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能力提升卷
时间:60分钟 分值:50分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史记》记载,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为继承人。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材料所反映的是我国哪个王朝的事件?(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2.武王伐纣后,“封纣子武庚禄父,使管叔、蔡叔傅之,以续殷祀。遍封功臣同姓戚者。”这则材料可以用于研究( )
A.井田制 B.禅让制 C.世袭制 D.分封制
3.“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与此材料有关的制度是( )
A.丞相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分封制
4.《孟子·告子下》记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该材料说明诸侯对周天子有什么义务?( )
A.纳贡 B.朝觐 C.作战 D.分封
5.右图是1976年出土于陕西临潼县的青铜器利簋,它是目前中国所发现的最早的西周青铜重器之一。其腹内铭文记载:“武王征商,唯甲子朝(甲子日早晨)……”该青铜器可印证( )
A.西周农业生产发达 B.周武王牧野伐纣的过程
C.文字最早诞生于西周 D.西周分封以巩固疆土
6.下图所示内容为夏商周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图中①处应填入的事件是( )
A.楚汉之争 B.秦灭六国 C.武王伐纣 D.炎黄联盟
7.按照周礼,贵族使用鼎和簋的种类、数量都有严格规定,周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夫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礼器的类型和数量的变化反映了( )
A.青铜器的数量增多和种类逐渐丰富 B.青铜器的功能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
C.贵族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D.青铜器成为贵族身份的代表性器物
8.由甲骨文发展而来的汉字,不仅是一种传情达意的工具,还联结和维系着中华民族的根。观察下图有关甲骨文的图示,从中可以提取到的信息是( )
A.甲骨文记录中华文明的起源
B.甲骨文具备汉字的构成方法,是比较成熟的文字
C.从甲骨文中可以了解商周时期的历史
D.甲骨文是世界上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9.人的名字往往体现出时代的特征。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晋国有位大力士姓牛,字子耕。据此推断牛耕的使用开始于( )
A.春秋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
10.下表为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实行的变法。表中措施( )
诸侯国 名称 部分措施
魏国 李悝变法 “食有劳而禄有功”,根据功劳和能力选官
楚国 吴起变法 “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逐步废除旧贵族世官特权
秦国 商鞅变法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宗室贵族如果没有军功,不能享受公族特权
A.维护了周王朝分封制 B.代表了农民阶级利益
C.瓦解了封建社会秩序 D.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11.据史书记载,周平王去世时,丧葬费不足,继位的周桓公只得派人去鲁国,乞求鲁国资助财物安葬周平王。这一史实主要反映了东周时期( )
A.周王室经济上依赖诸侯国 B.周王室已无力控制诸侯
C.诸侯国经济上非常富有 D.诸侯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
12.吕思勉在《大中国史》中写道:“从春秋的末期,久已寂寂无闻,入战国的初期,又国多内难。又因为僻处西垂,开化最晚,大家都有些瞧不起他。”“他”是指( )
A.楚国 B.秦国 C.齐国 D.魏国
13.右图是商鞅方升的图片。其铭文中记载了公元前344年12月,大良造(爵位)鞅定十六又五分之一立方寸的容积为一升。该文物可证实( )
A.商朝青铜工艺高超 B.商鞅废除井田制
C.商鞅维护贵族特权 D.商鞅统一度量衡
14.右图反映的水利工程是( )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白渠
15.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岷↓江孟子主张实行“仁政”,韩非强调以法治国。他们提出这些主张的目的是( )
A.维护君主权威 B.推动制度变革
C.解决社会问题 D.促进思想繁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题,共20分)
16.(10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宛如汇纳百川的大海奔流不息,一片片甲骨文,一件件巧夺天工的文明瑰宝闪烁其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一片甲骨惊天下】
材料一
(1)材料一中图甲的这片龟甲出自哪个朝代?观察图乙中的三个甲骨文字,把它们与“休、人、山”对应起来。(4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是怎样理解“一片甲骨惊天下”的。(2分)
【青铜文明震世界】
材料二
(3)图丙是商朝的哪一青铜器?它在中国历史上有何地位?(2分)
(4)图丁是商朝青铜器的制作流程(想象图)。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商代灿烂的青铜文明有何感想。(2分)
17.(10分)改革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根据以下材料,结合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各国竞相改革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剧烈变化的表现之一。
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
(1)结合所学知识,在下面示意图中补写出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3分)
(2)如果你是生活在此时的一位农民,你是否会支持商鞅变法?为什么?(3分)
(3)请用材料二中的一句原话概括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1分)
(4)商鞅被守旧的贵族诬告“谋反”,被车裂而死。请你说一说,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3分)
参考答案
1-5 ADDBB 6-10 CCBAD 11-15 ABDAC
16.(1)商朝。A——山,B——人,C——休。
(2)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转为完整的成熟文字,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汉字的重要阶段,且记载内容十分丰富。
(3)司母戊鼎。地位:是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之一。
(4)青铜器反映了古代工匠的聪明才智,折射出商朝当时强盛的国力,青铜铸造业规模宏大,分工细致,制作工艺高超。
17.(1)①废除旧的土地制度;③奖励军功;⑥确立县制。
(2)支持。理由:商鞅变法中奖励生产的措施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奖励军功使农民有机会获得爵位和土地。
(3)倾邻国而雄诸侯。
(4)变法成功了 理由:商鞅变法使秦国的综合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一跃而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