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A层 基础过关
1.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时,斯大林表示:“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共同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盟国分裂。”“盟国分裂”的标志是(A)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D.苏联的解体
2.仔细观察下图,分析其背景是(C)
美国军方接受了魏德迈的推荐,滕纳再次火线上任,从1948年7月28日开始指挥柏林空运。所有的飞机无论雨雪阴晴、白天黑夜都必须依据仪表飞行,以保持相同的速度、间隔和高度
A.马歇尔计划援助欧洲
B.二战期间苏军攻占柏林
C.美苏冷战下柏林危机
D.诺曼底登陆开辟第二战场
3.如果以“两极格局的确立与结束”为主题撰写专著,贯穿全书的主线应该是(B)
A.联合国影响的扩大 B.美苏国家实力的消长
C.西欧国家走向联合 D.发展中国家力量壮大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对日本主要关心的是实现日本非军事化和政治民主化。但美国很快意识到,经济崩溃的日本不可能成为美国可利用的力量,于是开始积极扶持日本。美国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A.美苏冷战局面出现 B.美国“新经济”的需要
C.日本国际地位提高 D.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崛起
5.(2024·枣庄二模)有学者指出:现代日本“因战而衰、因战而兴”。这里的两个“战”字分别指(B)
A.一战、二战 B.二战、朝鲜战争
C.朝鲜战争、越南战争 D.冷战、朝鲜战争
6.(2024·济宁二模)1990年,苏联这个社会主义大国已经到了“满世界到处筹粮款的地步”,戈尔巴乔夫感叹:“苏维埃事业失败在于奋斗了几十年后才发现,我们仅仅是一个拥有原子弹很多的国家。”材料旨在说明苏联(A)
A.经济结构严重畸形 B.农业落后
C.国防力量强大 D.全面落后于西方
7.某历史兴趣小组收集了如表资料进行探究学习。他们学习的主题应该是(C)
照片:《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发言》 地图:《非洲独立进程图》 纪录片:《巴拿马运河》 传记:《曼德拉传》
A.一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B.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C.二战后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D.二战后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B层 能力提升
8.如图是1951年的东欧漫画《马歇尔计划》,图中的马歇尔计划被描绘成抛给落水人的带枷锁的救生圈。对这幅漫画的解读正确的是(D)
A.美国对东欧实施经济控制
B.美苏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
C.马歇尔计划标志着冷战的开始
D.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控制西欧
9.(2024·广东中考)联邦德国、法国等共同体六国的工业总产值在西方世界的比重从1948年的13%升至1962年的19.8%,出口贸易总额在西方世界的比重也从1947年的11.4%增至1962年的27.6%。出现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B)
A.苏联解体 B.西欧国家的联合
C.北约建立 D.柏林危机的解决
10.表中变化趋势出现的根本原因是(B)
1951-1980年苏联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
年代 1951—1960年 1961—1970年 1971—1980年
增长率 10.25% 6.45% 4.95%
A.美苏争锋的影响 B.集权模式的制约
C.历次改革的失败 D.华约组织的瓦解
11.(2024·临沂中考)“第七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10日至11日在巴拿马首都巴拿马城举行。古巴首次参加美洲国家首脑会议。”(来源:中国新闻网,2015年4月13日)该材料中两个国家都(A)
A.曾与美国斗争并取得胜利
B.开展过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C.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D.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
12.大国兴衰更替,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华盛顿:“邦联只是个有名无实的空架子……我们想要联合成一个国家,但我们又不愿给这个国家的管理者足够的权力去管理国家事务。” 文献1: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总统、国会与最高法院及其相关机构各司其职,相互制衡;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分享权力;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
林肯:“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 文献2:宣布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加入北方军队
(1)华盛顿和林肯为解决面临的难题,分别制定和发表了什么文献
答:华盛顿:1787年美国宪法;林肯:《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中的思维导图,简述苏俄(联)兴衰的过程。(至少答出两点)
答:1917年俄国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1921年,列宁从国情出发,实施新经济政策,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1928-1937年,苏联通过实行两个五年计划,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1941-1945年,苏联与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团结合作,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1945-1991年,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日益僵化,虽然苏联也进行多次改革,但都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最终导致苏联解体。(至少答出两点即可)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这两个社会制度完全不同的超级大国,在消灭了法西斯这个共同敌人之后,战时同盟的基础不复存在。两国的国家利益存在严重冲突,意识形态也尖锐对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苏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摘编自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下)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美苏两国关系的变化,并分析两国关系变化的原因。
