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单元基础达标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单元基础达标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618.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11 21:36: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基础达标卷
时间:60分钟 分值:50分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采用远交近攻策略“扫六合”。秦王最后“扫”的是( )
A.楚国 B.燕国 C.齐国 D.魏国
2.“古代监察制以专制王权为中枢”“监察官为维护皇权而监察百官”。秦朝在中央设置负责“监察百官”的官职是( )
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锦衣卫
3.假如你生活在秦始皇统治时期,要给朋友写信,所用的字体最有可能是( )
A.甲骨文 B.小篆 C.楷书 D.草书
4.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
A.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B.统一文字
C.修筑长城 D.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
5.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起义,发生在安徽境内。小明要去安徽寻访历史遗迹,他应去的地点是( )
A.陈县 B.巨鹿 C.大泽乡 D.渔阳
6.秦朝由于暴政二世而亡。以下史实能证明秦的暴政的有( )
①“蜀山兀,阿房出”,修建豪华的骊山陵墓,动用刑徒和奴隶70多万人②“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③“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拄”④“劓鼻盈萦,断足盈车,举河以西,不足以受天下之徒”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7.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书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末叶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百家争鸣 B.焚书坑儒 C.统一文字 D.尊王攘夷
8.西汉初期,统治者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下列不属于这一政策的是( )
A.让部分士兵还乡务农 B.释放奴婢为平民
C.大建宫殿陵墓 D.轻徭薄赋,减轻赋税
9.“至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主父偃推申贾谊(西汉初年著名政论家、文学家)之言,因建推恩分侯之策。武帝从其计,令诸侯王自动分封子弟。”汉武帝“推恩分侯”的目的在于( )
A.加强思想统治 B.加强中央集权
C.维护列侯利益 D.控制社会经济
1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西汉时期,抗击匈奴的名将是( )
A.窦宪、窦固 B.卫青、霍去病 C.窦固、霍去病 D.窦宪、卫青
11.有人说:“东汉王朝就是在外戚与宦官的打来斗去,皇帝像走马灯似的换来换去的过程中走向灭亡的。”与这句话描述的历史现象无关的是( )
A.东汉皇帝在位时间短 B.东汉争夺帝位斗争激烈
C.东汉王朝存在时间短 D.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12.《新全球史》记载:在古典时代,也有一些人完成了长途旅行。张骞历尽艰险从长安到达了遥远的西方。张骞“长途旅行”的主要目的是( )
A.打击匈奴 B.开拓疆域 C.管理西域 D.开通商路
13.我国古代的丝绸之路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把东西方诸多人类文明起源地串联在一起,被喻为“世界历史展开的主轴”。那么,这一“主轴”的起点是( )
A.咸阳 B.长安 C.洛阳 D.开封
14.下图是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的经典例题。据此可知,《九章算术》具有( )
今有田广十五步,从十六步。问为田几何?
今有粟一斗,欲为粝米,问得几何?
A.实用性 B.艺术性 C.总结性 D.创新性
15.《后汉书》记载,东汉守宫令的职责是管理皇帝所使用的笔墨纸张等物品,还提到皇帝曾赏赐大臣一份用纸撰写的经文。这反映出东汉时期( )
A.纸已进入书写领域 B.造纸原料廉价易得
C.纸张在民间普及 D.大力推广造纸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题,共200分)
16.(12分)《东汉开国》以东汉光武帝刘秀的一生为线索,全景记叙了东汉王朝的建立过程。让我们一起走进东汉,探讨一下东汉的历史。
【帝王篇】
(1)两幅图片中的人物分别建立了什么政权?分别是何时建立的?(2分)
(2)图甲中的皇帝施政的结局如何?图乙中的皇帝施政的措施有哪些?结局如何?(3分)
【专权篇】
(3)下图显示了东汉中期以后一种怎样的政治现象?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这种现象给东汉政府带来了怎样的影响?(3分)
【反抗篇】
材料一“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吏不必可畏,从来必可轻。”
材料二“所在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旬日之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
——《后汉书·皇甫嵩传》
(4)材料一的情景出现在东汉末年,这首民谣反映了当时民间一种怎样的情绪?(1分)
(5)材料二描写的是东汉末年哪一次农民起义的情景?请写出这次农民起义爆发的时间、领导人、结果和影响。(3分)
17.(8分)秦汉时期是我国古代文化大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发展是对先秦文化成就的总结和升华,又为此后2000多年封建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前人取得的成就,至今仍闪着耀眼的光辉,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近并感受它们。
【名人荟萃】
(1)根据下列提示写出三幅图片中人物的名字。(3分)
图甲:身为宦官名气大,改进造纸传天下。 .
图乙:名为“医圣”贡献大,伤寒杂病论天下。 .
图丙:创“麻沸散”行手术,编“五禽戏”健身体。 .
【经典之作】
材料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司马迁《报任安书》
材料二书中记录了帝王将相的历史活动,肯定他们的功绩,也揭露了他们的腐朽和罪恶。司马迁在书中,还为许多下层人物写了传记。他公正记事,爱憎分明,秉笔直书,对我国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著作文笔优美,所记人物形象生动,在文学史上也有重要地位。
(2)司马迁生活在什么时期?他在哪部史书中实现了材料一中“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愿望?这部史书的体例是什么?(3分)
(3)材料二体现了司马迁怎样的治史思想和态度?依据材料二回答,这部史书具有怎样的文学和史学价值?(2分)
参考答案
1-5 CCBDC 6-10 ABCBB 11-15 CABAA
16.(1)王莽:新朝,公元9年。刘秀:东汉,公元25年。
(2)王莽的施政加剧了社会动荡,激起各地农民起义,最终政权被推翻。东汉光武帝刘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减轻刑罚;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这些措施使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出现比较安定的局面,史称“光武中兴”。
(3)现象: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原因:东汉中期以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无法主政。影响:政治腐朽不堪,豪强大族势力膨胀,出现割据局面。
(4)农民无法忍受东汉朝廷的黑暗统治,反抗的情绪在民间蔓延。
(5)黄巾起义。时间:184年;领导人:张角;结果:失败了;影响: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东汉名存实亡。
17.(1)蔡伦张仲景华佗
(2)西汉(汉武帝)时期。《史记》。纪传体通史。
(3)治史严谨,公正记事,爱憎分明,秉笔直书,力求真实地反映历史。单四
价值:它不仅对我国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文学史上也有重要地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