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东汉的兴衰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东汉的兴衰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11 21:50: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这块出土于四川的画像砖,刻画了东汉时期的一座宅院,其中有围墙、长廊、前后院、堂屋、望楼等,是东汉豪强住宅的缩影。豪强与东汉的建立及中后期政局的动荡有直接关系。东汉王朝是如何建立的?当时政局有哪些特点?又是怎样走向衰亡的呢?
东汉宅院画像砖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1.知道东汉建立和光武中兴的基本史实,了解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2.知道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和豪强大族势力的膨胀是导致东汉走向衰亡的重要原因,知道黄巾起义加速了东汉的灭亡。(历史解释、唯物史观)
3. 通过学习东汉的兴衰史,认识到重视民生等措施是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的重要保障。(家国情怀)
素养目标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一、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
1.汉室衰落
材料一:武帝病逝后,昭帝、宣帝、元帝、成帝、哀帝、平帝,或为幼主,或为昏君,导致外戚势力坐大,西汉帝国日衰。
——七上部编版教材
材料二:大兴徭役,重增赋敛,征发如雨…(民)饥馑…死于道,以百万数。 ——《汉书 谷永传》
政治上:依靠外戚,大权旁落,朝政腐败
经济上:土地兼并,赋役沉重,百姓流离失所
各种社会矛盾激化
一、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
2. 王莽篡汉
时 间:
建立者:
国 号:
影 响:
公元9年
王莽

西汉灭亡
材料:农商失业,食货俱废,民涕泣于市道。
——《汉书·王莽传》
复古改制
第一,把全国土地改为“王田”,不准买卖;
第二,把奴婢称为“私属”,不准买卖;
第三,评定物价,改革币制。
施政加剧了社会动荡,激起各地农民起义。
一、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
3.东汉建立
时间:
都城:
建立者:
国号:
公元25年
洛阳
刘秀(汉光武帝)
刘秀,字文叔,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出身于河南南阳郡地方豪族。九岁时,父亲病故,由叔父抚养成人,叔父罢官后回乡以耕种为生。曾到都城长安,进入太学求学,高才好学。公元22年,作为汉宗室的刘秀参加绿林起义,在反王莽战争中立下战功。刘秀在河北废除王莽苛政,释放囚徒,恢复汉制,赢得民心。在取得官僚、地主支持后,与农民军决裂,趁机扩张势力。
汉,史称东汉
刘秀称帝后怎样完成统一的?
削平群雄,完成统一
一、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
4.光武中兴(目的)
根据材料和教材,思考光武帝建国之初面临着哪些问题
刘秀接手的是一副残破至极的烂摊子——经济萧条,社会动荡。“祸拏未解,兵连不息,刑法弥深,赋敛愈重……父子流亡,夫妇离散,庐落(房舍)丘墟,田畴芜(荒芜)秽(杂草)……匹夫僮妇(儿童妇女),咸(都)怀怨怒。
—— 《后汉书·冯衍传》
经济衰微,社会矛盾尖锐。
如何治国→根据材料分析当务之急是什么?(目的)
目的:巩固对全国的统治;稳定社会局面;恢复和发展经济
一、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
4.光武中兴(措施)
材料一:(汉光武帝)诏曰:“民自八年以来被略为奴婢者,皆一切免为庶人。”
——《后汉书·光武帝纪》
材料二:“田租三十税一,如旧制。” ——《后汉书·光武帝纪》
材料三:建武二年(26年),(汉光武帝)下诏“其令中都官、三辅、郡、国出系囚,罪非殊死一切勿案,见徒免为庶人。” ——《中国古代史》
措施 目的(作用)
经济
释放奴婢,禁止残害
给予土地,减轻田租
减轻刑法,释放囚犯
增加了劳动力,缓和了阶级矛盾
一、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
4.光武中兴(措施)
材料四:“并省四百余县,吏职减损,十置其一。”
——《后汉书·光武帝纪》
材料五:注意整顿吏治,躬行节俭,奖励廉洁,选拔贤能以为地方官吏;并对地方官吏严格要求,赏罚从严。经过整顿,官场风气为之一变。故《后汉书·循吏传》有“内外匪懈,百姓宽息”之誉。
措施 目的(作用)
政治
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统治,简化了政务
合并郡县,裁减官员
监督官吏,惩处贪官污吏
一、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
4.光武中兴(措施)
材料六:东汉政府将羌人、南匈奴、乌桓、鲜卑等民族内迁。——《中国古代史》
措施 目的(作用)
经济 释放奴婢,禁止残害 增加了劳动力,
缓和了阶级矛盾
给予土地,减轻田租 减轻刑法,释放囚犯 政治 合并郡县,裁减官员 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统治,简化了政务
监督官吏,惩处贪官污吏 民族关系
允许北方民族内迁,
缓和民族矛盾
巩固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加强了民族团结
一、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
4.光武中兴(影响)
“天下安平,人无徭役,岁比登稔[rěn],百姓殷富,粟斛[hú]三十,牛羊被野。”
——《后汉书》
东汉击鼓说唱俑
这件说唱俑于1957年在四川成都出土,高56厘米,以泥质灰陶制成。头戴围巾环绕的小帽子,上身赤裸,下穿长裤,赤脚;身体前屈,蹲坐在地面上,右腿扬起伸直,脚掌向上;左臂下抱着一圆形的鼓,右臂前伸,手执鼓槌,似作说唱状。他的面部表情十分丰富,耸肩伸头,眉开眼笑,表现出活泼、诙谐、憨厚的神态。从他的表情和动作上,我们仿佛看到他的说唱表演进入精彩之处,不禁手舞足蹈起来。通过这件塑造得惟妙惟肖、极为传神的说唱俑,我们一方面可以感受到当时民间艺术的发展,另一方面可以看到当时雕塑艺术的水平高超。
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出现比较安定的局面,史称“光武中兴”。
