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11-11 19:57:20

文档简介

杭州学军中学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生物学试卷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60分)
1.
【答案】C
2.
【答案】D
3.
【答案】B
4.
【答案】D
5.
【答案】D
6.
【答案】C
7.
【答案】C
8.
【答案】C
9.
【答案】D
10.
【答案】C
11.
【答案】C
12.
【答案】D
13.
【答案】C
14.

【答案】B
15.
【答案】C
16.
【答案】A
17.
【答案】D
【答案】18. A 19. B
20.
【答案】D
21.
【答案】C
22.
【答案】A
23.
【答案】D
24.
【答案】A
25.
【答案】C
26.
【答案】D
27.
【答案】C
28.
【答案】C
29.
【答案】B
30.
【答案】D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
【答案】(1) ①. 环状七 ②. 0 ③. 0
(2) ①. 5(或五) ②. —CH3 (3) 1(或一)
(4)126 (5) ①. 4(或四) ②. 3(或三)
32.
【答案】(1) ①. 脂质(磷脂)和蛋白质 ②. 减少植株在盐胁迫下的水分散失,维持体内良好的水分状况
(2) ①. 提高植物吸水能力 ②. 减少Na+在细胞质基质中的过量积累 ③. 主动运输
(3) ①. 细胞膜对水分子的通透性大于人工膜 ②. 协助扩散 ③. 选择透过性 ④. 分子大小、物质的性质
33.
【答案】(1)单位时间内肌苷酸(IMP)的消耗量(或单位时间内肌苷的生成量)
(2) ①. 60℃ ②. 丧失(或为零) ③. 鳝鱼ACP的空间结构被破坏
(3) ①. 不利 ②. (在pH=6.0,温度为40℃条件下)鮰鱼的ACP活性均最高,鲜味物质IMP更易被分解
(4) ①. 鳝鱼 ②. 在不同的温度和pH条件下,鳝鱼的ACP活性变化相对其他两种鱼更小
34.
【答案】(1) ①. 蓝细菌无成形细胞核而其他细胞有成形细胞核 ②. 叶绿素和藻蓝素 ③. 自养 ④. 拟核
(2) ①. 细胞膜、细胞质 ②. 统一性
(3)细胞 (4)⑥④②③ (5)ABC杭州学军中学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生物学试卷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60分)
1. 水是生命之源,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下列不属于水在植物生命活动中作用的是()
A. 保持植物枝叶挺立 B. 构成细胞的重要成分
C. 降低酶促反应活化能 D. 物质运输的良好介质
2. 脂质的种类有多种,功能也各不相同。脂质不具有的生物学功能是()
A. 参与各种膜的构建 B. 促进钙和磷的吸收 C. 储存能量 D. 传递遗传信息
3. 正如农业谚语“缺镁后期株叶黄,老叶脉间变褐亡”所说,无机盐对于机体生命活动是必不可少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Mg2+是构成叶绿素所必须的微量元素
B. 人体内Na+缺乏会引起神经、肌肉细胞的兴奋性下降,引发肌肉酸痛
C. 无机盐参与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不参与渗透压的调节
D. 农业生产上需给植物施N、P、K肥,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4. 摄入大量米饭、面条等主食往往导致个体肥胖,主要原因是()
A. 米饭、面条等主食中含有油脂
B. 糖类被细胞吸收并存储起来
C. 糖类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D. 糖类的分解产物可以转化为油脂
5. 质膜是细胞的边界。1972年,辛格和尼克尔森根据多个实验的证据提出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如下图所示)。关于该模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该模型可以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
B. ①和②构成了质膜的基本骨架,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 ③为糖蛋白,存在于细胞的外侧
D. 据④可知图中质膜最可能来自动物细胞
6. 有关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最终建立了细胞学说
B. 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
C. 德国科学家魏尔肖对细胞学说做出重要补充
D. 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7. 研究叶肉细胞结构和功能时,取匀浆或上清液依次离心将不同的结构分开,其过程和结果如图所示,P1~P4表示沉淀物。S1~S4表示上清液据此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RNA仅在P2和P3中产生
B. DNA仅存在于P1、P2和P3中
C. P2、P3、P4和S3均能合成相应的蛋白质
