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41张PPT。第五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2015级高一历史教研组课标要求:
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了解重农抑商政策及影响。原始社会末期:以物易物的原始商业产生一、中国古代的商业1、商朝:产生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2、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设官统一管理3、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的特点①出现了许多有强大势力的商人②私商成为商人的主体③形成许多著名都会4、隋唐商业繁荣的原因与表现原因:政治的统一和大运河的开通,密切了南北的经济往来3、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的特点表现:西域、阿拉伯、波斯商业外来频繁,海上和陆上丝绸之路空前繁荣5、宋代商业发展的特点a、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b、集镇、夜市出现
6、元:广泛流通纸币 7、明清:商业发展出现许多新的特点商业市镇兴起
货币经济占主要地位
大量农产品进入市场(经济作物、农副产品)
广泛使用白银
形成区域性大商帮山西商帮--义中取利,信誉第一
徽州商帮--贾而好儒,财自道生
龙游商帮--海纳百川,宽以待人
洞庭商帮--审时度势,稳中求胜
江西商帮--广泛从业,小本经营
福建商帮--自强不息,爱拼会赢
广东商帮--敢想敢干,敢为人先
陕西商帮--追求厚利,既和且平
山东商帮--重土乐安,诚实守信
宁波商帮--灵活善变,开拓创新中国明清十大商帮back3、春秋战国时期:1、商朝:2、周朝:一、商业的发展——巩固记忆6、明清:4、隋唐时期:5、宋元: 产生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实行“工商食官”政策私商成为商人的主体; 都会兴起(繁荣发展)商业贸易蓬勃发展商业发展步入一个新的高峰期商业发展出现许多新的特点古代的“城”是统治者居住的地方,是政治中心,“市”是商品交换的场所。 以后“城”、“市”结合,成为社会的中心,商业的繁荣也就总是与城市联系在一起。城市的由来二、城市的发展 1、政治中心城市(1)城市的起源:夏代出现供商人进行物品交换的“市”,即城市的雏形(2)周秦至唐代城市的特点:①凡县治以上的城市,都有官设的市作为交易场所,②“市”设市长或市令管理③市设在城中特定位置,用围墙与居民区隔开 (“市”与“坊”分开)县城以下,禁止设市
④这时的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经济功能不显著(3)宋代城市的特点A、市坊界限不复存在,市分散在城中,面街而设,形成街市
B、城郭和乡村,被允许置市贸易C、(市的启闭不再由官方统一规定时间)出现夜市、晓市、草市
D、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控制。E、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探究:比较唐宋“市”有时间的控制在城中有特定位置市令或市长管理主要是 政治中心、军事重镇打破时间的限制
(夜市、晓市)打破坊市界限,分散于街巷不再受官府监控经济职能加强二、城市的发展1、政治中心的“市”2、沿海港口城市的繁荣1)原因:唐宋时期,海上贸易的兴盛2)主要港口城市:泉州、明州、杭州、扬州、登州3)繁荣表现:“蕃客”云集,船舶数不胜数,货物堆积如山二、城市的发展1、政治中心的“市”2、沿海港口城市的繁荣3、明清时期工商业市镇的兴起多兴起于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尤以江南地区为盛。特点:商业繁荣,人口密集中国四大名镇河南朱仙镇广东佛山镇湖北汉口镇江西景德镇冶铁业航运业制瓷业棉纺业三、重农抑商政策(一)重农抑商政策提出的原因:商业的不稳定性及商人流动大等特点,与强调耕战、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发生了矛盾。(二)发展历程:
1、重农抑商思想产生的时间:战国时期3、汉代的重农抑商政策:①严格贬低商人的社会地位②征收较重的租税③严禁商人购置土地4、唐朝中期以后,重农抑商政策有松动。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实行官商分利政策5、明清坚持重农抑商,限制商人活动,重征商税,严厉控制民间贸易(三)对重农抑商政策的评价A、在封建社会初期,它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巩固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权B、在封建社会后期,尤其到明清时期,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新的经济因素的成长,成为导致中国的落后的重要原因。必修二 · 农耕时代的商业课堂探究:探讨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提示:所处地位、发展趋势等角度四、商业发展的特点起源早,历史悠久。
内外贸易发达,市场形式多样,城市繁荣。
受重农抑商政策的束缚,发展道路曲折。
是农耕经济的有益补充,一直处于从属地位,商人社会地位低。课堂练习1、与唐朝的长安城相比,北宋东京城最大的特点是( )
A、商业活动更加频繁
B、城市布局整齐、环境优美
C、商业活动不局限在“市”里
D、依傍河流两岸而建课堂练习2、有关古代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周秦时期政府在县治以上的城市设交易场所—市②唐代长安城实行整齐划一的坊市制③宋代时期的坊市界限被取消④明清兴起了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尤以黄河流域为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课堂练习3、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于北宋时期,这反映了( )
A、自然经济的衰亡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资本主义的萌芽 D、政府职能的完善
4、唐代以前我国城市中关于坊市设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坊市分开 ②县城以下禁止设市 ③ 出现夜市、晓市等 ④商业贸易受官府严格控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汴京)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请思考:
对比唐代长安城,想一想,北宋汴京有哪些不同?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唐长安城北宋汴京城 不同:唐代都城坊市布局严格分开,商业贸易受到官府的严格监视和控制,市场活动的范围和时间受限制。
宋代都城商业活动打破了坊市限制,形成了街市,取消了营业时间限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原因:政府放松了对商业的限制、商业的发展、城市的发展。
结合图片资料,说说在汉代西北地区兴起哪些城市?唐宋以后东南沿海又兴起哪些城市?这些城市的职能各是什么?你能谈谈这些城市兴起的原因吗?课文小结丝绸之路与陶瓷之路城镇发展分两个阶段:讨论思考:1.假如你是处于各个时期的商人,你觉得会受到哪些方面的限制? 2.你认为这种政策对当时社会的发展是利还是弊?说明你的理由。古代商业的发展实行“工商食官”的政策,官商。以物易物,出现原始商业。出现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出现私商并逐渐取代官商成为商人的主体;黄金白银成为货币;形成著名都会商朝的贝币战国,布币 战国,刀币 秦统一货币示意图中国古代最早的纸币——“交子”南宋“会子”纸币山西平遥市城楼徽商的房宅乔家大院北宋汴京城认 门 前 白
兔 儿 为 记商号的标记:白兔捣药图店铺的名字广告文字上方广告文字说:
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转卖兴贩,别有加饶,请记白。明代《皇都积胜图》局部(明万历年间,描绘了正阳门的街市情景)清代北京前门商业区清代苏州繁忙的怀胥桥商市返 回返 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