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课件(5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课件(5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12 17:01: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7张PPT)
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
一、意大利法西斯政权的对外扩张
原因:一战后,意大利经济衰退,政局混乱。
建立:1922年,法西斯党徒向罗马进军,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法西斯政权。
.政策:对内独裁,对外侵略,1935年侵略埃塞俄比亚。
二、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德国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原因:①经济大危机沉重打击了德国;
②希特勒利用人们对《凡尔赛条约》的不满,煽动复仇情绪。
标志:1933年,希特勒建立法西斯专政,标志世界大战在欧洲策源地形成。
措施:①利用国会纵火案,打击德国共产党,解散工会;②为加强思想控制,焚毁进步书籍;③屠杀犹太人;④撕毁《凡尔赛条约》,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英法的绥靖政策)。
三、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日本法西斯统治的建立)
原因:①日本制定称霸世界的侵略政策;②经济大危机重创日本经济;
③军部是日本法西斯势力的核心。
形成:1936年,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建立法西斯专政,标志世界大 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
对外侵略:①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②1937年发动卢沟桥事变。
15 第二次世界大战
学习目标: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进程、《联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会议等国际会议,理解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艰巨性和胜利原因。
目录
第二次世界大战——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战况
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的胜利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启示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原因
材料一:一战后的近20年,资本主义发展极不平衡。德国随着经济、军事实力的迅速增长,强烈要求从英、法、美战胜国手中夺取殖民地和市场,争夺欧洲霸权。
材料二:经济危机激化了社会阶级矛盾,法西斯势力趁势力发展壮大,对内独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
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建立法西斯政权。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法西斯政权上台
历史原因
催化剂
材料三:纳粹党巧妙利用德国人民痛恨《凡尔赛和约》,煽动复仇主义情绪和种族狂热,鼓吹日尔曼人必须以战争“获得生存空间”,要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
材料四:绥靖政策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近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加深了各国之间的矛盾
绥靖政策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原因
阅读课本并结合所学内容思考,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二战与一战不同,
是逐步打起来的。
1931年——九一八事变,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
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1937年——七七事变,全民族抗战开始
1938年——德国吞并了奥地利
1939年——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
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2、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我明白,迟早会同波兰发生一场冲突,我早在今年春天已做决定…接下来的最近几年里,我考虑应首先对付西方,然后才回头对付东方……
——1939年8月22日希特勒在德国高级军事会议上的讲话
思考: 由此可见,他的战争计划是怎样的?
波兰
英法等欧洲国家
苏联
2、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避免两线作战
波兰
由于英法军队
宣而不战,华沙
陷落,波兰覆亡。
2、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39年9月1日德军闪击波兰
英法被迫宣战。
根据材料结合课本知识分析波兰灭亡的原因。
波方:
德方:
英法:
苏联:
装备和战术思想落后。
蓄谋已久,准备充分,军事力量强大,战术先进。
对德国“宣而不战”,致使波兰孤立无援。
苏军趁火打劫,占领了东部地区。
波兰落后的骑兵
德国的空军部队
“闪电战”的德国坦克
材料二:英法在大战爆发后没有放弃绥靖政策,以为希特勒会继续东进,因此“宣而不战”。德波战争期间,法军在法德边境消极观战。英国迟至10月间才派远征军到法国。波兰孤军作战。
材料三:苏联乘机向西扩展疆域,占领波兰东部的地区。
材料一:
探究二:波兰迅速灭亡的原因
3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状况
波兰
1940年4月
①德军在西线攻占北欧与西欧诸国,占领了丹麦、挪威、卢森堡、荷兰、比利时等国;
5月
②绕过马奇诺防线入侵法国;
马奇诺防线
德国占领法国
二战初,德国采取闪击战35天灭亡波兰,4小时征服丹麦,23天内征服挪威。卢森堡不战而亡,5天内征服荷兰,18天内征服比利时,39天灭亡法国。迅速将战线推至英吉利海峡。
1940年5月27日英国开始的“发电机计划”,动用了8500艘船只,经8昼夜撤走了33万8千226人,其中2/3是英军。此役中动用了英国、法国、荷兰和比利时的各种船只,包括驱逐舰、海峡渡船和私人游艇。
3、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状况
战争不是靠撤退来打赢的,
但这次救援行动却也包含了胜利。
——丘吉尔
敦刻尔克大撤退
3、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状况
波兰
1940年7-10月
③德国对英国发动空袭与潜艇战,英国首相丘吉尔领导英军粉碎进攻(不列颠空战)。
极大地消耗了德军兵力,为日后盟军反攻欧洲大陆奠定了基础
我们对在一个强大邻邦压境下的小国,不论抱有多大的同情,但总不能仅仅为了它们不顾一切的使整个不列颠帝国卷入战争。
我们将不惜任何代价防卫领土,我们将在海滩上作战,我们将在敌人登陆地点作战,我们将在田野和街头作战,我们将在山区作战,我们决不投降,即使我们这个岛屿被征服并陷于饥饿之中…至于我,没有别的,我只有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贡献给大家。
张伯伦
丘吉尔
3、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状况
绥靖政策
誓不投降
3、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状况
波兰
1940年7-10月
③德国对英国发动空袭与潜艇战,英国首相丘吉尔领导英军粉碎进攻(不列颠空战)。
如果要在欧洲取得领土,只有在牺牲俄国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希特勒《我的奋斗》
希特勒在西线受阻后,将向何处去?