D. S1、S2、S3和P4中均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8. 下列有关细胞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中心体是仅由两个相互垂直的中心粒组成
B. 液泡中的光合色素与叶片呈现绿色有关
C. 内质网与蛋白质的加工及脂质的合成有关
D. 溶酶体存在于所有动物细胞中
9. 肌动蛋白参与肌肉收缩和细胞运动等生理过程,据此推测肌动蛋白参与构成(  )
A. 核糖体 B. 高尔基体 C. 溶酶体 D. 细胞骨架
10. 某同学利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实验前对黑藻进行预处理便于对叶绿体进行观察和计数
B. 实验中选取黑藻新鲜枝条上的幼嫩小叶有利于徒手切片
C. 制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可使小叶片展平并保持细胞正常的生理活动
D. 观察时直接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可更快速、清晰地观察叶绿体形态
11. 科学家发现植物细胞中某细胞器能吞噬叶肉细胞中衰老叶绿体,该细胞器是()
A. 高尔基体 B. 内质网 C. 液泡 D. 线粒体
12. 在某生物细胞中观察到中心体、线粒体和核糖体等细胞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观察是在电子显微镜下进行的
B. 此细胞不可能是原核细胞
C. 此细胞可能是动物细胞
D该生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13. 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核仁是核糖体RNA和蛋白质合成、再组装成核糖体的重要场所
B. 细胞核中,实现核质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唯一结构是核孔
C. 核仁大小、数目、形态随生物种类、细胞类型不同而不同
D. 细胞核是储存遗传信息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14. 下图展示了四种细胞器的电镜照片,关于这四种细胞器的说法错误的是()
A. ②和④分别是高尔基体和内质网
B. ①为线粒体是细胞的“动力车间”,所有细胞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它
C. ④可与核膜直接相连
D. ③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是细胞内“养料制造车间”、“能量转换站”
15. 如图表示细胞中几种元素与相应化合物之间的关系,其中①③④代表单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若⑤具有催化作用,则①可与双缩脲试剂反应显紫色
B. 若⑥是DNA,则③中不含单糖
C. 若②具有保温和保护作用,则②比同质量的多糖彻底氧化产能多
D. 若⑦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则④只存在于植物细胞中
16. 组成染色体和染色质的主要物质是(  )
A. 蛋白质和DNA B. DNA和RNA
C. 蛋白质和RNA D. DNA和脂质
17. 下图是1972年辛格和尼克尔森根据多个实验的证据提出的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其中I与Ⅱ表示膜的两侧,①~⑤表示膜的组成成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①~⑤均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和不对称性
B. 细胞膜的功能主要由②③的种类与数量决定
C. ②与④属于细胞外被,对生物膜有保护作用
D. 细胞膜外侧⑤的含量高于内侧,故外侧活动性较弱
近日“支原体肺炎”登上热搜!其病原体是一种称为肺炎支原体的无壁原核生物。易在人群密集、密闭、通风不良的环境通过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播。感染者主要出现发热、咳嗽、咽红、流涕、打喷嚏等感冒症状,病情严重时可能会引起肺炎,甚至有一些还出现了“白肺”。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以下小题。
18. 肺炎支原体既不属于细菌,也不属于病毒,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目前发现的自然界中能独立存在的最小微生物,其遗传物质是(  )
A. 脱氧核糖核酸 B. 核糖核酸 C. 蛋白质 D. 核苷酸
19. 下列关于肺炎支原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肺炎支原体含有核糖体、核仁等结构
B. 肺炎支原体核酸中含尿嘧啶
C. 膜蛋白在肺炎支原体的核糖体合成,在内质网加工
D. 青霉素可抑制细菌的细胞壁形成,可以治疗支原体肺炎
20. 水稻根尖细胞从土壤中吸收矿质元素时,可直接利用的能源物质是()
A. 油脂 B. 葡萄糖 C. 蛋白质 D. ATP
21. 如图表示ATP与ADP的相互转化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人体剧烈运动时体内ATP含量会明显减少
B. ADP可以作为DNA的组成单位之一
C. 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可用于①过程
