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
第34讲 古代非洲与美洲 讲义
阶段特征:
总体特征:
5—14世纪一般被称为“中古时期”。世界各国逐渐过渡到封建社会。
具体表现:
1.政治上:欧洲从王权、教权和城市自治并行,到拜占庭和俄罗斯两大帝国得以发展;在亚洲,西亚的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先后成为地跨三大洲的大帝国;南亚的笈多帝国和德里苏丹国先后兴起;东亚的日本和朝鲜学习唐制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国家;在非洲,以加纳、马里和桑海为代表的古国先后兴起;玛雅、阿兹特克和印加文明则是美洲印第安文明的代表。
2.经济上:西欧封建庄园盛行,城市工商业经济繁荣,天主教会是最大的封建主;亚欧帝国的工商业经济发达,城市繁荣,商贸往来频繁;古代非洲和美洲均培育了一些重要的农作物,但经济总体落后。
3.思想文化和科技上:区域文化特色鲜明。西欧城市大学得以发展,但天主教会控制着人们的精神生活;亚非欧文化各有特色,都城往往成为文化交流中心;东亚的日本和朝鲜逐渐成为“中华文化圈”的组成部分;美洲的三大印第安文明均创造了辉煌的文化成就。
课标要求:
1.了解中古时期亚洲地区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的变化;
2.认识中古时期亚洲地区的多元面貌和文明的交往。
近三年的全国和地方高考题:
年份 试卷 考点
2024 浙江卷6月 印加文明
2023 湖南卷 古代非洲
浙江卷1月 玛雅文明
浙江卷6月 阿兹特克文明
2022 海南卷 史料实证偶然与必然
命题分析:
由于原来教材没有涉及的内容,是新教材增加部分,近几年来高考命题较少,主要以选择题为主。但是一定重视。
备考建议:
1.非洲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灿烂的文化对人类文化的丰富多样和交流传播有深远影响;
2.美洲印第安人创造了灿烂的文明成就,尤其是对世界农业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
3.注意非洲文明与美洲文明的比较。
时空定位及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考点1:古代非洲文明
考点2:古代美洲文明
教学过程:
考点1:古代非洲文明
(一)非洲文明开端:班图人
1.班图人:
“班图”意为人或人民,班图人因说班图语而得名,非洲最大的民族,主要以信仰伊斯兰教为主,从公元1世纪开始,班图人不断向南迁徙,一直持续到19世纪才最后结束。
2.概况: 自主学习
问题思考: 班图人迁徙对文明的影响?
材料 在迁徙过程中,班图人与其他族相互融合形成一些新的部落或民族…他们由赤道附近的某一地区扩散到赤道以南的广大地区,并且人口不断增殖繁衍。过去农业是主要的行业,后来畜牧业也成为重要的生计,手工业也日益发达。在迁徙过程中互相流动和混合,大的部落联盟的建立,使原始氏族制日趋瓦解,一些地区出现了国家组织。
——中国非洲史研究会《非洲通史》
提示:
①促进农业、畜牧业和冶铁技术的传播;
②推动民族融合和国家组织出现;
③随着农业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出现了城市国家。
(二)东非:
问题思考:据地图和材料,以摩加迪沙为例,概括东非城市国家产生的原因、特点。
史料阅读 14世纪,摩洛哥旅行家依本·白图泰对摩加迪沙有如下描绘:(摩加迪沙)是一座极大的城池。当地人有许多骆驼,每日屠宰数百峰。他们有很多绵羊。他们是一些强悍的商人。当地出产的布匹,以摩加迪沙布出名,是无上珍品,运销埃及等地。
——(摩洛哥)伊本·白图泰著《伊本·白图泰游记》
提示:
(1)原因:
①非洲东海岸,地理位置优越;
②农业的进步;
③环印度洋贸易的发展;
④伊斯兰教的传入。
(2)特点:
兼收并蓄的混合型文明。
(三)西非:加纳、马里和桑海
1.概况:
①加纳:被称为“黄金之国”。10-11世纪达到了顶峰,是西非最重要的黄金贸易中心,被马里所灭。
②马里:征服加纳后,进一步扩张,逐步把塞内加尔河和尼日尔河流域纳入版图,成为西非最强大的国家;城市和文化相当繁荣。廷巴克图成为西非重要的文化中心。
③桑海:攻灭马里,确立西非的霸主地位;16世纪达于极盛;后因外来入侵而逐渐衰落。
2.特征:
①政治上:多为内陆帝国,政治上注重扩张征服,实行中央集权,官吏由国王直接任免。
②经济上:发展对外贸易;对外出口主要是黄金、象牙和奴隶。
③文化上:受伊斯兰教影响,廷巴克图成为西非重要的文化中心。
(四)南非:古津巴布韦国家
1.建立:
11世纪末,班图人建立了津巴布韦国家。
