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光的折射 透镜
姓名: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2题,共计24分)
1.下列现象中,可用“光的折射”来解释的是( )
A.镜中花 B.水中月
C.林间光束 D.池水变浅
2.小明“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通过实验得到了如表所示的实验数据,当u=23cm时,像距v应该在什么范围( )
物 距u(cm) 60 50 35 30 20 19 18 17 16 15 14 12
像 距v(cm) 12 12.5 14 15 20 21.1 22.5 24.3 26.7 30 35 60
A. B.
C. D.
3.小梦在空碗中放一枚硬币,后退到某处眼睛刚好看不到它。此时另一位同学沿碗壁慢慢向碗中倒入一定量的水,小梦再次看到硬币,可以解释小梦再次看到硬币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4.关于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的两个焦点之间的距离叫做焦距
B.透镜的光心一定在它的主光轴上
C.两束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后一定会聚于焦点
D.通过凹透镜的两束光一定不能相交于一点
5.如图所示魔术箱顶部的中央有一条窄缝,用激光笔产生的激光束沿水平方向从左孔入,从右孔出。将一块遮光板从顶部的窄缝插入箱中,遮光板并没有挡住激光束的传播。下列关于魔术箱的内部结构,说法正确的是( )
A.魔术箱内至少有三块平面镜
B.遮光板插入窄缝的高度必须等于魔术箱的高度
C.激光束的传播方向在魔术箱内一定改变了3次
D.魔术箱左右两侧的小孔不一定要在同一水平高度
6.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许多优美的诗词是对生活和自然现象的生动描述,也与物理知识有紧密联系,下列诗词与对应的物理知识正确的一项是( )
A.“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诗句中的“天”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B.“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看到荷叶在水中的像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
C.“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呈红色是因为它能吸收红光
D.“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诗句中的“月”,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7.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中央安装了一只射灯。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右边的池壁上,当池内无水时,站在池旁左边的人,看到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所示。现往池内灌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点:如果水面升至b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点。则( )
A.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下方 B.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下方
C.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上方 D.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上方
8.光带给我们绚丽多彩的生活,以下关于光现象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A.如图甲,树荫下的圆光斑是太阳正立的实像且光斑的形状与树叶间小孔的形状无关
B.如图乙,湖边人看到的水中金鱼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C.如图丙,潜望镜利用光的折射工作
D.如图丁,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9.下表是光在几种介质中传播时的速度,图是光在几种介质中发生折射时的光路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介质 真空 空气 水 玻璃
光速/
A.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
B.分析表中的数据和光路图,可以得出结论:光从传播速度大的介质斜射入传播速度小的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C.由分析的结论可知,光从玻璃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D.由分析的结论可知,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10.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先后将物体放在A、B、C处,记录了三次成像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三次所成的像均是倒立的实像
