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7张PPT)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第18课
鲁迅(1881—1936年),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有小说集《呐喊》《彷徨》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二心集》《且介亭杂文》等。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鲁迅先生在民国时期所著的一篇驳论文,最早于1934年刊发,后由作者编入《且介亭杂文》。
鲁迅
创作背景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东北沦陷,但中国国民党的官僚政客和社会“名人”等,却在北京等地多次举行“法会”,祈祷“解救国难”。1934年8月27日,当时颇有影响的资产阶级报纸《大公报》散布“中国人失去了自信力”的失败主义论调。
本文写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主要是为了反驳当时有些人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错误论调,鼓舞当时的民族自信心。
01
02
03
04
了解本文背景,理解积累相关词语、格言。
理解文章批驳的观点,把握作者的观点。
掌握分析文章中论据和论证方式的方法。
结合写作背景,理解重要句子的深层含义。
学习目标
文体知识——驳论文
知识储备
议论文
立论文
驳论文
直接表达作者对某一论述对象所持见解、主张和态度的议论文;
定义:
特点:
对论述的问题有正确的看法; 使用充足的论据;
论证过程需要合乎逻辑;
用正确的观点披露或驳斥错误的观点,从而进一步阐明和确立正确的观点。
定义:
特点:
明确对方观点的错误之处;驳对方的论点、论据或论证 ;提出自己的正确观点并加以论证
第一部分
全文朗读,整体感知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迅
词语积累
根据预习任务,阅读下面重点字词的读音,注意字词的正确写法。
字词过关
玄虚
xuán
渺茫
miǎo
脊梁
jǐ
省悟
xǐng
诬蔑
wū miè
搽
chá
脂粉
zhī
诓骗
kuāng
词语积累
字词过关
根据预习任务,借助字典和相关工具,结合语境思考词语的含义。
怀古伤今
追念古代的事情,感伤现在的事情。
埋头苦干
专心一意地刻苦工作。
舍身求法
比喻为了追求真理而不惜牺牲自己。
地大物博
是指国家疆土辽阔,资源丰富。
词语积累
字词过关
根据预习任务,借助字典和相关工具,结合语境思考词语的含义。
前仆后继
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
自欺欺人
指既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常用以不肯面对事实。
不足为据
不能作为依据。
为民请命
替老百姓请求保全生命或解除困苦。
要求:
(1)认真体会文章的节奏,标记段落序号。
(2)听完音频后,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3)有感情的朗读全文,体会作者情绪。
(4)体会文章大意,划分文章层次。
全文朗读
内容过关
整体感知
(1)阅读全文,说说本文批驳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又是什么?
批驳的观点
正面的观点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内容过关
整体感知
(2)文章中说“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作者是如何反驳这一观点的。
开头始于现实,摆出对方论据,引出对方论点(1、2段)
承认对方的论据是事实,但推不出他们的结论(3—5段)
“两年以前……“地大物博”……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中国人失掉了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但这并不能得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结论。
内容过关
整体感知
(2)文章中说“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作者是如何反驳这一观点的。
举古今事例,明确树立自己观点,间接批驳对方的论点(6-8)
论点:
论据:
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古——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
身求法的人(中国的脊梁)
今——有确信、不自欺、前仆后继战斗
得出“自信力的有无……要自己去看地底下”的结论(9)
内容过关
整体感知
(2)文章中说“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作者是如何反驳这一观点的。
作者先承认对方的论据是事实,即“中国人失掉了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但这并不能得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结论。作者指出,论据不能证明论点,这是通过驳论证来驳论点的方法 。
内容过关
整体感知
(3)结合对文章的阅读和理解,划分出全文的层次,并归纳每小结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1—2)
第二部分(3—5)
第三部分(6—8)
第三部分(9)
提出对方的论点及论据,暗示对方的论证以偏概全。
直接反驳——失去的是“他信力”并发展着“自欺力”。
间接反驳——用事实证明正面论点的正确反驳敌论点。
得出结论:中国人自信力的有无要看中国人的筋骨和脊梁。
第二部分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迅
重点解析,深层探究
重点探究
细节研读探究
(1)文章的开篇,作者说“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怎么理解作者这里说的“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
“公开”一词具有多重含义,既表示后文的批驳言之有据、事实确凿,又蕴藏着一种无可辩驳的力量。
这句话作为一篇驳论文的开头,暗示国民党反动派还有许多不愿也不敢公开的见不得人的事 。
重点探究
细节研读探究
(2)文章的开篇,用一句话指出了三个阶段中“中国人”表现出来的三种不同的态度,说一说分别是什么态度?
“总自夸着”
“只希望”
“一味”
“总”含有“一向”的意思
盲目骄傲,夜郎自大
“只”含有“唯一”的意思
盲目崇拜,借助外援
“一味”含有“死心塌地”的意思
今不如昔,祈求鬼神。
重点探究
细节研读探究
(3)文中反复承认“是事实”“也是事实”“却也是事实”,作者反复强调明确的目的是什么?
反复承认“是事实”“也是事实”“却也是事实”,但这真实的论据不能证明其论点,为后文的驳论证奠定基础。
后文就根据这些事实揭示悲观论者早就失掉了自信力,只有他信力,现在是在发展自欺力。进而指出这些事实是部分事实,历史和现在的事实证明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斥责了对方论点。
重点探究
细节研读探究
(4)“他信力”与“自欺力”都是作者自创的词,这两个词的使用达到了怎样的效果?说一说你对这两个词的理解。
“他信力”、“自欺力”这是作者在本文里特地造的两个新词,用“自”和“他”,“信”和“欺”两对反义词衍义造成的。这是一种修辞手法,这两个新造的词和原词“自信力”一对照,就显出极其深刻的讽刺意义。
重点探究
细节研读探究
(5)“失掉了他信力……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这里的“新生路”指什么? 后面加点的国民党政府删除的字说明什么?