4、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波兰
莫斯科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
莫斯科保卫战
红场阅兵
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给世界人民以极大鼓舞。
指挥者:
影响:
斯大林
红军、海军和苏联全体公民必须包围每一寸苏维埃土地,战斗到最后的一滴血,来保卫城镇和乡村——斯大林
材料 美国地理位置特殊,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因为历史地理等诸方面的因素,美国国内一直流行一种以本土安全为主的“孤立主义”情绪。不为欧洲人打仗、“坐视狂热的、堕落的欧洲人自相残杀”的观念在普通老百姓中根深蒂固。
材料中所说的美国远离这场战争了吗?是哪个国家让美国卷入了这场战争?
没有。日本
1941年9月,罗斯福曾说:“你可以把它(战争)比作一场英式足球赛,我们就好像是预备队,闲坐在一旁的长凳上瞧人家的。俄国和中国形成先上场的第一队……在球赛进行到我们的先锋队员快要疲乏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参加进去,做最后的一击,以决定全局的胜利。”
5、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然对美国太平洋舰队所在地夏威夷珍珠港发动袭击,太平洋战争爆发。
美国:8所战舰无一幸免,其它舰只10艘被毁,3500名美军丧生,188架飞机大部分尚未起飞即全部被毁。
日本:仅仅付出29架飞机、9艘潜艇的代价。
首轮轰炸后,日本指挥官发出“虎虎虎”的讯号,以极小代价重创美国太平洋舰队。
山本五十六:面对络绎不绝前来祝贺的官兵们,他不无忧虑地重复着他曾经说过多次的那句话:
“我们不过是唤醒了一个沉睡的巨人!
希特勒听说后,则斥责日本这是一种愚蠢的行为
珍珠港遭受偷袭的那个晚上,英国首相丘吉尔。为此他说了一句“我们总算赢了”,而后安然入睡。
蒋介石听后表示“我可以放心的去听戏了””
珍珠港事件对二战局势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如何评价这种变化?
5 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影响:导致美国等国对日宣战,标志着太平洋战争爆发与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评价:极大地增加了世界反法西斯阵营实力,为二战的胜利打下基础。
中国牵制着大部分日本陆军。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图一:空袭后的伦敦
图二:德突袭苏联
图三:日本航空母舰偷袭珍珠港
6、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走向联合
(德国)入侵俄国,只不过是入侵不列颠岛的前奏。因此俄国面临的危险就是我们和美国面临的危险。----丘吉尔
大不列颠一旦崩溃,我们整个美洲的人将生活在枪口下。我们必须成为民主国家的大兵工厂。----罗斯福
面对法西斯国家的肆意侵略......