答:变化:由合作走向对抗(由反法西斯同盟到对抗或由反法西斯同盟到两极格局)。原因:国家利益冲突;意识形态差异等。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面对当今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国应如何应对。(至少答出两点)
答: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坚持科教兴国;加强与世界各国友好合作等。(至少答出两点即可)
C层 素养挑战
13.(2024·淄博二模)德国的历史跌宕起伏,引发后人无限思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德国的承诺会算数吗
1990年10月,东德和西德合并,德国统一。统一前夕,德国曾经承诺:“德国是欧洲的德国,而不是德国的欧洲。”今天,随着欧洲与德国实力的消长,这个承诺还会算数吗 德国前总理施密特曾疾呼:“德国绝不能因为经济强大,就理所当然地在欧洲索取领导地位。”请你研究下面几则史料,作出判断和说明。
材 料 一 国别美国德国英国法国其他1870年23.3%13.2%31.8%10%21.7%1913年35.8%15.7%14%6%28.5%
1870-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状况 1919年,德国工业总产值仅约占战前的33%,倒退到1888年的水平。自1923年以来,因“赔款危机”,工业生产更加萎缩,仅有15%的工业企业勉强维持生产,大量失业者流落街头。 1919-1923年德国工业发展状况
材 料 二 二战后,德国分裂,柏林也一分为二。1961年,民主德国为防止居民外流和西方势力渗透,在东、西柏林之间修筑了“反法西斯防卫墙”,又称“柏林墙”。柏林墙由水泥墙、通电铁丝网和瞭望塔组成,全长约154千米,高3-4米,将西柏林包围起来,成为冷战的标志性建筑。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和冷战结束,德国政局动荡,1989年民主德国即将统一时拆除柏林墙。现存的柏林墙分为几段,作为历史遗迹保留下来,永远提醒着柏林人不要忘记民族分裂的血泪和创伤。
材 料 三 美苏两大帝国,和以前的强国相比,显得异常庞大……我们政策的目的就是要建立欧洲国家的协调,以便发展各民族之间的各种联系,来扩大它们的团结……正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我们推动欧洲经济共同体,促使六个国家在政治经济领域内采取协调的行动。 ——戴高乐《希望回忆录》
(1)识读材料一中的数据,叙述出1913—1923年德国经济发展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变化的主要原因。
答:变化:1913年,德国经济实力赶超英法,仅次于美国。1919-1923年,工业发展倒退,经济实力严重下降。(类似体现出变化即可)
原因: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打击和《凡尔赛条约》的制裁、限制。
(2)阅读材料二,你认为柏林墙遗址有何史料价值
答:柏林墙是冷战时期民主德国在东、西柏林之间修筑的“反法西斯防卫墙”,是冷战的标志性建筑。随着冷战结束、德国统一,柏林墙被拆除,留下几段遗迹。所以,柏林墙遗址属于实物史料,是见证德国分裂和统一的一手史料,对于研究冷战、东欧剧变和德国分裂与统一的历史都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3)材料三可用于研究什么问题 把回忆录作为史料用于研究历史,应注意什么
答:研究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走向联合的历史背景或主要原因。
注意事项:要具有实证意识,谨慎使用。要结合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立场、个人情感等分析其记录历史的真实性,并且要与其他类型的史料进行相互印证。
(4)“当今德国会信守承诺,不在欧洲索取领导地位吗 ”综合德国历史并结合当今世界格局特点,作出判断并阐释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答:(下面两种答法,按观点情况赋分)
第一种 观点:当今德国会信守承诺,不在欧洲索取领导地位。
阐释:①从历史上看,德国为索取领导地位发动过两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和本国都带来严重灾难;而二战后欧洲走向联合,促使西欧国家迅速发展起来。②从当今世界格局来看,世界多极化趋势和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各国的联系日益加强,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所以,综合以上,维护世界和平和欧洲联合发展是符合德国利益的,德国不会在欧洲再次索取领导地位。
第二种 观点:德国不会信守承诺,强大起来后会在欧洲再次索取领导地位。
阐释:①从历史上看,德国曾经为索取领导地位发动两次世界大战。②从当今世界格局来看,虽然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但霸权主义和地区冲突仍然存在。
所以,当今德国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会在欧洲索取领导地位。第二十五单元 二战后的世界变化
A层 基础过关
1.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时,斯大林表示:“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共同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盟国分裂。”“盟国分裂”的标志是( )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D.苏联的解体
2.仔细观察下图,分析其背景是( )
美国军方接受了魏德迈的推荐,滕纳再次火线上任,从1948年7月28日开始指挥柏林空运。所有的飞机无论雨雪阴晴、白天黑夜都必须依据仪表飞行,以保持相同的速度、间隔和高度
A.马歇尔计划援助欧洲
B.二战期间苏军攻占柏林
C.美苏冷战下柏林危机
D.诺曼底登陆开辟第二战场
3.如果以“两极格局的确立与结束”为主题撰写专著,贯穿全书的主线应该是( )
A.联合国影响的扩大 B.美苏国家实力的消长
C.西欧国家走向联合 D.发展中国家力量壮大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对日本主要关心的是实现日本非军事化和政治民主化。但美国很快意识到,经济崩溃的日本不可能成为美国可利用的力量,于是开始积极扶持日本。美国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美苏冷战局面出现 B.美国“新经济”的需要
C.日本国际地位提高 D.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崛起
5.(2024·枣庄二模)有学者指出:现代日本“因战而衰、因战而兴”。这里的两个“战”字分别指( )
A.一战、二战 B.二战、朝鲜战争
C.朝鲜战争、越南战争 D.冷战、朝鲜战争
