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学年五年级科学上学期
期末备考真题分类汇编(教科版)——填空题(新疆)
1.(21-22·新疆吐鲁番市·期末)( )、( )、( )等简易的时钟,可以让我们知道大概的时间。
2.(21-22·新疆吐鲁番市·期末)脑是人体的控制中心,它总是不断地( )和( )信息。这些信息的传递和处理需要通过身体的联络员( )来完成。
3.(21-22·新疆塔城·期末)潜望镜利用了光的 规律。
4.(21-22·新疆塔城·期末)健康包括 、心理健康等。
5.(21-22·新疆吐鲁番市·期末)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分为 、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6.(21-22·新疆塔城·期末)通过实验可以知道,光是沿( )传播的。
7.(21-22·新疆塔城·期末)常见的陆地地形有( )、( )、( )、( )、( )等。
8.(21-22·新疆塔城·期末)古人利用太阳进行计时的仪器有( )和( )。
9.(21-22·新疆塔城·期末)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就是光的( )。
10.(23-24·新疆吐鲁番市·期末)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以分为( )、( )、( )三个圈层。
11.(21-22·新疆阿勒泰·期末)通常我们把那些自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 、 是最重要的光源。
12.(21-2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县级单位·期末)摆绳的长度不等于摆的长度,( )是指支架到( )的距离。
13.(21-22·新疆阿勒泰·期末)在测量水流速度的变化的实验中,水流速度随着水位的降低会 。
14.(21-2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县级单位·期末)利用 能把太阳光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
15.(21-22·新疆塔城·期末)( )使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维持人的生命活动。
16.(21-22·新疆阿勒泰·期末)通常我们把那些自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 。
17.(22-2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县级单位·期末)光是以( )的形式传播的,光每秒传播约( )万千米。
18.(21-22·新疆塔城·期末)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岩浆岩、 、变质岩三大类。
19.(21-22·新疆塔城·期末)保持水位高度不变,水流的速度 (填写变大、变小或不变)。
20.(21-22·新疆塔城·期末)骨、 和肌肉共同组成了我们的运动系统。
21.(21-22·新疆塔城·期末)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 和脑干等部分。
22.(19-20·新疆阿勒泰·期末)地球内部分三个不同的圈层,分别是( )、( )、( )。
23.(21-22·新疆吐鲁番·期末)骨与骨之间可以活动的连接叫( )、( )与( )、( )协调工作,我们才能运动。
24.(21-22·新疆吐鲁番·期末)东东去打预防针,他觉得打针很疼,这是因为皮肤受到刺激后,把信号传递给( )以后,就产生了疼痛的感觉。
25.(21-22·新疆吐鲁番·期末)太阳光是由( )种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
26.(21-22·新疆吐鲁番·期末)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 )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更替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的( )单位。
27.(21-22·新疆阿勒泰·期末)人们曾利用光来测量地球和月球间的距离,因为光在被阻挡前都是沿 传播的。
28.(21-22·新疆阿勒泰·期末)照在粗糙物体表面的光线向各个方向反射,反射光线是沿 传播的。
29.(21-22·新疆阿勒泰·期末)保证充足的 是大脑保持活力的前提。
30.(21-22·新疆阿勒泰·期末)火山喷发虽然会给人类带来严重的 ,但是落在火山周围的火山灰能够提高土壤肥力,火山地热也可以成为一种清洁的 ,被人们利用,来发电或取暖。
31.(22-2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县级单位·期末)根据摆的( )原理,人们制成了摆钟。
32.(21-22·新疆阿勒泰·期末)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 岩、 岩、 岩三大类。
33.(21-22·新疆阿勒泰·期末)骨、 和 共同组成了我们的运动系统,它们相互配合,使身体进行各种运动。
34.(21-2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县级单位·期末)心脏 ,推动血液由心脏进入血管(动脉)流到全身各处;心脏 ,血液由血管(静脉)流回心脏。(填“收缩”或“舒张”)
35.(22-2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县级单位·期末)地球表面有 、 、 、丘陵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
36.(22-23·新疆阿勒泰·期末)骨、 和 组成了人体的运动系统。
参考答案:
1.日晷 水钟 沙漏
【解析】古时候,人们曾利用沙漏、水钟、日晷等简易时钟,可以让我们知道大概时间。人们总希望有更精确的时钟,摆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
2.发送 接收 神经系统
【解析】大脑支配人的一切生命活动:语言、运动、听觉、视觉、情感表达等。它能够调节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生殖、运动等中枢;大脑是一切思维活动的物质基础。脑是人体的控制中心,它总是在不断地发送和接收信息,这些信息的传递和处理需要通过身体的联络员——神经系统来完成。
3.反射
【解析】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观察物体的。在潜望镜的窥测口,能看到经过两次反射后的物体。
4.身体健康
【解析】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等。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明确规定:健康不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而且应当重视心理健康,只有身心健康、体魄健全,才是完整的健康,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重要。
5.地壳
【解析】地球内部结构是指地球内部的分层结构。根据地震波在地下不同深度传播速度的变化,一般将地球内部分为三个同心球层:地核、地幔和地壳。中心层是地核;中间是地幔;外层是地壳。
6.直线
【解析】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传播速度很快,每秒约为30千米。
7.高原 山地 丘陵 平原 盆地
【解析】地球表面包括陆地和海洋。岩石和土壤构成了高低起伏、形态多样的陆地地形,常见的陆地地形有高原、平原、山地、盆地、丘陵等。
8.日晷 圭表
【解析】日晷、圭表都是根据太阳光照射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计时的。主要是根据日影的位置,以指定当时的时辰或刻数,是我国古代较为普遍使用的计时仪器。
9.折射
【解析】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从而使光线在不同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偏折的现象。
