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怀化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学业水平抽样监测试卷
(2024七下·怀化开学考)弘毅学校组织开展以“世界稻都,情醉怀化”为主题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故乡情怀】怀景秀丽,藏于天地。请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小题。
怀化地处湖南西大门,古称五溪,素有“滇黔门户”“全楚咽喉”之称。这里山雄水秀,风景之美,自有奇妙和独特之处。这里有w ē iw ē i 雪峰山的绿,有 ____(①滔滔 ②悠悠) 沅江水的碧,有____(①漫漫 ②寥寥)历史烟云的古,有“遍地英雄下夕烟”的红。
青山如黛,怀化绿得让人迷幻。通道万佛山、靖州飞山、会同鹰嘴界、洪江八面山、鹤 城凉山、溆浦穿岩山,____(①沄沄 ②座座)翠峰簇拥着连绵起伏的雪峰山。从贵州大山蜿蜒曲折而来,引领着舞水、渠水、巫水、辰水、酉水和千百条或宽或窄的溪流浩荡北去,汇入洞庭。
(摘编自许忠建《怀化,一个怀景怀乡怀味的地方》有删减)
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黔 wēi wēi
2.从语段中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叠词,将对应的序号下来。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意见正确的一项是( )
A.将“蜿蜒曲折”放在“大山”之前。
B.删掉“或宽或窄的”。
C.缺主语,在“从贵州”前面加“沅江”或“沅水”。
D.把”引领”改成“带领”。
(2024七下·怀化开学考)【人生之舟】榜样力量,砥砺前行。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某校发现小学毕业进入初中后部分学生最近有较大压力,为具体了解他们的压力状况,对全年级 500 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形成了如下统计图:
材料二: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优势的科 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他常说自己有两个梦想,一是“禾下乘凉梦”,二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为了圆梦,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长期奋战在农业第一线。
袁隆平顶着来自西方权威学者“搞杂交水稻是对遗传学的无知”的指责和压力,进行实 验研究。实验的第一步就是寻找雄性不育的水稻植株,而这犹如大海捞针。更让人始料不及 的是,在硏究过程中,700 多株珍贵的实验秧苗,一夜之间全部被人为毁坏。但是袁老迎难 而上,扛住了重重压力。20 多年时间里,他和团队一起,开展超级杂交稻攻关,接连实现 了大面积示范每公顷 10.5 吨、12 吨、13.5 吨、15 吨的目标。2020 年,又实现了年亩产稻 谷 3000 斤的攻关目标。
“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这是袁隆平院士生前常说的一句话。
(摘自《人民日报》2021 年 5 月 23 日)
材料三:
小满刚过,那位穷其一生为“让所有人远离饥饿”目标而奋斗的“稻田守望者”走了。作为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他在怀化安江工作、生活了37 年,这里是“杂交水稻 的发源地”,是袁隆平院士的第二故乡。他与怀化的情缘,浸透了这里的山山水水……
60 余载春华秋实,袁隆平院士心系五溪这片热土,为怀化的发展鼓与呼、为怀化的特 色农产品代言,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份恩情,吾辈必将铭记于心,砥砺前行。
4.请仔细观察【材料一】中的统计图,分条归纳你的发现。
5.班级举行“汲取榜样力量,缓解心理压力”主题班会,要求同学们结合【材料二】【材料 三】发言,请选出发言最得体的一项( )
A.袁隆平院士在研究杂交水稻过程中,也是面临多重压力,但只要心怀伟大梦想,就能取 得辉煌成就。让我们化压力为动力,勇敢追梦,愈挫愈勇!
B.袁隆平院士在研究杂交水稻的过程中,也是面临多重压力,但他心中有伟大梦想,一往 无前,坚韧不拔,扛住了压力,和团队一起,最终取得辉煌成就。让我们化压力为动力,团 结一致,勇敢追梦!
C.袁隆平院士在研究杂交水稻的过程中,也是面临多重压力,但他心中有伟大的梦想,有 毅力,能坚持,不退却,扛住了压力,最终取得辉煌成就。你们如此脆弱,经不得一点风雨,这怎么能行呢!
D.听说你们最近有压力,我想就这个问题给大家一些指点。古今中外,不少有成就的人都 能够顶住压力,化压力为动力,成就一番事业。我们也要勇敢追梦,愈挫愈勇!