6.(2024·济宁二模)1990年,苏联这个社会主义大国已经到了“满世界到处筹粮款的地步”,戈尔巴乔夫感叹:“苏维埃事业失败在于奋斗了几十年后才发现,我们仅仅是一个拥有原子弹很多的国家。”材料旨在说明苏联( )
A.经济结构严重畸形 B.农业落后
C.国防力量强大 D.全面落后于西方
7.某历史兴趣小组收集了如表资料进行探究学习。他们学习的主题应该是( )
照片:《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发言》 地图:《非洲独立进程图》 纪录片:《巴拿马运河》 传记:《曼德拉传》
A.一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B.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C.二战后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D.二战后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B层 能力提升
8.如图是1951年的东欧漫画《马歇尔计划》,图中的马歇尔计划被描绘成抛给落水人的带枷锁的救生圈。对这幅漫画的解读正确的是( )
A.美国对东欧实施经济控制
B.美苏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
C.马歇尔计划标志着冷战的开始
D.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控制西欧
9.(2024·广东中考)联邦德国、法国等共同体六国的工业总产值在西方世界的比重从1948年的13%升至1962年的19.8%,出口贸易总额在西方世界的比重也从1947年的11.4%增至1962年的27.6%。出现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苏联解体 B.西欧国家的联合
C.北约建立 D.柏林危机的解决
10.表中变化趋势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1951-1980年苏联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
年代 1951—1960年 1961—1970年 1971—1980年
增长率 10.25% 6.45% 4.95%
A.美苏争锋的影响 B.集权模式的制约
C.历次改革的失败 D.华约组织的瓦解
11.(2024·临沂中考)“第七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10日至11日在巴拿马首都巴拿马城举行。古巴首次参加美洲国家首脑会议。”(来源:中国新闻网,2015年4月13日)该材料中两个国家都( )
A.曾与美国斗争并取得胜利
B.开展过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C.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D.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
12.大国兴衰更替,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华盛顿:“邦联只是个有名无实的空架子……我们想要联合成一个国家,但我们又不愿给这个国家的管理者足够的权力去管理国家事务。” 文献1: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总统、国会与最高法院及其相关机构各司其职,相互制衡;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分享权力;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
林肯:“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 文献2:宣布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加入北方军队
(1)华盛顿和林肯为解决面临的难题,分别制定和发表了什么文献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中的思维导图,简述苏俄(联)兴衰的过程。(至少答出两点)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这两个社会制度完全不同的超级大国,在消灭了法西斯这个共同敌人之后,战时同盟的基础不复存在。两国的国家利益存在严重冲突,意识形态也尖锐对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苏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摘编自人教版《中外历史纲要》(下)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美苏两国关系的变化,并分析两国关系变化的原因。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面对当今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国应如何应对。(至少答出两点)
C层 素养挑战
13.(2024·淄博二模)德国的历史跌宕起伏,引发后人无限思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德国的承诺会算数吗
1990年10月,东德和西德合并,德国统一。统一前夕,德国曾经承诺:“德国是欧洲的德国,而不是德国的欧洲。”今天,随着欧洲与德国实力的消长,这个承诺还会算数吗 德国前总理施密特曾疾呼:“德国绝不能因为经济强大,就理所当然地在欧洲索取领导地位。”请你研究下面几则史料,作出判断和说明。
材 料 一 国别美国德国英国法国其他1870年23.3%13.2%31.8%10%21.7%1913年35.8%15.7%14%6%28.5%
1870-191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状况 1919年,德国工业总产值仅约占战前的33%,倒退到1888年的水平。自1923年以来,因“赔款危机”,工业生产更加萎缩,仅有15%的工业企业勉强维持生产,大量失业者流落街头。 1919-1923年德国工业发展状况
材 料 二 二战后,德国分裂,柏林也一分为二。1961年,民主德国为防止居民外流和西方势力渗透,在东、西柏林之间修筑了“反法西斯防卫墙”,又称“柏林墙”。柏林墙由水泥墙、通电铁丝网和瞭望塔组成,全长约154千米,高3-4米,将西柏林包围起来,成为冷战的标志性建筑。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和冷战结束,德国政局动荡,1989年民主德国即将统一时拆除柏林墙。现存的柏林墙分为几段,作为历史遗迹保留下来,永远提醒着柏林人不要忘记民族分裂的血泪和创伤。
材 料 三 美苏两大帝国,和以前的强国相比,显得异常庞大……我们政策的目的就是要建立欧洲国家的协调,以便发展各民族之间的各种联系,来扩大它们的团结……正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我们推动欧洲经济共同体,促使六个国家在政治经济领域内采取协调的行动。 ——戴高乐《希望回忆录》
(1)识读材料一中的数据,叙述出1913—1923年德国经济发展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变化的主要原因。
(2)阅读材料二,你认为柏林墙遗址有何史料价值
(3)材料三可用于研究什么问题 把回忆录作为史料用于研究历史,应注意什么
(4)“当今德国会信守承诺,不在欧洲索取领导地位吗 ”综合德国历史并结合当今世界格局特点,作出判断并阐释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