反法西斯国家开始走向联合
世界各国人民
一九四0年正式结成军事同盟
日 本
德 国
意 大 利
26国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
轴心国集团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6、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走向联合
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1942年1月
华盛顿
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
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
各国共同作战,扭转了战争的形势。
6、走向联合:《联合国家宣言》
背景:
时间:
签署地点:
签署国家:
意义:
“绞死希特勒”
促使遭受法西斯侵略的各国逐渐走向联合
时间:
结果:
影响:
7、苏德战场转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二战中的转折点,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形势。
1942年7月
德国战败
每一座楼房都是一个碉堡,苏军士兵顽强地打击敌军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反攻激战场面
斯大林格勒的工人们响应政府号召,纷纷拿起武器,保卫自己的工厂
“俄国人不是人,而是某种钢铁铸成的东西,他们不知疲劳,不怕炮火。”
“想想斯大林格勒大战——80个昼夜的肉搏拼杀情景吧!街道不是用公里来计算,而是用尸体作单位来丈量的。斯大林格勒不再像座城市,它淹没在一片漫无边际的浓烟烈火之中,简直像一座炉火映红的巨大熔炉。”
——德国士兵的日记
7、苏德战场转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时间:
结果:
影响:
美军开始全线反击
1942年6月
日本损失惨重
中途岛
7、太平洋战场转折:中途岛海战
7、北非战场转折:阿拉曼战役
时间:
结果:
影响:
1942年
1943年,北非战事结束,意大利宣布投降
轴心国集团开始解体
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的夹击之中。
1944年6月
美英——德国
8、最后的胜利:诺曼底登陆
时间:
作战双方:
影响:
苏德战场
诺曼底登陆
欧洲第二战场开辟
德国陷入两面夹击
目的
时间
地点
参加者
内容
影响
8、最后的胜利:雅尔塔会议
为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解决战后重大问题
1945年2月
苏联的雅尔塔
美国(罗斯福)、英国(丘吉尔)苏联(斯大林)
※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分区占领德国。
※在欧洲战争结束后三个月内,苏联参加对日作战。
※战后成立联合国。
协调盟军行动,加速战争最后胜利
雅尔塔会议期间,美国、苏联就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问题进行了磋商。苏联提出了中国承认外蒙古独立、苏联租用中国旅顺港为军事基地等条件。美国背着中国政府同意了苏联的条件,使中国的主权受到严重侵犯。
大国强权政治
美、英、苏三国首脑
①会议重申了雅尔塔会议精神。
1945年7月
②并以中、美、英三国的名义发表了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公告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
时间
地点
参加者
内容
德国波茨坦
8、最后的胜利:波茨坦会议
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的首脑在开罗会晤,并于12月初发表《开罗宣言》。宣言明确规定:日本所窃据的中国领土,例如中国东北、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国。
9、结束:欧洲战场
1945年5月8日
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欧洲战事结束
柏林战役:1945年4月,苏联发动对柏林的总攻,希特勒自杀身亡
苏军士兵将红旗插上帝国国会大厦的飞檐
一片狼藉的柏林市区
苏军装甲纵队穿越柏林街头
9、结束:亚洲和太平洋战场
1、美国在日本的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
2、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
3、中国展开反攻
小男孩原子弹
苏联出兵中国东北
中国大反攻
促使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因素有哪些?
广岛横尸遍野
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9、结束:亚洲和太平洋战场
投降
结束
1945年8月15日
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裕仁天皇投降诏书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影响:
材料一:
两次世界大战 一战 二战
战争持续时间 四年零三个月 六年多
参战国家 30多个国家 60多个国家
参战人口 10.5亿 20多亿
作战区域面积 400万平方千米 2200万平方千米
动员武装力量 7000万人 1.1亿人
材料二:据统计,世界人口的80%被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交战双方的总兵力高达1.1亿。据估计,死亡人数约6000万,中国军民伤亡达3500万人。苏联死亡人数超过2700万。这次战争的直接军费消耗有1.1万亿美元,占所有参战国当时国民总收入的大半。人类多年积累的财富毁于一旦。
消极:①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浩劫,世界上大部分地区和人口卷入其中,给人类带来巨大破坏和灾难。
性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
③二战客观上还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大发展。
材料三:德意日法西斯国家被彻底打败,曾经是世界一流强国的英、法受到严重消弱,取而代之的是美、苏两个大国,二战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格局。战后,……在欧亚建立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存在数百年的殖民体系彻底瓦解。二战期间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战后新科技革命的兴起。
积极: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影响:
②彻底粉碎了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通过战争称霸世界的野心;
彻底结束了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瓜分世界的历史;
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对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深远影响。
如何正确认识科技与战争的关系?


