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单元测试(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单元测试(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6-03-16 07:56: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十章 《数据的分析》单元考试卷
(完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精心选一选,慧眼识金!(每小题3分,共36分)
1.学校生物兴趣小组11人到校外采集标本,其中有2人每人采集6件,4人每人采集3件,5人每人采集4件,则这个兴趣小组平均每人采集标本( ).
A.3件 B.4件 C.5件 D.6件
2.为了了解参加某运动会的200名运动员的年龄情况,从中抽查了20名运动员的年龄,就这个问题来说,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200名运动员是总体 B.每个运动员是总体
C.20名运动员是所抽取的一个样本 D.样本容量是20
3.一位经销商计划进一批运动鞋,他到眉山的一所学校里对初二的100名男生的鞋号进行了调查,经销商最感兴趣的是这组鞋号( ).
A.中位数 B.平均数 C.方差 D.众数
4.五名学生投篮球,规定每人投20次,统计他们每人投中的次数,得到五个数据,若这五个数据的中位数是6,为一众数是7,则他们投中次数的总和可能是( )
A、20 B、28 C、30 D、31
5.若数据2,x,4,8的平均数是4,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是( )
A.3和2 B.2和3 C.2和2 D.2和4
6.如果一组数据,,,…,,方差是2,那么一组新数据2,2,…,2的方差是( )
A.2 B.4 C.8 D.16
7.在一次青年歌手大奖赛上,七位评委为某位歌手打出的分数如下:9.5,9.4,9.6,9.9,9.3,9.7,9.0,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所剩数据的平均数是( )
A.9.2 B.9.3 C.9.4 D.9.5
8.某市举行中学生“奋发有为建小康”演讲比赛,某同学将选手们的得分情况进行统计,绘成如图所示的得分成绩统计图.
考虑下列四个论断:①众数为6分;②8名选手的成绩高于8分;③中位数是8分;④得6分和9分的人数一样多.
其中正确的判断共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9.我省某市2016年4月1日至7日每天的降水概率如下表:
日期/日
1
2
3
4
5
6
7
降水概率
30%
10%
10%
40%
30%
10%
40%
则这七天降水概率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为( )
A.30%,30% B.30%,10% C.10%,30% D.10%,40%
10.一个样本有10个数据,各数据与样本平均数的差依次为:-4,-2,5,4,-1,0,2,3,-2,-5,那么这个样本的极差和方差分别是( ).
A.10,10 B.10,10.4 C.10.4,10.4 D.0,10.4
11.甲、乙两班举行电脑汉字输入比赛,参赛学生每分输入汉字的个数统计结果如下表:
班级
参赛人数
中位数
方差
平均数

55
149
191
135

55
151
110
135
某同学分析上表后得出如下结论:
(1)甲、乙两班学生成绩平均水平相同;(2)乙班优秀的人数多于甲班优秀的人数(每分钟输入汉字≥150个为优秀);(3)甲班成绩的波动比乙班大.上述结论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①③ D. ②③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
(1)只要一组数据中新添入一个数字,那么平均数就一定会跟着变动;
(2)只要一组数据中有一个数据变动,那么中位数就一定会跟着变动;
(3)已知两组数据各自的平均数,求由这两组数据组成的新数据的平均数,就是将原来的两组数据的平均数再平均一下;
(4)河水的平均深度为2.5 m,一个身高1.5 m但不会游泳的人下水后肯定会淹死.
A.0 B.1 C.2 D.3
二、耐心填一填,一锤定音!(每小题3分,共12分)
13.一组数据5,,3,x,3,-2,若每个数据都是这组数据的众数,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______.
14.甲、乙、丙三台机床生产直径为60 mm的螺丝,为了检验产品质量,从三台机床生产的螺丝中各抽查了20个测量其直径,进行数据处理后,发现这三组数据的平均数都是60 mm,它们的方差依次为=0.162,=0.058,=0.149.根据以上提供的信息,你认为生产螺丝质量最好的是__________机床.
15.八年级(2)班为了正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随机调查了10名同学某日的零花钱情况,其统计图如下:
零花钱在3元以上(包括3元)的学生所占比例数为 ,该班学生每日零花钱的平均数大约是 元.
16.小芳测得连续五天日最低气温并整理后得出下表:
日期





