B
C
高考真题演练:
3.(2023·广东卷)王夫之在《宋论》中评论历史上某一基层制度时,认为聚乡村之民成兵达不到御敌的目的,贼寇一旦来袭,乡民便携家散去,“非什保之所能制”。这一基层制度是( )
A.邻保制度
B.保甲制度
C.十家牌法
D.里甲制度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宋代的保甲制度形成了以“户”(家庭)为基本单位的基层管理制度,这种制度带有军事管理功能,可以强化国家对基层社会的管理,改变了传统户籍制度以个人为单位的做法,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乡民便携家散去”的弊端,故选B项;唐代的邻保制度主要实行于人口居住比较稳定集中的地区,在职能上主要负责基层治安,不具有军事职能,排除A项;十家牌法由明朝中期的王阳明创造,时间上与材料中的宋代不符,排除C项;明朝时期的里甲制度主要用于宣传教化、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兵役,不用于军事作战,排除D项。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