2.鼎盛:
14—15世纪,进入鼎盛,包括今南非的部分地区都被纳入其统治之下。
3.特征:
巨石建筑群
问题思考: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推测大津巴布韦文明的社会特征。
材料 在古城附近及今津巴布韦东部山区的英汤加,都发现古代的梯田和用于灌溉的水井和水渠;在大津巴布韦卫城外一堆垃圾遗物中发现了大量骨头,其中95%是牲畜骨头,这类牲畜骨头在其他遗址中也有发现;从遗址中发掘出了阿拉伯玻璃、近东陶瓷、印度串珠等,还有数百片中国瓷器的残片;富人的茅屋一般建于山顶,更加高大坚固,屋外还有围墙。
——摘编自艾周昌主编《非洲黑人文明》
提示:
①有成熟的灌溉系统;
②农业生产发展;
③畜牧业比较发达;
④商品贸易特别是对外贸易比较活跃;
⑤出现社会贫富分化和阶级对立现象。
知识拓展: 中非交流源远流长
历史纵横: 游历非洲的古代中国人
中国和非洲的交往源远流长。有人认为,《史记》中的黎靬(qian)就是埃及著名的亚历山大城,汉武帝遣使前往的西域各地中也包括黎靬。第一个到过非洲并且留下记载的中国人,是唐朝人杜环。751年,唐军与大食在怛(da)罗斯发生冲突,唐军失败,杜环被俘。他随军西行,最远可能到达北非。762年,他乘船返回广州,把自己的经历写成《经行记》。杜环之后,元朝的汪大渊也到过非洲。他曾两次随商船出海最远可能到过今摩洛哥的丹吉尔港,也到过东非沿海地区,并在自己撰写的《岛夷志略》中留下了相关记载。
说明:
①中非交往源远流长;
②非洲对外交往范围的扩大。
归纳综合: 归纳古代非洲文明基本概况
核心素养: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中古非洲文明的特点。(历史解释)
材料 在1000年到1500年间,随着班图人和其他移民的到来,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各民族不断地扩大可耕地面积,建立了农业社会。接着,随着人口的增加,他们组织了国家,发展了专业化经济中心,进行着地区间的贸易活动。除了这些内部发展之外,与东半球其他民族之间的关系也深刻地影响了非洲社会的发展。……地中海及印度洋沿岸地区的贸易……刺激了城市的发展、大型国家和帝国的建立,同时也把粮食作物的新品种和新的宗教引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提示:
(1)非洲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对人类文化的丰富多样和交流传播有着深远影响。
(2)具有明显的区域延续性和一定的扩散性:
如东北非的古埃及文明到今埃塞俄比亚地区的阿克苏姆文明,再到东非沿海地区的桑给巴尔、蒙巴萨和摩加迪沙等,既体现了东非文明的延续性,也体现了东非文明逐渐从北向南的扩散性。
(3)地理环境对文明影响巨大:
①限制了非洲农业的发展;
②依靠丰富的黄金、象牙等资源进行商业贸易,从而使对外贸易发达。
(4)发展进程相对孤立缓慢:
由于交通不便,古代非洲一般只能通过东北非与外界进行联系。
问题探究:
对于古代非洲文明的主要特点主要有以下两点认识。你同意哪一观点?说明理由。
观点一 历史上,非洲与欧亚大陆隔绝的程度十分严重。这一与世隔绝至今仍是非洲大陆发展中的一个首要而又持久的因素。
观点二 与通常的看法相反,在欧洲扩张之前的时期中,非洲绝不是与世隔绝的,自7世纪以来,外部联系和内部关系开始增多。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同意观点1:非洲文明是封闭的
撒哈拉沙漠与苏德沼泽地使得非洲大陆内部各地区之间的联系较少,相互影响较少;平直的海岸线使得非洲与其他大陆的联系困难,较少受到其他大洲文明的影响,保持独立发展,并持续到近代以来,非洲受到殖民以及殖民者客观上带来的工业文明的影响晚于美洲,导致非洲现代化进程慢于美洲。
同意观点2:非洲文明是开放的
外部联系:伊斯兰教、基督教传入非洲,影响非洲历史文化发展;10-15世纪东非国家发展环印度洋对外贸易,8-15世纪西非诸帝国控制穿越撒哈拉沙漠的贸易;1324年,曼萨·穆萨带领商队前往麦加朝圣。
内部关系:西非居民班图人扩展到撒哈拉以南地区,7-9世纪成为当地主要居民。
考点2:古代美洲文明
(一)文明的源头: 印第安文明
1.印第安人概念:
对除因纽特人(又称爱斯基摩人)外的所有的美洲原住民的统称,印第安人分布于南美洲和北美洲各国。
2.代表:
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和印加文明。
3.特征:
以农业为主,文明发展具有独立性。
4.贡献:
独立培育出马铃薯、玉米、番茄和花生等农作物。(明朝传入中国)
问题思考: 为什么玉米的“价值超过了黄金”?
