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基础复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基础复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11-12 09:14: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基础复习
知识点 1 杠 杆
1. 动力与阻力的作用点都在杠杆上,但不一定分布在支点两侧;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而不是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
2. 杠杆的平衡条件:
3. 省力杠杆: 费力杠杆: 等臂杠杆:
1. 下列关于杠杆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杠杆只可以是直的 B.作用在杠杆上的力越大,力臂越大
C.杠杆一定有支点 D.杠杆的总长度等于动力臂与阻力臂之和
2. 在如图所示的工具中,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
3. 如图所示为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若每个钩码的质量为50g,为了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在A点挂4个钩码能使杠杆平衡
B.在B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当示数为0.5N时,能使杠杆平衡
C.用弹簧测力计在 B 点拉,无论如何改变用力方向都要省力
D.用弹簧测力计在A 点拉,无论如何改变用力方向都要费力
4. 如图所示的轻质杠杆,AO小于BO,在A、B两端悬挂重物G 和G 后杠杆平衡.若将G 和G 同时向支点O 移动相同的距离,则 ( )
A.杠杆仍平衡 B. A端向下倾斜 C. B端向下倾斜 D.无法判断
5. 如图是同学们常用的燕尾夹,AB=BC,当用力摁住C点打开该夹子时,可把 点看作支点,此时夹子可近似看作 (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
6. 停车场入口处常用横杆来控制车辆的进出,如图甲所示.我们可以把该装置简化成如图乙所示的杠杆.若横杆AB 粗细相同、质量分布均匀,重G=120N,AB=2.8 m,AO=0.3m.要使横杆AB 保持水平平衡,需在A 端施加竖直向下的力
7. 深蹲运动是靠腿部肌肉收缩产生动力,克服人体上部的重力G,从而达到锻炼目的(如图甲).图乙是将人体抽象为杠杆的示意图,O为支点,请在图乙中画出G的示意图及其力臂l(A点为人体上部的重心).
8. 如图是农村曾用的春米工具的结构示意图.杆AB 可绕O 点转动,脚踏B 端可以使石球升高,抬脚,球会落下击打稻谷,若杠杆的A端连接着体积为 密度为 的石球,摩擦和杠杆自重忽略不计,g 取10 N/ kg,求:
(1)杠杆A 端受到的阻力 F ;
(2)要将石球抬起,脚施加的竖直向下的动力
知识点 2 滑 轮
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滑轮组既可以省力,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1. 关于滑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使用动滑轮一定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B.使用定滑轮一定可以省力
C.定滑轮实质上是一种等臂杠杆 D.动滑轮实质上是一种费力杠杆
2. 小明同学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操作(不计绳子与滑轮的摩擦),下列几种描述中正确的是 ( )
3. 下列关于如图所示的动滑轮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动滑轮能省力,也能改变力的方向
B.动滑轮是一个等臂杠杆,其轴心为支点
C.动滑轮是一个不等臂杠杆,其直径是动力臂,半径是阻力臂
D.使用动滑轮时,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是滑轮轴心移动距离的一半
4. 用如下滑轮或滑轮组将同一重物G匀速提升高度h,最省力的是(每个滑轮重相同)
5. 如图所示,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5s内使重为10 N的小车沿水平地面匀速前进了1m ,若地面对小车的阻力为小车重的 ,则水平拉力F的大小为 N, 绳子的自由端移动的速度是 m/s.(不计滑轮重、绳重及摩擦)
6. (凉山州中考)如图所示,某人站在地面上用滑轮组将物体A匀速向上拉起,请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绳子画出所用滑轮组的绳子绕法.
7. 小凡同学在“探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的实验中,装置如图所示.(不计摩擦)
实验次序 物重G/N 测力计的示数F/N
1 1.00 0.65
2 1.50 0.90
3 2.00 1.15
(1)在探究定滑轮时,按照图乙操作,觉得读数不方便,于是把测力计倒过来,即测力计吊环系在拉绳上,用手拉挂钩,测力计的示数会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其理由是
(2)在探究动滑轮时,按照图丙操作,记录数据如上表.分析数据发现,测力计的示数F大于物重G的一半,与教材结论存在差异,其原因是 .请给出一条减小此差异的建议: .
