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总复习 课件+教学设计--人教版数学六上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九单元总复习 课件+教学设计--人教版数学六上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11-12 12:05:07

文档简介

一起课件 专注教学课件制作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总复习》。
二.教学目标:
1.数学运算与推理能力:通过分数、百分数运算及几何图形等内容的复习,提升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2.问题解决与数据分析能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掌握统计图表绘制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3.学习态度与团队协作: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复习意识,同时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三.教学重点:
复习分数、百分数运算及几何图形等内容
四.教学难点:
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方法:
教法:启发法、探究法和直观演示法
学法: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法
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提问的方式,回顾本学期学习的主要内容:分数运算、百分数等。
引出复习的主题:六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分数运算与百分数。
二、复习旧知
分数运算:
复习分数乘法的意义、计算方法(包括分数乘整数、分数乘分数、分数乘小数)。
复习分数除法的意义、计算方法(包括分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分数)。
复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
通过例题和练习题,巩固分数运算的计算方法。
图形与几何:位置与方向和圆的相关知识点。
比:学习比的意义,比的基本性质和比的应用。
百分数:
复习百分数的意义。
复习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方法。
通过例题和练习题,巩固百分数的计算和应用。
统计、数与形:回顾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作用,分析扇形统计图中的数据和从图形中引出数的规律。
三、深化理解
分数除法的应用:
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应用,如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等。
强调单位“1”的概念,并教会学生如何运用单位“1”解决实际问题。
百分数的应用:
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百分数的应用,如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等。
强调百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折扣、利率、税率等。
四、巩固练习
发放练习题卡片,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错误。
完成后,教师选取部分练习题进行讲解,强调解题方法和思路。
五、总结提升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和解题技巧。
强调分数运算和百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数学素养。
六、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准备。(共96张PPT)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九单元
目 录
目 录
分数乘、除法

图形与几何



百分数

统计、数与形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分数乘、除法
复习导入
复习导入
你还记得我们都学习了哪些有关分数乘法的知识吗?
学了哪些有关分数除法的知识呢?
知识回顾
知识回顾
分数乘法
分数乘法
问题解决
分数乘整数、分数乘分数
分数乘小数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
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
知识回顾
知识回顾
分数除法
倒数的认识
分数除法
倒数的概念
求一个数的倒数
计算方法
混合运算
解决实际问题
分数除以整数
一个数除以分数
分数混合运算
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
已知两个量的和(差),其中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几分之几,求这两个量
利用单位“1”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回顾
知识回顾
分数乘整数
分数乘分数
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计算方法:用分子乘整数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计算。
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计算方法: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计算。
实战演练
实战演练
计算下面各题。
5 - ÷  
=
=
1 - ×    
= 1 -
=
知识回顾
知识回顾
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一般情况下,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不能约分的可以先将分数化成小数或小数化成分数,再计算。
分数除法
一个数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倒数
①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②求倒数的方法:真分数和假分数的倒数是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整数的倒数是先把整数看做分母是1的假分数,再交换分子和分母的位置。
知识回顾
知识回顾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简便计算。
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在没有括号,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时,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时,要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时,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实战演练
实战演练
计算下面各题。
× 98 + × 98
=()×98
= 98  
×36
=
= 20+9+15
= 44
整数乘法的结合律、交换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知识回顾
知识回顾
解决实际问题
甲车每小时行驶120千米,乙车的速度与甲车速度的相等,甲车的速度是丙车速度的。乙车和丙车的速度各是多少
乙车的速度:120×=100(千米/时)
丙车的速度:120÷=96(千米/时)
答:乙车和丙车的速度各是100千米/时和96千米/时。
知识回顾
知识回顾
单位“1”的量×几分之几=部分量(几分之几相对应的量)
部分量÷部分量占单位“1”的几分之几=单位“1”的量
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
1.想一想分数乘、除法应怎样计算,再计算下面各题。
=
=
=
=
14
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
2.回答下列问题。你认为在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时,最关键的是什么?
(1)一件衬衣原价125元,现在降价到原价的 。现在售价是多少元?
1 =25(元)
答:现在售价是25元。
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
(3)判断对错,对的画“ √”,错的画“×”。
(1)一个真分数的倒数一定比这个真分数大。 ( )
(2)一个数乘分数的积一定比原来的数小。 ( )
(3)一个数除以分数的商一定比原来的数大。 ( )