材料 考古材料证明,玉米最早是在美洲培育出的。哥伦布将这种“奇异的谷物”带回欧洲后,在全世界得到迅速传播,成为世界三大谷物之一。……大大缓解了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中国因人口大幅度增长而带来的巨大粮食压力。历史学家评述玉米在世界传播的意义时说,“其价值超过了所有的黄金”。
——《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
提示:
①改变了人类的粮食生产结构;
②缓解了粮食供应压力;
③促进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二)文明的表现
1.中美洲:玛雅文明
(1)地区:
中美洲的尤卡坦半岛。
(2)兴衰:
公元前10世纪诞生,3-9世纪鼎盛,15世纪衰落。
(3)概况:
阅读教材,填写下表:
2.中美洲:阿兹特克文明 阅读教材,填写下表:
历史解释: 浮动园地
即在用芦苇编成的芦筏上堆积泥土,浮在水面,然后在这新造的土地上种植作物和果树,利用树根来巩固这些人造浮动园圃。每次播种之前,农民们都要挖些新的湖土,铺在“浮动园地”上,因此其表面随着一次次耕种而不断增高。“浮动园地”使阿兹特克人口和财富不断剧增。
3.南美洲: 印加文明
(1)兴衰历程:
13 世纪,印加人崛起;
15 世纪末16 世纪初,鼎盛时期;
1532年被西班牙殖民者灭亡。
(2)国家统治:
①中央:最高统治者是国王,世袭继承,拥有行政、立法和军事大权;土地、矿藏和牲畜归国家所有。
②地方:四大政区,贵族任长官;按照人口多少设置各级官员。
③人口:为征税和征兵,编制人口调查表
④交通:完善的道路系统,服务于军政
⑤人口迁移:将征服地区的部分或全部居民迁移到新地区,以防止他们反抗。
(3)文化: 选择性必修3
①宗教:太阳神。
②文字:结绳记事。
③历法:太阳历、太阴历。
④医学:麻醉剂、人体解剖。
归纳综合: 古代美洲文明基本概况和主要特点。
核心素养: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归纳古代美洲文明的基本特点。(历史解释)
材料 印第安人认为,整个世界都由各种各样的神统治,他们必须小心侍奉这些神灵,方能得到神对他们这些弱小生灵的保护……宗教信仰上的极度混乱状态,从侧面反映印第安人各文明之间的交往极度缺乏,加上几乎没有文字,语言杂乱,交通工具缺少,更加剧了各文明的孤立,生产力也就难以迅速发展。
——摘编自程洪《论拉丁美洲古代印第安文明的特点》
提示:
(1)有悠久的历史、独具特色。
欧洲殖民者到来之前,美洲的印第安人就已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文化。
(2)多神崇拜的原始宗教盛行,社会文明发展水平较低。
(3)对世界影响非常大。
如玉米、马铃薯等重要农作物传播到世界各个地方。
(4)分布范围比较广泛。
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印加文化等覆盖了北美洲和拉丁美洲地区。
(5)相对封闭,独立发展。
各文明内部缺乏交流,与其他大陆几乎处于相互隔绝状态,难以抵抗其他文明的冲击。
知识链接: 美洲文明走向衰亡的原因及启示。 (结合选择性必修3:第5课)
材料一 16世纪西班牙人征服时,许多珍贵的玛雅文字写本被当作“魔鬼的作品”焚毁,祭司遭受掳杀,仅有部分作品传之后世。
——王斯德《世界通史》
材料二 据估计,在哥伦布到来后的一两个世纪中,印第安人口减少了95%,主要的杀手是旧大陆来的病菌……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和斑疹伤寒争先恐后地要坐杀手的头把交椅。
——[美]贾雷德·戴蒙德《枪炮、病菌与钢铁》
材料三 关于秘鲁和中美洲之间的相互关系,完全可以说,人们已经承认,在从形成时期(约公元前1000年)到西班牙人入侵这段漫长的时期内,所有证明这些地区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或接触的实物或记录,都是不可靠的。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提示:
(1)原因:
①西方殖民者的侵略
②疾病、瘟疫等灾害
③孤立发展,内部之间缺乏交往
④内部文明交流有限,无法相互借鉴进步。
(2)启示:
①文化交流是促进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
②在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应该主动开放,学习其他民族、国家先进文化和技术,适应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
