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 习作 ( ) 即景 课堂实录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 习作 ( ) 即景 课堂实录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11-12 20:47: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五上 习作 ( ) 即景 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 学习描写景物变化,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2. 掌握即景描写的写作框架和技巧
3. 学习添加式修改和"文眼"的运用
教学重难点:
1. 捕捉景物变化
2. 有序描写
3. "文眼"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模板搭建
1.确定写作主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描写即景。什么是即景呢?
生:就是眼前看到的景象。
师:没错!那么,我们可以写哪些即景呢?谁来说说?
生:可以写雨中的景象。
生:窗外的景色也可以。
生:操场上的景象也行吧?
师:很好!你们想到了很多。今天,我们就以"雨中即景"为例,来学习如何描写景物的变化。
2.确定写作顺序
师:如果我们要写"雨中即景",你们觉得应该按什么顺序来写呢?(学生思考)生:可以写雨开始下、下雨中、雨停了。
师:非常好!我们可以把这个顺序概括为:雨初、雨中、雨后。请大家在习作纸上写下这个顺序。(学生在习作纸上写下顺序)
3.确定观察要素
师:现在,我们来想想,在描写雨的变化时,我们应该观察哪些方面呢?
生:雨点的大小。
生:雨声。
生:雨下得大不大。
师:很棒!这些都是很好的观察点。还有吗?
生:雨的温度。
生:雨的味道。
师:太好了!你们观察得真仔细。我们把这些整理一下:雨点、雨声、雨量、雨的温度、雨的气味。这些都是我们可以观察的要素。
4.完成写作框架
师:下面,请大家在习作纸上,把"雨初"、"雨中"、"雨后"三个阶段中,每个阶段选择三个要素,想想它们会如何变化。(给学生时间思考和填写)
师:好,让我们来看看大家写了什么。你来说说你的想法。
生:我写的是,雨初时雨点小,雨声轻,雨量少;雨中时雨点大,雨声响,雨量多;雨后时雨点没了,雨声停了,地上有积水。
师:很好!小明观察得很仔细,你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吗?
生:我觉得还可以写雨的温度。雨初时凉凉的,雨中时感觉冷了,雨后空气很清新。
师:非常好!大家的观察各有特色。记住,我们要写出变化,而且变化要来得快、来得多。
5.扩展思考
师:除了"雨中即景",我们还可以写些什么即景呢?
生:可以写"窗前即景"。
师:好主意!如果写"窗前即景",我们可以怎么安排顺序呢?
生:可以按近景、中景、远景来写。
师:非常棒!这样的安排既有层次,又能展现不同距离的变化。
6.总结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如何描写即景,重点是要:
①确定写作主题
②安排合理的顺序
③选择观察的要素
④描写景物的变化
师:记住,要让变化来得快、来得多,但不要超过三个变化,这样既丰富又不会太复杂。
二、分段构建写作框架
1.确定可变要素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写《雨中即景》。首先,让我们来想想,关于雨,有哪些可以变化的地方?谁来说说看?(学生踊跃举手)
生:雨点!
生:雨声。
生:雨量。
师:很好!还有吗?(学生思考片刻)
生:老师,我觉得还有雨的温度。
师:非常棒!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我们来总结一下,关于雨,可以变化的有:雨点、雨声、雨量、雨温。这些都是我们可以描写的要素。
2.探讨变化方式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可以描写的要素,那么这些要素会怎么变化呢?让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
师:先说说雨点,它会怎么变?
生:雨点可以从小变大!
师:对,很好的观察。那雨声呢?
生:雨声可以从轻到重。
生:老师,我觉得也可以说从弱变强。
师:都说得很好。雨量呢?生:雨量可以从少变多。
师:很棒!那雨温呢?这个可能稍微难一点,谁来试试?(学生思考)
生:雨温...可能开始是凉的,后来会有点暖和?