B.物体放在A处时,成像在L处
C.物体放在B处时,成像在K处
D.透镜的焦点在B、C两点之间
11.如图所示在直角坐标系原点O处放置平面镜MN,它与坐标轴x呈45°。在O点正下方(s=15厘米)处水平放置一焦距为10厘米凸透镜。A为一点光源,则关于凸透镜所成的像正确的是( )
A.在凸透镜下方成一个实像,在凸透镜上方成一个虚像。
B.只在凸透镜下方成一个实像。
C.在凸透镜的下方、y轴的左右两侧各成一个实像,但左边的实像更靠近凸透镜。
D.在凸透镜的下方、y轴的左右两侧各成一个实像,但右边的实像更靠近凸透镜。
12.某同学利用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记录物距u、像距v得到的图像如图所示,则( )
A.当u=10cm时,成倒立、等大的像 B.当u=15cm时,成正立、放大的像
C.当u=20cm时,成倒立、放大的像 D.当u=25cm时,成倒立、缩小的像
二、填空题(每空1分)
13.2024年2月24日,我县举办“来三原过大年——三原年最幸福”元宵节活动。如图所示,是用手机拍摄的一张活动照片。手机的照相机镜头相当于一个 透镜,通过镜头在感光元件上所成的像是 (选填“实像”或“虚像”),若想将右侧的演员也拍摄进照片,应将手机 (选填“靠近”或“远离”)演员。手机连上Wifi后,可自动将照片备份到网盘,其中WiFi是利用 传递信息的。
14.我市的松山湖公园以环境优美而景胜一方,河边柳垂,在游玩时,请不要随意丢弃透明饮料瓶,因为透明饮料瓶内进入水后,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有 (选填“会聚”或“发散”) 作用,容易造成火灾; 树叶下的圆形光斑是太阳的 (选填“实”或“虚”) 像。
15.如图所示的透镜中属于凹透镜的是 ;极少数游客在山上游玩时随意丢弃玻璃瓶,这样做可能引起山林火灾,这是因为盛有水的瓶子相当于 (选填“凸”或“凹”)透镜,对光线有 作用,阳光经折射后,可能引燃枯叶。
16.如图所示,将硬币放在碗底,后退至恰好看不到,然后保持眼睛、硬币和碗的位置不变。另一名同学向碗中缓慢注水,当水面上升到一定高度时,硬币上的 点(选填“A”或“B”)先被看到,此时光从 (选填“水”或“空气”)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所看到的“硬币”是一个变 (选填“深”或“浅”)的 像。
17.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路线,界面是 (选填“MM′或NN′”),入射角为 度,折射角为 度;若要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垂直,可将界面绕入射点 (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 度。
18.利用太阳光测凸透镜焦距,操作时需前后移动白纸得到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A和B是两名同学的操作示意图,分别测得该光斑到光心的距离为10.1cm和9.9cm,则凸透镜的焦距是 cm。如图乙所示,两束光线原本相交于B点,在框内放一个透镜后相交于A点,则该透镜是 透镜。小明为判别直径相同的两透镜的类型,分别将它们正对太阳,把一张纸放在它的下方,在纸上得到相应的光斑,透镜与光斑的大小如图所示(d 19.小明给弟弟变了个魔术,他将装有一枚硬币的碗放在弟弟面前,如图所示,弟弟在A处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光的 。小明向碗中缓缓注水后,弟弟能看到硬币了,这是由于光由 传到 时产生的折射现象。若在A处用激光手电对准虚像照射,则手电发出的光 (选填“能”或“不能”)照射到硬币上。
20.如图所示,一束光在两种介质的分界面处同时发生了光的反射和折射,分析题图可知:两种介质的分界面为 (选填“AD”或“BF”),折射角大小为 (填度数),反射角大小为 (填度数);若入射角变为20°,则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夹角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0°。
21.如图甲所示的黑白卡片,左侧在白光照射下呈现黑色是因为 ,在高脚玻璃杯前方观察到如图乙所示装水部分“黑白颠倒”的现象,此时装水部分的高脚杯和杯内水的组合相当于一个 透镜,若希望看到“黑白颠倒”的现象重新颠倒回来,则应将高脚杯 (选填“靠近”或“远离”)黑白卡片。
22.将透明的薄壁(厚度忽略不计)方形水槽水平放置,固定在水槽底部的激光笔沿图示方向发出一细光束,水槽中未注水时,在侧壁上A处得到一个光点。
(1)向水槽中注水,水面达到如图所示位置时,光点移至B处,这是由于光在水面处发生了 现象,此时折射角 入射角(选填“大于”或“小于”);
(2)为使B处的光点移至C处,应使水槽中的水量 (选填“增加”或“减少”),若BC间距离为3cm,则水面高度的变化量Δh 3cm(选填“>”、“<”或“=”)。
三、作图题(每题2分)
23.如图所示为某潜水员潜水时的场景,他在水下看到天空中飞翔的小鸟,请画出潜水员看到小鸟的大致光路图,B点表示小鸟位置,O点表示潜水员的眼睛。
24.P点发出光线经透镜会聚在Q点,请根据光路作出Q点的位置,并补画出光线PA经透镜的折射后光线。
25.画出图中入射光线的折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入射光线。