单元总结:
简述中古时期欧洲、亚洲、非洲与美洲的各自历史发展状况?(参考单元引言)
自公元五世纪开始,世界许多国家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先后进入中古时代(5-15世纪),也被称为封建时代,其社会发展呈现出各自的特征:
(1)欧洲:
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产生了西欧的封建社会,基本特征:封君封臣制度、庄园和农奴制度;封建经济的发展,城市的产生,推动了王权的强化和主要封建国家的形成。由东罗马发展而来的拜占庭帝国一度繁荣,俄罗斯在反抗蒙古的斗争中逐渐崛起。
(2)亚洲:
阿拉伯帝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突厥人在印度建立了德里苏丹国家;日本大化改新后初步形成律令制国家,后来幕府掌握了实权。
(3)非洲:
加纳、马里和桑海等代表的古国先后兴起。
(4)美洲:
印第安人独立发明了农业,创造了灿烂的文明,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建立了美洲历史上空前强大的帝国,并成功维持了数百年的统治。
世界文明具有多元性、不平衡性,但是都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高考真题演练:
1.(2024·浙江卷6月)某一印第安文明的道路系统相当发达,“两条大道贯穿全国境内,以库斯科为中心,北达基多,南到智利中部,全长达一万六千公里。沿途设立驿站,有专门的’飞毛’信使接力传送,每天行程计达二百二十五公里。”该文明是( )
A.阿兹特克文明
B.玛雅文明
C.印度文明
D.印加文明
【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印加人在全国大兴道路和驿站建跃以库斯科为中心,修建了条条道路通京城的交通网,以利于对边远地区的控制,D项正确;阿兹特克文化吸收了玛雅文化等各种印第安人文化成就,农业发达,金属冶炼和制作技艺精良,建筑宏伟,使用象形文字,有精确的历法系统,后被西班牙殖民者破坏,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玛雅文明,是现代分布于现今墨西哥东南部、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和伯利兹国家的丛林文明,在天文学、数学、农业、艺术及文字等方面都有极高成就,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古印度文明是世界四大古文明之一,在今天的巴基斯坦和印度西北部的印度河流域,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2.(2023·浙江高考)在欧洲殖民者到来之前,印第安人的社会生活以使用石器工具和直接占用资源为特征,他们信奉万物有灵,并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文化。下列各项中,属于印第安人独特文化成就的有( )
①创造了玛雅文字 ②建造羽蛇神金字塔
③发明数字符号“0” ④广泛使用马拉战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玛雅人创造了玛雅文字,羽蛇神金字塔是玛雅文明中最神秘和充满智慧的建筑之一,①②都是印第安人独特文化成就,A项正确;印度人发明数字符号“0”,西亚苏美尔人广泛使用马拉战车,排除③④,排除BCD项。故选A项。
3.(2023·海南高考)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传统法庭在庭审时,诉讼当事人除列举事实外,还可广泛援引谚语,比如“勿因黑猩猩丑就杀死它”“到癞蛤蟆家做客只能自贬身份”等,善用谚语的一方往往更占优势。有学者认为,当地谚语的效力相当于英美法系中的法律箴言。据此可知( )
A.文化传统影响司法实践
B.风俗习惯奠定立法基础
C.程序公正助推法律进步
D.遵循先例成为审判原则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传统法庭在庭审时,除了可以列举事实,还可以援引谚语,谚语属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体现了文化传统影响司法实践,A项正确;材料只是强调诉讼当事人可以援引谚语,并没有强调谚语是立法的基础,排除B项;材料并没有涉及公正的程序,且司法实践中更应重视证据,而材料强调在诉讼时援引谚语的一方往往更占优势,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法律的进步,排除C项;遵循先例指的是在以前判决中的法律原则对以后同类案件有约束力,援引谚语不等于遵循先例,排除D项。故选A项。