×
×
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
(2)一件衬衣降价元,原价为100元。这件衬衣现价是多少元?
1 =(元)
答:现在售价是元。
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
4.地球上海洋面积是36000万平方千米,占地球总面积的 。地球总面积是多少万平方千米?
36000÷51000(万平方千米)
答:地球总面积是51000万平方千米。
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
5.三个同学跳绳。小明跳了120个,小强跳的是小明跳的,小亮跳的是小强跳的。小亮跳了多少个?
120××=50(个)
答:小亮跳了50个。
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
6.五年级同学收集了165个易拉罐,六年级同学比五年级多收集了,六年级收集了多少个易拉罐?
165×(1)=165×195(个)
答:六年级收集了195个易拉罐。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图形与几何
复习导入
复习导入
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图形与几何的相关知识吧!
知识回顾
知识回顾
图形与几何
位置与方向

描述物体的位置
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
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
圆和扇形的认识
圆的周长和面积
圆环的面积
知识回顾
知识回顾
1、描述物体的位置、位置关系的相对性、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
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的关键是方向、角度、距离,还要找准参照点。描述行走路线时,一定要注意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实战演练
实战演练
看图回答问题。
(1)小玲家在商场的什么位置?
(2)商场在书店的什么位置?书店在商场的什么位置?
(3)描述小玲从家到书店所走的路线。
实战演练
实战演练
(1)小玲家在商场东偏南30°方向上2500米处。
(2)商场在书店东偏北45°方向上1000米处。书店在商场西偏南45°方向上1000米处。
(3)小玲从书店出发,先向东偏北45°方向走1000米到商场,再向东偏南30°方向走2500米到家。
知识回顾
知识回顾
2、根据描述画出物体位置和绘制简单的路线图
绘制路线图时,首先根据距离确定好单位长度,然后确定起点的位置,建立方向标,再根据描述的路线,改变观测点,依次画出每个目标的位置。
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
说一说小动物们居住的位置;
请你帮小熊、小象、小鹿解决一下它们提出的问题;
小猴住在小熊家的东偏南方向400米处;小象去小鹿家要先向西偏南方向走300米到小猴家的位置,再向东走400米;小鹿去找小熊玩,要走800米。
实战演练
实战演练
根据描述画出公共汽车的行驶路线。
汽车从起点出发,先向西偏北40°方向行驶3千米,再向正西方向行驶2千米,最后向西偏南55°方向行驶4千米到达终点。
知识回顾
知识回顾
3、圆和扇形的认识
(1)画一个直径是4cm的圆,并标出它的直径、半径和圆心。
(2)画一个半径为1.5cm,圆心角为90°的扇形。