26.请在如图中画出物体AB通过透镜所成的像A′B′。
四、实验题(每空1分)
27.小伟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
(1)实验台上有一个凸透镜和一个凹透镜,小明将他们同时放在阳光下,看到的现象如图甲所示,则 (选填“左边”或“右边”)的透镜是凸透镜。
(2)小明让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平行光线经过凸透镜,移动光屏,某时刻在光屏上找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乙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3)取下平行光源,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
(4)使蜡烛靠近凸透镜,光屏应 (选填“靠近”、“远离”或“位置不动”)才能再次承接到清晰的像。
(5)当蜡烛移到45cm的位置时,应该在凸透镜的 (选填“蜡烛”或“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像。
(6)小伟做完实验,他把凸透镜换成一个中间带针孔的硬纸板,其他器材不变,在黑暗的环境能看到光屏上成了像,该成像的原理是 。要使光屏上像变大,可采取的操作是 。
28.利用网上购买的台式放大镜(焦距为和的镜片各一个)、“F”形光源和一块半透明的玻璃板,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将点亮的“F”形光源、凸透镜、玻璃板依次安装到支架上,调节它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图中虚线为透镜主光轴),在玻璃板上出现了一个清晰的像,该像位于玻璃板的 (填“A”或“B”)侧,为使像能成在玻璃板 ,便于观察,应适当调节“F”形光源的位置;
(2)保持“F”形光源不动,将透镜移到刻度处, (填“向上”、“向下”或“不用”)调节玻璃板,可在玻璃板上得到清晰倒立、 的实像,生活中的 (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3)在(2)的基础上,换用焦距为的镜片,保持各元件位置不动,为了在玻璃板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在光源和透镜之间加一个合适的 眼镜。
29.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玻璃时都会发生折射现象,但是水和玻璃的折射情况会相同吗?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华选择了光屏、透明玻璃砖、水槽、激光电筒等器材进行实验。他在光屏上画出互相垂直的NN′和MM′两条线段并相交于O点,如下图甲所示。
(1)小华将玻璃砖的一个表面与MM′齐平放置,让激光电筒发出的光线从A点到O点入射,他看到了如图乙所示的光路(AOC为同一直线)你认为出现光线OC是因为 所致,鉴于本实验的目的,此时最应该记录的两条光线是 ;
(2)接下来他要观察光从空气中进入水中的情况,他将光屏竖直放入水槽中,(使线段MM′水平)并向水槽中慢慢注水至水面与MM′齐平,入射光线应从A点向O点射入,这是为了保证 ,其实本实验小华还考虑了入射光线所在一侧的 相同;
(3)小华最终在光屏上记录下了如图丙所示的光路图(OE为折射光线),分析光路,你认为玻璃和水这两种介质对光的偏折能力较强的是 ;
(4)若激光以相同的入射角分别从玻璃和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则 射出的折射光线更远离法线。如图所示,将透明的薄壁(厚度可忽略不计)方形水槽水平放置,固定在水槽底部的激光笔沿图示方向发出一细光束,小彬通过缓慢改变水槽中的水量来探究光的传播现象;
(5)图1水槽中未注水时可在侧壁上A处得到一个光点,注入一定量的水后,光点移至B处,这是由于光在水面处发生了光的折射现象,此时入射角 角θ(θ为折射角,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6)为使B处的光点移至C处,则应使水槽中的水量 ,若BC间距离为2cm,则水面高度的变化量Δh 2cm(选填“>”“=”或“<”);
(7)如图2所示,小彬将激光笔移至虚线框内向水槽底部照射,为使光束第一次从水面射出后沿DE方向传播,则激光笔照射的方向应满足的条件是 ,且激光笔照射在水槽底部的位置必须在区 (选填“①”“②”或“③”)内。
五、科普阅读题
3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数码相机
数码相机是集光学、机械、电子一体化的产品,它集成了影像信息的转换、存储和传输等部件,具有数字化存取模式、与电脑交互处理和实时拍摄等功能。如图甲是通过伸缩镜头实现完美成像的某型号数码相机,光通过单镜头或者镜头组进入相机,再通过成像元件转化为数字信号,数字信号通过影像运算芯片储存在存储设备中。
快门是照相机用来控制感光部分有效曝光时间的构件,相机上所标快门数据“100”表示快门打开的时间是秒,打开快门时间越短越容易抓拍急速移动的目标。图乙的光圈是相机内用来控制光通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光量的装置,它的大小决定着感光元件受光的多少,光圈大小的计算公式为:。单位时间内,太阳光射入单位面积的光能是恒定的。实验发现:通过选择不同的“光圈”和“快门”,可以控制进光面积和进光时间,两者组合起来可以控制进光能量一定,从而能拍出亮度稳定的照片。
(1)数码相机是通过调节 距从而使远近不同的物体成清晰的像;
(2)抓拍运动员百米冲刺瞬间的照片,快门数据要调 一些;
