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章 声、光、热学
第一讲 声现象
A层·基础练
一、选择题
1.(2024·无锡中考)歌曲《东方红》简谱中有如下片段:,其中的数字符号表示声音的(A)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速度
2. (2024·天津中考)如图是我国航空母舰上两位甲板引导员引导飞机起飞的情景。他们工作时要佩戴防噪声耳罩,这种控制噪声的措施属于 (C)
A.防止噪声产生 B.监测噪声强弱
C.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D.减小噪声传播速度
3. (2024·遵义三模)如图所示,将完全相同的两支音叉M、N的共鸣箱开口相对靠近放置,当敲击M发声时,原来静止的N随之振动,并发出声音,上述现象说明 (A)
A.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B.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M音叉发出的声音是超声波
D.M和N发出的声音的响度相同
4.(2024·贵阳模拟)声波在生产、医疗和科学研究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关于声波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B超是利用次声波检查身体
B.声纹锁是通过响度进行识别
C.在月球上利用超声波进行交流
D.超声波可用来探测鱼群的位置
5.(多项选择)(2024·哈尔滨中考改编)声让我们通过听觉感知世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D )
A.甲图: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B.乙图:弹奏古筝时,手在不同的位置按弦,目的是改变发出声音的音色
C.丙图:从玻璃罩里向外抽气,听到铃声逐渐减小,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
D.丁图:静止的烛焰随音箱发出声音的变化而“舞动”起来,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6.(多项选择)(2024·滨州中考改编)对下列诗句中蕴含的声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C)
A.“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声”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折竹声”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D.“朝来山鸟闹,惊破睡中天”,“山鸟闹”一定是乐音
二、填空题
7.(2024·盐城中考)在音乐会演奏前,双簧管乐手发出A音,其他乐手都要以这个A音为基准对其乐器进行校音,这是利用了A音的 音调 。双簧管发出的声音通过 空气 传到观众耳朵。
8.(2024·连云港中考改编)在音乐社团活动过程中,人耳能区分钢琴和长笛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所发出声音的 音色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声呐是利用 超声波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具有方向性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等特点制成的。
9. (2024·泸州中考)2024年4月10日,雪龙号圆满完成中国第40次南极科考任务。雪龙号在科考活动中经过某海洋区域时,利用回声定位原理从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从发射到接收到回声所用的时间为4 s,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 500 m/s,该处海洋的深度为 3 000 m;探测器发出的超声波由声源的 振动 而产生的;在月球表面不能用超声波代替激光来探测距离,原因是 真空不能传声 。
三、简答题
10.(2024·安顺期末)不同的昆虫飞行时扇动翅膀的频率不同,蜜蜂每秒钟翅膀扇动约300次,蝴蝶每秒钟翅膀扇动8~13次,蜜蜂飞近时我们可以听到它的振翅声,但蝴蝶无论飞多近我们都无法听到它的振翅声。请根据以上材料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1)蜜蜂与蝴蝶飞行时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2)为什么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扇动时发出的声音
答:(1)蜜蜂与蝴蝶飞行时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2)蝴蝶翅膀振动的频率为8~13 Hz,属于次声波,不在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之内。
四、实验与科学探究题
11.如图所示,用钢尺做实验,探究影响声音高低、强弱的因素。
(1)钢尺紧按在桌面上,先让一端伸出桌边短一些,拨动钢尺,听振动发出的声音;然后一端伸出桌边长一些,再拨动钢尺,听振动发出的声音,两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越 快 (选填“快”或“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高 (选填“高”或“低”),说明音调的高低与 振动的快慢 有关。
(2)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伸出桌面的长度保持不变,先让钢尺振动的幅度小一些,再让钢尺振动的幅度大一些。钢尺振动的幅度越小,发出声音的响度越 小 (选填“大”或“小”),站在离钢尺越远的地方,听到的声音越 弱 (选填“强”或“弱”)。
(3)实验表明: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是声源振动的 频率 ,影响声音强弱的因素是声源振动的 振幅 ,听到声音的强弱还与 距发声体的远近 有关。
B层·能力练
12.(2023·黔南州期末)儿童公园中设置了如图1金属管做的传音筒,有图2甲、乙、丙三个声音(甲、乙、丙为三个声音在同一设置的示波器中显示的波形图)分别从同一根金属管这边喇叭传到另一头的喇叭位置(声音在金属管中传播的路径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乙声音传播时间最长
B.另一头听到的甲、丙声音的响度可能不一样
C.这个装置只利用了金属管来传播声音
D.甲声音比乙声音在相同的时间里振动的次数多
13. (2024·六盘水期末)国之重器——我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创造了我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若其匀速直线下潜的速度为30 m/s,从接触水面开始计时,下潜30 s后静止并向海底发射一束超声波,12 s后收到信息。(超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是1 500 m/s)求:
(1)从接触水面开始计时,“奋斗者”号潜水器匀速下潜30s的路程;
(2)若收到信号后,“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继续以原来的速度下潜到海底需要多少时间。
