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
姓名____座位号____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必修一第一章至第三章第二节。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我国某中学天文爱好者观测到“双星伴月”奇观,完成下面小题。
1. 图中金星属于()
A. 恒星 B. 行星 C. 卫星 D. 流星
2. 观测图中奇观的时间最可能处于农历的()
A. 初一 B. 初四 C. 十五 D. 二十七
2023年9月7日,河北省自然资源厅发布,在承德丰宁满族自治县首次发现两具1.3亿多年前“热河生物群”植食性恐龙化石。下图示意为“热河生物群”中一只恐龙化石。完成下面小题。
3. 植食性恐龙生长的地质时期()
A联合古陆形成 B. 联合古陆解体
C现代海陆分布形成 D. 第四纪冰川出现
4. 植食性恐龙的食物主要是()
A. 藻类植物 B. 蕨类植物 C. 裸子植物 D. 被子植物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与岩石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下图示意水循环联系四大圈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图中代表水圈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6. 图中圈层表述,正确的是()
A. 甲---连续但不规则 B. 乙---范围最广
C. 丙——内外联系纽带 D. 丁———最活跃
2023年9月12日上午9时13分,圆满完成既定任务的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已受控再入大气层。货运飞船绝大部分器部件在再入大气层过程中烧蚀销毁,少量残骸落入南太平洋预定安全海域。下图示意大气垂直分层。完成下面小题。
7. 天舟五号货运飞船返回地球过程中,大气()
A密度越来越大 B. 温度越来越高
C. 臭氧越来越多 D. 气压越来越低
8. 与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在大气层中烧蚀过程的成因类似的是()
A. 彗星变化 B. 流星现象 C. 磁暴现象 D. 月球圆缺
9. 中国空间站来自宇宙空间的威胁可能有()
①超强的大气辐射②极光的干扰③耀斑的突然爆发④微流星体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读我国局部地区某时刻等压线示意图(单位:百帕)。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图示区域,风力最大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1. 图中M地的风向为()
A. 偏南风 B. 偏北风 C. 西北风 D. 东北风
一个特定区域的大气降水主要由水汽输入与水汽输出决定。长江流域多年平均水汽输入、输出和径流量之间基本平衡。下图示意长江流域水循环。完成下面小题。
12. 长江流域水循环类型包括()
①海陆间循环②陆地内循环③海上内循环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只有①
13. 图中长江流域总蒸发量占比为()
A. 11.8% B. 25.1% C. 13.5% D. 13.3%
14. “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会直接导致长江流域()
A. 台风雨减小 B. 降水量增加 C. 蒸发量减少 D. 入海径流减少
圣劳伦斯湾面积约238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27米,海流从贝尔岛海峡流入,卡伯特海峡流出,中心地区表层海水盐度27%~32%,冬季完全冰封,5月至9月完全解冻。下图示意圣劳伦斯湾位置。完成下面小题。
15. 圣劳伦斯湾海水盐度较低的原因是()
①河流大量注入②降水和蒸发量小③海域封闭性较强④海水完全冰封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16. 圣劳伦斯湾()
A. 温度西部低于东部 B. 盐度表层低于底层 C. 密度秋季低于夏季 D. 密度南部高于北部
二、综合题:共三大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素有“中华水塔”之美誉,太阳能资源约占全国11%。2021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时,指出青海“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现建成全球最大的光伏产业园区、全球最大的单体光伏电站,光伏产业已经成为青海集聚资源优势、规模优势、市场优势的特色产业。昔日的“黄色荒滩”变成如今的“蓝色海洋”。下图为青海省多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单位:MJ/m )。
(1)指出青海省太阳辐射空间分布特点。
(2)分析青海省太阳辐射丰富的原因。
(3)简述青海将光伏产业作为当地经济发展的特色产业的依据。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古诗词蕴涵着极为丰富的地理知识。刘禹锡《秋词》“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下图为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
(1)写出图中数码①②③④代表的含义。
(2)从地理角度,解释“山明水净夜来霜”的含义及原因。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节能建筑是指能够冬暖夏凉,通风日照合理,能源使用上更少。某同学研究设计了一种被动式节能房屋,冬季依靠被动收集的热量,使房屋保持较为舒适的温度,下图为该同学绘制的被动式节能房屋“制热”模式示意。
(1)指出太阳房地面铺设鹅卵石的作用。
(2)冬季关闭甲和丙可控开关,从热力环流角度,画出图中线段中大气运动方向。
(3)夏季为了保持室内凉爽,应如何控制可控开关,并说明理由。高一地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答案】1. B 2. D
【答案】3. B 4. C
【答案】5. D 6. C
【答案】7. A 8. B 9. D
【答案】10. C 11. A
【答案】12. A 13. C 14. D
【答案】15 C 16. B
二、综合题:共三大题,共52分。
17.
【答案】(1)各地差异明显;由东向西递增(或东部少西部多);东北部太阳辐射最少;西北部太阳辐射最多。
(2)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降水少,多晴天,日照时间长。
(3)当地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是清洁的可再生资源;当地荒滩多,土地价格低;国家政策的支持等。
18.
【答案】(1)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②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③大气逆辐射;④地面辐射。
(2)含义:(山明水净即天高云淡)深秋晴朗的夜晚就会出现霜。
原因:深秋晴朗的夜晚,天空云量少,大气逆辐射弱;地面得到大气补偿的能量少,温度下降快,当地面温度下降到0℃以下,就会产生霜。
19.
【答案】(1)鹅卵石比热容较小;白天吸收的太阳辐射多,升温快,使太阳房里温度高。
(2) (3)打开甲、丙和丁,关闭乙。
理由:打开甲,关闭乙,可使太阳房的热量排出,避免排向室内;打开丙和丁,室外清凉空气由丙流向丁,顺着太阳房气流由甲排到室外,从而降低室内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