(3)某品牌数码相机镜头的焦距为50mm,若此时镜头通光孔直径为25mm,那么光圈数据为 ;
(4)如果用(3)中相机拍摄遥远处物体时,像距约为 (填整数)cm;
(5)下表列出了某时光圈与快门的正确组合,请判断当光圈数据为“6”时,对应的“快门”数据应该是 。
光圈 20 15 12 10 6 5 4 3 2
快门 9 16 25 36 144 225 400 900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C B D D D D D D
题号 11 12
答案 D D
1.D
【详解】AB.镜中花、水中月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B不符合题意;
C.林间光束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人看到池水变浅是由于从池底发出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池变浅了,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B
【详解】当物距等于像距时,物距等于2倍焦距,由表中数据可知,当物距等于20cm时,像距等于20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由表中数据可知,当像距等于22.5cm时,物距等于18cm,当像距等于24.3cm时,物距等于17cm,则像距等于23cm时,物距在17cm和18cm之间,光路具有可逆性,所以当物距为23cm时,像距在17cm和18cm之间。
故选B。
3.C
【详解】当我们用眼睛看到水中的硬币,是因为硬币反射的光进入到了我们的眼睛的缘故,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B
【详解】A.凸透镜的焦点到光心的距离为焦距,而不是两个焦点之间的距离叫做焦距,故A错误;
B.通过透镜两个球面所在球心的直线叫主光轴,透镜的中心叫光心,则光心一定在主光轴上,故B正确;
C.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焦点,故C错误;
D.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通过凹透镜后的两束光线会比原来发散一些,但光线仍有可能相交,故D错误。
故选B。
5.D
【详解】要完成上述魔术,魔术箱内的情况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A.魔术箱可能放置的不是平面镜,而是凹透镜或者凸透镜,故A错误;
B.遮光板插入窄缝的高度只需大于或等于入射光线的高度即可,故B错误;
C.激光束想要不被挡住,肯定要在魔术箱内降低传播方向,再经反射或折射提高传播方向,最后改变传播方向由水平射出,由上述图像可知,可能需要改变4次传播方向,故C错误;
D.魔术箱左右两侧的小孔不一定要在同一水平高度,可以根据反射或折射角度调整射出光线的高度,故D正确。
故选D。
6.D
【详解】A.“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诗句中的“天”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A错误;
B.“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看到荷叶在水中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现象,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错误;
C.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因为桃花能反射红光,所以会有人面桃花相映红的现象,故C错误;
D.“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诗句中的“月”属于平面镜成像现象,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D正确。
故选D。
7.D
【详解】往池内注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发生折射,根据折射定律,P点如下图所示:
水面上升至b位置时,光线先在水池壁反射,再折射出水面,根据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Q点如下图所示:
通过画图可知: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上方。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8.D
【详解】A.树叶的缝隙相当于“小孔”,地面相当于“光屏”,太阳经过缝隙在地面上形成倒立的实像,像的形状与太阳的形状相同,所以是圆形的,光斑的形状与树叶间小孔的形状无关。故A错误;
B.湖边人看到的水中金鱼是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出现的光的折射现象,故B错误;
C.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潜望镜的两面镜片都是平面镜,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故C错误;
D.白光经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七种颜色,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这是光的色散现象,故D正确。
