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四川省成都市九县区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四川省成都市九县区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7.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11-12 14:48: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四川省成都市九县区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8分。
1.被称为“中国天眼”的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是由“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先生带领的中国团队独立自主设计并建造的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如图,假设一只小鸟从点飞到点用时秒,为天眼的口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秒”指的是时刻
B. 小鸟从点飞到点和从点飞回点的位移相同
C. 研究小鸟在空中的飞行动作时,可以将它视为质点
D. 小鸟从点飞到点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2.在物理学中常通过定义相应的物理量来表达某种意义。比如:定义位移来反映物体位置的变化;定义速度来反映物体位置变化的快慢与方向;定义加速度来反映速度变化的快慢与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位移和路程是同一物理量
B. 道路上标示的限速牌限制的是平均速度大小
C. 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改变量的方向相同,与速度的方向无关
D. 物体只要有加速度,就一定会做加速运动
3.伽利略通过提出问题、猜想、验证并合理外推,得出了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重力加速度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
B. 在同一地点距地面相同高度由静止释放轻重不同的物体,重的物体先落地
C. 纬度越高的地方,重力加速度越小
D. 伽利略对斜面倾角为的情况也进行了测量并得出结论
4.英国科学家胡克通过实验研究,提出了描述材料弹性的基本定律胡克定律。如图为一轻质弹簧的弹力和长度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 )
A. 该弹簧的原长为
B. 该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C. 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D. 当该弹簧的弹力大小为时,其长度一定为
5.某物理实验小组利用传感器结合电脑软件分别分析出甲、乙两车从时刻开始的速度和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车在末离出发点最远
B. 甲车在内和内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 乙车在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D. 乙车在末回到出发点
6.某次列车加速出站可视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列车每节车厢长为,共有节车厢。某观察者站在站台处,即列车第节车厢的前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列车上的人看到这名观察者在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 列车第节和第节车厢通过观察者的时间之比为
C. 列车第节和第节车厢通过观察者的时间之比为
D. 列车第节和第节车厢通过观察者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
7.某汽车以大小为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突然前方遇紧急情况而刹车,汽车做加速度大小为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汽车自带的传感器检测到刹车的第内的位移大小为,第内的位移大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汽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B. 汽车刹车的初速度大小为
C. 汽车在第内实际运动了 D. 汽车在前内的位移大小为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8分。
8.人类对力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直到牛顿发表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才奠定了现代力学的基础,使人类对力的理解有了质的飞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力是一种物质,它看得见摸得着
B. 重力是一种非接触力,施力物体是地球
C. 某物体是施力物体时,不可能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D. 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它的重心在其几何中心
9.如图,某直升机在执行投送救援物资的任务,当它悬停在某高度处时将物资由静止开始投下,经物资落地。不计空气阻力,物资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大小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资刚被投下时离地高度为
B. 物资下落过程中任意相等时间内的速度改变量相同
C. 物资最后内下落的高度为
D. 物资整个下落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10.某同学通过实验分析小球可视为质点在固定斜面上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现测得小球第内的位移大小为,第内的位移大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球的初速度大小为 B. 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
C. 小球第内的位移大小为 D. 小球前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4分。