4.(2023·浙江高考)1519年,一群西班牙殖民者闯入墨西哥中部的高原,进攻阿兹特克人国家,抵达其岛上都城特诺奇蒂特兰之际,所发现的文明令他们大受震撼。下列项中,“令他们大受震撼”的最有可能是( )
【解析】 根据材料“1519年,一群西班牙殖民者闯入墨西哥中部的高原,进攻阿兹特克人国家,抵达其岛上都城特诺奇蒂特兰”可知,描述的是西班牙对阿兹特克人国家的入侵,特诺奇蒂特兰古城在西班牙殖民者的侵略下付之一炬,D项正确;大金字塔毁于1521年由科尔特斯领导的西班牙征服者的入侵,只剩下了塔基部分,排除A项;B项描绘的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琪罗广场,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项;C项是古罗马的大竞技场,排除C项。故选D项。
5.(2022·海南高考)寄生在南美洲红色仙人掌上的一种小昆虫的血液,曾是制作胭脂红颜色的原料。印加人把这种胭脂虫视为奇珍异宝,密不告人。后来西班牙殖民者也将其视为重大商业机密,不容他国染指,借以牟取暴利。19世纪,一名法国人在南美种植园窃得这种昆虫,开始在欧洲培育,打破了西班牙对此种颜料的长期垄断。胭脂红颜色的原料从秘密到广为人知的既成事实,最适合用来说明( )
A.细节描述是历史书写的有益方式
B.时空观念是历史研究的思维方式
C.资源垄断是历史解释的首要内容
D.偶然事件是历史必然的重要体现
【解析】据材料可知法国人对胭脂虫的培育促进了胭脂红颜色原料的秘密逐渐公开,打破了西班牙人对此的长期垄断,反映了个别事件是历史必然性的重要体现,故D项正确,为最佳选项;材料详细叙述了胭脂虫的由来和用途,以及近代的作用,有利于人们对胭脂虫的清晰认知,但是作者所强调的是胭脂虫从被垄断到被大众所知的过程,是一个偶然事件所导致的,故A项有较大合理性,但非最佳选项;材料按照时间顺序详细叙述了胭脂虫被发现到被大众所知过程,这说明时间观念是历史研究的思维方式,但这只是作者的表达方式,并非主要目的,故B项虽有一定合理性,但非最选项;资源垄断只是作者解释胭脂虫相关内容的一小部分,故C项错误,排除C项。
思维导图:
历史解释: 印度教
是随着印度封建社会形成,种姓制度发生新变化而出现的。是广泛吸收婆罗门教教义以及民间信仰、风俗习惯、哲学思想等的综合产物。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它的信仰、哲学、伦理观点等复杂多样,甚至相互矛盾。有三大特点:崇拜三向神、直接宣扬世袭等级制度、坚定相信轮回转世。把种姓制度作为核心教义,要求教徒严格遵守种姓制度。
笈多诸王虽都信奉印度教,但为缓和民族及教派之间的矛盾,采取宗教兼容政策,放任各派宗教自由发展。今天印巴地区冲突不断就是因为民族矛盾宗教争端。
3.德里苏丹国(1206-1526年)
(1)建立:
11世纪,突厥人入侵印度。13世纪初,突厥人在印度建立德里苏丹国。
(2)统治:
①宗教:伊斯兰教为国教。
②政治:中央集权,政教合一。
A.苏丹是最高统治者,拥有最高行政、立 法、司法和军事权力;
B.地方设行省,总督由苏丹任命,主要官职由穆斯林担任。
(3)基本特征:
①政局多变,宗教多元;
②既有原有文化、宗教的继承,也有新的文化和宗教的传入。
知识链接: 古代印度文化 (选择性必修3:第5课)
1.宗教:
2.文字:
印章文字、梵文、巴利文。
3.文学:
(1)《吠陀》:古代印度祭祀们使用的经书,也是歌颂神明的诗集。
(2)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
4.艺术:
很多都与宗教有关,佛塔、石柱和石窟是佛教艺术的典型代表。
5.数学:
发明了包括“0”在内的十个数字符号。
6.印度文化特点:
(1)以宗教为中心;
(2)以诗代史;
(3)具有包容性、多样性、辐射性。
7.影响:
(1)对东南亚的影响:
①印度的语言、文字、艺术、思想、宗教以及风俗习惯等在东南亚产生广泛影响。
②佛教文化渗入东南亚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③巴利文对东南亚国家的文字发展也产生重要影响。
(2)对中国的影响:
①汉代佛教传入中国,宋朝,佛儒道相互渗透,形成理学,丰富了中国的传统哲学体系;
②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③丰富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
