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同步课件:8.2金属的化学性质(共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16届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同步课件:8.2金属的化学性质(共3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03-15 15:17: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7张PPT。导入新课要想更好地使用金属,就需了解金属的各种性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金属的物理性质,本节课我们来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第八单元 课题2学习目标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认识金属活动性顺序和置换反应?
3.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信息。?
4.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重难点重点?:金属活动性顺序。?
难点:?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初步探究及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置换反应的判断南宋时期的“南海一号”黄金手镯仍然金光闪闪;打捞出水的一万多枚铜钱保存较好,可记载古船沉没时间;古船携带的铁锅却锈蚀严重,变成了铁疙瘩。【问题探究】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常见的三种金属被发现、使用的先后顺序依次为:铜→铁→ 铝。金属大规模被使用的先后顺序跟下列选项关系最大是( ) A.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B.金属的导电性??????
C.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D.金属的延展性C【回顾】你学过哪些金属与O2的反应?实验:铝粉与氧气的反应你学过哪些金属与O2的反应?△【思考问题】 1.为什么铝具有优良的抗腐蚀性能?2.分析“真金不怕火炼”蕴含的化学原理。4Al+3O2=2Al2O3
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起保护作用 【发现规律】:我们从上述实验事实可以发现:
(1)镁、铝比较活泼;
(2)铁、铜次之;
(3)金最不活泼(“真金不怕火炼”)。
【归纳结论】:1.判断金属活动性的方法一:
可根据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或者反应现象的剧烈程度进行判断
2.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发生反应【温故知新】 实验室制取氢气的药品:
实验室常用锌和稀硫酸反应来制取
氢气(上册145页):
Zn + H2SO4 = ZnSO4 + H2↑讨论:观察这幅卡通图,你有何感想?活动与探究一:金属与稀HCl的反应活动与探究一:金属与稀H2SO4的反应【归纳结论】
1.大多数金属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发生
置换反应。
2.判断金属活动性的方法二:
可根据金属是否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或反应的剧烈程度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我来试试写出这些化学方程式Mg + H2SO4 == MgSO4 + H2↑
Fe + H2SO4 == FeSO4 + H2↑
Zn + H2SO4 == ZnSO4 + H2↑
2Al + 3H2SO4 == Al2(SO4)3 + 3H2↑ 我们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如单质、化合物)的角度来分析,这些反应有什么特点?将这类反应和分解反应化合反应进行比较。单质单质化合物化合物上面的4条反应方程式是属于置换反应总结出上述反应的共同特征1.反应物和产物都只有两种。2.反应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产物也是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得出结论】 置换反应(属于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之一)特点:单质+化合物 → 单质+化合物
形式: A + BC = B + AC
【归纳结论】 1.大多数金属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
2.可根据金属是否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或反应的剧烈程度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中国化学简史之一】 早在西汉时期,我国就已发现铁从某些含铜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换出铜。
西汉刘安所著的《淮南万毕术》中记载“曾青得铁则化为铜”,这里的曾青是一种铜的化合物。
在宋朝,利用这个反应冶炼铜的生产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即把铁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以置换出铜单质,这种方法是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
【分析】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
Fe + CuSO4 = FeSO4 + Cu【提出新问题】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强弱如何证明呢?金属  金属的化合物溶液  金属的化合物溶液 新金属活动与探究二: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归纳结】 1.部分金属能与金属化合物(盐)的溶液反应;