“新生路”,那就是相信自己,“但”字一转,“不幸”得很,走上了一条可怕的路,即求神拜佛、虚无漂渺、精神麻醉的路。
这是上层统治者自欺欺人,以掩盖他们乞求于帝国主义镇压革命的罪恶目的。
重点探究
细节研读探究
(6)结合上下文,说说第六段在全文来看有什么作用?“笼罩了一切”说明了什么?
第六自然段是过渡段,承上启下,明确论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先承接上文,对“自欺”作了历史说明,指出“自欺”是从古就有,于今更甚。“笼罩了一切”说明“自欺”在当时国民党上层社会泛滥的严重性。
重点探究
细节研读探究
(7)“我们从古以来……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句话里的“中国的脊梁”这个比喻好在哪里?试着列举两个你认为的“中国的脊梁”。
“脊梁”本义指人的脊柱,在这里,它被比喻为中国自古以来有着坚定信念、不屈精神,对历史发展起到重大推动作用的优秀儿女。
这样比喻不仅形象地描绘了这些人物的精神特质,还强调了他们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
岳飞
【南宋时期抗金名将】
岳飞是南宋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造了“连结河朔”之谋,率领的“岳家军”号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李时珍
【明代著名医药学家】
自1565年起,先后到各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记录上千万字札记,历经二十七个寒暑,三易其稿,于1590年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
钱学森
【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
著名航天科学家,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为人类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重点探究
细节研读探究
(8)“我们从古以来……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里的“中国人”和前面的“中国人”一样吗?
这里的“中国人”与上文的“中国人”内涵迥然不同,上文指国民党反动派一小撮民族败类;这里指富有反抗精神的中国人民。从历史和现实两方面,对“中国人”作了阶级分析,热情赞扬了作为“中国的脊梁”的“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
重点探究
细节研读探究
(9)“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这句话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绪?
怒不可遏地揭露了敌人“摧残”、“抹杀”革命者的罪行。
“总"写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程度,间接讴歌了“中国的脊梁”屡挫屡战的精神。“简直”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愤慨之情。”直斥“有人”的无耻谰言。观点十分鲜明,感情十分强烈。
重点探究
细节研读探究
(10)文章的最后“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这句话与上文的哪些话呼应?“状元宰相”“地底下”有什么含义?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与上文“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等句子相呼应。
“要自己去看地底下”与上文中的“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等句子相呼应。
重点探究
细节研读探究
(10)文章的最后“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这句话与上文的哪些话呼应?“状元宰相”“地底下”有什么含义?
“状元宰相”是指国民党统治阶级及其御用文人,他们的作用只是为世道搽上“自欺欺人的脂粉”;“地底下”指当时还处在地下斗争状态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力量,因为他们来自民众,所以称“地底下”。
重点探究
细节研读探究
(11)文章的最后“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最后一段作者主要想表达什么?
鲁迅号召广大中国人民必须擦亮眼睛,剥去敌人的伪装,彻底粉碎反革命的阴谋活动。
中国人是否有自信力,不要看那些反动文人发表出来的文章,而要去看那些真正的堪称中国脊梁的人的所作所为。他们虽然“总在被摧残,被捕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但他们“有确信,不自欺”,是有自信力的中国人。
综观全文,文章以现实为纬,以历史为经组织材料,开头始于现实,然后引申到历史,再由历史回到现实,结尾则既是对历史的总结,又是对现实的概括。
文章先破后立,破得有力,立得牢固,驳论与立论相结合,互相映衬。驳论以事实为依据,内含逻辑推理,极其雄辩;立论则直抒胸臆,充满激情;排比句式的运用,更使文章增添了气势;议论与抒情水乳交融,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文章温习
小结练习
课堂内容小结
驳斥论证
正面立论
自夸“地大物博”
希望“国际联盟”
一味“求神拜佛”
只有他信力
发展自欺力
论据不能证明论点
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中国的脊梁
间接反驳论点
小结练习
课堂内容练习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渺茫(miǎo) 搽粉(chá) 诓骗(kuāng)
B.玄虚(xuán) 脂粉(zǐ) 拜佛(fó)
C.宰相(zhǎi) 麻醉(zuì) 慨叹(kǎi)
D.省悟(xǐng) 脊梁(jí) 倘若(tǎng)
B.脂粉(zǐ)——zhī;
C.宰相(zhǎi)——zǎi;
D.脊梁(jí)——jǐ;
A
小结练习
课堂内容练习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渺茫: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
B.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为民请命:为人民保全自己)
C.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玄虚:空而不切实,不可信)
D.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却也是事实。(怀古伤今:怀念古代,哀叹现在,表示对现状不满的怀旧思绪)
B
“为民请命”指替百姓向上申诉,请求减轻负担或解除痛苦等
小结练习
课堂内容练习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字”“自夸”“往往”“倘若”这四个词语分别是名词、动词、副词、介词。
B.“地大物博”“中国的脊梁”“相信自己”“玄虚之至”四个短语分别是并列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补充短语。
C.“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这句话中“现在”是定语。
D.“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这是一个表示并列关系的复句。
D
A.“倘若”是连词,并非是介词;
C这句话中“现在”是状语,并非是定语。
B.“中国的脊梁”是偏正短语;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第18课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