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第一单元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课件(共17张)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第一单元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课件(共17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3-16 07:20: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7张PPT。2015级高一历史教研组复习检查课本第6页:自我测评三个题。导入新课 今天农村中实行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其实质是土地国有制,农民只有土地使用权,而没有土地所有权,那么在中国古代,曾经出现过哪些土地制度?知识框架土地制度原始社会封建社会奴隶社会土地公有制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井田制土地私有制——君主、地主、自耕农私有化均田制一、奴隶社会——井田制
阅读教材,说明为什么叫“井田”?
材料一: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孟子?滕文公下》
据材料一归纳井田制的内容?
1.内容:
(提示)分类-权利-产品分配。探究学习一一、奴隶社会——井田制
材料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
材料三:……将姻亲和功臣分派各地。这些亲族除获得土地外,还得到大量物资、武装和人口等。——《岳麓·历史Ⅰ》
材料四:田里不鬻(yǜ)。——《礼记·王制》
从材料二看,土地是谁的?经过“材料三”土地实际归谁控制?材料四又说明了什么问题?请准确归纳井田制的土地所有制形式。
2.实质(所有制):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探究学习一一、奴隶社会——井田制
材料一:“千耦其耕”、“十千维耦”的集体劳动被分散的、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个体劳动取代。——第一节内容
材料二:
以上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这种现象导致社会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铁器牛耕出现,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探究学习一一、奴隶社会——井田制
3.瓦解
现象:
原因:
(1)铁器牛耕出现,生产力水平进步;
(2)各国税制的改革。
材料一:《齐语》记载:“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
材料二:《春秋·公羊转》载:“初税亩。初者何?始也。税亩者何?履亩而税也。”
以上两则材料的基本精神是什么?起到了什么作用?
按土地好坏收税——客观上、实际上……探究学习一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一、奴隶社会——井田制
3.瓦解
现象:
原因:
材料三:
材料三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井田制的瓦解起到了什么作用?
法律上……探究学习一二、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 1.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知识框架土地私有制君主自耕农地主宫廷掌握自垦自占“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私人开支自给自足
交纳赋税获得方式经营方式产品分配土地兼并主要主导二、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
2.土地兼并
材料一: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古者税民不过什一,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汉书·食货志》
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现象?
脆弱性→→破产→→买房买地
(1)原因:土地私有制的必然产物(土地买卖是合法的)。
土地兼并带来哪些危害?
(2)自耕农失去土地,民不聊生,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影响国家税收、国家统一与稳定。
历代封建王朝采取了哪些措施抑制土地兼并?
(3)均田制(内容、作用)、限田——不允许买卖探究学习二二、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
2.土地兼并
材料二: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租核·推原》
材料三: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室田连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
材料二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什么思想?因此,以上措施能否彻底解决土地兼并问题?为什么?
不能;根本原因……;
后来,又出现了什么现象?
北宋:“田制不立”、“不抑兼并”;明清:日益普遍;探究学习二二、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
材料:农无田者,受田于人,名为佃户;无力受田者,名为雇工。——《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
3.租佃制
(1)概念:
(2)发展:
战国:产生;
汉代:普遍;
宋代:仅次于;
明清:主要形式;
(3)影响:
①教材;②教材;③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新生产关系的产生(雇佣关系)。探究学习二1.为什么杨白劳要向黄世仁缴纳地租?
杨白劳租种黄世仁的土地。
2.杨白劳与黄世仁是什么关系?他靠什么维系?
租佃关系;土地、地租;
3.杨白劳交的是什么形式的地租?说明什么?
货币地租,商品经济发展;
(劳役地租-实物地租-货币地租)
定额租。问题解决重点知识中国古代农业特点:
所有制: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导
的土地私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