师:非常好的想法!你们真是太棒了。我们来把这些变化总结一下:
雨点:从小到大
雨声:从弱到强
雨量:从少到多
雨温:从凉到暖
3.选择描写要素
师:我们发现了这么多变化,但在写作时,我们不需要把所有的都写上。你们觉得选几个合适呢?
生:三个?
师:很好!选择三个要素来描写是个不错的主意。这样既能展现变化,又不会让文章太复杂。那么,我们就选前三个:雨点、雨声和雨量。
4.构建写作框架
师:接下来,我们要把这三个要素放入我们的写作框架中。还记得我们之前讨论的写作顺序吗?
生:记得!是雨初、雨中、雨后。
师:没错!现在,我们来完成一个简单的写作支架。请大家在习作纸上画三个横格,分别写上"雨初"、"雨中"、"雨后",然后在每个横格下面列出我们选择的三个要素:雨点、雨声、雨量。(学生开始在习作纸上完成支架)
师:完成后,想一想在每个阶段,这三个要素会是什么样子的。比如,雨初时,雨点是小的,雨声是轻的,雨量是少的。
5.引导创作
师:现在,让我们来尝试写几句。谁来说说"雨初"时的场景?
生:雨初时,小小的雨点轻轻地落下,发出细微的沙沙声,地面上只有零星的水痕。
师:写得真好!生动形象。那"雨中"呢?
生:雨中时,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打在地上,雨声渐渐变大,雨水汇成了小溪。
师:非常棒!你们的描写既有变化,又有画面感。最后,谁来说说"雨后"的景象?生:雨后,雨点停了,只有树叶上偶尔滴落的水珠发出轻响,地上到处是大大小小的水洼。
师:太棒了!你们的描写既有细节,又展现了变化。记住,好的即景描写要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6.总结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如何描写《雨中即景》。记住,要选择合适的描写要素,展现它们的变化,并按照时间顺序来安排。
三、逐一完善各个片段
1.雨初场景描写
师:同学们,我们先来描写雨初的场景。记住,要按照我们确定的三个要素:雨点、雨声、雨量来写。谁来试试?(学生思考片刻)
生:雨开始下了,天空中飘落下黄豆大小的雨点。
师:很好!那雨声呢?
生:雨点落在地上几乎没有声音,好像被大地吸走了。
师:非常棒!那雨量呢?
生:地面慢慢变湿了,出现了一些小水痕。
师:太好了!让我们把这些描写整合一下。(课件出示:示范段落)
"雨开始下了,只见黄豆大小的雨点从空中落下来,落到地上时几乎悄无声息,仿佛被大地一下子吸干了。慢慢地,你能听到沙沙的轻响。天地间渐渐挂起一层薄薄的雨帘,地面也变得湿漉漉的,很快就布满了星星点点的水痕。"
师:看,我们写出了雨初时雨点、雨声和雨量的变化。这就是即景描写,要让读者感觉身临其境。
2.雨中场景描写
师:接下来,我们要描写雨中的场景。这时候,雨的变化会更明显。我们来用一种叫"扫描法"的方法来写。(在黑板上画出三条横线,分别标注"雨点"、"雨声"、"雨量")
师:首先,我们要用一些表示变化快、时间短的词语。谁能说几个这样的词?生:突然间!