知识点 3 机械效率
1. 任何机械都不省功,且机械效率总小于1.
2. 机械效率
1. 生产生活中常常会用到各种机械设备,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任何机械设备的效率总小于1 B.减小机械内部摩擦可以提高其效率
C.提高机械设备的效率可以节能减排 D.使用机械设备做功越快,其效率越高
2. 滑轮是提升重物时经常用到的一种机械,工人师傅用500 N的拉力F,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将重800 N的重物在30s内匀速提高了6m.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绳端移动的速度为0.2m /s
B.该滑轮的机械效率为62.5%
C.工人师傅拉绳子的功率为200 W
D.提升重物所做的有用功为3000 J
3. (双选)如图所示,将重6N的物体匀速拉高20cm,在此过程中,不计滑轮装置自重、绳重和摩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绳子自由端被拉下1.2m
B.绳子对地面的拉力为1 N
C.对物体所做的功为1.2 J
D.横梁受到的拉力为9 N
4. 如图所示,把重为G的物体甲从A点竖直向上匀速拉至B点,此过程绳的拉力对甲做的功为 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把重也为G的物体乙沿斜面从C点匀速拉至与B 等高的D点,在此过程中绳的拉力对乙做的功为WCD,斜面的机械率为 ( )
5. 如图所示,小明利用动滑轮匀速提升木箱,以下做法可以提高动滑轮机械效率的是( )
A.适当增加木箱重力 B.增大木箱上升高度
C.增大提升木箱的速度 D.换用质量更大的动滑轮
6. 如图所示,工人们用同一滑轮组,根据需要有两种方式来提起等重的建筑材料,若不计摩擦和绳重,则 F F ,机械效率ηA ηB.(均选填“>”“<”或“=”)
7. 如图所示,人向下拉绳提升重物.已知物体重400 N,动滑轮重60 N,不计绳重及摩擦,将重物匀速提升0.5m,人需用的拉力为 N,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 m,人所做的有用功为 J.
8. 如图所示,工人沿斜面用一定大小的力F把一重为600 N的物体从斜面底部匀速推到顶端(不考虑物体的大小).已知斜面长L=3m,高h=1.5m.若该过程中斜面的效率为60%,则力 F 所做的功为 J.
9. 某小区正在进行改造施工.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750 N的沙子匀速提升了10m,用时100s.若工人所用的拉力为400N,则拉力的功率为 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使用该滑轮组既能 又能改变力的方向.使用滑轮组 (选填“能”或“不能”)省功.
10. 某实验小组用下图的实验装置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物理量 1 2 3 4
钩码重G物/N 0.5 1.0 1.5 2.0
钩码上升高度h/m 0.1 0.1 0.1 0.1
绳端拉力F/N 0.3 0.5 0.7 0.9
绳端移动距离s/m 0.3 0.3 0.3 0.3
机械效率η 67% 71% 74%
(1)实验中应尽量竖直向上 拉动弹簧测力计.
(2)第一次实验中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结果保留整数)
(3)分析以上数据可知,使用同一个滑轮组提升重物时,被提升物体的重力越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基础复习
知识点1
1. C 2. B 3. D 4. B 5. B 等臂 6. 440
7. 如图所示
8. 解:(1)由图可知,阻力 等于石球的重力,即
(2)根据杠杆平衡条件 可得 0.4m,解得
知识点2
1. C 2. D 3. C 4. D 5. 1 0.4
6. 如图所示
7. (1)变小 忽略了测力计的重力
(2)动滑轮本身有重力 将动滑轮的重力计算在提升的物体的重力里
知识点3
1. D 2. C 3. CD 4. A 5. A
6. < = 7. 230 1 200
8. 1500 9. 120 62.5% 省力 不能
10. (1)匀速 (2)56 (3)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