(二)东亚:日本
1.发展历程:
知识拓展: 武士
将军或大名的家臣。武士从将军或大名得到封地和禄米,但必须效忠将军或大名,属于职业军人,有佩刀的特权,构成了幕府统治基础。
2.大化改新:
3.幕府统治:
(1)背景:
①政治:中央集权体制逐渐瓦解;
②经济:庄园制经济形成;
③社会结构:武士集团形成。
(2)形成:
12世纪末,武士集团首领源赖朝在镰仓建立幕府,日本进入幕府政治时期。
(3)特点(内容):
①天皇为首的朝廷只保有名义上中央政府称号;
②以将军为首的幕府掌握实权;
③武士与将军结成主从关系,成为将军的家臣;
④实质:血缘关系和主从关系相结合的军事集团。
(4)结束:
①17世纪建立的德川幕府面以锁国加强统治,抵御外来影响,严重阻碍日本发展。
②1867年,德川庆喜还政于天皇,幕府政治结束。
问题思考: 这段对闭关锁国政策的评价有道理吗 谈谈你的理由。
这段评价有道理。
(1)闭关锁国政策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来看,确实是加强和巩固幕府统治的有效政策;
(2)但是它严重阻碍日本工商业的发展,堵塞西方科学技术和进步思想的输入,延缓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生,使日本的近代化比西方足足落后了2个多世纪。
知识拓展: 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知识链接: 古代日本文化 (选择性必修3)
1.宗教与思想:
(1)神道教:简称神道,是日本大和民族和琉球族的本土宗教,最初以自然崇拜为主,属于泛灵多神信仰,视自然界各种动植物为神祇。
7世纪,天皇制度形成后,为巩固权力,天皇自称太阳神后裔,神道教逐渐变成了天皇统治臣民的有力武器。如今,神道教成为日本国社会文化构建的源泉和基础,更是日本民族性构成的基本要素和出发点。
(2)武士道:12世纪以后,随着武士阶层崛起,神道融合佛教等外来文化,形成了武士道。
2.文学:
(1)诗歌集《万叶集》:日本最早的诗歌总集,相当于中国的《诗经》。
(2)小说《源氏物语》:以日本平安王朝全盛时期为背景,描写主人公源氏的生活经历和爱情故事。
3.艺术:
(1)大和绘:是日本10世纪前后产生的民族绘画。它以贵族的日常生活为题材,具有华丽的特征。
(2)浮世绘:是日本江户时代兴起的一种独特的民族艺术,主要描绘人们日常生活、风景和演剧,表现了当时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百态和流行时尚,被称为江户时代的“百科全书”。
4.建筑:
607年修建了法隆寺。标志着艺术史和宗教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再现了中国佛教建筑与日本文化的融合。
5.文字:
根据中国汉字的楷书和草书创造了平假名、片假名。
核心素养: 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据代日本文化的特点。 (史料实证)
材料 646年,日本进行大化改新,全面模仿隋唐的政治体制,儒家思想对这次改革影响显著。701年,文武天皇颁布《大宝律令》,将《周易》《尚书》《论语》等作为大学或国学的必修课程。日本天皇年号也深受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儒家文化渗透到日本政治、道德意识、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
——摘编自谢放《中外文化发展历程》
提示:
(1)持续性、稳定性:
日本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中,以善于吸收外来文化而著称,但日本文化仍然有自己的根,从未真正脱离其最古老的本土文化根源。
(2)外向性、创新性:
日本十分重视也十分善于吸收和输入他国文化。从7世纪的大化改新大规模地输入唐文化,到19世纪的明治维新大规模地吸收与输入西方文化,都对日本的发展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3)矛盾性、独立性:
日本的岛国地理特征,使其文化呈现出单一性和独立性。正因为这种特性,日本需要向隔海相望的大陆看齐,于是他们在古代历史时期就开始大量吸收大陆文化。日本文化各个领域都有外来文化的成分和因素,但同时又鲜明地体现出日本岛国特色的文化气息。
(三)东亚:朝鲜
1.7世纪末,新罗初步统一了朝鲜半岛,模仿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