画一画,想一想。
实战演练
实战演练
圆心
直径
半径
(2)
(1)
通过你们画的这个圆,说说你们知道了什么?
从画扇形的过程中,回忆起扇形的哪些知识?
知识回顾
知识回顾
4、圆的周长、面积和圆环的面积
圆的周长计算公式:c=πd或c=2"π"r
圆周率:用字母π表示,它是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一般我们取近似数“3.14”来参与计算。
圆的面积公式:S=πr2。
圆环的面积计算方法:S=πR2-πr2或者S=π(R2-r2)。
实战演练
实战演练
看图计算阴影部分的面积。
10cm
12cm
3.14×122-3.14×102=138.16(cm2)
3.14×(122-102)=138.16(cm2)
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
1.写出下面各题的最简单的整数比。
(1)一个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是( )
(2) 一个圆的半径和直径的比是( )
(3) 两个圆的半径分别是2cm 和3cm,它们的直径的比是( ),周长的比是( ),面积的比是( )。
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
2.如下图所示,圆的半径是5cm,先把圆与正方形之间的部分涂上颜色,然后求出涂色部分的面积。
(5×2) =100(cm )
答:涂色部分的面积是21.5cm 。
100-78.5=21.5(cm )
3.14×5 =78.5(cm )
z
5 cm
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
3.一个公园是圆形布局,半径长1km,圆心处设立了一个纪念碑。公园共有四个门,每两个相邻的门之间有一条直的水泥路相通,长约1.41km。
(1)这个公园的围墙有多长?
求圆形公园的围墙长度,就是在求这个圆的周长。
2×3.14×1=6.28(km)
答:这个公园的围墙长6.28km。
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
3.一个公园是圆形布局,半径长1km,圆心处设立了一个纪念碑。公园共有四个门,每两个相邻的门之间有一条直的水泥路相通,长约1.41km。
(2)北门在南门的什么方向?距离南门多远?
北门在南门的正北方,距离南门2km。
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
3.一个公园是圆形布局,半径长1km,圆心处设立了一个纪念碑。公园共有四个门,每两个相邻的门之间有一条直的水泥路相通,长约1.41km。
(3)如果公园里有一个半径为0.2km的圆形小湖,这个公园的陆地面积是多少平方千米?
3.14×12-3.14×0.22=3.0144(km2)
答:这个公园的陆地面积是3.0144km2。
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
4.用三张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白铁皮(边长是1.8m),分别按下面三种方式剪出不同规格的圆片。三种圆片的周长分别是多少?
大:C==3.14×1.8=5.652(m)
中:C==3.14×(1.8÷2)=2.826(m)
小:C==3.14×(1.8÷3)=1.884(m)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复习导入
复习导入
你还记得我们都学习了哪些有关比的知识吗?
知识回顾
知识回顾

