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藤野先生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3-15 18:24: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藤野先生 鲁 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寿镜吾《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章太炎藤野先生,
名叫藤野严九郎,是鲁迅在仙台学医时的先生. 鲁迅(1881—1936)生于浙江绍兴,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自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开始用鲁迅作笔名。
著名作品集有《野草》《朝花夕拾》《呐喊》《彷徨》《坟》等。
本文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作者简介 1、考虑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组织材料的?
2、变换了几个地点?找出相应的语句。
3、记叙的线索是什么?围绕什么选材的?理清文章思路1、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组织材料的?按事情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来组织材料的。2.作者在日本变换了几个地点?①“我”在东京②“我”在仙台③“我”离开仙台后
表明地点转换的语句: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
“我离开仙台之后”.东京仙台北京相识相处离别 围绕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这一中心组织材料。4、叙事线索: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
(相识—相处—离别—怀念)选材:理解感情1.课文除直接写藤野先生外,还依次写了哪些内容?A.在东京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
B.赴仙台途中对日暮里和水户的深刻印象;
C.受到仙台医专的职员的优待;
D.“匿名信”事件;
E.看电影事件。在 东 京东京也无非
是这样——清国留学生不学无术丑态百出,作者对他们厌恶之极,不屑与之为伍修辞:夸张、比喻、反语爱 国清国留学生
赏樱花、学跳舞去 仙 台去仙台日暮里:水户:触发忧国之情反清志士客死之地爱国念念不忘弃医从文的原因匿名信事件——
弱国国民受歧视,从而激发了作者立志 使自己祖国富强的志向看电影事件——
思想受到极大震动,民族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让他认识到中国国民不觉悟,真实造成民族衰弱的主要原因。爱国在仙台在东京 所见所闻--憎恶至极 日暮里、水户-----忧国忧民匿名信事件----愤慨心酸看电影事件----悲愤震动弃医从文----救国救民暗线 感情线索爱国理清线索双线结构:明线: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暗线: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作者的爱国情感—弃医从文)分析藤野先生的人物形象人物刻画:1.藤野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阅读课文,并勾画出与藤野先生有关的内容,看看作者是怎样刻画藤野先生的。 要写好一个人,可以从侧面、正面去描写,在事件中更好地表现、刻画人物。 外貌——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
动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声调——缓慢而很有顿挫抓住特征目睹印象——耳闻亲见——治学严谨生活俭朴学者形象课文如何描写藤野先生的形象?
文章记叙了与藤野先生相处的哪几件事,表现了他的什么品质?添改讲义——正直热忱、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纠正解剖图——严格要求、循循善诱、尊重科学关心实习——真诚关怀、正直无私、热情了解裹脚——认真求实的精神
严谨的治学态度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见课文具体写了四个典型事例,从不同的
侧面表现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小结思 考其他事件与藤野先生有什么关系?“清国留学生”的生活情况
我在仙台的生活情况—— 所作所为使我失望,促使我离开,为后文与藤野先生的相见埋下伏笔。——为后文藤野先生更加感人的教诲与关怀作陪衬。匿名信事件看电影事件由藤野先生订正讲义而来。 用部分日本青年的狭隘来反衬藤野先生的正直无私和心胸广阔。——是我与藤野先生分别的原因。“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我的意见”指     。
“变化”指      。
“变化”的原因是:弃医从文  认识到医学不能救国,更重要的是改变国民的精神,而改变精神首先是靠文艺。学医救国爱 国小 结 本文看似散乱,但实际上都是围绕着歌颂与怀念藤野先生这一中心来选择和组织材料。
形散神聚体味语言研读精彩语段,体味富有感彩的语言.1.精读1—2段,思考:(1)“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与后文哪几句话相呼应?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与“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呼应以极其厌恶的情绪和辛辣讽刺的笔触,描写了清国留学生恶浊庸俗的生活.流露出作者矛盾、失望、痛苦、厌恶的复杂情绪.反衬一个爱国志士忧国忧民的悲愤.“只不过”的意思(2)“实在标致极了”改为“实在丑极了”可以吗?句中“标致”是反语,用以讽刺.“实在”表示“的确”的意思,用“实在”加强“标致”,增强反语的讽刺力量,更强烈表达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鄙视和反感.而改动后语意直露,缺乏了讽刺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