2.10世纪初,新罗人王建建立高丽王朝,效仿唐制。
3.14世纪末,高丽大将李成桂自立为王,迁都汉城,改国号为朝鲜。
4.16世纪末,日本丰臣秀吉派军侵略朝鲜,朝鲜请求中国支援,明朝大将邓子龙、朝鲜大将李舜臣在战斗中壮烈牺牲。历经7年中朝军民取得胜利。影响:保卫了朝鲜半岛,还进一步巩固了中朝友谊。重新整合东亚各国政治军事力量,奠定了之后200年多年亚的和平局面。
5.特点:
以中国儒学文化为中心,学习借鉴,形成了本民族的文化。
(四)东南亚:越南 历史纵横
越南古称交阯或交趾,秦汉到唐末千余年间,越南北部一直处于中国中央政权管辖之下。唐朝末年,该地陷入分裂割据状态,968 年建立了第一个越南人的国家。1010 年, 越南建立李朝,定国号为大越,并模仿中国制度设置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吏。明朝建立后,越南一度灭亡。1428 年,越南再度独立,不断向南扩张,到18 世纪后半期大体形成了今天越南的版图。
一方面在尊崇佛教的同时大兴科举,在国子院设立孔子、周公的塑像定期拜祭,在文学上,连陈朝的君主也是汉文文学的忠实粉丝,开始过端午节等传统节日。
归纳综合: 中古时期的亚洲
知识链接: 选择性必修3
(一)儒家文化圈:(第5课)
中国制度和文化对古代周边国家的影响。
(1)政治:日本、朝鲜模仿中国制度,建立中央集权国家。
(2)文化:日本、朝鲜、越南分别以汉字为基础创造了自己的文字。
(3)思想:在政治生活、社会生活乃至家庭和个人生活等多方面,均把儒家思想奉为正统思想,贯彻和恪守儒家思想,尊奉孔子为圣人,在日常生活中遵守孔子的教导,建立孔庙,按时祭祀孔子。
(4)宗教:中国佛教、道教等传入,深刻影响了当地文化的发展。
(二)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 (第6课)
1.过程:
(1)第一次迁徙:(公元前2世纪-2世纪)
①中国北方:匈奴势力强大,不断扩张。大月氏人西迁,建立贵霜帝国,势力一度到达印度北部;
②欧洲:日耳曼人在与罗马帝国的接触中不断南迁。
(2)第二次迁徙:(3-6世纪)
①中国:匈奴人内迁,转向定居生活,在北方区建立政权。此后,鲜卑人、氐人和羌人等也逐渐迁徙到中原,形成中国北方的民族大交融;北方人民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②欧洲:日耳曼人各支陆续进入罗马帝国并建立国家,灭亡了西罗马帝国。
(3)第三次迁徙:(7-8世纪)
①7世纪,阿拉伯人开始扩张,征服西亚和北非广大地区;
②8世纪中期,阿拉伯人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帝国。
2.迁徙影响:
(1)改变了亚欧大陆的政治格局,一批新的国家先后崛起:
例如:①大月氏西迁建立贵霜帝国
②日耳曼人灭掉西罗马帝国,建立起一系列国家。
(2)各个区域的文化在碰撞、交往和交融中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例如:①融合东西方文化的阿拉伯文化
②中古西欧,融合日耳曼因素、罗马因素和基督教因素所形成的的经院哲学、骑士文学和市民文学
③拜占庭文化保存、继承了古代希腊罗马的部分文化遗产。
(3)各民族在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促进了本民族文化的发展。
例如:①魏晋南北朝五胡内迁和汉族人南迁,各族之间杂居相处,相互学习,丰富了中华文化,造就了盛唐气象;
②相对落后的游牧世界学习吸收先进农耕世界的文化:北魏孝文帝改革。
3.共性特征:
(1)路线:
每一次基本都是游牧民族对相对稳定的农耕区形成冲击;
(2)方式:
迁徙方式往往伴随着激烈的冲突和斗争;
(3)原因:
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是主要动因;
(4)影响:
最终结果是农耕世界依靠其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优势,吸收和同化了入侵游牧和半游牧民族,扩大了农耕世界,削弱了游牧世界。
高考真题演练:
1.(2024·辽吉黑卷)1069年,日本后三条天皇颁布法令,规定取缔非法庄园。为此,天皇成立“记录庄园券契所”,任命亲信担任官员,对庄园文书进行严格审查,如果庄园领主相关文书不全,其庄园将被没收。这一措施意在( )
A.遏制地方官员贪腐
B.稳定封建主从关系
C.维护法律政令统一