一、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
4.光武中兴(经济的发展)
东汉击鼓说唱俑
农业:
①使用二牛一人一犁的耕作方法,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②王景治理黄河,使被淹没的土地变成了良田。
手工业:
①冶铁、制瓷等手工业发展较快。
②当时发明的水排,利用水利鼓风冶铁,提高了冶炼质量。
③青瓷烧制技术走向成熟
比较“文景之治”与“光武中兴”,指出统治者政策的共同之处。
一、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
西汉文帝景帝
东汉光武帝
统治者
目的
政策措施
结果
巩固统治
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1)重视农业生产;(2)开放山林川泽;(3)减轻田租;(4)减轻刑罚;(5)缓和与匈奴的矛盾。
治世局面
文景之治
光武中兴
启示: ①统治者要以民为本、改善民生、发展经济
②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等。
二、东汉中后期的政局动荡
1.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
影响:
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反复出现,导致政治腐朽不堪;导致民生困苦,社会混乱。
二、东汉中后期的政局动荡
2.豪强大族势力的膨胀
影响:
帮助刘秀建立东汉政权的豪强大族
东汉绿釉陶水亭
东汉车马出行壁画(局部)
极力兼并土地,占有很大的田庄,拥有巨额财富,役使大量农民
拥有私人武装,操控地方政权,为害一方
有的豪强长期担任朝廷中的要职,世代为官
豪强大族势力的膨胀,是东汉晚期出现割据局面的重要因素。
二、东汉中后期的政局动荡
3.影响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豪强大族势力膨胀
政治腐朽
割据地方
动摇东汉统治,使东汉王朝走向衰亡。
三、黄巾起义
1.背景
(元嘉元年)京师旱。任城、梁国饥,民相食。
(永兴二年)蝗灾为害,五谷不登,人无宿储。
——《后汉书》
①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尖锐,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时局动荡。
②阶级矛盾尖锐,反抗情绪在民间蔓延。
③自然灾害频发
三、黄巾起义
2.概况
时间: 领导者:
口号:
过程:
特点:
结果:
影响:
184年
张角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张角创教,策划起义→起义爆发,头裹黄巾→东汉调军,镇压起义!
历时9个月被镇压下去,失败。
一场精心策划、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起义
沉重打击东汉的统治,东汉名存实亡
没有推翻东汉
三、黄巾起义
3.知识拓展
州牧割据
黄巾起义爆发后,地方州郡乱作一团。东汉王朝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改刺史为州牧,派重臣出任,统领地方上的军政事务,地位在郡守之上。此后,州牧的势力逐渐膨胀,甚至不听从朝廷的命令,成为割据一方的军阀。州牧割据的局面,加速了东汉王朝的瓦解。
三国鼎立
合作探究
你从东汉的兴亡中吸取到哪些历史经验和教训?
东汉初
统治者顺应民心,
释放奴婢,减轻田租,减轻刑罚,合并郡县,裁减官员,惩处贪官污吏,缓和民族矛盾.....
东汉末
统治者不得民心,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豪强大族势力的膨胀,阶级矛盾和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非常尖锐,广大民众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人民团结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
①成由俭、败由奢。
②得民心者得天下,统治者要顺应民心。
③要善于调整统治政策。
1.“(公元25年)九月,赤眉入长安,更始降,旋为赤眉所杀。光武则乘机南下,攻下洛阳,并定都于此。”后世称“光武”建立的政权为( )
A.西汉 B.东汉
C.蜀汉 D.后汉
B
素养提升
2 .汉代某皇帝统治时期,陆续下诏“复三十而税一”“复五铢钱”“释奴婢”“并官省职”,这些措施使社会逐步安定。该皇帝统治的时期被称为(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B
素养提升
3.下图所示为东汉光武帝统治时期的施政措施,其带来的社会影响是( )
A
素养提升
释放奴婢,减轻农民负担
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
允许少数民族内迁,缓和矛盾
A. 恢复经济并巩固统治
B. 激化了民族矛盾
C. 造成了贪官污吏现象
D. 导致了朝政腐败
4 .清代学者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指出“东汉诸帝多不永年”,他认为“国家当气运隆盛时,人主大抵长寿,其生子亦必早且多。独东汉则不然”。这直接导致的政治后果是( )
A.豪强地主势力膨胀 B.东汉政权名存实亡
C.军阀割据局面出现 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D
素养提升
5 .据《后汉书·皇甫嵩传》记载,黄巾起义爆发后,起义军“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旬日之间,天下向(响)应,京师震动”。黄巾起义得到天下响应的主要原因是 (   )
A. 农民首次领导起义 B. 朝政腐败引起人民不满
C. 诸侯王的势力强大 D. 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B
素养提升
思维创新
东汉的兴衰
东汉建立与光武中兴
东汉中后期的政局动荡
黄巾起义
1.汉室衰落
2.王莽篡汉
3.光武中兴
4.社会发展
:政治腐败,民不聊生。
:施政加剧了社会动荡,
:社会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农业、手工业
1.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2.豪强大族势力膨胀
1.黄巾酿祸
2.名存实亡
:一场有组织的大规模农民大起义
:沉重打击了东汉统治,
使其名存实亡
感谢大家聆听!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