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目标
1.欣赏、学唱越剧与豫剧片段,感受、体验两个戏曲种类的不同唱腔特点,不同风格特点。
2.知道越剧和豫剧的经典曲目,以及代表性人物,起源地等。了解地方戏曲风格与当地语言腔调,与当地民风、民俗文化等等有很大的关联。
3.通过学习,培养对中国戏曲艺术的亲近感,能更加喜欢中国的戏曲艺术。
2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不了解戏曲音乐,几乎没有认真聆听,有的甚至会反感。因此学习越剧和豫剧这一课要从兴趣点入手,让学生动起来,参与到课堂中,才能更加有效的学习。
3重点难点
1.学唱越剧,引导学生了解越剧声腔一字多音的特点,模仿越剧表演动作,感受体验越剧委婉细腻,柔美清新的风格特征。
2.学唱豫剧,引导学生了解豫剧声腔几乎一字一音的特点,模仿豫剧表演动作,感受体验豫剧的豪迈、奔放的风格特征.。
3.对比两个戏曲曲种在唱腔风格、起源地、经典剧目、代表人物方面的不同。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十八相送
一、导入《十八相送》
老师演唱戏曲《十八相送》片段,请同学们来猜一猜这是哪一个戏曲剧种?引出第一个越剧剧种
【通过教师现场演唱越剧片段,激起学生学习越剧的兴趣。】
活动2【讲授】欣赏《十八相送》
(一)介绍越剧
1.提问学生越剧是哪一个地方的戏曲曲种?(浙江绍兴)
2.有哪些经典的曲目?代表人物有哪些?
3.出示幻灯片揭晓答案
【通过介绍越剧的起源地、经典剧目和代表人物,对越剧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介绍《梁祝》剧情
1.提问:老师刚才演唱的戏曲片段选自哪一个经典剧目?(梁祝)
2.师生共同回顾梁祝故事情节:祝英台女扮男装,赴杭州求学,中途在草桥遇到梁山伯,结拜为兄弟。两人同窗共度三载,梁山伯始终不知英台是女郎。三年期满,英台回家,山伯十八里相送。回家之后祝英台被逼婚,梁山伯从师母从知道英台女儿身的实情,求娶不得,含恨而死。英台在出嫁的那天下轿哭祭,顿时坟墓裂开,英台跳入墓中,双双化蝶。
(三)欣赏《十八相送》
1.今天我们要来欣赏的就是英台回家,梁山伯依依惜别的经典选段《十八相送》(出示曲目《十八相送》)
2.观看《十八相送》戏曲表演视频,欣赏并思考:这段唱腔采用了是什么演唱形式?(对唱)
感受越剧语言特点
(1)提问越剧的语言与普通话相同吗?
(2)简单介绍越剧采用浙江嵊州“官话”发音。
(3)模仿越剧语言,体验越剧语言特点(出示课件)
师生一起学念祝英台歌词,体验方言的特点。
学唱乐曲祝英台演唱片段,体验唱腔风格。
(1)老师演唱祝英台片段,思考:你感受到的越剧的唱腔有什么特点?
(婉转细腻,柔美清新)
(2)学生学唱越剧片段,提问演唱越剧的难点是什么?
(介绍越剧声腔中多运用小腔,拖腔的特点)
师生合作演唱越剧,老师唱前半句,学生唱后半句。学生完整演唱祝英台片段。
模仿越剧表演动作,体验越剧表演特点。
观看《十八相送》祝英台片段视频,思考:越剧表演有什么特点。(柔美,舒展)
(2)模仿戏曲祝英台手上动作,体验越剧的表演风格。
(3)边唱边演,完整展示越剧动作。
【通过视频《十八相送》片段的欣赏,让学生直观感受越剧表演动作方面的艺术特色;并且通过对越剧表演动作的模仿,更进一步感受越剧独特的艺术魅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师生共同总结越剧的表演风格特点,唱腔特点,以及经典剧目的风格。
活动3【讲授】欣赏《刘大哥讲话理太偏》
(一)介绍豫剧
今天老师还带来一段戏曲,请同学们聆听乐曲,提问这是什么戏曲种类?(豫剧)引入第二个戏曲曲种豫剧介绍豫剧的经典曲目,起源地,代表人物。
简单介绍梆子
简介《刘大哥讲话理太偏》剧情
选自豫剧《花木兰》选段。花木兰在征战行军时听队伍中有一名士兵抱怨说“这天下的苦事,都叫我们男子做了。这女子家成天在家享清福”木兰听后唱了这一段慷慨陈词,为女子摆功,直说得这位士兵无言以辩。
(三)欣赏豫剧《刘大哥讲话理太偏》
1.体验豫剧语言特点
(1).豫剧的语言也有他的特点,我们一起来念一念,体验河南话特点。
2..学唱豫剧片段,体验唱腔特点
(1)听老师演唱第一段,思考:唱词中重音是哪些?
(2)讲解“眼起板走”。
(3)学唱豫剧唱腔,提问唱腔有什么风格特点?
(豪情,奔放,铿锵有力)
(4)思考:演唱豫剧唱段的难点?
(几乎一字一音,旋律高低起伏较大的声腔特点)
(5)完整演唱《刘大哥讲话理太偏》第一段,用梆子为学生伴奏。
3..模仿豫剧表演动作,体验豫剧表演的风格特点。
(1)观看视频感受豫剧的表演风格特征,思考:表演风格有什么特点?(动作豪爽、刚劲有力)
(2)模仿豫剧表演动作体验豫剧豪爽,奔放的性格特。
(3)演唱豫剧并展示豫剧表演动作。
(4)个别同学展示豫剧表演。
【通过唱豫剧,演豫剧让学生亲身体验豫剧的唱腔特点,表演特点。并且通过唱与做结合表演,让学生更深一步地体验豫剧的艺术特色,从而更加喜欢豫剧。】
活动4【活动】比一比
1.越剧和豫剧在唱腔风格、起源地、经典剧目、代表人物等方面做比较。
2.思考:越剧与豫剧风格迥异的原因。
(与当地的语言腔调,民俗民风等有关联)
活动5【作业】小结
、课堂小结
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戏曲音乐乃沧海一栗,她凝结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等艺术精华,以动人的韵味美、造型美、色彩美、装饰美,受到中国观众的喜爱和追捧,我们音乐课所听到,看到的只是戏曲百花园中的几朵,同学们应该进一步去采撷多姿多彩的戏曲艺术之花!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