D. ②过程中,ATP分子中的3个特殊化学键断裂均水解,释放能量
22. 某同学在家中进行探究H2O2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向若干玻璃杯中分别加入不同体积的H2O2和清水,然后加入若干1cm×1cm×1mm的马铃薯片。该实验中最佳观察指标是()
A. 马铃薯片的上浮时间
B. 带火星木条的复燃状态
C. H2O2的分解量
D. O2的产生量
23. 人体细胞中存在多种重要的有机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相同质量的糖原和脂肪中,一般前者的氧含量更高
B. 大多数的酶本质是蛋白质,高温会改变酶的空间结构
C. 将细胞中的核酸彻底水解可以得到8种小分子物质
D. 许多激素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如性激素
24. 某小组利用如下图所示装置探究 pH对过氧化氢酶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本实验装置也能用于探究温度对H2O2 酶活性的影响
B. 实验过程中量筒灌满水后应竖直倒置,不可倾斜
C. 实验过程中增加滤纸片数量不能提高氧气的最大产量
D. 每次试验完后,应充分冲洗,然后用相应的缓冲液再冲洗一遍
25. 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是细胞内大分子物质水解的场所。机体休克时,相关细胞内的溶酶体膜稳定性下降,通透性增高,引发水解酶渗漏到胞质溶胶,造成细胞自溶与机体损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溶酶体内的水解酶由核糖体合成
B. 溶酶体水解产生的物质可被再利用
C. 水解酶释放到胞质溶胶会全部失活
D. 休克时可用药物稳定溶酶体膜
26. 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的实验中,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图中所示细胞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制作临时装片时,需要按压使细胞分散
B. ①是细胞壁,具有选择透性
C. ②是细胞溶胶,此时其浓度可能大于③
D. ③是细胞液,整个过程中其颜色呈现浅→深→浅的变化
27. 如图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并转运葡萄糖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若某药物能减小该细胞内Na+的浓度差,则会抑制该细胞吸收葡萄糖
B. 载体M既能运输Na+和K+,又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C. 低温会影响图中离子的运输,但不会影响葡萄糖运出细胞
D. 该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与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不同
28. 下列关于“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本尼迪特试剂与苹果匀浆水浴加热生成红黄色沉淀,说明苹果匀浆中含有还原糖
B. 含糖量较高的生物材料,用本尼迪特试剂检测后不一定呈现明显的红黄色
C. 检测花生子叶中的脂肪时,直接用高倍镜就可以观察到清晰的脂肪颗粒
D. 高温处理后变性的蛋白质也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29. 《养生四要》中记载了我们日常生活中摄入的五谷(麦、黍、稷、麻、菽),五畜(牛、犬、羊、猪、鸡)、五果(李、杏、枣、桃、栗)和五菜(葵、韭、藿、燕、葱)。这些食物富含糖类、蛋白质、脂质等营养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五谷”中的麦芽糖、蔗糖、淀粉等都是可溶性还原糖
B. “五菜”中的纤维素虽不能被人体吸收,但对人体健康有益
C. 高温会使“五果”中的蛋白质的肽键断裂,从而失去生物活性
D. “五畜”中的脂肪一般含不饱和脂肪酸,分布在内脏器官周围起缓冲、减压的作用
30. 科学家推测,在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中,游离核糖体最初合成的一段氨基酸序列作为信号肽序列,被位于细胞质基质中的信号识别颗粒(SRP)识别,新生肽与SRP结合后,停止蛋白质的合成。DP(SRP的受体)是存在于内质网膜上的蛋白质,引导核糖体附着于内质网上,继续蛋白质的合成,这就是信号肽假说。为探究SRP、高尔基体和内质网在胰岛素合成过程中的作用,某科研团队分离出胰岛B细胞中的相关物质或结构,在适宜条件下进行体外实验,胰岛素合成加工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编码前胰岛素原的mRNA X SRP 内质网 高尔基体 实验产物
1组 Y
2组 合成信号肽后,很快就停止延伸
3组 Z
4组 胰岛素
注:mRNA可以指导合成相关蛋白,“+”表示有,“-”表示没有。
A. SRP受体缺陷的细胞无法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
B. 表格中和分别是核糖体、信号肽序列和胰岛素原
C. 游离核糖体和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无法相互转换
