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小学数学二上-第一单元第2节
认
认
认
认
识
识
米
米
米
第一单元-认识长度
情景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呢,我们一起来完成下面的问题,回顾一下知识吧!
1.古代长度单位有( )
A.脚 B.庹 C.拃
2.厘米作长度单位时度量什么样的物体更方便( )
A.较短 B.较长 C. 都方便
ABC
A
情景导入
邀请两位同学分别选择下面两种尺子,来测量我们班里黑板的长度,并说出你的感受。
20厘米的学生尺子
米尺
探究新知
量比较长的物体,
通常用“米”作单位。
米可以用“m”表示。
探究新知
一米有多长,邀请两位同学用米尺来在身上量一量。
探究新知
有一根一米长的绳子,用厘米尺可以测量它的长度吗?
用厘米尺应该怎么测量,
请动手操作一下。
探究新知
20cm
探究新知
20 + 20 + 20 + 20 + 20= 100cm
1m=100cm
1m
探究新知
1m
一起来数一数尺子上一部分的数。
探究新知
一起来数一数尺子上一部分的数。
这是10厘米。
探究新知
1m
观察这把米尺,看看米尺上1米是否等于100厘米。
10
1米=100厘米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探究新知
我需要找出这根绳子1米、2米、3米长的时候,
下面邀请两位同学来拉动绳子,把这根绳子慢慢拉开。其他同学要认真观察拉开的绳子,如果你觉得拉开绳子的长度够1米了,就立即喊“停”,我通过尺子测量来确定是否有1米长了。
小游戏
探究新知
继续拉动绳子,如果你们觉得拉开绳子的长度够2米了,就立即喊“停”,我通过尺子测量来确定是否有2米长了。
小游戏
探究新知
继续拉动绳子,如果你们觉得拉开绳子的长度够3米了,就立即喊“停”,我通过尺子测量来确定是否有3米长了。
小游戏
应用新知
我们每周都需要升国旗,那我们的国旗旗杠是13厘米还是13米呢
判断旗杆高13厘米还是13米。
要解决什么问题?
应用新知
我们每周都需要升国旗,那我们的国旗旗杠是13厘米还是13米呢
13米
我们的
国旗旗杠
13厘米
应用新知
先判断1厘米和1米大概有多长
怎样解答?
1厘米这么长
探究新知
我的身高有1米多10个我的身高加起来差不多和旗杆一样高。
怎样解答?
10个
应用新知
解答合理吗
一支新铅笔都不止13厘米长,
旗杆的高度应该是13米。
课堂练习
1.在( )里填上“厘米”或“米”。
(1)课桌长60 ( )。
(2)麻雀的足印长3 ( )。
(3)篮球场长28 ( )。
说说你是怎样确定( )里的长度单位的?
厘米
米
厘米
课堂练习
2.下面的长度单位对吗?把不对的改正在( )里。
(1)数学书长26 米。 ( )
(2)灯管长50 厘米。 ( )
(3)房间高3 厘米。 ( )
(4)字典厚6 米。 ( )
厘米
√
米
厘米
课堂练习
2.下面的长度单位对吗?把不对的改正在( )里。
(5)大树高8 米。 ( )
(6)教室长10 厘米 ( )
米
√
课堂练习
3、在 里填上“>”“<”或“=”。
18米 80厘米
95厘米 89厘米
4厘米 4米
73厘米 37米
100厘米 2米
9米 90厘米
<
<
>
<
>
>
课堂小结
1.这节课有哪些活动是你最喜欢的?
同学们,你们知道在古代怎么测量长度吗?
量比较长的物体的单位
米可以用“m”表示。
1 米= 100厘米
课后作业
习题1 第1题、第4题、第8题、第9题
和父母一起玩一玩厘米与米互换的游戏(一人说出多少厘米,另外一人说出它等于多少米,例如:父母:3米的绳子等于多少厘米,孩子:回答等于300厘米)
小学数学二上-第一单元第2节
谢
谢
大
大
第一单元-认识长度
谢
谢
家
家一起课件 专注教学课件制作
第1单元 长度单位
第2课时 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
课本第4页内容认识米
【教材分析】
《认识米》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 2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长度单位厘米的基础上进行的学习。“厘米”和“米”是生活中最常用的长度单位,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过接触,对“长度”有一定的了解认识,知道物体之间存在着长度上的不同,能够直观的比较某些物体在长度上的差异。
【教学目标】
1.在活动中认识米,掌握米与厘米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通过测量、比较、观察等学习活动感知1米的实际长度,形成1米的长度观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量感,并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米”的本质,掌握用米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难点:形成1米的长度观念,记住1米=100厘米。
【教学准备】
课件、1米的直尺、卷尺、绳子。
【教学过程】
1、知识回顾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呢,我们一起来完成下面的问题,回顾一下知识吧!