科技成果用于战争,毁灭性更大
战争客观上促进了科技的发展
科技是把双刃剑


你认为,二战胜利的原因有哪些?有何启示?
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
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
世界人民的相互支援
二战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
捍卫民族独立和民主自由
法西斯主义不得人心
打结的手枪
我们要热爱和平,避免战争;
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应对人类所面临的挑战。
人民群众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性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
国与国之间应如何相处,我们又如何应对新型国际关系?
畅所欲言
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贏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在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
二战只有一个胜利者,那就是“魔鬼”。 ——斯大林
凡是忘掉过去的人注定要重蹈覆辙。——美﹒桑塔亚娜
呼吁热爱和平、反对战争;
警惕法西斯主义、军国主义死灰复燃;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发展、国家间互相尊重,和平共处;要求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
11、启示
作为中学生,你认为如何才能避免战争?
人民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力量,是社会前进的推动力。
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面临的挑战。
1931.9.18
揭开反法西斯战争序幕
九一八事变
1939.9
1941.6
1942.1
1942
1944
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诺曼底登陆
全面爆发
联合
斯大林格勒战役
转折
扩大
日本偷袭珍珠港
1941.12
最大规模
《联合国家宣言》
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1945
雅尔塔会议
1945
结束
5.8德国投降
9.2日本投降
争取最后胜利
德国进攻苏联
东方主战场
欧洲战场
苏德战场
太平洋战场
课堂总结
1941.10






战争名称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 起止时间 1914-1918年 1939-1945年
交战双方 同盟国、协约国 轴心国、反法西斯联盟
主要战役 凡尔登战役 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战役(转折点)、诺曼底登陆
性质 帝国主义战争 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结果 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世界人民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两次世界大战比较表
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背高频考点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及主要战场
东方主战场:1937年,七七事变,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中国牵制了大部分日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用出了巨大贡献,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1939年9月德国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宣战,二战全面爆发。
欧洲西线战场:
二战扩大欧洲东线战场:1941年6月,德国向苏联发动突然进攻。 莫斯科保卫战: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二战达到最大规模(太平洋战场):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
成立标志:1942年,中、美、苏、英等26国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背高频考点
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意义:各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相互支援,协同作战,逐渐扭转了战争的形势。
启示:不同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国家是可以合作的。
转折点: 1942年7月—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诺曼底登陆:1944年 6月,美英盟军成功登陆法国诺曼底,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三、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
雅尔塔会议:时间:1945.2
三国及首脑:苏联:斯大林、美国:罗斯福、英国:丘吉尔。
内容:①决定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战后德国由美、英、苏等国实行分区占领;②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③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事结束后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影响:进一步协调了行动,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波茨坦会议:时间:1945年7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在波茨坦会晤。
内容:重申雅尔塔会议的精神,并以中美英三国的名义发表了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公告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
1
命题点
提取信息,知识迁移——影响辨识
1. (2019河北18题 2分)在宣言上签字时,确定了美、英、苏、中在前,其他国家按字母顺序排列的原则,承认四大国在反法西斯联盟中的特殊作用。该“宣言”的签署,标志着(  )
A. 中国成为反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
B.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最终形成
C. 美国开始投入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
D. 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2
命题点
提取信息,知识迁移——战争辨识
2. (2016河北18题 2分)它改变了中国战争的性质,也改变了外来援助的结构。英美对日宣战和中国对轴心国的宣战,使亚洲的战争成为一场世界规模的反侵略和反独裁斗争之组成部分。可见,“它”是(  )