生:顷刻间。
生:一瞬间。
师:非常好!还有像"猛然间"、"霎时间"、"转眼间"等等。现在,让我们用这些词来描写雨中的变化。(引导学生逐一描写三个要素的变化)
师:来,我们一起看看这段描写:
"顷刻间,雨帘变得又浓又厚,又白又亮。雨声突然变得噼里啪啦,落在砖片上还会反弹起来。一会儿功夫,地上就出现了小水洼,深一脚浅一脚,有时甚至能把整只脚都淹没。"
师:看,我们写出了雨中时雨点、雨声和雨量的剧烈变化。记住,要让变化来得快、来得多。
3.雨后场景描写
师:最后,我们来描写雨后的场景。这时候,一切都在慢慢恢复平静。我们还是按照雨点、雨声、雨量的顺序来写,但要注意描写它们是如何减弱的。
生:雨点变小了,从豆大变成了针尖大小。
生:雨声也变轻了,只能听到树叶上偶尔滴落的水珠声。
生:地上的水洼开始慢慢变小,有的地方已经干了。
师:非常好!让我们把这些描写整合一下:
"雨渐渐小了,雨点从豆大变成了针尖大小。噼里啪啦的雨声慢慢减弱,只剩下树叶上偶尔滴落的水珠发出的轻响。地上的水洼开始缓缓退去,露出了湿润的地面。"
4.总结与练习
同学们,我们学习了如何描写雨初、雨中和雨后的场景。记住,要抓住关键要素,描写它们的变化,让变化来得快、来得多。现在,请大家试着完成整篇《雨中即景》的写作。如果觉得难度大,也可以选择其他的即景来写,比如《窗前即景》或《操场即景》。重要的是要运用我们今天学到的方法。
四、修改环节
1.引入修改概念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完成了《雨中即景》的初稿。现在,让我们来学习如何修改和提升我们的作文。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添加式修改,特别是添加一个贯穿全文的"文眼"。
2.介绍"文眼"概念
师:什么是"文眼"呢?它就像是一个贯穿全文的线索,能让我们的文章更加生动、连贯。比如在著名的《鸟的天堂》中,作者就用了"静树之动"、"人心之动"、"心欢喜而后动"这样的变化来贯穿全文。
3.选择"文眼"
师:在我们的《雨中即景》中,我们可以选择一个不会随雨势变化的物体作为我们的"文眼"。大家觉得选什么比较好呢?
生:树!
生:房子!
生:路灯!
师:都是很好的想法。今天我们就以一棵榕树为例,来看看如何把它融入我们的文章中。
4.示范添加"文眼"
师:我们要在雨初、雨中、雨后三个部分都添加关于榕树的描写。先来看雨初的部分:
"眼前的那棵榕树在大雨初至时,显得格外期待。每一片叶子都在闪动,随着雨点在叶片上留下斑驳的痕迹。树叶好像在欢呼:'雨来了,我爱你!'"
师:看,我们把榕树的"期待"融入了雨初的描写中。谁来试试描写雨中时榕树的样子?
生:大雨哗啦啦地下,榕树好像在洗澡。
师:不错!让我们再丰富一下:
"大雨噼里啪啦地往下倾倒,那棵榕树却显得格外坚强。每片叶子被雨水冲刷得油光发亮,翠绿的颜色明亮耀眼,仿佛每片叶子上都有新生命在颤动。"
师:最后是雨后,谁来试试?
生:雨后的榕树像刚洗完澡,很清爽。
师:好主意!我们再补充一下:
"雨后的榕树仿佛刚洗了个澡,焕然一新。零星的雨滴还顺着树的须根滑落,它似乎在满足地说:'今天真是痛快,我喝了个饱。谢谢你,夏天的暴雨!'"
5.讲解写作技巧
师:同学们,通过添加榕树这个"文眼",我们的文章变得更加生动了。记住以下几点:A写即景就是写变化。B变化要有序,需要我们精心策划。C用"文眼"贯穿全文,能让文章更有层次感。
6.学生实践
师:现在,请大家回去修改自己的《雨中即景》作文。选择一个适合的"文眼",把它融入雨初、雨中、雨后三个部分。记住,要体现出"文眼"随雨势变化的不同状态。
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添加式修改和"文眼"的运用。这些技巧不仅适用于《雨中即景》,在其他描写性文章中也能用到。记住,好的即景描写要让读者感同身受,而贯穿全文的"文眼"能帮助我们达到这个目标。
板书设计
( )即景
有序表达
写清变化
寓情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