故选D。
9.D
【详解】A.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综合分析表中数据和图中的光路图可得出:光从传播速度大的介质斜射入传播速度小的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表中数据知,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光从玻璃中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因为光发生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 D。
10.D
【详解】A.由图可知,物体放在三个位置所成的像均为倒立的像,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倒立的像均为实像,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物体在位置A处时对应成像在L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物体在位置B处时对应成像在K处,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物体在位置C处时应对应成像在M处,由图可知此时成像为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C处应在距离凸透镜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所以焦点在C点到凸透镜之间,故D不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11.D
【详解】由几何知识可知点A位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到两倍焦距之间,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可知点A直接通过凸透镜可以成一个放大的实像,像位于两倍焦距之外,且位于y轴的左侧;A点在平面镜MN中的像位于平面镜MN的左上侧,根据几何知识可知该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两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可知A点在平面镜MN中的像通过凸透镜可以成一个缩小的实像,像在一倍焦距与两倍焦距之间,且位于y轴的右侧,故在凸透镜的下方、y轴的左右两侧各成一个实像,但右边的实像更靠近凸透镜。
故选D。
12.D
【详解】由图得,-的图像是一条倾斜向下的直线,图像的斜率为
则-的关系式为
凸透镜的焦距满足
则此时
解得
A.当
时,不成像,故A不符合题意;
B.当
时,成倒立、放大的像,故B不符合题意;
C.当
时,成倒立、等大的像,故C不符合题意;
D.当
时,成倒立、缩小的像,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3. 凸 实像 远离 电磁波
【详解】[1][2]手机的照相机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的作用,景物通过手机镜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3]如果想将右侧的演员也拍入照片,需扩大视野,应将手机远离演员,增大拍摄角度。
[4]手机是通过电磁波传递信息,WiFi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
14. 会聚 实
【详解】[1]透明饮料瓶装水后,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可以把太阳光会聚于一点,是局部温度过高而起火,容易造成森林火灾。
[2]树叶下的圆形光斑是太阳的光线经过树叶的缝隙成的实像,像的大小与树叶缝隙到地面的距离有关。
15. 乙丙 凸 会聚
【详解】[1]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在如图所示的透镜中,乙、丙中间薄边缘厚属于凹透镜。
[2]玻璃瓶内有水,容易形成中间厚边缘薄的水凸透镜,即盛有水的瓶子相当于凸透镜。
[3]凸透镜又叫会聚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阳光经凸透镜折射后会形成温度比较高的光点,容易点燃枯叶,发生火灾。
16. A 水 浅 虚
【详解】[1][2][3][4]我们能观察到硬币是因为硬币发生反射的反射光经水面的折射进入眼睛。折射角与入射角以及折射率有关,先后看到硬币上的A、B两点时,入射角和折射率都不变,所以折射角不变,因为折射光线方向不变,折射角和入射角均不变,随着水面的升高,入射点将向右移动,所以先看到硬币上的A点,看到水中的硬币的原因是硬币的反射光线经过水面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所成的虚像。由于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成的是变浅的虚像。
17. MM′ 60 35 逆时针 15
【详解】[1][2][3]由图可知,NN′是∠AOB的角平分线,因此NN′是法线,MM′是界面;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所以法线的一侧只有一条光线是入射光线,BO为入射光线,OA为反射光线,OC为折射光线。入射角
∠BON=90°-30°=60°
反射角
∠AON=90°-30°=60°
折射角
