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1-12 12:29: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得分
积累运用 (45分)
一、阅读语段,完成练习。(14分)
博闻强识的 jiù jiu ( )经常给我讲 shù ( )经典名著中的故事,他讲得绘声绘色,我听得
jīn jīn yǒu wèi ( )。在一个个故事中,我认识了《水浒传》,中有情有义的 yīng xióng( )豪杰,明白了《红楼梦》中 jiǎ ( )府 shuāi luò( )的原因……也从 zhì pú( )的文字中得到 jiào hui ( )。渐渐地,我爱上了阅读,一有空就直奔图书馆看书,生病时仍手不释卷。正如莎士比亚所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从书中我获得了无穷的智慧。
1.根据语境,看拼音写字词。(8分)
2.依次给语段中加点多音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 shí zhuàn bèn ju n B . zhì zhuàn bèn juàn
C . shí chuán bèn juàn D . zhì chuán bèn juàn
3.语段中画线句子将书比作营养品,你觉得书还可以比喻成什么?照样子,写一写。(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18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书籍( jí ) 磁铁( cí) 耻辱( chǐ) 呻吟( shēn )
B.沥青( lì) 馈赠( kuì) 差遣( chāi ) 皎洁( jiǎo )
C.饥饿( jī ) 凯旋( kǎi ) 发酵( xiào ) 背诵( sòng )
D.鲁莽( lǔ ) 煞白( shà ) 鉴定( jiàn ) 赔偿( cháng )
2.下列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学而不厌(憎恶) B.敏以求之者也(勤勉)
C . 敏而好学(喜好) D.却只漫浪诵读(随意)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齐白石爷爷画的虾,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B.杭州奥体中心体育馆的设计别出心裁,就像一朵大莲花盛开在钱塘江畔。
C.我们国家在宇宙探索领域的发展速度和成就,在世界上是不言而喻的。
D.《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对什么事物都一知半解。
4.下面一段话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①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②不错,多读书,可以提高课外知识,还可以让你浑身充满力量。③这种力量可以激励着你不断前进,不断成长。④所以,书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5. 欧阳询的楷书用笔方整,笔力刚劲,点画的起、收及转折处一丝不苟。字形竖长,各部分之间穿插巧妙,结构十分严谨,整体上显得既平正端庄,又险劲生动。根据这些特点可以判断,下列三幅作品中属于欧阳询的楷书代表作的是( ) (3分)
6.把下列句子排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①孩童时期是一个人开发心智、培养情趣和习惯、锻炼技能的最佳年龄段。
②传统读书教育的成功,就在于此。
③比如钱锺书的父亲钱基博先生读书之勤奋,就与其童年之时所受的传统读书教育有直接关系。
④一个人读书怎么样,关键在读书习惯、读书能力和读书情趣的培养。
⑤若能在这一年龄阶段培养出良好的读书情趣和习惯,锻炼出一定的读书技能,将会影响其终生。
A.①5③④② B.④⑤②①③ C.④①⑤②③ D.②③④⑤①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分)
1.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阕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用加点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秋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照样子写一写其他季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实践。(5分)
1.下面是世界读书日的一幅宣传画,请你说说它的寓意。(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迎接世界读书日,学校决定举行读书活动,下面是同学们拟的活动主题,你会选哪一个?请说出理由。(3分)
A.好书悦读,经典重温 B.世界读书日,读书很快乐
我选(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25分)
五、课内阅读(10分)
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
我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不是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国文教科书,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期待,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此后,我决定拿起一本《三国演义》,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起来,居然越看越明白。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
1. “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在文中起到了__________的作用。(1分)
2.作者开始自己读书是在____岁,读的书是__________。(2分)
3.第三自然段中,“我”哭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下面对文中画“__”的句子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 “一知半解”指知道得不全面,表明“我”看书不认真。
B. “居然”强调“我”读书有了一定的收获,连“我”自己都不敢相信。
C.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三国演义》这本书对“我”的诱惑之大。
5.结合作者小时候的阅读经历,谈谈你对“读书不求甚解”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对比阅读。(15分)
语段一:同时,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比如说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榜》,看了人物栩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词句的、无病而呻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哪怕只有几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己!
