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课《俄国的改革》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11 22:33: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从17世纪中期到18世纪,已有哪些国家采用了共同的方式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
英国
美国
法国
俄国
日本
资产阶级革命
暴力手段
资产阶级改革
自上而下
工业革命以后,19世纪中期,又有哪些国家采用了何种方式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
资本主义
温故知新: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彼得大帝
在克里姆林宫普京办公室唯一的画像是彼得大帝,在历史名城圣彼得堡诞生300周年庆祝活动上,普京总统饱含深情的说:“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大帝。”
9世纪晚期:
13世纪上半叶:
15世纪晚期:
16世纪:
俄国的发展历程
东斯拉夫人建立基辅罗斯
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征服
莫斯科公国统一俄国
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即位,自称“沙皇”。
一、彼得一世改革
材料一:俄国政府的法令规定,地主可以无限期的追回逃亡的农民,还可以追回其妻子儿女及其财产。这就使农民及其子孙世世代代都成为失去人身自由的农奴。俄国的农业和手工工场里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
材料二:此时,几乎控制了全球贸易的荷兰已经辉煌了近百年;通过海外贸易和掠夺积累了大量财富;占有广阔市场的英国,正在孕育工业革命。
阅读上述材料,对比17世纪的俄国和西欧国家有何差别。
俄国农奴制盛行,封闭落后,工商业发展缓慢。
西欧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1697—1698年,彼得一世访问了西欧的荷兰、英国等国家。在荷兰,彼得一世化名米哈伊洛夫在造船场认真学习造船技术。图为圣彼得堡的彼得一世学习造船雕像。在英国,彼得一世参观了科学院、牛津大学,拜访了牛顿,旁听了英国议员的辩论。
向西方学习的彼得一世
改革内容 政治
军事
经济
文化教育
社会生活
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加强沙皇专制权力。
创建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农奴。
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
提倡西方的礼节和生活方式。
15-18世纪俄国疆域扩张图
(1)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成为欧洲军事强国。
材料:1804年,俄国有1200家手工工场,到 50年代末发展到 2800家……1858年,仅莫斯科一省就有蒸汽机158架……在1861年改革前,共有工人86万名。
阅读上述材料,概括彼得一世改革的影响。
(2)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的进程。
材料:“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到彼得一世去世时,俄国已建起 240多个手工工场。俄国生产的铁和麻布已输出到英国市场。不过,工场的劳动力仍然以农奴为主。
材料反映彼得一世改革有何局限性?试归纳彼得一世改革的性质。
彼得一世改革的性质:一次自上而下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性改革
局限:没有废除农奴制。
二、1861年农奴制改革
国别 人均收入 (卢布) 铁产量 (万吨) 铁路长度(千米) 制度
俄国 71 26 1606 封建农奴制
英国 323 385 14603 君主立宪制
法国 150 108 9160 民主共和制
德国 175 40.2 10065 君主立宪制
根本原因: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时间 农民暴动次数 时间 农民暴动次数
1800—1820 年均22次 1831——1840 年均36次
1821—1830 年均30次 1840——1851 年均43.5次
农民暴动次数不断增加
俄国的经济相对落后
背景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
不如让我们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改革内容
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高价赎买。
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自由劳动力。
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大量资本。
积极性: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二、废除农奴制

“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我们都一一地做到了。”
你如何理解列宁的话?
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列宁
亚历山大的话说明了农奴制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维护贵族、地主利益,挽救统治危机。
农奴“解放”实质上是对农奴的一次更大的掠夺。农民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二、废除农奴制
评价
局限性:农奴制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19世纪80年代的作品
彼得一世改革
改革领导人
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
改革目的
强化了农奴制
彼得一世
开启了俄国的近代化进程
富国强兵
1861年农奴制改革
保留农奴制残余
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是俄国的转折点
农奴制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亚历山大二世
俄国的改革
性质
封建性质的改革
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动力;
改革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改革是艰巨的、复杂的、渐进的;
……
历史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