∠CON′=90°-55°=35°
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AOB=∠AON+∠BON=60°+60°=120°[4][5]若要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垂直为9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减小的度数为120°-90°=30°。因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入射角各减小15°,即入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增大15°。因此可将界面绕入射点逆时针转动15°。
18. 9.9 凹 凸 可能
【详解】[1]如图甲A和B是两名同学的操作示意图,分别测得该光斑到光心的距离为10.1cm和9.9cm,该实验中太阳光应该垂直射向凸透镜,B同学的测量方法正确,则凸透镜的焦距是9.9cm。
[2]如图乙所示,两束光线原本相交于B点,在框内放一个透镜后相交于A点,说明光线通过该透镜后比以前发散了一些,则该透镜是凹透镜。
[3][4]因为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根据图示可知,甲一定是对光线起了会聚作用,而乙可能是对光线起了发散作用,也可能是光线经凸透镜会聚到焦点后,继续向前传播,形成放大的光斑,因此形成甲光斑的一定是凸透镜,形成乙光斑的可能是凹透镜。
19. 直线传播 水中 空气 能
【详解】[1]硬币放在杯底,因为光沿直线传播,杯子挡住了硬币反射到眼睛的光线,人眼便看不到硬币。
[2][3]倒入水后,硬币反射的光由水传到空气时,在水面发生折射,远离法线,人逆着折射光线看,能看到硬币,这是光的折射现象。
[4]因为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所以若在A处用激光手电对准虚像照射,则手电发出的光能照射到硬币上。
20. AD 60° 30° 大于
【详解】[1]在光的折射中,入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在光的反射中,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由图可知,界面是AD,法线是BF,GO是入射光线,OE是反射光线,OC是折射光线。
[2]折射角是折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故折射角为
90°-30°=60°
[3]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故折射角为
90°-60°=30°
[4]图中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夹角为若入射角变为20°,则反射角也为20°,即OE向法线靠近10°,而折射角也会随着入射角的减小而减小,但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折射角减小的幅度大于入射角,则CD间的夹角会大于40°,即OC向法线移动的角度大于10°,所以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夹角会大于100°。
21. 黑色吸收所有色光 凸 靠近
【详解】[1]白光照射图甲的卡片时,因为左侧的黑色吸收所有色光,所以呈现黑色,右侧的白色反射所有色光,所以呈现白色。
[2]装水部分的高脚杯和杯内的水组合成一中间厚、边缘薄的凸透镜。
[3]图乙中,卡片通过高脚杯所成的是左右相反的实像,为了让黑白重新颠倒回来,应让高脚杯靠近卡片,成正立的虚像。
22. 折射 小于 增加 >
【详解】(1)[1]水槽中未加水时,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激光射到侧壁上的A点;当水槽中加水时,光点下移至B处,这是由于光在水面处发生光的折射现象引起的。
[2]当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即入射角小于折射角。
(2)[3]当水槽中的水量增加或减少时,入射光线不变,法线与水面始终垂直,则入射角和折射角都不变,要使B处的光点向上移到C处,由下图可知应使水槽中的水量增加。
[4]若BC间距离为3cm,因两次折射光线是平行的,如下图所示,则可知水面高度的变化量Δh大于3cm。
23.
【详解】由题可知,潜水员眼睛在水下O点处看到从B处射来的光经水折射后进入人眼;潜水员看到小鸟的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所看到的像是在小鸟的上方,O点与B的正上方某点它们在同一条直线上,这条直线与水面的交点即为入射点,过入射点做垂直于水面的法线,根据空气角大的特点,连接B与入射点即为入射光线,连接入射点和O点即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24.
【详解】由图示知,P点发出的平行于主轴的光线,折射光线经焦点。而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后,折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所以作出过光心的光线,即连接PO,PO与过焦点的折射光线的相交点为Q点。连接AQ为PA的折射光线。作图如下:
25.
【详解】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据此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26.
