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字体安装之后
必须要重启PPT,字体
(适用于字体种类较少的情况) 才能显示出来。
找到压缩包中 鼠标左键双击 双击后,选择左上角的“安装”
的字体文件夹 字体文件
【注意】字体安装之后
也必须重启PPT。
(适用于字体种类较多的情况)
找到压缩包中 打开后有较多字体安装包,Ctrl+A全选 将字体文件包粘贴到:C盘 >
的字体文件夹 windows文件夹 > fonts文件夹
(Mac系统的安装与windows系统类似,仅提供路径)
找到压缩包中的字体文件夹 应用窗口中打开“字体册”
鼠标左键双击字体文件 界面左上方点击“+”
双击后,选择左上角的“安装” 选中要安装的字体,点击“打开”
【注意】Mac系统与Windows系统一样,都需要重启PPT,字体才能显示出来。
“明明自己电脑上安装成功了,播放也正常的,但拿去教室
电脑上播放,字体又变得乱七八糟!”
老师们自己电脑上安装成功了,代表安装在自己电脑上的C盘
(一般情况下),但如果教室电脑上没有安装过PPT内所用的
特殊字体,在打开PPT时,会出现字体不一或缺失的情况。
把字体文件复制粘贴到教室电脑上的 C盘> windows > fonts文件夹里即可。
在教室电脑上找到压 打开后框选中字体 将字体文件包粘贴到:C盘 >
缩包中的字体文件夹 包,Ctrl+C复制 windows文件夹 > fonts文件夹
【注意】转图片后,图
片会自动对齐页面正中
在自己的电脑上将有特殊字体的可编辑文字转化成图片即可。 心,需自己移动到原位
选中含有特殊字体的可编 Ctrl+V粘贴,点击右下角 点击“粘贴选项” 下右边
辑文字框,Ctrl+X剪切 图标 的图标,选择粘贴为图片
“下载了字体,安装也成功了,电脑也重启了,但PPT内却
找不到这款字体了?!”
一般这种情况出现在有多种字重的情况(例:阿里巴巴普惠
体),部分字体隐藏了。字重:可以理解为改款字体的不同粗细呈现
最直接的方法是 完毕后,
打开PPT,直接搜索字体+字重。
前提是确保完成一下操作:①字体安装后重启PPT; ②把这款字体整个系列(全部字重)都已下载《化学方程式》第1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化学方程式 单元 第五单元 学科 化学 年级 九年级
教材分析 《化学方程式》这个课题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课题2的内容,主要包括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等。从教材知识体系上看,它是元素符号、化学式、质量守恒定律等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并与元素符号、化学式构成了九年级化学教学中的三个重要的化学用语。它是联系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计算的中介,是进行化学计算的基础,也是整个初中化学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前提和保证,更是解决化学问题的有力武器。
学情分析 在前面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元素、分子、原子、化学式、化合价、质量守恒定律等相关的基础知识,学会了书写元素符号、化学式。在质量守恒定律的支撑下,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质量、原子数目、原子种类都不变。学生掌握的这些知识都为本课顺利书写化学方程式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 1.了解化学方程式的定义,知道化学方程式的读法和意义; 2.知道化学反应中各物质间的定量关系; 3.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或元素组成。
重点 应用化学方程式解决问题。
难点 从定量角度理解化学反应。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同学们有吃烧烤的经历吗?大家知道木炭在燃烧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吗? 你能用文字表达式表示 此反应吗? 分析文字表达式的缺点: 书写麻烦;不便交流;不能体现质量守恒定律;不能表示各物质间的量的关系。 怎样才能准确、简便地描述化学变化,体现其中的物质转化关系与定量关系,从而更好地为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服务呢 引入新课。 我们知道,元素可用元素符号表示,纯净物可用化学式表示。能不能用一个比较完美的方式表示化学反应呢 思考与讨论 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讲授新课 一、C + O2 CO2 化学方程式的定义 化学方程式的定义:这种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二、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1)表示出了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 (2)表示出了反应物与生成物间的质量比。 (3)从微观上看,还能表示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微粒个数比。 【总结】 C + O2 CO2 定性: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定量:微粒个数比1 : 1 : 1 物质质量比12 : 32 : 44 每12份质量的碳与32份质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质量守恒定律是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根本依据,化学方程式是反映物质化学变化的客观事实。 