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_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_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11 21:00: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课 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奴隶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会的过渡》的第2课,上承第4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下启第6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在课本位置上起到过渡作用。 进入春秋战国后,各诸侯间的争斗日益激烈,周天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本课分为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三个子目,也正是春秋时期的主要特征。本节课涉及到一鸣惊人、越王勾践等很多的历史典故,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良好资源。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先前了解了夏、商、西周王朝的主要知识,这为本节课学习春秋战国时期,理解周王室衰微的史实打下良好基础。七年级的学生对历史基本知识掌握较少,也较为欠缺历史思维,专注力不够集中,但是思维活跃,好奇心强,直观感受强烈,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活跃课堂,善于运用视频、动画、漫画等资源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推动学生历史思维的培养和历史学习能力的提高。
三、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这一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关系的变化,初步理解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局面的形成。
学习目标: 1.通过史料探究,知道周王室衰微的原因及表现;了解春秋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了解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原因、结果。(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2.阅读《春秋争霸形势图》,讲述春秋霸主故事,了解春秋争霸的过程;(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3.通过对经济变化与诸侯争霸之间的关系分析,认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四、教学重点 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经济发展等相关史实。
五、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春秋争霸、经济发展的表现等认识生产力是推动社会的根本动力。
六、教学方法 讲授法、问答法、任务驱动法、多媒体教学法。
七、学习方法 讨论法、合作探究、自主学习、材料研读。
八、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出示1分钟视频,请同学观看视频短片,说说春秋初印象。 观看视频,了解春秋战国时期。 视频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图说·动荡之象 出示2幅图片: 鼎簋制度示意图 春秋时期郑国九鼎八簋 出示图片和图表: 出示书本29页材料研读: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①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②。 ——《史记·周本纪》 ①并:兼并 ②政由方伯:政局由诸侯国中的霸主操控 出示《春秋争霸形势图》: 小活动:春秋故事会 出示假期学生完成的春秋争霸故事 观察图片,思考问题: 1.根据图片,说一说周礼中不同身份的人物可享有的鼎簋数量。 2.春秋时期的郑国属于那一层级?图中其拥有的鼎簋数量说明了当时存在什么问题? 观察图片和图表,思考: 在图片中找一找周的位置,说一说西周到春秋发生其发生了什么变化? 观察表格,说一说春秋时期周王室的处境。 根据材料思考,我国历史进入春秋时期之后,整个政治格局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1.读地图,观察春秋时期诸侯国的分布; 2.找到曾经成为霸主的诸侯国所在位置; 3.阅读课本29页,找出当时诸侯争霸打出的旗号,思考其原因。 部分上台分享春秋霸主故事 通过图片史料的信息提取,分析出春秋时期动荡表现之一:礼崩乐坏。 通过图表信息提取和问题思考,分析出春秋时期动荡表现之二:王室衰微。 通过史料研读,初步了解解读史料的方法,了解春秋时期处于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的局面。 初步学会阅读历史地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 通过故事分享,激发对于历史学习的兴趣。
(二)图解·动荡之因 分发探究单,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活动: 出示补充资料: 西周时期,土地分为公田和私田, 公田肥沃所得上交给国家,农民只有完成公田劳作,才准许去耕种自己贫的私田。 春秋时期,农民以家庭为单位开辟田地,自立为生,开辟的田地收入归己所有,公田大量荒废。 用示意图讲解经济发展和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的关系。 1.根据每组拿到的探究单完成相关探究任务; 2.由组长进行合理的组内分工,其中每组指定1人为记录员,1人为发言代表; 3.讨论时间4分钟。 阅读相关资料,整理经济发展和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的关系示意图。 通过史料探究,了解春秋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了解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原因。 示意图讲解的方式,更好地了解春秋时期动荡的根本原因。
(三)图析·动荡之果 出示春秋初和春秋末2张形势图: BC722年 BC482年 出示课本相关史事: 春秋时期,晋国常与周边戎狄等发生冲突。为了消除边患,晋国大臣魏绛(jiàng)向国君提出“和戎”主张。他指出,与戎狄和好会有多方面的利益:可以购买戎狄土地,发展贸易;可以使边疆地区人民安居乐业,利于农业生产;能提升晋国在侯争霸中的威慑力;可以使军队得到休整,减少军备物资消耗。国君最终被说服魏绛与周边戎狄订立盟约,和睦相处。 观察2张形势图的变化,归纳动荡所带来的结果。 分析史料,归纳动荡所带来的结果。 通过图片对比归纳:春秋争霸导致许多中小诸侯国覆灭,少数强大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有利于局部地区的统一。 通过史料分析,归纳春秋时期动荡的结果二:春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发展的重要阶段。当时中原的“诸夏”与周边的“戎、狄、蛮、夷”等长期交往,为民族交融创造了契机。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这些民族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
总结升华 将板书中出现的关键词以图示连接起来,并用自己的话来表示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上台移动板书贴,画关系图并用自己的话进行说明。 通过学生讲述和画图示的活动当堂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板书设计 动荡←春秋→变化 王室衰微 农业铁犁牛耕 诸侯争霸 手工业规模扩大 商业活动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