【详解】从A点分别作出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过光心的方向不变,两条折射光线的交点为A′,A′为A的像;同理,画出B的像B′,连接A′、B′可得物体AB的像A′B′,如图所示:
27.(1)右边
(2)10.0
(3)缩小
(4)远离
(5)光屏
(6)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将光屏向右移动(或将蜡烛向右移动或将纸板向左移动)
【详解】(1)光线通过右边的透镜后,会聚成一个较亮的光斑,说明这个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是凸透镜。
(2)与凸透镜主光轴平行的光经凸透镜后会聚在一点,此点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为焦距,此凸透镜的焦距为
(3)把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20cm刻度线处,此时物距为
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因此物体经凸透镜成一个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4)蜡烛靠近凸透镜,物距变小。凸透镜成实像时,如果物距变小,那么像和像距都变大,故应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物近像远像变大)。
(5)蜡烛移到45cm的位置时,物距为5cm,小于一倍焦距,不成实像,在物体同侧成一个放大的虚像。故应该在凸透镜的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才能观察到虚像。
(6)[1]他把凸透镜换成一个中间带针孔的硬纸板,其他器材不变,在黑暗的环境能看到光屏上成了像,这是小孔成像,该成像的原理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要使光屏上像变大,可采取的操作是蜡烛、硬纸板不动,让光屏远离硬纸板;或者硬纸板、光屏不动,让蜡烛靠近硬纸板;或蜡烛、光屏不动,让硬纸板靠近蜡烛。
28. A 中央 不用 缩小 照相机 远视(老花)
【详解】(1)[1]因为凸透镜成实像时是倒立的实像,原因是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故当物体摆在右侧时,像应该出现在左侧,故选A侧。
[2]实验时,要使像成在玻璃板的中央便于观察。
(2)[3][4][5]保持光源不动,透镜移到30cm刻度处,物距从15cm变为30cm,此时像距变成15cm,根据光路是可逆的,可知此时不用调节玻璃板既能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因为物距大于像距,照相机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3)[6]换用焦距为15cm的镜片,此时物距等于焦距,光源通过透镜的光线将变成平行光,此时应该在光源和透镜之间加上一个合适的远视眼镜,使通过凸透镜的光线能会聚到玻璃板上。
29. 有部分光线并没有通过玻璃砖,而依旧在空气中传播 AO和OB 入射光线重合 介质 玻璃 玻璃 小于 增加 > 平行于DE ②
【详解】(1)[1]光线AO到OC,光的传播路线没有改变,说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传播,所以可以判断有部分光线并没有通过玻璃砖,而依旧在空气中传播。
[2]本实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要记录光的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所以要记录的两条光线是AO和OB。
(2)[3][4]探究光在玻璃和水的折射能力,要控制入射光线相同,还要控制A点所在的介质相同,观察折射光线和折射角的变化情况,所以入射光线应从A点向O点射入,这是为了保证入射光线重合,并且介质相同。
(3)[5]如乙丙图,当光在空气中传播时AO入射,OC传播;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AO入射,OE传播;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AO入射,OB传播,比较两条折射光线OB和OE,OB偏离OC更多,所以玻璃和水这两种介质对光的偏折能力较强的是玻璃。
(4)[6]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的偏折能力比在水中的偏折能力强,根据光路是可逆的,当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的偏折能力比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的偏折能力强,所以从玻璃中射出的折射光线更远离法线。
(5)[7]水槽中未加水时,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激光射到侧壁上的A点,当水槽中加水时,光点下移到B点位置,这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引起的,当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此时入射角小于角θ。
(6)[8]因入射角和折射角都不变,要使B处的光点向上移到C处,则应使水槽中的水量增加。
[9]若BC间距离为2cm,因两次折射光线是平行的,如下面图1所示,则水面高度的变化量大于2cm。
(7)[10][11]将激光笔移至虚线框内向水槽底部(厚度可忽略不计)照射,因光从空气斜射进入水中和从水斜射进入空气中时,两次发生折射,由于光路是可逆的,则最终的折射光线与最初的入射光线是平行的,所以激光笔应该与DE平行入射到区域②的位置,才能实现,如下面图2所示:
30. 像 大 2 5 100
【详解】(1)[1]远近不同的物体,与相机的物距不同,成像的像距也不同,所以数码相机需要调节像距来成清晰的像。
(2)[2]抓拍运动员冲刺瞬间的照片,快门的数据要调得大一些,因为打开快门时间越短越容易抓拍急速移动的目标,而快门数据越大,打开快门时间越短。
(3)[3]据光圈大小的计算公式得,某品牌数码相机光圈数据
(4)[4]在凸透镜成像中,物远像近像变小,相机拍摄远处物体,则物距趋于无限远,像距无限接近焦点,所以接近50mm=5cm。
(5)[5]由表格数据可知,光圈减小得越小,快门增加得越大,根据规律,大概可把表格补充完整如下:
光圈 20 15 12 10 9 8 7 6 5 4 3 2
快门 32 42 52 62 72 82 92 102 122 152 202 302
所以光圈数据为“6”时,对应快门的数据为102=100。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