2. 判断金属活动性的方法三:
可根据金属能不能把另一种金属从金属化合物(盐)的溶液中置换出来,来判断金属活动性的强弱。课堂知识小结:1.金属的化学性质:(1)大多数金属能与O2反应(2)大多数金属能与稀HCl或稀H2SO4反应(3)部分金属能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2.判断常见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3)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2)金属与能否与金属化合物的溶液反应(1)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
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为:根据刚才的实验探究和金属活动性顺序,你能从中获得哪些信息? ⑴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则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⑵ 在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
金属能与酸反应置换出氢元素,生成了氢气,
排在氢后面的金属则不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
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为:你还能从中获得哪些信息?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⑶在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溶液中置换出来(除K、Ca、Na之外)。
A + B C = B + A C
反应要求为金属活动性:A>B
一、金属的化学性质:
1.金属与氧气反应(化合反应)
(金属越活泼,反应越容易,越剧烈)
2.氢前金属+稀酸(稀盐酸或稀硫酸)(置换反应)
(金属越活泼,反应越容易,越剧烈)
3.位于前面的金属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的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换出来(置换反应)
二、置换反应(A+BC = B+AC)
三、金属活动顺序及其应用
(用于判断金属能否在溶液中发生置换反应,及反应的快慢) 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PK法1.判断下列物质能否发生反应?若能,
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
(1)银与稀盐酸 (2)锌与硫酸铜溶液
(3)铜与硫酸锌溶液 (4)铝与硝酸银溶液
(5)银与氯化铜溶液 (6)镁与硫酸亚铁溶液
解答:可发生反应的:(2)(4)(6)
化学方程式:(2)Zn + CuSO4 = Cu + ZnSO4(4)Al +3AgNO3 = Al(NO3)3 + 3Ag(6)Mg + FeSO4 = MgSO4 +Fe练习 2.实验室制氢气常选择锌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1)选用的依据是什么?
(2)不选铜的理由?
(3)猜想:为什么也不选钾、钙、钠?
3.黄金饰品中的假货常常鱼目混珠,社会上有些不法分子时常以黄铜冒充黄金进行诈骗活动。因为黄铜(铜、锌合金)单纯从颜色、外型上看,与黄金极为相似,所以很难区分。现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用化学方法鉴别真假黄金。 4.X、Y、Z是三种金属,根据下列有关化学方程式可知,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①Z+YSO4=ZSO4+Y ②X+ YSO4=XSO4+Y
③X+ H2SO4=XSO4+ H2↑ ④Z+ H2SO4不反应
A.Z>X>Y B.Z>Y>X 
 C.X>Y>Z    D.X>Z>Y
D3.现有X、Y、Z三种金属,若将Z放入X的盐溶液中,Z表面覆盖有X,将Y和Z分别投入稀盐酸中,Y 溶解而Z不溶,则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正确的是(   )
A、Y>X>Z   B、Y>Z>X 
  C、X>Y>Z   D、X>Z>YB6.将铁片放入下列溶液中,铁片的质量会增加 的是( )
A.稀H2SO4 B.FeSO4溶液
C.CuSO4溶液 D.稀HCl

C7.下列物质不能由金属和酸反应直接生成的是( )
A.ZnCl2 B.CuSO4
C.FeCl2 D.Al2(SO4)3B 8.在CuCl2和NaC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留在滤纸上的固体( ) A.只有Zn B.只有Cu C.有Cu和Na D.有Cu和Zn D 【解析】由于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分别为
Na>Zn>Cu,则锌能置换氯化铜中的铜,
且锌过量。思考题:
相同质量的Mg、Zn、Fe和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总质量(m)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下图,则下图中a、b、c表示的金属分别为:a 、 b 、c 。
mtabc0MgFeZnt2t1t3实践与应用1.生活中很多人用钢丝球刷铝锅,这种方法妥当吗?为什么?
2.可否用铁桶盛放硫酸铜溶液?
3.下列化学变化属于置换反应的有:
(1)CO+Fe2O3→Fe+CO2
(2)C+Fe2O3 → Fe+CO2
(3)H2O2 → H2O+O2
(4)Fe+AgNO3 → Fe(NO3)2+Ag4.“药金”又称为“愚人金”,实为铜、锌合金(在合金中各种金属仍然保持各自的化学性质不变)。由于“药金”外观与黄金相似,常被不法商贩用来冒充黄金牟取暴利。请你设计实验,证明“药金”戒指是假黄金戒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