三、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分析以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你能从中获得哪些信息 Fe+CuSO4= Cu+FeSO4 (1)宏观读法: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了铜和硫酸亚铁。 (2)微观读法:每1个铁原子和1个硫酸铜生成1个铜原子和1个硫酸亚铁。 (3)质量读法:每56份质量的铁与160份质量的硫酸铜完全反应,生成64份质量的铜和152份质量的硫酸亚铁。 2H2O 2H2↑ + O2 ↑ (1)宏观读法: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 (2)微观读法:每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生成2个水分子。 (3)质量读法:每4份质量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 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化学反应优点 表示出了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组成。 表示出了反应进行所需要的条件。 (3)表示出了质量守恒定律,很明显地看到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发生变化。 思考与讨论
四、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推断物质的组成元素 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 例1: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有机物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B.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无法确定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例题解读
2.推断物质的化学式 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例:铜锈主要成分是Cu2(OH)2CO3。 加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 = 2X+H2O+CO2↑ 其中X的化学式( ) Ca CuO Cu(OH)2 D. CuCO3 3.有关密闭容器中表格数据处理 例:将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1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为 14∶15
课堂练习 1.《天工开物》中有关于“煤饼烧石成灰”的记载涉及的反应之一是 CaCO3 高温 CaO + CO2↑ 从该化学方程式中可获得的信息是( ) 生成物有两种 B. 反应速率很慢 反应物是CaO 应条件是加热 2.[教材习题变式]下列关于S + O2 点燃 SO2 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读作硫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B. 参加反应的硫与氧气的质量比是2:1 C. 反应前后硫原子、氧原子的个数均不变 D. 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硫的分子的个数比为1:1 3. 下列四位同学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 甲同学:反应在点燃条件下进行 乙同学:是化合反应 丙同学: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2 丁同学:各物质的质量比为7:4:11 4.[教材习题变式]在4Al + 3O2 点燃 2Al2O3 反应物是_________,生成物是_______ ,反应条件是______。 从它们彼此之间的质量比来看,每_____份质量的铝和____份质量的氧气 反应生成了_____份质量的氧化铝。 5、工业制钛的一个反应为TiF4+2H2SO4 =4HF+2X+TiO2 X化学式为 ( ) A.SO3 B.SO2 C.H2SO3 D.H2O 6.把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如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乙一定是催化剂 B.丁一定是化合物 C.m=6.4 D.参加反应的甲、丙质量比为14∶3
课堂小结
板书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共23张PPT)
化学方程式
初中化学(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第1课时
课题2
学习目标
01
第1课时
了解化学方程式的定义,知道化学方程式的读法和意义;
02
第1课时
知道化学反应中各物质间的定量关系;
03
第1课时
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或元素组成。
新课导入
同学们有吃烧烤的经历吗?大家知道木炭在燃烧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吗?
你能用文字表达式表示
此反应吗?
碳 + 氧气 二氧化碳
不能表示各物质间的量的关系
1.文字表达式:
书写麻烦
不便交流
不能体现质量守恒定律
点 燃
2.微观示意图
+
点燃
新课导入
书写不方便
和
反应条件
生成
反应物
生成物
我们知道,元素可用元素符号表示,纯净物可用化学式表示
新课导入
思考与讨论
能不能用一个比较完美的方式表示化学反应呢
C + O2 ══ CO2
点燃
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化学反应具有哪些优点呢?