10.地壳 地幔 地核
【解析】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
11.光源 太阳
【解析】许多光源在发光时也在发热。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通常我们把那些自身能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太阳是最重要的光源,给地球带来光明和温暖。
12.摆长 摆锤重心
【解析】通过反复实验发现,摆锤每分钟来回摆动的次数与摆长有关,与摆幅无关,与摆锤的重量无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注意摆绳的长度不等于摆的长度,摆长是指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
13.变慢
【解析】根据影响水钟计时准确性的因素,水位的高低、孔的大小会影响水滴的速度,开始时水位高,压力大,水滴得快。随着水位的下降,压力变小,水滴得会越来越慢。
14.三棱镜
【解析】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可以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
15.心脏的跳动
【解析】心脏的收缩和舒张使它不停地跳动,就像一台强有力的泵,将血液压入血管,推动血液流经全身各部位,从而将养料和氧气输送到全身,满足人体生长发育的需要。
16.光源
【解析】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如通电的日光灯、太阳、萤火虫、点燃的蜡烛、通电的手电筒等都是光源。
17.直线 30
【解析】光速是指光波或电磁波在真空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真空中的光速是目前所发现的自然界物体运动的最大速度,光速是30万千米每秒。
18.沉积岩
【解析】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岩石,叫岩浆岩。玄武岩、浮石、花岗岩都是岩浆岩。由泥、砂、岩石碎屑在水中沉积形成的岩石叫沉积岩。砾岩、砂岩、页岩都是沉积岩。地表的岩石被深埋于地下时,在高温和高压下发生变化形成的岩石,叫变质岩。大理岩、板岩都是变质岩。
19.不变
【解析】在滴漏实验中,随着水量的减少,由于水面降低,出水口的滴水速度会变慢,所以我们可以及时补充水量,保持水位不变,这样水流的速度就不会发生变化。
20.关节
【解析】骨、关节和肌肉组成了人体的运动系统,它们相互配合,使身体进行各种运动。
21.小脑
【解析】身体的“总指挥”是脑,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等部分。大脑是人体的控制中心,包括左右两个大脑半球,脑的不同区域控制着我们身体的各个部分。
22.地壳 地幔 地核
【解析】科学家根据探测结果,把地球内部分成了三个不同的圈层——地壳、地幔、地核。其中,薄薄的地壳主要由各种岩石组成;地幔位于地壳和地核之间,是岩浆的发源地;地球中心部分的地核,温度和压力极高。地球内部三个不同的圈层中,最薄的圈层是地壳。
23.关节 神经系统 骨 关节
【解析】骨与骨之间可以活动的连接叫关节。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块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24.大脑
【解析】神经系统是机体内对生理功能活动的调节起主导作用的系统,主要由神经组织组成。东东在打预防针,他觉得打针很疼,这是因为皮肤接受刺激后,将信号通过神经传递给大脑,产生了疼痛的感觉。
25.七
【解析】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可以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光的色散现象说明太阳光是由不同颜色的光组成的。
26.太阳 天
【解析】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一天。古埃及人把天空划分为36星座,并利用星座来计算时间。古埃及人把夜晚确定为12小时。我国古代把一天分为12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2个小时。我国现在采用的统一时间叫北京时间。
27.直线
【解析】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科学家在测量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时,运用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0万千米/秒。
28.直线
【解析】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作光的反射,反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运用光的反射的有额镜、反光镜、潜望镜。光滑的表面比粗糙的表面的反射光线的能力强。
29.睡眠
【解析】保证充足的 睡眠是大脑保持活力的前提,此外学习一门功课时间过长,也会让大脑感到 疲倦,这时适当地活动身体或听听音乐,都可以让大脑得到 休息。
30.灾难 能源
【解析】火山灰是指由火山喷发出而直径小于2毫米的碎石和矿物质粒子。火山喷发虽然会给人类带来严重的灾难,但火山灰却是极好的天然肥料,它含有多种农作物所需的养分,能提高土壤肥力,使森林和庄稼生长得更好,火山地热也可以成为一种清洁的能源,被人们利用,来发电或取暖。
31.等时性
【解析】摆钟是一种时钟,发明于1657年,根据单摆定律制造,用摆锤控制其他机件,使钟走的快慢均匀,一般能报点,要用发条来提供能量使其摆动。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根据单摆的等时性,人们制成了摆钟,使时间计量误差更小。
32.岩浆 沉积 变质
【解析】地质学家根据岩石的成因,把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类。花岗岩、玄武岩等属于岩浆岩;砂岩、页岩、砾岩、石灰岩属于沉积岩;大理岩和板岩属于变质岩。
33.关节 肌肉
【解析】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骼、肌肉、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人体运动系统的构成包括骨骼、关节和肌肉,关节起支点作用,肌肉起动力作用,骨骼起杠杆作用。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带动骨骼运动而实现的。
34.收缩 舒张
【解析】心脏的大小与自己握紧的拳头相似,心脏就像一台强有力的泵,将血液压入血管,推动血液流经全身各部位,从而将养料和氧气输送到全身,满足人体生长发育的需要。心脏总是在有规律地收缩和舒张。收缩时,心脏把血液压入动脉血管;舒张时,血液从静脉血管流回心脏。心脏不停地收缩和舒张,从而推动全身的血液不停地流动。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我们就感觉到心跳一次。
35.平原 山地 盆地
【解析】地球表面有平原、山地、高原、盆地、丘陵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地形表面是高低起伏、崎岖不平的。我国的五种基本地形包括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其中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是山地。
36.关节 肌肉
【解析】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骼、肌肉、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人体运动系统的构成包括骨骼、关节和肌肉,关节起支点作用,肌肉起动力作用,骨骼起杠杆作用。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缩带动骨骼运动而实现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