比的意义
比的基本性质
比的意义
求比值
比的基本性质
化简比
按比分配
比的应用
知识回顾
知识回顾
(一)比的意义
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比是除法关系的另一种表示。
比与除法的关系及比的各部分名称:
比号
15 10


15 10
÷

2
3
前项
后项
比值
被除数
除数

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能除尽时也可以用小数表示,能整除时就用整数表示。
实战演练
实战演练
填一填。
1、3∶7=(  )÷(  )=。
2、书法小组有男生6人,女生5人,男女生人数的比是(   );
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   );男生和全小组人数的比
是(   );女生和全小组人数的比是(   )。
3
7
7
6:5
5:6
6:11
5:11
3
实战演练
实战演练
说一说比与分数、除法有什么关系,指出下面每个比的前项、后项,并求出比值。
0.6 : 0.3
2 : 5
前项
后项
=
前项
后项
=
前项
后项
=
知识回顾
知识回顾
比、除法、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区 别 联 系

除法
分数
前项
被除数
分子
:比号
÷(除号)
—(分数线)
后项
除数
分母
比值

分数值
一种关系
一种运算
一种数
后项
可以是0吗
比值
可以是哪些数
分数
小数
整数
知识回顾
知识回顾
(二)比的基本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应用比的基本性质,我们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知识回顾
知识回顾
(三)比的应用(按比分配)
根据比求出总份数。
求出各部分数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运用分数乘法列式计算,求出各部分的量。
化简比。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实战演练
实战演练
化简下列各比。
15 : 10
=(15÷5):(10÷5)
= 3:2
实战演练
实战演练
化简下列各比。
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
1、一件衬衣售价为100元,一条长裤的价钱和这件衬衣的价钱之比是3:2。这条长裤售价是多少元?
根据题意可知,一条长裤的价钱是一件衬衣价钱的,
所以长裤的价钱为:
(元)
答:这条长裤售价是150元。
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
2.用84cm长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宽的比是2:1。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宽分别是多少厘米?
长方形的长为:(cm)
答: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28cm和14cm。
长方形的宽为:4(cm)
长、宽之和为:84÷2=42(cm)
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
3.用84cm长的铁丝围成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三条边长度的比是3:4:5。三条边各是多少厘米?
先求每一份是多长:84÷(3+4+5)=7(cm)
答:三条边各是21厘米、28厘米、35厘米。
三边长分别为:7×3=21(cm)
7×4=28(cm)
7×5=35(cm)
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
4.小明和爷爷的年龄比是1:6,已知小明比爷爷小50岁。小明和爷爷的年龄和是多少岁?
1+6=7
50÷(-)
=50÷
=70(岁)
答:小明和爷爷的年龄和是70岁。
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
5.要按照原汁:水=1:6的比把高浓缩橙汁原液配制成普通橙汁。
(1)30mL的原液要加入多少毫升水?
30×6=180(mL)
答:要加入180毫升水。
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
5.要按照原汁:水=1:6的比把高浓缩橙汁原液配制成普通橙汁。
(2)要配制3500mL普通橙汁,需要多少毫升的高浓缩原汁?
1+6=7
3500÷7=500(mL)
答:需要500mL的高浓缩原汁。
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
6.甲、乙、丙、丁四个家庭共存款22000元,其中甲、乙、丙三个家庭存款数的比是5:4:7。甲家庭比丁家庭的存款数多1000元,这四个家庭各有多少元的存款?
22000-1000=21000(元)
5+4+7+5=21
甲:
乙:
21000×=5000(元)
21000×=4000(元)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百分数
复习导入
复习导入
你还记得我们都学习了哪些有关百分数的知识吗?
知识回顾
知识回顾
百分比
百分数的意义与读、写法
百分数的认识
百分率
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
求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
问题解决
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
知识回顾
知识回顾
(一)百分数的意义及读、写
意义: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读写: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读作:百分之……
实战演练
实战演练
脂肪含量占这盒牛奶的百分之三点五
蛋白质含量占这盒牛奶的百分之二点八
3.5%表示:
2.8%表示:
实战演练
实战演练
2.读出下面各数。
3.写出下面各数。
12%读作:
10.5%读作:
百分之十二 
百分之十点五 
百分之二十写作:
百分之零点五写作:
20% 
0.5% 
知识回顾
知识回顾
(二)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
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比如命中率、及格率、优秀率、发芽率、合格率等都是百分率。
百分率:
知识回顾
知识回顾
百分数是分母为100的分数转化成的特殊形式。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方法相同,用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只是得数要用百分数表示。
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
知识回顾
知识回顾
小数转化成百分数:把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在后面添上百分号。如果位数不够,用“0”补足,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分数转化成百分数:先用分子除以分母化成小数,除不尽的一般保留三位小数,再化成百分数。
百分数与小数、分数的互化
实战演练
实战演练
把下面的分数和小数化成百分数。
0.258 =
25.8%
=
50%
2.6 =
260%