A. 台儿庄战役
B. 百团大战
C. 珍珠港事件
D. 斯大林格勒战役
C
一材多设问
3. (2017河北18题 2分)下图所示内容是某次战役前的情报,情报中的“此举”是为了(  )
A. 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
B. 摧毁美军太平洋舰队
C. 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D. 彻底消灭日本法西斯
B
【解析】由材料中列举的有关珍珠港的军事情报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前进行的情报侦察,为日本偷袭珍珠港、摧毁美军太平洋舰队做准备,B项符合题意。
◆变考查点
该战役是(  )
A. 凡尔登战役
B. 日本偷袭珍珠港
C.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D. 诺曼底登陆
拓展设问
B
4.1941年苏联在卫国战争爆发后,决定把莫斯科等中心地区的特大工厂迁移到大后方,一年内被迁走并迅速投产的工业企业达1523家。其中有1360家属于国防工业部门。这一举措( )A.抑制了军事工业的生产热情B.推动了高度集中管理体制的发展C.使苏军在战争初期处于优势D.避免了德国进攻并占领中心地区
3.史料的类型多种多样,价值各有不同。在下列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的史料中,可信度最高的是( )
A.英国首相丘吉尔的二战回忆录
B.关于二战的电影《最长的一天》
C.长篇小说中关于德国闪电战的描述
D.当时拍摄的德国通过华沙街头的照片
D
D
1.请你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下列事件( )
①德军突袭苏联 ②德军闪击波兰 ③日军偷袭珍珠港 ④莫斯科保卫战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②①④③ D.②④③①
2.希特勒自1939年闪击波兰之后,连连得手,他自认为德军“天下无敌”,使希特勒的这个说法破灭的是下列哪个事件( )
A.日军偷袭珍珠港 B.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
C.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D.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成立
C
C
习题链接
3.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下列战场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①西欧战场 ②苏德战场
③东方主战场 ④太平洋战场
A.①④②③ B.②④③①
C.③①②④ D.④①③②
4.历史漫画是一种特殊史料,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作者的主观喜恶。观察右图漫画《睁开眼睛》,迫使其“睁开眼睛”的历史事件是( )
A.德国突袭波兰 B.德国突袭苏联
C.珍珠港事件 D.雅尔塔会议
C
C
3
命题点
材料理解
4. (2015河北18题 2分)第一次将人权写入的国际文件是《联合国宪章》,它庄严宣布“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可见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是(  )
A. 根除了法西斯势力
B. 使民主、人权与和平的思想深入人心
C. 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格局
D. 促进了战后新科技革命的兴起
B
2.1942年1月,什么文件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 )
A.《联合国家宣言》 B.《慕尼黑协定 》
C.《联合国宪章》 D.《凡尔赛条约》
1.从“萨拉热窝事件”“德军闪击波兰”“日军偷袭珍珠港”这三个关键词,你推测论文题目最有可能是( )
A.《论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
B.《突发事件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
C.《法西斯反人类的暴行研究》
D.《暴力冲突是人类交往的主要形式》
B
A
课堂检测
1.唐尼格拉克斯坦在《二战秘史》结语中写道:“关于反法西斯战争,传统的观点虽然承认官方军队和抵抗运动组织的作用同时存在……但着重于强调不同力量间的协调与合作,认为邪恶轴心国家的政权被推翻是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下列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
A.《凡尔赛条约》 B.《慕尼黑协定》
C.《联合国家宣言》 D.《自由大宪章》
2.毛泽东说:“像希特勒这样的法西斯国家的军事生命是建立在进攻上面的,进攻一结束,它的生命也就完了。”二战中的哪次战役直接证明了毛泽东的论断( )
A.莫斯科保卫战 B.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C.诺曼底登陆战役 D.敦刻尔克战役
3.1944年6月6日凌晨,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两栖作战行动拉开了序幕,盟军横渡英吉利海峡到达法国并突破德军防线,欧洲第二战场开辟。这一“作战行动”是( )
A.太平洋战争爆发 B.苏德战争爆发
C.诺曼底登陆战役 D.不列颠空战
C
B
C
5.(2021河北26题 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受新冠疫情影响,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5周年庆典被迫推迟,但还是举行了空中阅兵。美俄两国总统于2020年4月25日发表联合声明,强调二战期间美苏军队的易北河会师“预示纳粹政权的最终失败”,并盛赞“易北河精神”。5月8日,白宫称“美英战胜了纳粹”。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使纳粹德国陷入苏军与美、英盟军东西两个战场夹击的重大事件。
第(1)问对应第一段材料,材料提示涉及战役的四个国家。
本题通过全球抗疫的话题考查二战相关知识点。
由美俄、美苏、纳粹可知道考查内容为二战
答案:(1)诺曼底登陆(或欧洲第二战场开辟)。(2分)
东西线夹击考查二战局势根本性转变战役。联系所学可知使二战局势根本性转变的战役为1944年6月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或者诺曼底登陆)
永远不能忘记,苏联在争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过程中作出了巨大贡献。1941年至1945年卫国战争期间,苏联共有2700万人牺牲,物资损失高达6790亿卢布。如果没有苏联军民的英勇奋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可能会更加艰难。长期以来,世界各国对苏联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肯定。
同样不可讳言,苏联在二战中确实也曾对其他国家和人民造成过伤害。1939年9月苏联打着保卫“西部边界安全”的旗号侵入波兰。1940年春,苏联在卡廷森林制造了卡廷惨案。
在东亚,苏联在二战中发挥的作用是多方面的。苏联对民国政府提供支持,先后三次向中国提供2.5亿美元贷款、出口军事装备并派军事顾问和航空志愿队参与指挥和作战。但苏联也对中国构成一些伤害。
(2)材料认为苏联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既作出了重大贡献,又给其他国家和人民带来伤害。其依据各是什么?