解:(1)“奋斗者”号潜水器匀速下潜30 s的路程:s1=v艇t1=30 m/s×30 s=900 m。
(2)超声波传到海底的时间:
t2=×12 s=6 s;
收到信息时距海底的距离:
s2=v声t2=1 500 m/s×6 s=9 000 m;
由v=可得,“奋斗者”号需要潜到海底的时间:t===300 s。第一篇章 声、光、热学
第一讲 声现象
A层·基础练
一、选择题
1.(2024·无锡中考)歌曲《东方红》简谱中有如下片段:,其中的数字符号表示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速度
2. (2024·天津中考)如图是我国航空母舰上两位甲板引导员引导飞机起飞的情景。他们工作时要佩戴防噪声耳罩,这种控制噪声的措施属于 ( )
A.防止噪声产生 B.监测噪声强弱
C.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D.减小噪声传播速度
3. (2024·遵义三模)如图所示,将完全相同的两支音叉M、N的共鸣箱开口相对靠近放置,当敲击M发声时,原来静止的N随之振动,并发出声音,上述现象说明 ( )
A.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B.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C.M音叉发出的声音是超声波
D.M和N发出的声音的响度相同
4.(2024·贵阳模拟)声波在生产、医疗和科学研究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关于声波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B超是利用次声波检查身体
B.声纹锁是通过响度进行识别
C.在月球上利用超声波进行交流
D.超声波可用来探测鱼群的位置
5.(多项选择)(2024·哈尔滨中考改编)声让我们通过听觉感知世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图: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B.乙图:弹奏古筝时,手在不同的位置按弦,目的是改变发出声音的音色
C.丙图:从玻璃罩里向外抽气,听到铃声逐渐减小,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
D.丁图:静止的烛焰随音箱发出声音的变化而“舞动”起来,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6.(多项选择)(2024·滨州中考改编)对下列诗句中蕴含的声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
A.“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歌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声”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折竹声”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D.“朝来山鸟闹,惊破睡中天”,“山鸟闹”一定是乐音
二、填空题
7.(2024·盐城中考)在音乐会演奏前,双簧管乐手发出A音,其他乐手都要以这个A音为基准对其乐器进行校音,这是利用了A音的 。双簧管发出的声音通过 传到观众耳朵。
8.(2024·连云港中考改编)在音乐社团活动过程中,人耳能区分钢琴和长笛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所发出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声呐是利用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具有方向性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等特点制成的。
9. (2024·泸州中考)2024年4月10日,雪龙号圆满完成中国第40次南极科考任务。雪龙号在科考活动中经过某海洋区域时,利用回声定位原理从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从发射到接收到回声所用的时间为4 s,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 500 m/s,该处海洋的深度为 m;探测器发出的超声波由声源的 而产生的;在月球表面不能用超声波代替激光来探测距离,原因是 。
三、简答题
10.(2024·安顺期末)不同的昆虫飞行时扇动翅膀的频率不同,蜜蜂每秒钟翅膀扇动约300次,蝴蝶每秒钟翅膀扇动8~13次,蜜蜂飞近时我们可以听到它的振翅声,但蝴蝶无论飞多近我们都无法听到它的振翅声。请根据以上材料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1)蜜蜂与蝴蝶飞行时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2)为什么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扇动时发出的声音
四、实验与科学探究题
11.如图所示,用钢尺做实验,探究影响声音高低、强弱的因素。
(1)钢尺紧按在桌面上,先让一端伸出桌边短一些,拨动钢尺,听振动发出的声音;然后一端伸出桌边长一些,再拨动钢尺,听振动发出的声音,两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越 (选填“快”或“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选填“高”或“低”),说明音调的高低与 有关。
(2)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伸出桌面的长度保持不变,先让钢尺振动的幅度小一些,再让钢尺振动的幅度大一些。钢尺振动的幅度越小,发出声音的响度越 (选填“大”或“小”),站在离钢尺越远的地方,听到的声音越 (选填“强”或“弱”)。
(3)实验表明: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是声源振动的 ,影响声音强弱的因素是声源振动的 ,听到声音的强弱还与 有关。
B层·能力练
12.(2023·黔南州期末)儿童公园中设置了如图1金属管做的传音筒,有图2甲、乙、丙三个声音(甲、乙、丙为三个声音在同一设置的示波器中显示的波形图)分别从同一根金属管这边喇叭传到另一头的喇叭位置(声音在金属管中传播的路径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乙声音传播时间最长
B.另一头听到的甲、丙声音的响度可能不一样
C.这个装置只利用了金属管来传播声音
D.甲声音比乙声音在相同的时间里振动的次数多
13. (2024·六盘水期末)国之重器——我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创造了我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若其匀速直线下潜的速度为30 m/s,从接触水面开始计时,下潜30 s后静止并向海底发射一束超声波,12 s后收到信息。(超声波在海水中的速度是1 500 m/s)求:
(1)从接触水面开始计时,“奋斗者”号潜水器匀速下潜30s的路程;
(2)若收到信号后,“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继续以原来的速度下潜到海底需要多少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