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章 第七讲 机械运动 同步练习(学生版+教师版)2025年中考物理人教版一轮专题训练(贵州)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篇章 第七讲 机械运动 同步练习(学生版+教师版)2025年中考物理人教版一轮专题训练(贵州)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11-12 14:19:10

文档简介

第二篇章 力学
第七讲 机械运动
A层·基础练
一、选择题
1.(2024·内江中考)刻度尺是实验室中常用的一种测量工具,它用来测量 (C)
A.时间      B.温度
C.长度 D.质量
2.(2024·天津中考)我国自主研发的“手撕钢”薄如蝉翼,其厚度大约是物理课本一张纸厚度的五分之一,则一张“手撕钢”的厚度最接近于(D)
A.2 dm B.2 cm
C.2 mm D.0.02 mm
3.(2024·自贡中考)2024年3月20日,我国鹊桥二号中继星由长征八号遥三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共同升空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以鹊桥二号为参照物,长征八号是静止的
B.以地球为参照物,鹊桥二号是静止的,长征八号是运动的
C.以月球为参照物,鹊桥二号是静止的,长征八号是运动的
D.以太阳为参照物,鹊桥二号是运动的,长征八号是静止的
4.(多项选择)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
A.前10 s内甲车运动的路程大于乙车运动的路程
B.乙车到达600 m处所用时间大于甲车到达600 m处所用时间
C.乙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D.甲、乙两车在40 s内的平均速度不同
5.(多项选择)(2024·贵阳模拟)甲、乙两位同学在一段平直的道路上骑自行车,他们从同一地点O同向出发,两位同学的s-t图象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D)
A.20~60 s内,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乙比甲晚20 s开始运动,且v=3 m/s
C.0~60 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6 m/s
D.当t=40 s时,甲、乙第一次相遇,相遇时距离O点120 m
二、填空题
6.(2023·达州中考)长度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如图是某同学使用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长度的情景,则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1 mm,被测物体的长度是 3.50 cm。
7.(2023·深圳中考)某同学用停表测量时间的情况如图,停表读数为 100.8 s。
8.(2024·贵阳模拟)如图是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地往同一方向的运动图像,8 s时两物体相距 12 m。
三、作图题
9.图甲是某物体在一段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v-t图像。请你在图乙中大致画出对应的s-t图像。
答:
四、实验与科学探究题
10.(2024·铜仁模拟)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气泡的运动规律”的实验。该装置中注有足量的水,最下端有一个气泡,当将装置按如图所示放置时,最下端的气泡将上升。
(1)在探究气泡运动的快慢时,依据的物理原理是 v= (填公式),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秒表 和刻度尺。
(2)实验中,小明设计的操作方案是:等气泡运动一段路程到达0点后开始计时,并在玻璃管上以0点为起点每隔10 cm处作一个刻度标记,测出气泡从0点运动到每一个刻度标记处所用的时间(如图所示),如表所示为小明同学在实验中测得的数据。
从0点开始的路 程s/cm 0 10 20 30 40
从0点开始计时 的时间t/s 0 1 2 3 4
(3)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可知气泡上升过程是做 匀速直线 (选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运动,上升的速度为 0.1 m/s。
(4)实验中,为了更准确地测量气泡运动的时间,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 慢 (选填“慢”或“快”)些。
五、综合应用题
11.(2024·遵义模拟)小田一家国庆节期间从南宁东站乘动车出发去桂林旅游。已知南宁东站到桂林的铁路全程为430 km,他们乘坐的动车长为200 m,时刻表如表所示。求:
车站 到达时间 发车时间
南宁东 始发站 08:15
柳州 9:26 9:30
桂林 10:45
(1)该次动车从南宁东站到桂林运行需要多少小时;
(2)该次动车从南宁东站到桂林运行的平均速度;
(3)若该次动车以50 m/s的速度,完全通过长度为1 100 m的山洞所需的时间。
解:(1)由列车时刻表可知,该次动车从南宁东站运行到桂林所用的时间:
t1=10:45-08:15=2 h 30 min=2.5 h;
(2)则该次动车从南宁东站到桂林运行的平均速度:v1===172 km/h;
(3)动车完全通过山洞所行驶的路程:
s2=L山洞+L车=1 100 m+200 m=1 300 m,