D.加强朝廷经济基础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随着庄园制的不断发展,有实力的庄园主为保护自己的利益,甚至兼并其它庄园,将一部分农民武装起来。整理庄园的措施将因证书不全等问题的庄园没收为公有,这有利于加强朝廷的经济基础,而且使许多庄园投靠皇室,天皇拥有的庄园迅速增加,D项正确;材料所述与地方官员贪腐无关,且“遏制”的表述太过绝对,排除A项;材料措施是为了打击庄园主,并为起到稳定封建主从关系的作用,排除B项;材料无法得出当时存在法律政令不统一的问题,且材料未涉及法律政令的内容,排除C项。故选D项。
2.(2024·江苏卷)据统计,1774年至1852年,日本翻译的欧洲医学、天文学等书籍达470余种,从事西洋书籍翻译的学者有117人,出现了以杉田玄白为代表的新派学者。当时“执政者虽亦关心西欧科学,但西学的输入及研究却以民间为主”。这一现象表明日本( )
A.摒弃闭关锁国政策
B.全面吸纳西方近代文明
C.社会观念出现变化
D.政府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解析】 据材料可知,日本社会中部分民众和学者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知识体系,开始主动接触和学习西方的科学知识,反映了社会观念的逐渐转变,C项正确;此时日本还未完全摒弃闭关锁国政策,排除A项;“全面吸纳西方近代文明”表述过于绝对,当时日本主要是在部分领域对西方知识进行研究和引进,排除B项;“文明开化”政策是明治维新时期推行的,与材料所述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3.(2023·湖南高考)公元723年,日本太政官奏:“百姓渐多,田地窄狭。望请劝课天下,开辟田畴。其有新造沟池营开垦者,不限多少,给传三世。若逐旧沟池,给其一身。”天皇准奏。这
A.反映了灌溉技术进步
B.动摇了土地公有原则
C.体现了天皇地位提高
D.推动了庄园制度发展
【解析】 646年“大化改新”后,日本土地国有,而材料“新造沟池营开垦者。不限多少,给传三世,若逐旧沟池,给其一身”可知“三世一身法”一定程度上促使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土地国有制原则日趋削弱,班田制也逐渐难以维持,故选B项;“灌溉技术进步”不合题意,与材料侧重新开垦土地承认其私有相悖,排除A项;“天皇地位提高”与太政官的上奏得到天皇准奏逻辑相矛盾,排除C项;日本在10世纪才形成庄园制度,排除D项。
4.(2023·浙江卷6月)史诗是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最初形式之一。有部史诗主要描写了婆罗多族两支后裔之间为争夺王位而进行的战争,反映了雅利安人由军事民主制向国家过渡时期的社会情况,堪称一部历史和文化的百科全书。该史诗产生于( )
A.古代印度
B.古代希腊
C.古代埃及
D.古巴比伦
【解析】 据材料信息得出的主要结论:雅利安人由军事民主制向国家过渡时期的社会情况,结合所学可知《摩诃婆罗多》是古代印度文学中的著名史诗,其主要讲述了古代雅利安人中的一支婆罗多族的两个家族为争夺王位而进行战争的故事,是古印度文明的代表成就,A项正确;古代希腊形成的是民主政治,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婆罗多族并不属于古埃及文明,排除C项;古巴比伦文明的代表史诗是《吉尔伽美什》,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5.(2023·福建卷)1857年,美国总统给日本的外交信函以“日本皇帝陛下”开头,美国驻日领事却将信函递交给了德川幕府。这表明当时的日本( )
A.幕府权力日趋式微
B.天皇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
C.外交政策转向亲美
D.中央集权政治体制逐渐瓦解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57年的日本。据材料“以‘日本皇帝陛下’开头”并结合所学,当时日本是幕府统治时期,以天皇为首的朝廷保有名义上的中央政府称号,即天皇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B项正确;据材料“却将信函递交给了德川幕府”不能得出幕府权力日趋式微,排除A项;材料只涉及了美国对日本的某些态度,不能表明日本对美国的态度,排除C项;结合所学,1857年,日本的中央集权体制已经瓦解,排除D项。故选B项。
思维导图:
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4讲 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