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课件+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 敌后战场的抗战 课件+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12 16:42:15

文档简介

【注意】字体安装之后
必须要重启PPT,字体
(适用于字体种类较少的情况) 才能显示出来。
找到压缩包中 鼠标左键双击 双击后,选择左上角的“安装”
的字体文件夹 字体文件
【注意】字体安装之后
也必须重启PPT。
(适用于字体种类较多的情况)
找到压缩包中 打开后有较多字体安装包,Ctrl+A全选 将字体文件包粘贴到:C盘 >
的字体文件夹 windows文件夹 > fonts文件夹
(Mac系统的安装与windows系统类似,仅提供路径)
找到压缩包中的字体文件夹 应用窗口中打开“字体册”
鼠标左键双击字体文件 界面左上方点击“+”
双击后,选择左上角的“安装” 选中要安装的字体,点击“打开”
【注意】Mac系统与Windows系统一样,都需要重启PPT,字体才能显示出来。
“明明自己电脑上安装成功了,播放也正常的,但拿去教室
电脑上播放,字体又变得乱七八糟!”
老师们自己电脑上安装成功了,代表安装在自己电脑上的C盘
(一般情况下),但如果教室电脑上没有安装过PPT内所用的
特殊字体,在打开PPT时,会出现字体不一或缺失的情况。
把字体文件复制粘贴到教室电脑上的 C盘> windows > fonts文件夹里即可。
在教室电脑上找到压 打开后框选中字体 将字体文件包粘贴到:C盘 >
缩包中的字体文件夹 包,Ctrl+C复制 windows文件夹 > fonts文件夹
【注意】转图片后,图
片会自动对齐页面正中
在自己的电脑上将有特殊字体的可编辑文字转化成图片即可。 心,需自己移动到原位
选中含有特殊字体的可编 Ctrl+V粘贴,点击右下角 点击“粘贴选项” 下右边
辑文字框,Ctrl+X剪切 图标 的图标,选择粘贴为图片
“下载了字体,安装也成功了,电脑也重启了,但PPT内却
找不到这款字体了?!”
一般这种情况出现在有多种字重的情况(例:阿里巴巴普惠
体),部分字体隐藏了。字重:可以理解为改款字体的不同粗细呈现
最直接的方法是 完毕后,
打开PPT,直接搜索字体+字重。
前提是确保完成一下操作:①字体安装后重启PPT; ②把这款字体整个系列(全部字重)都已下载(共23张PPT)
第21课
初中历史 – 八年级上册
敌后战场的抗战
敌后战场的抗战
学习目标
知道平型关大捷及影响;
知道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情况;
知道百团大战的基本情况和历史影响;
正确认识敌后战场的抗战
后战场指在敌人占领区后方开辟的战场,以游击战和运动战为主。在这个战场作战的中国军队主要是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因此也称共产党敌后战场。




