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自然灾害》教案
【教学目标】
高考资源网
知识与能力方面:1.认识自然灾害及其类型。
2.掌握自然灾害的多种分类方法。
过程与方法方面:结合实例,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学会分析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及其危害。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学会辩证的认识自然的力量。
【教学重点】
1.自然灾害及其类型。
2.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及其危害。
【教学难点】
自然灾害的发生及发展。
【教学方法】
查阅资料、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根据大家自然灾害的印象深刻的例子导入新课。1976年7月28日发生的唐山大地震曾使24万人罹难;1998年我国长江、松花江、嫩江发生了历史罕见的暴雨洪水,造成经济损失2000多亿元;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啸,遇难人数超过30万等等。
(提出问题)那么请同学们思考,什么是自然灾害?他又那些类型?
一、自然的力量
(图片展示)展示闪电、台风、天体碰撞等,使学生对自然的力量有所认识。
(总结归纳)自然界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和强大的力量。
(学生活动)阅读知识窗“恐龙绝灭之谜”,讨论恐龙灭绝的原因。
指导学生进行试验:用加速的钢球撞击成有面粉的透明杯子,观察整个过程并思考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提出问题)为什么小行星撞击地球引起的灾难极有可能导致恐龙的灭绝?
并思考台风的形成以及影响。
(总结归纳)通过以上的学习认识到自然灾害 ( http: / / www.21cnjy.com )也具有双重性,我们应该辩证的看待它。所以我们应该了解自然变化的科学规律,掌握趋利避害、化害为利的本领,将自然灾害的损失降到最小程度网]
(承转) 通过对自然力量的学习,我们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然灾害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哪么现在我们通过唐山大地震这个离我们比较的自然灾害为例,来说一说自然灾害会给人类社会那些方面带来威胁?自然灾害又会造成哪些损失?
二、自然力量的威胁
(学生活动)阅读图5“世界主要自然灾害经济 ( http: / / www.21cnjy.com )损失”对世界上主要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有个初步的了解。思考:为什么地震和洪灾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最大?
(总结) 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主要表现在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两个方面。此外,自然灾害还会造成难以估量的心理伤害和精神痛苦,导致社会秩序混乱和动荡,加重贫困和粮食不安全状况,阻碍地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虽然人类已经拥有了十分强大的经济基础和科技力量,具备了十分稳固的社会结构,但是在强大的自然力量面前,这一切仍然是十分脆弱的。
(思考) 我们都知道“杞人忧天”的故事,说的是我国古代一个因担心天会塌、地会裂而整天忧心忡忡的人。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庸人自扰的疯子,但也有人尊称他为中国最早的他天文学家。“杞人”留下的到底是千古笑柄还是科学警示?说说你的看法。
(回答) 应辩证的来看待这位古人。古人认识到的天塌从形成机制上来看就是星际间的天体撞击地球,而地裂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地震引起的
(教师总结)了解自己所处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区的自然灾害类型,掌握防灾减灾的措施是非常必要的。不过如果过分的担心而导致无法正常生活和工作,甚至出现精神恍惚,影响到身体健康就没有必要了。
(承转)由自然灾害的危害过渡到其类型
三、自然灾害及其类型
(讲解)自然灾害及其类型是本节的重点,也是本单元的基础内容。
(提问)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找出自然灾害的概念、类型及两种基本要素。
(学生总结)略
致灾因子:有些自然灾害的的致灾因子可以是纯自然作用,如水库蓄水可诱发地震、过渡开采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等。
分类:自然灾害的分类方法较多,我们主要了解以下几种分类原则:成因、表现特征、发展过程承载体的性质、损失程度。
(学生活动)阅读知识窗“我国政府采用的自然灾害分类方案”,了解我国七大类自然灾害及其主管部门。
(小结)由学生对本节内容做一个简单的总结。
【板书设计】
一、自然的力量
二、自然灾害的威胁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心理伤害、精神痛苦、等
自然灾害及其类型
概念
分类
基本因素
致灾因子
我国政府采用的自然灾害分类方案
【随堂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有关自然的力量,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自然的力量是推动自然发展演变的动力
B.自然的力量能给地球带来灭顶之灾
C.台风只能给人类带来狂风暴雨等灾害
D.闪电不仅能杀死致病生物,还能产生大量的臭氧
2.对自然灾害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人们应该与天地为敌,通过“征服自然”来“消灭”自然灾害
B.我们应该利用人类的智慧从天地变化的现象中了解变化的科学规律,掌握趋利避害、化害为利的本领,将自然灾害的损害降低到最小的程度
C.自然灾害和其他事物一样具有双重性,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它
D.人类文明是在与各种天灾人祸的抗争中发展起来的
3.通过2004年的印度尼西亚海啸可以看出( )
A.自然灾害是自然力量威胁人类的主要方式
B.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只表现在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两个方面
C.自然灾害不会导致社会秩序混乱和社会动荡,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没有多大影响
D.人类已经拥有了十分强大的经济基础和科技力量,具备了十分稳固的社会结构,所以自然力量是十分脆弱的
4.下列说法不属于自然力量的威胁的是( )
A.自然灾害能使社会动荡、社会秩序混乱
B.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主要表现在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两个方面
C.自然灾害对人的心理和精神也会带来很大的伤害
D.雷电发生时能杀死大气中的致病微生物,并且产生大量的臭氧,补充臭氧层的消耗
5.从世界自然灾害统计来看,下列自然灾害中造成的经济损失最大的是( )
①地震 ②干旱 ③洪涝 ④台风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6.下列有关灾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危害人类生命财产的事件才称为灾害
B.灾害是由自然原因或人类活动造成,二者也可以叠加造成灾害
C.按灾害的主导因素灾害主要是人为灾害。
D.人类活动造成的灾害比自然原因少得多
7.下列概念不正确的是(
A.灾害的两种基本要素是致灾因子和承灾体
B.致灾因子是导致灾害发生的各种诱因,承灾体是承受灾害的各种客体
C.自然灾害的致灾因子是自然因素,承灾体是自然界的一切事物
D.人为灾害的致灾因子是人为因素,承灾体是人类和人类社会
8.以下自然灾害的致灾因子主要由自然作用造成的是( )
A.地震
B.过量采伐森林引起水土流失
C.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地面沉降
D.温室效应导致海平面上升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然灾害的致灾因子是纯自然作用
B.自然灾害的致灾因子可以是纯自然作用,也可以是由人类活动所诱发的自然作用
C.人为灾害的发生、发展过程不受自然规律的控制
D.人类面临的各种灾害,大部分是人为因素作用下形成
10.关于灾害种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灾害按成因分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
B.干旱、洪涝按成因属气象灾害,按表现特征属缓发型灾害
C.根据我国自然灾害的分类方案,海啸、寒潮和洪涝属气象灾害
D.地震按成因属地质灾害,按表现特征是突发型灾害,按损失程度是重大灾害
(答案:1.C 2.A 3.A 4.D 5.C 6.B 7.C 8. A 9.B 10.D
【布置作业】
1.总结自然灾害及其类型。
2.预习第二节。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学习自然灾害的第一节,应充分启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列举学生比较熟悉的例子,是学生对自然灾害有一个初步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