0.333 =
33.3%
0.03 =
3%
0.005 =
0.5%
实战演练
实战演练
六(1)班有学生 45 人, 其中有 10人眼睛近视,六(1)班的近视率是多少?
近视率 =
六(1)总人数
近视人数
×100%
=
45
10
×100%
≈ 22.2%
答:六(1)班的近视率是22.2%。
知识回顾
知识回顾
(三)问题解决
“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解题方法:
①用方程解决问题;
②用算术方法计算。
实战演练
实战演练
李阿姨在国庆节期间,在手机店买了一部手机,用去1840元,是原价的80%。这部手机原价是多少?
解法2:设原价是x元。 80%x = 1840  x = 2300
解法1: 1840÷80% = 2300 (元)
实战演练
实战演练
取小麦500g,烘干后,还有428g。计算出这种小麦的烘干率和含水率。
烘干率 =
烘前的质量
烘干后的质量
×100%
烘干率 =
500
×100%
428
= 85.6%
实战演练
实战演练
取小麦500g,烘干后,还有428g。计算出这种小麦的烘干率和含水率。
含水率=
烘前的质量
-烘干后的质量
×100%
烘前的质量
含水率 = ×100% = 14.4%
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
1.在北纬70°以上的地方,一年连续约有2个月的时间没有夜晚,没有夜晚的时间占全年的______ %。由于纬度比较高,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七月份的每天平均日照时间大约是一天的75%,有____小时。
×100%≈16.67%
16.67
4×75%=18(小时)
18
2.解方程。
(1) x+25%x = 50
(2) x-62.5%x =
解:125%x = 50
1.25x = 50
X = 50÷1.25
X = 40
解:37.5%x = 0.3
X = 0.3÷0.375
X = 0.8
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
3.收集的风景图片占60%,人物图片占30%,风景图片比人物图片多15张。一共收集了多少张图片
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
解:设一共收集了x张图片。 
60%x-30%x = 15 
X = 50 
答:一共收集了50张图片。
4.幸福林场有一片面积80公顷的空地,现将其中的30%种上杨树,剩下的按3∶5的比种上樟树和柳树,这三种树各种多大的面积?
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
柳树: (80-24) × = 35 (公顷)
杨树: 80×30% = 24 (公顷)
樟树: (80-24) × = 21 (公顷)
答:这三种树各种24公顷、21公顷、35公顷。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统计、数与形
复习导入
复习导入
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统计图以及数与形的相关知识吧!
知识回顾
知识回顾
统计、数与形
统 计
从图形中引出数的规律
扇形统计图的认识
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数与形
扇形统计图的
特点、作用
分析扇形统计
图中的数据
知识回顾
知识回顾
(一)扇形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用整个圆表示总数,扇形的大小表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
它能很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量与总量之间的关系。
实战演练
实战演练
春山果园各种果树数量如下表:
种类 苹果树 梨树 桃树 其他
数量/棵 80 60 40 20
百分比
(1)计算出每种果树的棵数占总棵数的百分之几。
10%
40%
30%
20%
实战演练
实战演练
其他( )%
苹果树
( )%
梨树
( )%
桃树
( )%
(2)完成下面的统计图。
40
30
20
10
(3)填一填。
①上图中整个圆表示(      ),也就是( )。
②苹果树棵数占总棵数的(   )。
③所有扇形表示的百分比之和是(  )。
果树的总棵数
单位“1”
40%
1
知识回顾
知识回顾
(二)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常用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各数量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既可以清楚地表示数量的多少,又能清楚地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
李老师对六(1)班全体同学进行最喜欢的运动调查(每人只能选一项),并将调查的结果绘制成如下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其他
踢毽子
跳绳
12.5%
乒乓球
30%
篮球
20%
图二
实战演练
实战演练
(人数/人)
8
5
6
9
其他
踢毽子
跳绳
12.5%
乒乓球
30%
篮球
20%
图二
实战演练
实战演练
(人数/人)
8
5
6
9
(1)六(1)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8÷20% = 40 (人)