史实(事件)
从材料中找到与设问相关的词语,相关词语的前后就有答题的关键信息
答案在材料中
答案:(2)贡献的依据:1941年至1945年,苏联牺牲了2700万人、物资损失6790亿卢布;支援中国人民抗战。(2分)
带来伤害的依据:1939年9月,侵人波兰;1940年,制造卡廷惨案;给中国造成了伤害。(2分)
(评分说明:贡献、伤害的依据各答出其中一点且意思相近即可。每点2分,共4分)
(3)上述材料和问题表明,评价历史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对俄罗斯来说,颂扬在二战中的“伟大贡献”是其凝聚国内民心、改善国际形象的重要选择。对全人类而言,纪念二战是为了更好地缅怀为人类的解放与进步事业舍生取义的所有先驱,是为了汲取历史教训而不让战火肆虐、生灵涂炭的悲剧重演。纪念二战,只有全面还原历史,才能更好地纪念。
——摘编自冯玉军《全面还原历史,更好纪念二战》
全面客观
史学素养性试题
答案:(3)依据史实,全面、客观评价。(3分)(评分说明:意思相近即可。3分)
第(2)问提及贡献也提及伤害,提示评价原则的一分为二,全面客观的原则
6.(2020河北27题 12分)探究问题。(12分)
纳粹统治下的德国,谎言、恐怖、暴行、战争当道。
材料一 
爱因斯坦出生于德国乌尔姆,父亲是经营不善的犹太人小工厂主。在这样一个家庭中,诞生了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二战前,爱因斯坦多次参与和平运动,纳粹于1933年查抄了他在柏林的住所,爱因斯坦从此常留美国普林斯顿。
爱因斯坦(1879~1955)
(1)据材料一,举出纳粹统治使德国科学家外流的例证。(2分)
本题根据材料寻找信息德国科学家爱因斯坦长留美国,说明外流现象即可。
答案:(1)爱因斯坦常留美国普林斯顿。
材料二 
战争结束了,德国领土又一次在大战后缩水。雅尔塔会议规定苏联获得战前波兰东部领土,波兰则从德国这里得到补偿。波德边界被西移到奥德——尼斯河一线。此外,苏联获得了柯尼斯堡。
整个德国曾经为保卫第三帝国而奋战。不少德国人直到最后一分钟仍然是希特勒的崇拜者。等他们醒过神来,眼前已经是一片片瓦砾。柏林、汉堡、科隆等大城市都被彻底摧毁。人们只好在地下室和废墟中栖身。
全德国为法西斯战争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据统计,自1939年9月二战爆发以来,德国共有五百五十万人死亡,两百万人以上伤残,一千五百万人流离失所。
根据雅尔塔会议对德国占领的规定,1945年6月5日,苏美英法四国组建了盟国管制委员会。美国、英国和苏联各自占领了一片区域,从美国和英国的占领区中又划分出法占区。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杨义成著《不可不知的德国史》
(2)据材料二,归纳纳粹统治给德国造成了哪些后果。(8分)并指出纳粹统治使欧洲陷入了哪场战争。(2分)
本题根据材料寻找相关结果信息即可,注意分段提示信息点,答题凝练关键词。
本题根据材料寻找关键信息结合所学作答二战即可。
答案:(2)后果:领土缩小;大城市被彻底摧毁;伤亡惨重;被分区占领。
第二次世界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