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
学习重点
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学习难点
目录
目录
01
02
03
平型关大捷
百团大战
《论持久战》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01
平型关大捷
平型关大捷
平型关大捷
八路军在平型关伏击日军
林彪
1937年9月,淞沪会战期间,日军入侵山西,企图占领太原。坂垣师团向太原的重要门户——平型关开进,一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伏击战即将开始。
地形险要,易守难攻
平型关大捷
平型关大捷
平型关大捷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意义
1937年9月
八路军115师VS日本板垣师团
全歼日军1000多人
收获战果:八路军第115师在平型关战役中,除了击毙日军精锐第5师第21旅1000余人,还击毁汽车100余辆,马车200余辆,缴获步枪1000余支,机枪20余挺,火炮1门,以及大批军用物资。
02
《论持久战》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论持久战》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论持久战》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亡国论”
牺牲两字是严酷的,我们牺牲自己,我们并且要牺牲全国同胞一齐牺牲。因为我们是弱国,我们是弱国之民,我们所谓抵抗,无他内容,其内容只是牺牲。——汪精卫《最后关头》
再战半年,最多一年,敌人虽胜于战场,亦必因经济之破产,而全局瓦解。中国获得最后胜利,为期不远也。——1938年10月,《中央周刊》
“速胜轮”
VS
中国命运应何去何从?如何处理国内情况
《论持久战》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敌强我弱,中国不能迅速战胜日本;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战争是退步、野蛮的,失道寡助;中国的反侵略战争是进步、正义的,得道多助。日本是小国,经不起长期战争。中国是大国,能够支持长期战争。因此,中国既不能速胜,也不会亡国。;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论持久战》
《论持久战》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
失道寡助
得道多助
VS
小国资源有限
国家实力强大
大国持久战有望
国家实力弱小
《论持久战》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将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到1940年,在华北、华中、华南和东北地区创建了有1亿多人口的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牵制和抗击大量日军。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是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依据平时对抗日影片的了解,讨论敌后根据地的抗日方式是什么?
利用地形灵活地选择埋雷地点
地雷战
形成内外联防
地道战
三五成群,目标小速度快
麻雀战
破坏交通线、补给线
破袭战
《论持久战》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视频了解
《论持久战》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根据地内部建设情况:
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民主选举,推行精兵简政,减轻人民负担。
政治上
政权人员组成遵循三三制
三三制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在根据地建立的抗日民主政权在人员组成上采取的制度。是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具体体现。对于孤立顽固势力,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打败日本侵略者发挥了重要作用。
《论持久战》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
经济上
政权人员组成遵循三三制
根据三三制的规定,在政权机构和民意机关的人员名额分配上,代表工人阶级和贫农的共产党员、代表和联系广大小资产阶级的非党左派进步分子和代表中等资产阶级、开明绅士的中间分子各占三分之一。
《论持久战》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材料一:一个日军陆军上校悲叹道:“为什么我们不迅速结束中国事变?我们被诱入内地……我们越来越深地陷入了永无尽头的消耗的泥潭中了。”——[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二:整个中国战场上,实际上是被划分为正面与敌后两大战场,这两大战场的作用,是互相援助的,缺少ー个,在目前就不能制止法西斯野兽的奔窜,在将来就不能驱逐这个野兽出中国,因此必须增强这两个战场互相援助的作用。——中共中央为纪念抗战六周年宣言
依据材料思考敌后根据地建立的意义。
1、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
2、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论持久战》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1940年底,敌后根据地军民共毙伤俘日伪军近40万人
1940年日军对敌后根据地作战使用的兵力47万人
1941年—1942年日军使用其侵华兵力70%左右约40余万人(不含东北),两年间,对敌后根据地进行“扫荡”共1322次,其中1万人至7万人兵力的“扫荡”27次
3、根据地有力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敌后战场是相持阶段的主战场,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03
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
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侵华日军、特别是华北方面军,自1939年秋开始,针对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根据地进行以杀戮当地居民、对粮秣房舍等物资进行彻底的抢劫、焚烧和破坏为目标的军事行动,并将这一作战方式逐渐系统化、规模化、长期化。中国共产党的党政通告和传播媒介,将日军这种以毁灭抗日地区人力物力、摧残抗日军民抵抗意志为目的的军事策略,简要概括为“烧光、杀光、抢光”,即“三光”政策。
百团大战
为了消灭抗日根据地,日军还实行“囚笼政策”,依托公路、铁路,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封锁蚕食。
1937年9月,淞沪会战期间,日军入侵山西,企图占领太原。坂垣师团向太原的重要门户——平型关开进,一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伏击战即将开始。
铁丝网
囚笼政策“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
百团大战
1937年9月,淞沪会战期间,日军入侵山西,企图占领太原。坂垣师团向太原的重要门户——平型关开进,一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伏击战即将开始。
百团大战
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的一次大规模进攻和反“扫荡”的战役,由于参战兵力达105个团
参战人员多,战线长,作战次数多,规模大。
特点
材料:这次战役大大提高了华北人民群众敌后抗日的胜利信心,对日寇当时的诱降政策以及东方慕尼黑阴谋以很大打击,给蒋管区人民以很大兴奋。此役也给投降派又一次打击,提高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的声威,打击了国民党制造所谓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谣言——彭德怀
意义: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比较项 正面战场 敌后战场
区别 抗战路线 片面抗战路线 全面抗战路线
武装力量 国民党领导的国民政府正规军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
新四军等抗日武装力量
作战方式 国民党统治区域内划分成若干战区,正面阻击敌人 游击战和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
作战地位 战略防御阶段起主导作用,是抗战的主战场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起主导作用,开始上升为抗战的主战场
联系 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未发动群众
发动群众
百团大战
1、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中指出:“在他们(日本侵略者)面前表示中国军队和中国人民不可屈服的精神和英勇顽强的战斗力,这就是给以歼灭战的打击。在作战上讲,十个月的经验证明歼灭是可能的。”“十个月的经验证明歼灭是可能的”史实依据是(  )
①平型关大捷 ②西安事变 ③百团大战 ④台儿庄战役
A.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④
2、“铁流两万五千里,直向着一个坚定的方向!一旦强虏寇边疆,慷慨悲歌上战场……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这首军歌应当属于 (  )
A.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B.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C.国民革命军新编新四军 D.中国人民解放军
D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