1、古代长度单位有( )
A.脚 B.庹 C.拃
2、厘米作长度单位时度量什么样的物体更方便( )
A.较短 B.较长 C. 都方便
预设:大部分同学都能回答出正确的答案
2、探究新知
1.认识米尺。
师:邀请两位同学分别选择下面两种尺子,来测量我们班里黑板的长度,并说出你的感受。
预设:学生尺比较麻烦需要量好多次才能得出结果,而米尺比较方便只量两次就量完了,并且黑板有两个米尺长。
师: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米可以用“m”表示。这是我们今天新认识的长度单位。
2.感知1米的实际长度。
(1)建立1米的长度表象。
师:一米有多长,请两位同学用米尺来在身上量一量。
预设:一位同学两只胳膊打开的长度大约是1米。另外一名同学量地面到脖子大约有1米。
3.厘米、米之间的关系。
师:有一根一米长的绳子,用厘米尺可以测量它的长度吗?
预设:可以
追问:用厘米尺应该怎么测量,请动手操作一下。
(1)学生跟着课件的动画演示,先用20厘米长的尺子量绳子
(2)再重复上一步骤测量绳子,将得到的结果相加。
预设1:用直尺量了5次。20+20+20+20+20=100(厘米)。
师:观察这些数据,你发现了1米绳子等于多少厘米。
预设:100厘米。
师:观察这把米尺,看看米尺上1米是否等于100厘米。
(1) 课件演示米尺上的一小部分片段。
(2) 学生跟着课件的演示数一数。
预设1:展示的部分有10厘米。
预设2:米尺上1米是等于100厘米。
小结:1米=100厘米,米可以用“m”表示,写成1m=100cm。
3、 应用新知
1、游戏互动
师:我需要找出这根绳子1米、2米、3米长的时候,
下面邀请两位同学来拉动绳子,把这根绳子慢慢拉开。其他同学要认真观察拉开的绳子,如果你觉得拉开绳子的长度够1米了,就立即喊“停”,我通过尺子测量来确定是否有1米长了。
预设:学生拉的长度不够1米。
师:继续拉动,直到达到1米长才停止。
师:以同样的步骤寻找2米、3米长的绳子。
2.即时训练,强化新知。
师:我们每周都需要升国旗,那我们的国旗旗杠是13厘米还是13米呢
追问: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确,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预设:判断旗杆高13 厘米还是13米。
师:以及知道了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去回答?、
预设1:先判断1厘米和1米大概有多长
预设2:1米大概就两根手指合起来的长。
预设3:我的身高有1米多10个我的身高加起来差不多和旗杆一样高。
师:你们的解答是否合理,请交流回答。
预设:一支新铅笔都不止13厘米长,旗杆的高度应该是13米。
4、 课堂练习 巩固运用
1.在( )里填上“厘米”或“米”。
(1)课桌长60 ( )。
(2)麻雀的足印长3 ( )。
(3)篮球场长28 ( )。
说说你是怎样确定( )里的长度单位的?
2.下面的长度单位对吗?把不对的改正在( )里。
(1)数学书长26 米。( )
(2)灯管长50 厘米。( )
(3)房间高3 厘米。 ( )
(4)字典厚6 米。( )
(5)大树高8 米。( )
(6)教室长10 厘米。( )
3、在○里填上“>”“<”或“=”。
4厘米○4米 73厘米○37米 95厘米○89厘米
100厘米○2米 18米○80厘米 9米○90厘米
六、课堂小结
1.这节课有哪些活动是你最喜欢的?
2.这节课你们都学习到了哪些知识?
七、课后作业
1.习题1 第1题、第4题、第8题、第9题
2.和父母一起玩一玩厘米与米互换的游戏(一人说出多少厘米,另外一人说出它等于 多少米,例如:父母:3米的绳子等于多少厘米,孩子:回答等于300厘米)
【板书设计】
认识米
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米可以用“m”表示。
1米=100厘米 1m=10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