由v=可知,动车完全通过山洞所需的时间:t3===26 s。
B层·能力练
12.如图所示是甲、乙两车运动的s-t图像,当两车从同一地点,同时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时,v甲∶v乙= 3∶2 ,当时间t= 6 s时,两车相距12 m。
13.(2024·遵义模拟)小明在调试无人机时,收集了无人机某一段的路程与时间(s-t)图像如图甲所示,请画出该无人机对应的速度与时间(v-t)图像。
答:第二篇章 力学
第七讲 机械运动
A层·基础练
一、选择题
1.(2024·内江中考)刻度尺是实验室中常用的一种测量工具,它用来测量 ( )
A.时间      B.温度
C.长度 D.质量
2.(2024·天津中考)我国自主研发的“手撕钢”薄如蝉翼,其厚度大约是物理课本一张纸厚度的五分之一,则一张“手撕钢”的厚度最接近于( )
A.2 dm B.2 cm
C.2 mm D.0.02 mm
3.(2024·自贡中考)2024年3月20日,我国鹊桥二号中继星由长征八号遥三运载火箭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共同升空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以鹊桥二号为参照物,长征八号是静止的
B.以地球为参照物,鹊桥二号是静止的,长征八号是运动的
C.以月球为参照物,鹊桥二号是静止的,长征八号是运动的
D.以太阳为参照物,鹊桥二号是运动的,长征八号是静止的
4.(多项选择)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前10 s内甲车运动的路程大于乙车运动的路程
B.乙车到达600 m处所用时间大于甲车到达600 m处所用时间
C.乙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D.甲、乙两车在40 s内的平均速度不同
5.(多项选择)(2024·贵阳模拟)甲、乙两位同学在一段平直的道路上骑自行车,他们从同一地点O同向出发,两位同学的s-t图象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 )
A.20~60 s内,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乙比甲晚20 s开始运动,且v=3 m/s
C.0~60 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6 m/s
D.当t=40 s时,甲、乙第一次相遇,相遇时距离O点120 m
二、填空题
6.(2023·达州中考)长度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如图是某同学使用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长度的情景,则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mm,被测物体的长度是 cm。
7.(2023·深圳中考)某同学用停表测量时间的情况如图,停表读数为 s。
8.(2024·贵阳模拟)如图是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地往同一方向的运动图像,8 s时两物体相距 m。
三、作图题
9.图甲是某物体在一段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v-t图像。请你在图乙中大致画出对应的s-t图像。
四、实验与科学探究题
10.(2024·铜仁模拟)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气泡的运动规律”的实验。该装置中注有足量的水,最下端有一个气泡,当将装置按如图所示放置时,最下端的气泡将上升。
(1)在探究气泡运动的快慢时,依据的物理原理是 (填公式),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和刻度尺。
(2)实验中,小明设计的操作方案是:等气泡运动一段路程到达0点后开始计时,并在玻璃管上以0点为起点每隔10 cm处作一个刻度标记,测出气泡从0点运动到每一个刻度标记处所用的时间(如图所示),如表所示为小明同学在实验中测得的数据。
从0点开始的路 程s/cm 0 10 20 30 40
从0点开始计时 的时间t/s 0 1 2 3 4
(3)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可知气泡上升过程是做 (选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运动,上升的速度为 m/s。
(4)实验中,为了更准确地测量气泡运动的时间,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 (选填“慢”或“快”)些。
五、综合应用题
11.(2024·遵义模拟)小田一家国庆节期间从南宁东站乘动车出发去桂林旅游。已知南宁东站到桂林的铁路全程为430 km,他们乘坐的动车长为200 m,时刻表如表所示。求:
车站 到达时间 发车时间
南宁东 始发站 08:15
柳州 9:26 9:30
桂林 10:45
(1)该次动车从南宁东站到桂林运行需要多少小时;
(2)该次动车从南宁东站到桂林运行的平均速度;
(3)若该次动车以50 m/s的速度,完全通过长度为1 100 m的山洞所需的时间。
B层·能力练
12.如图所示是甲、乙两车运动的s-t图像,当两车从同一地点,同时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时,v甲∶v乙= ,当时间t= s时,两车相距12 m。
13.(2024·遵义模拟)小明在调试无人机时,收集了无人机某一段的路程与时间(s-t)图像如图甲所示,请画出该无人机对应的速度与时间(v-t)图像。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