方差
平均气温
最低气温
1
3
2
5
3
由于不小心被墨迹污染了两个数据,这两个数据分别是 , .
三、用心做一做,马到成功!(共72分)
17.某市举行一次少年滑冰比赛,各年龄组的参赛人数如下表所示:
年龄组
13岁
14岁
15岁
16岁
参赛人数
5
19
12
14
(1)求全体参赛选手年龄的众数、中位数;
(2)小明说,他所在年龄组的参赛人数占全体参赛人数的28%.
你认为小明是哪个年龄组的选手?请说明理由.
18.某校规定学生期末数学总评成绩由三部分构成:卷面成绩、课外论文成绩、平日表现成绩(三部分所占比例如图),若方方的三部分得分依次是92、80、84,则她这学期期末数学总评成绩是多少?
19.下表是某校八年级(1)班20名学生某次数学测验的成绩统计表
成绩(分)
60
70
80
90
100
人数(人)
1
5
x
y
2
(1)若这20名学生成绩的平均分数为82分,求x和y的值;
(2)在(1)的条件下,设这20名学生本次测验成绩的众数为a,中位数为b,求a,b的值.
20.当今,青少年视力水平下降已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为了了解某校30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从中抽取了一部分学生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利用所得数据绘制的直方图(长方形的高表示该组人数)如下:
解答下列问题:
(1)本次抽样调查共抽测了多少名学生?
(2)参加抽测学生的视力的众数在什么范围内?
(3)若视力为4.9, 5.0, 5.1及以上为正常,试估计该校学生视力正常的人数约为多少?
21.某公司招聘职员,对甲、乙两位候选人进行了面试和笔试,面试中包括形体和口才,笔试中包括专业水平和创造能力考察,他们的成绩(百分制)如下表:
候选人
面试
笔试
形体
口才
专业水平
创新能力

86
90
96
92

92
88
95
93
(1)、若公司根据经营性质和岗位要求认为:形体、口才、专业水平、创新能力按照5:5:4:6的比确定,请计算甲、乙两人各自的平均成绩,看看谁将被录取?
(2)、若公司根据经营性质和岗位要求认为:面试成绩中形体占5%,口才占30%,笔试成绩中专业水平占35%,创新能力占30%,那么你认为该公司应该录取谁?
22.某市为了节约生活用水,计划制定每位居民统一的月用水量标准,然后根据标准,实行分段收费.为此,对居民上年度的月均用水量进行了抽样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上年度月均用水量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图中分组含最低值,不含最高值),请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本次调查的居民人数为__________人;
(2)本次调查的居民月均用水量的中位数落在频数分布直方图中的第__________小组内(从左至右数);
(3)当地政府希望让85%左右居民的月均用水量低于制定的月用水量标准,根据上述调查结果,你认为月用水量标准(取整数)定为多少吨时较为合适?
23、为了倡导“节约用水,从我做起”,黄冈市政府决定对市直机关500户家庭的用水情况作一次调查,市政府调查小组随机抽查了其中100户家庭一年的月平均用水量(单位:吨).并将调查结果制成了如图所示的条形统计图.
(1)请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2)求这100个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
(3)根据样本数据,估计黄冈市直机关500户家庭中月平均用水量不超过12吨的约有多少户?

24.省射击队为从甲、乙两名运动员中选拔一人参加全国比赛,对他们进行了六次测试,测试成绩如下表(单位:环):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第六次

10
8
9
8
10
9

10
7
10
10
9
8
(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计算出甲的平均成绩是________环,乙的平均成绩是_____环;
(2)分别计算甲、乙六次测试成绩的方差;
(3)根据(1)、(2)计算的结果,你认为推荐谁参加全国比赛更合适,请说明理由.
(计算方差的公式:s2=[(x1-)2+(x2-)2+…+(xn-)2])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B
D
D
B
A
c
D
C
C
B
A
A
2

70% 2.8
2 2
(1)众数 14岁 中位数 15岁
(2)16岁年龄组
18. 88.8分
19. (1)5,7
(2)90分 80分
20.(1)根据频数分布直方图,共抽测了50+40+30+20+10=150名学生; (2)因为在3.95~4.25的人数最多,所以参加抽测学生的视力的众数在3.95~4.25内. (3)600人
21.(1)90.8,91.9;乙 (2)92.5,92.15;甲
22. (1) 100 (2) 5 (3) 3
23.(1)40 (2)11.6 11 11 (3)350
24.=?9??,=??9? (2分别计算甲、乙六次测试成绩的方差;S2甲= ???2/3?????????S2乙=4/3 ?? (3)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