一、化学方程式的定义
1、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化学方程式。
①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
即化学式的相对分子质量x前面的系数所得的值之比
即化学式前面的系数比(计量数)
C + O2 = CO2
点燃
二、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③表示各物质之间粒子个数比(1 : 1 : 1)
②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C : O2 : CO2 = 12 : 32 : 44)
12 16 2 =32 12+16 2=44
×
×
(3)从微观上看,还能表示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微粒个数比。
如:n(C):n(O2):n(CO2)= : : .
(2)表示出了反应物与生成物间的质量比。
即m(C):m(O2):m(CO2)= : : .
(1)表示出了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
如:C+O2 = CO2,反应物为 和 ,生成物为 ,反应条件为“ ”。
碳
氧气
二氧化碳
点燃
12
32
44
1
1
1
二、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点燃
(3)微观读法:每 个碳原子和 个氧分子在点燃时生成 个二氧化碳分子。
(2)质量读法:每 份质量的碳与 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 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1)宏观读法: 和 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了 。
碳
氧气
二氧化碳
12
32
44
1
1
1
C + O2 = CO2
点燃
三、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1)宏观读法: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了铜和硫酸亚铁。
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分析以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你能从中获得哪些信息
思考与讨论
Fe+CuSO4= Cu+FeSO4
(2)微观读法:每1个铁原子和1个硫酸铜生成1个铜原子和1个硫酸亚铁。
(3)质量读法:每56份质量的铁与160份质量的硫酸铜完全反应,生成64份质量的铜和152份质量的硫酸亚铁。
(1)宏观读法: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
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分析以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你能从中获得哪些信息
思考与讨论
2H2+O2 = 2H2O
点燃
(3)质量读法:每4份质量氢气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
(2)微观读法:每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生成2个水分子。
(1)表示出了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组成。
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化学反应优点
小结
(3)表示出了质量守恒定律,很明显地看到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发生变化。
(2)表示出了反应进行所需要的条件。
1.推断物质的组成元素
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
例:某有机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有机物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B.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无法确定
B
四、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例:铜锈主要成分是Cu2(OH)2CO3。
加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 = 2X+H2O+CO2↑
其中X的化学式( )
A. Ca B.CuO C.Cu(OH)2 D. CuCO3
加热
2.推断物质的化学式
依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B
四、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3.有关密闭容器中表格数据处理
例:将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C
A.x=1
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为 14∶15
四、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化学反应
定性、定量、宏观、微观
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质量守恒定律
课堂小结
描述
遵循
定义
含义
化 学
方 程 式
1.《天工开物》中有关于“煤饼烧石成灰”的记载涉及的反应之一是
从该化学方程式中可获得的信息是( )
A
A. 生成物有两种 B. 反应速率很慢
C. 反应物是 D. 反应条件是加热
课堂练习
2.[教材习题变式]下列关于 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B
A. 读作硫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B. 参加反应的硫与氧气的质量比是
C. 反应前后硫原子、氧原子的个数均不变
D. 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硫的分子的个数比为
课堂练习
3. 下列四位同学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
甲同学:反应在点燃条件下进行
乙同学:是化合反应
丙同学: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
丁同学:各物质的质量比为
B
A. B.
C. D.
课堂练习
从它们彼此之间的质量比来看,每_____份质量的铝和____份质量的氧气
反应生成了_____份质量的氧化铝。
4.[教材习题变式]在 反应中
反应物是_________,生成物是_______ ,反应条件是______。
和
点燃
108
96
204
课堂练习
5、工业制钛的一个反应为TiF4+2H2SO4 === 4HF+2X+TiO2
X化学式为 ( )
A
课堂练习
A.SO3 B.SO2
C.H2SO3 D.H2O
6.把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如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课堂练习
A.乙一定是催化剂 B.丁一定是化合物
C.m=6.4 D.参加反应的甲、丙质量比为14∶3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5.0 1.0 4.0 3.0
反应后的质量/g 2.2 1.0 3.4 m
谢谢观看
初中化学(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第1课时
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