(选自冰心的《忆读书》)
语段二:上学时,我是住校生,喜欢早早来到校园背书。那时没有手表,一觉醒来,便不敢再睡。有时起得太早,开门一看,天上繁星点点,亮亮的月儿还挂在半空中。轻轻地掩了宿舍的门,走过校园那条长长的通道。月光下的校园,迷迷蒙蒙,一片肃静。不到起床时间,学校不供电。所以我早起背书时 手里便提一盏煤油灯。我的煤油灯是自己做的。一个普通的墨水瓶,一绺( liǔ )棉纱,一枚废弃的平板车轮胎上的气门芯。气门芯当灯芯,上边有螺母拧上拧下,灯光便可大可小,可明可暗。为了防风,我又在煤油灯外罩了一个圆肚短颈的玻璃罩。有时,夜风吹来,上了罩的煤油灯,闪闪烁烁,提着它,真像提着一颗星星在走。
(选自李晴的《背书》,有删改)
语段三: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且枯燥了。
专看文学书,也是不好的。一些人往往厌恶数学、理化、史地、生物学,以为这些都无足轻重,
后来变得连常识也没有。所以我们不要放开科学,一味钻进文学里。譬如说罢,古人看见月缺花戒,潸( shān )然泪下,是可怒的,他那时自然科学还不发达,当然不明白这是自然现象。但如果现在的人还要下泪,那他就是糊涂出。
(选自鲁迅的《给颜黎民的信》,有删改)
1.概括语段一、语段二的主要内容。(4分)
语段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语段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语段一,在冰心看来,什么样的书才是好书?请分条概括。(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个语段都与读书有关。语段一中,冰心告诉我们( );语段三中,鲁迅告诉我们( )。(2分)
A.读书好 B.多读书 C.读好书
4.语段三画“___”的句子中,作者用“许多花”比喻__________________,用“蜜”比喻__________________,并通过对比的手法,巧妙地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3分)
5.下列对三个语段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语段一中,作者列举这四本书的主要目的是向读者推荐《西游记》、《水浒传》等名著。
B.读语段二,从作者的背书经历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十分喜爱读书。
C.语段三第2自然段中,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是科学类书籍比文学类书籍更有价值。
D.三个语段的作者从不同角度谈论了自己读书的经历或感受,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要想读好书,就需要学习他人的读书方法。
情感交流(30分)
七、口语交际。(1+1+3,共5分)
班级即将举行“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交流会,为此同学们纷纷准备了介绍卡。请你根据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完成下面的表格。
人物姓名 出处
喜欢的理由
八、习作。(25分)
从小到大,你一定读过不少书,你最喜爱的书是哪一本?为什么喜爱?请以“我喜爱的一本书”为题进行习作。结合书中的相关情节、人物、插图等来说明理由,可以转述或摘录书中的精彩片段,也可以引用别人对这本书的评价,注意把喜爱的理由写具体。
参考答案
一、1.舅舅 述 津津有味 英雄 贾 衰落 质朴 教诲 2. B 3.【示例一】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示例二】书籍是载我们通向成功彼岸的帆船。
二、1.C 2.A 3.D 4.B 5.A 6.C
三、1.示例:绵绵春雨恰似牛毛,也似无数的绣花针在空中飘洒。2.示例:人们都爱春天,爱她的草长莺飞,爱她的花红柳绿,爱她的和风细雨。3.(1)我曾经整天不吃、整夜不睡地去思索,没有益处,还不如去学习。(2)心思已经到了,那么眼睛和口还有不到的道理吗?
四、1.示例:宣传画中将书卷成了望远镜的形状,它的寓意是通过阅读,我们可以知道得更多,看得更远。2.示例一: A “悦”和“阅”谐音,一语双关,强调阅读经典好书使人身心愉悦。
示例二: B “读书”两字反复出现,不但与“读书日”的主题相吻合,而且强调读书很快乐。
五、 1.总领下文 2.七《三国演义》3. “我”急切地想知道故事下文,可是不得不去睡觉 4.A
5.示例:作者儿时读《三国演义》是由兴趣引发的,一知半解地读,字音都读不对,居然越看越懂,因此,我们读书的时候也不要因为看不懂而放弃,只要读下去一定会有所收获。
六、1.作者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谈什么是好书。作者自制煤油灯,早起背书。2.冰心认为好书要具备这几个特点:①故事情节精彩。②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③质朴浅显,满带着真情实感。3.C B 4.不同作家的著作 从书中获取的知识 要多读不同作家的著作,才能获取更多知识 5. B
七、【示例一】
人物姓名 孙悟空 出处 《西游记》
喜欢的理由 他会七十二般变化,还能腾云驾雾。他聪明机智、疾恶如仇,对自己的师父忠心耿耿,一路降妖除魔,保护师父去西天取经,他是我心中的大英雄。
【示例二】
人物姓名 关羽 出处 《三国演义》
喜欢的理由 他英勇善战、武艺超群,并且讲信义、重感情。在战败与刘备失散后,暂时归阵曹操的他不忘与刘备的结拜誓言。得知刘备下落后,他凭一己之力连过曹操五个关卡,斩杀六员大将才摆脱曹操,投奔刘备。
八、(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