其他
踢毽子
跳绳
12.5%
乒乓球
30%
篮球
20%
图二
实战演练
实战演练
(人数/人)
8
5
6
9
(2)喜欢踢毽子的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百分之几?
6÷40×100% =15%
其他
踢毽子
跳绳
12.5%
乒乓球
30%
篮球
20%
图二
实战演练
实战演练
(人数/人)
8
5
6
9
(3)在图1中画出代表喜欢“乒乓球”项目人数的直条。
40×30%×100% = 12 (人)
知识回顾
知识回顾
(三)从图形引出数的规律
1.可以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的找出规律。
2.从1开始,连续几个奇数的和等于奇数个数的平方。
如:1+3+5+7+9+11+13=49
实战演练
实战演练
看图找规律。
2=( )2+1=( )
2+4=( )2+2=( )
2+4+6=( )2+3=( )
1
2
2
6
3
12
仔细观察图,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
1.填一填。
(1)1+3+5+7+9+11+13+15=(  )=(  )。
(2)1+3+5+7+9+11+9+7+5+3+1=( )。
82
64
6 +5 =61
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
2.用同样长的小棒摆一摆。
( )根
( )根
( )根
( )根
第5幅图需要(  )根。
4
12
24
40
60
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
3.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正逐步提高,在2010年监测的330个城市中,有273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监测城市的空气质量情况如下图所示。
(1)空气质量达到三级标准的城市有多少个?
330×16.1%≈53(个)
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
3.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正逐步提高,在2010年监测的330个城市中,有273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监测城市的空气质量情况如下图所示。
(2)了解你所在城市的空气质量,讨论一下如何提高空气质量。
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
4.近年来,我国石油进口量占全部石油消费量的比例在逐年递增。2010年我国石油进口量占全部石油消费量的百分比如下图。
(1)石油进口量大约是2.39亿吨,石油总消费量是多少?
2.39÷54%≈4.43(亿吨)
学以致用
学以致用
4.近年来,我国石油进口量占全部石油消费量的比例在逐年递增。2010年我国石油进口量占全部石油消费量的百分比如下图。
(2)消费国产石油多少亿吨?
4.43×46%≈2.04(亿吨)
版权声明
课件版权归属“一起课件”,仅可自用,不可传播,不得用作商业性使用,不得上传至百度文库、等盈利网站。任何侵权行为将被视为版权侵害,侵权者将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注意】字体安装之后
必须要重启PPT,字体
(适用于字体种类较少的情况) 才能显示出来。
找到压缩包中 鼠标左键双击 双击后,选择左上角的“安装”
的字体文件夹 字体文件
【注意】字体安装之后
也必须重启PPT。
(适用于字体种类较多的情况)
找到压缩包中 打开后有较多字体安装包,Ctrl+A全选 将字体文件包粘贴到:C盘 >
的字体文件夹 windows文件夹 > fonts文件夹
(Mac系统的安装与windows系统类似,仅提供路径)
找到压缩包中的字体文件夹 应用窗口中打开“字体册”
鼠标左键双击字体文件 界面左上方点击“+”
双击后,选择左上角的“安装” 选中要安装的字体,点击“打开”
【注意】Mac系统与Windows系统一样,都需要重启PPT,字体才能显示出来。
“明明自己电脑上安装成功了,播放也正常的,但拿去教室
电脑上播放,字体又变得乱七八糟!”
老师们自己电脑上安装成功了,代表安装在自己电脑上的C盘
(一般情况下),但如果教室电脑上没有安装过PPT内所用的
特殊字体,在打开PPT时,会出现字体不一或缺失的情况。
把字体文件复制粘贴到教室电脑上的 C盘> windows > fonts文件夹里即可。
在教室电脑上找到压 打开后框选中字体 将字体文件包粘贴到:C盘 >
缩包中的字体文件夹 包,Ctrl+C复制 windows文件夹 > fonts文件夹
【注意】转图片后,图
片会自动对齐页面正中
在自己的电脑上将有特殊字体的可编辑文字转化成图片即可。 心,需自己移动到原位
选中含有特殊字体的可编 Ctrl+V粘贴,点击右下角 点击“粘贴选项” 下右边
辑文字框,Ctrl+X剪切 图标 的图标,选择粘贴为图片
“下载了字体,安装也成功了,电脑也重启了,但PPT内却
找不到这款字体了?!”
一般这种情况出现在有多种字重的情况(例:阿里巴巴普惠
体),部分字体隐藏了。字重:可以理解为改款字体的不同粗细呈现
最直接的方法是 完毕后,
打开PPT,直接搜索字体+字重。
前提是确保完成一下操作:①字体安装后重启PPT; ②把这款字体整个系列(全部字重)都已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