11.某实验小组利用打点计时器甲或乙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图中打点计时器乙的工作电压为______填“交流”或“直流” ______。
如图丙为某同学由打点计时器得到的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打点的频率为,其中,,,,,,则打点计时器打下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 ______,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______要求充分利用测量的数据。结果均保留位有效数字
12.如图甲为自由落体仪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装置,其主体是一个有刻度尺的立柱,其上装有磁式吸球器、光电门、光电门、捕球器,另有一个小钢球。利用自由落体仪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步骤如下:
将自由落体仪直立于水平地面上,调节水平底座使立柱竖直,固定好磁式吸球器;
适当调节两光电门、的位置,由刻度尺读出两光电门的高度差为,用磁式吸球器控制小钢球使其自由下落,由光电计时器读出小钢球从光电门运动至光电门的时间为;
保持光电门的位置不变,将光电门的位置下移,再由刻度尺读出两光电门的高度差,用磁式吸球器控制小钢球使其自由下落,再次由光电计时器读出小钢球从光电门运动至光电门的时间,重复数次,将对应的、记录在表格中;
以为纵坐标,为横坐标,作出图像如图乙所示。
小钢球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小钢球球心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由此产生的误差______填“能”或“不能”通过增加实验次数的方法来减小,写出一种减小此误差的方法:______。
小钢球通过光电门时的速度大小为 ______,当地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______。
若查阅资料得知当地重力加速度大小为,请分析出现上述测量结果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写一条即可。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13.当地时间月日,在巴黎奥运会女子米跳台跳水决赛中,中国选手全红婵以分的高分成功夺得冠军。全红婵某次比赛时选择的跳水动作需要助跑后从平台边缘竖直向上起跳,起跳后可视为竖直上抛运动,已知全红婵可视为质点起跳的初速度大小为,平台到水面的距离为,重力加速度大小取。求:
全红婵从起跳到接触水面的时间;
全红婵刚接触水面时的速度大小。
14.近日,央视播出的一部军事题材电视剧淬火引发了广泛关注,特别是其中一段展示福建舰首次测试电磁弹射的画面,这标志着中国在航母技术领域的又一次飞跃。福建舰的电磁弹射技术也使得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全球仅有的两个拥有此类先进技术的国家。已知某型号战机的速度达到时才能离开福建舰起飞,设福建舰处于静止状态。
该型号战机只在发动机推力和平均阻力的共同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做加速度大小为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求跑道长度的最小值;
若福建舰电磁弹射跑道长度为,战机仍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在电磁力、发动机推力和平均阻力的共同作用下该型号战机加速度的最小值;
若福建舰还要起降空警预警机,已知预警机起飞速度为,起飞跑道长度为,预警机的加速度大小与第小问战机的加速度的最小值相等,则为了使预警机顺利起飞,可以让福建舰沿预警机起飞方向匀速前进,求福建舰匀速前进速度的最小值。
15.山体滑坡往往会对人民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造成巨大损失。如图,假设在发生山体滑坡时,距离山坡底部处的点正有一行人逗留,此时距坡底的山坡顶处有一大片泥石流正以的加速度由静止开始沿斜坡匀加速下滑,泥石流的宽度为,行人发现后准备加速逃离。已知行人从发现泥石流到开始逃离的反应时间为,之后行人以的加速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跑动的最大速度为,达到最大速度后做匀速直线运动。泥石流滑到坡底前后速度大小不变,但滑到水平面时开始以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泥石流始终平行于边。
求泥石流在斜坡上的运动时间及到达坡底时的速度大小;
若行人沿方向逃离,边平行于坡底边,过点后为安全区,请判断行人是否能到达安全区?若能,求行人从开始运动至到达安全区的时间;若不能,求行人被泥石流撞上的位置与点的距离;
若行人沿方向逃离,请判断行人是否能脱离危险?若能脱离危险,请计算泥石流与行人间的最小距离;若不能脱离危险,请通过计算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交流
12.小于 不能 减小小钢球的直径 小球下落过程中受到空气阻力的影响
13.解:设全红婵从起跳到接触水面的时间为,以向下的方向为正方向,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关系有:,代入数据可得:,解得:,或不符合题意,舍去;
全红婵刚接触水面时的速度为:,方向竖直向下,则全红婵刚接触水面时的速度大小为。
答:全红婵从起跳到接触水面的时间为;
全红婵刚接触水面时的速度大小为。
14.解:战机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速度位移关系可得:,解得:;
战机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速度位移关系可得:,解得:;
设战机起飞所用的时间为,在时间内福建舰匀速前进的位移为,福建舰匀速前进速度的最小值为,对福建舰,有:
对战机,有:
又,
联立代入数据解得:。
答:跑道长度的最小值为;
战机加速度的最小值为;
福建舰匀速前进速度的最小值为。
15.解:泥石流由静止开始沿斜坡匀加速下滑过程,根据位移公式有:,解得:
根据速度公式有:,解得:
泥石流滑到水平面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根据速度与位移关系式有:,解得:
上述过程,根据速度公式有:,解得:。行人匀加速至最大速度过程有:,,解得:,
行人匀速至时间:,结合上述解得:,由于:,,,故行人不能到达安全区。
行人被泥石流撞上的位置与点的距离:,解得:
结合上述可知:,即泥石流到达坡底时,行人恰好加速至最大速度,此过程行人的位移为:
若行人沿方向逃离,当泥石流减速至与行人速度相等时有:,解得:
上述过程泥石流与行人的位移分别为:,,解得:,
由于:,,,故行人能脱离危险,泥石流与行人间的最小距离:,解得:
答:泥石流在斜坡上的运动时间及到达坡底时的速度大小为。
行人不能到达安全区若能,行人被泥石流撞上的位置与点的距离为
行人能够脱离危险,泥石流与行人间的最小距离为。
第1页,共1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