D. 据2组、3组的结果可知,结合了信号肽序列的SRP与内质网上的DP识别后,肽链的延伸才会继续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 某致病细菌分泌的外霉素,无色,细针状结晶,对小鼠和人体有很强的毒性,可引起流涎、呕吐、便血、痉挛等,以致死亡。该外毒素为环状肽,结构式如图1所示。
(1)该化合物称为______肽化合物,该化合物中含有游离的______个氨基。______个羧基。
(2)组成该化合物的氨基酸有______种。写出组成外霉素的氨基酸中数量最多的侧链基团______。
(3)该化合物具有8个氮原子,其中______个位于R基上。
(4)该外毒素在环状肽形成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______。
(5)现有一种“十三肽”,分子式为C54H95N17O20,已知将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图2氨基酸。将该“十三肽”彻底水解后有______个赖氨酸,______个天冬氨酸。
32. 生存于盐渍环境中的盐生植物在长期适应生境的过程中进化出了独特的耐盐机制,一种积盐盐生植物通过吸收大量Na+并运至地上部分,将Na+区域化到液泡中,从而抵御盐胁迫。回答下列问题:
(1)积盐盐生植物的耐盐机制与细胞膜的通透性有关,细胞膜主要由______(填组成成分)组成。研究发现,积盐植物叶和茎表面的角质层较厚,表皮蜡质含量较高,其意义是______。
(2)Na+区域化到液泡中有助于______的同时,还能______,避免Na+对胞内各项代谢过程的损害。大量研究表明,液泡Na+区域化主要由液泡膜Na+/H+逆向转运蛋白(NHX)介导,而在此过程中,需要H+为NHX提供质子驱动力。因此,Na+区域化到液泡内的运输方式是______。
(3)兴趣小组为研究细胞膜等生物膜的特性,比较了某积盐盐生植物细胞膜和人工膜(双层磷脂)对多种物质的通透性,结果如图所示。
①水分子进出该植物细胞膜不是完全依赖于自由扩散,判断的理由是______。水分子也可以通过______方式进入细胞。
②通过图中该植物细胞膜对K+、Na+,Cl-的通透性数值比较,可知该植物细胞膜对离子吸收具有______。
③甘油、CO2、O2等物质通过该积盐盐生植物细胞膜的扩散速率不同,说明______可能影响其通过人工膜的扩散速率。
33. 鱼宰杀后鱼肉中的ATP会分步降解成肌苷酸(IMP),IMP在酸性磷酸酶(ACP)作用下形成肌苷,在其他酶的作用下肌苷会继续降解为次黄嘌呤和核糖,IMP具有鲜味特性而次黄嘌呤无鲜味。下图为研究者探究鱼肉鲜味下降原因的部分实验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ACP活性可通过测定____表示。
(2)据图可知,草鱼ACP的最适温度为____左右,在该温度下鳝鱼的ACP活性____。鳝鱼ACP活性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____。
(3)pH=6.0,温度为40℃条件____(填“有利”或“不利”)于宰杀后鮰鱼的保鲜,理由是____。
(4)据图可知,要保持宰杀后鱼肉的鲜味,三种鱼中____对保存环境的温度和pH要求最低,判断的依据是____。
34. 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是中国最完整、最广阔、最丰富的湿地生态系统,以下是湿地中常见的几种单细胞生物,结合生物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蓝细菌与图中其他生物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其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因是细胞质内含有______,因能进行光合作用,它是一类营______(填“自养”或“异养”)生活的生物,蓝细菌的DNA主要存在于______。
(2)图中细胞中都有的细胞结构是______(至少写出2个),这体现了细胞的______。
(3)SARS病毒与上述生物相比没有______结构,不能称一个生命系统。
(4)采集湿地水样进行显微观察,如图所示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不同视野,若将视野1转为视野2.正确的操作步骤是______(选择需要进行的操作进行排序,填序号)。
①调节粗准焦螺旋抬高镜筒
②调节光圈使视野明亮
③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④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⑤向右移动装片
⑥向左移动装片
(5)下列关于显微镜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显微镜镜头由低倍镜转换成高倍镜,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增多
B. 显微镜镜头由高倍镜转换成低倍镜,视野变暗
C. 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质流动方向是顺时针,实际上细胞质流动方向是逆时针
D. 显微镜下目镜为10×,物镜为10×,视野中可以观察到64个气孔排在视野直径上,若目镜不变,则物镜换成40×时,视野中可检测到气孔数目为16个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