6.(2024七下·怀化开学考)【思接千载】 以诗会友,以诗言志。请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描写春雨润泽、草色新嫩这一细微变化,突出早春的特有景色。
(2)唐代,寒食节是最重要的民俗节日之一,禁火,成为寒食节的标志。而禁火期过,又有乞新火的习俗。韩翃《寒食》一诗中体现这一习俗的诗句是: , 。
(3)绿色,是一种生命的颜色。同学们学过许多歌咏绿色的古诗词。请写出含有“绿”字的诗句: , 。
(2024七下·怀化开学考)现代文阅读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 题。
6G时代,大有可为
①如果把移动通信网络的频谱资源分配比喻为一次次的拓荒之旅,5G时代要开拓的“荒 地”是毫米波频段,而6G时代要开拓的就是太赫兹频段。
②当前我们已进入“一部手机行遍天下”的时代,但这一数据可能会让你吃惊——目前 全球依然有超30亿人无法访问互联网,原因之一是,在偏远地区安装基站、铺设光缆的成 本太高,或者受地理条件限制,根本无法实施网络建设。为了实现全球百分百覆盖,6G时代构建”空一天一地一海”一体的立体网络,已成为业界共识。简单而言,就是将基站部署 于平流层高空平台、低轨道卫星上,让网络信号“从天而降”,以补充地面移动网络覆盖,尤其是解决山区、海域、草原、沙漠等偏远地区的网络覆盖难题。这种方式成本是否低、投 资收益如何还有待验证,但把眼光放长远一点,它将为自动驾驶、飞行出租车、无人机送货 等未来新兴应用铺平道路。
③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均已启动6G研究。欧盟提出了相对清晰的规划路线图,在2020年第三季度完成了6G产学研框架项目;韩国政府提出”引领6G商业化”目标,计划2028年实现全球第一个6G商用;美国也从2018年开始6G 研究,前期研究包括对6G芯片的研 究,并在”空——天——地——海”一体化通信特别是卫星互联网通信开展研究实践。中国也 高度重视6G发展,截至 2021年8月,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5G网络,累计建成 5G 基 站达103.7万个,占全球 70%以上。与此同时,我国对6G的探索已经开始,从专利申请量来看,我国以 40.3%的占比高居全球首位。
7.下列叙述中,与短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
A.目前全球依然有超 30 亿人无法访问互联网,原因就是在偏远地区安装基站、铺设光缆的 成本太高。
B.6G 时代构建“空→天→地→海”一体的立体网络,让网络信号“从天而降”,以补充地 面移动网络覆盖,这种方式成本低,投资收益好。
C.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均已启动6G 研究,中国也高度重视 6G 发展。
D.美国政府提出”引领 6G 商业化”目标,计划在 2028 年实现全球第一个 6G 商用。
8.5G 时代和 6G 时代的区别在于:5G 时代要开拓的是 ,而 6G 时代要开拓的是 。
9.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说说 6G 时代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具体的变化?
(2024七下·怀化开学考)现代文阅读 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母亲的栀子花
①繁花落幕,夏日登场,又到栀子花开时节。绵绵不断的梅雨,催育着栀子花蕾,络绎不绝地含露绽放。每当看到那一片片像雪花般铺陈在绿色灌木丛中的栀子花,我都不禁停下脚步,俯下身子,闻一闻那沁人心脾的清香。
②对栀子花,我有一种别样的情愫,既感到亲切,又会生出一丝惆怅,忍不住想起老家,想起如今只能在梦中见到的母亲。
③母亲特别喜欢栀子花,不管家搬到哪里,她都会在房前屋后栽上几棵。上世纪70年代初,母亲在房子的西头栽了两株栀子树。由于母亲的精心照料,栽下去仅仅两三年工夫,就长得亭亭如伞,枝繁叶茂了。过往的行人总夸奖这两棵栀子树,母亲听了乐呵呵的,仿佛是在夸她的孩子。
④每到初夏,大小枝丫挂满了花蕾。母亲再忙再累,每天早晚都会在栀子树旁左看右瞧,把过厚的叶片剪掉,凝望花蕾细看,似乎在琢磨着每个花蕾绽放的时间。受母亲影响,我们也喜欢上了栀子花,经常留意栀子树的变化,到了花开季节,每天都要在树旁流连几回。那时乡下农活繁重,生活清贫单调,盛开的栀子花总能给我们带来许多欢乐。
⑤记得有个闷热的黄昏,空气潮得可以挤出水来,母亲说:“今晚肯定有大雨,明早栀子花就开了。”我们顿时兴奋起来,拉着母亲的手,捂着煤油灯就跑去看栀子树。果然,在向阳的枝丫上,不少花蕾已由青泛白,有的还咧开了小嘴。姐姐告诉母亲,明天开的第一拨花,她想送给她的几个好姐妹,母亲爽快地答应了。
⑥那一夜电闪雷鸣,雨拧着树叶哔哔响个不停,我们等着花开,觉也睡得不踏实。天一亮,一家人就迫不及待去看栀子花。真如母亲所料,经过一夜暴雨洗礼,栀子树上不少花蕾已经绽放,有的完全开放露出了花蕊,有的欲开还羞像个小喇叭,白嫩欲滴,清香扑鼻,煞是可爱。我们雀跃着抢摘花朵,母亲一边摘一边帮姐姐把花插在辫子上、刘海儿旁,姐姐也在母亲梳得发光的发髻后别上两朵。花摘完了,母亲把花分成四份,一份给姐姐,满足了她昨天提出的要求;一份让我送给老师;一份送给帮过忙的邻居;最后留些用水瓶子养着放在家里。母亲微笑着对我们说:“我们没什么东西送人,送几朵花表明我们心里记得人家的好。”那时父亲在外乡工作,很少顾得上家,母亲一个人拖着五个孩子,日子过得十分艰难,没有好心邻居的帮衬,有些坎还真不好迈过去。
⑦最让我们记忆犹新的,是母亲用栀子花作彩礼定亲的事。我二哥经人介绍,认识了邻村一个条件不错的姑娘。对方提出一要看儿郎,二要看家庭条件,一旦看不上,亲事也就吹了。那个年代定亲兴送自行车、手表、缝纫机“三大件”。我们家穷得叮当响,根本拿不出,一家人很是着急。最后,母亲对我二哥说:“我的儿郎优秀,不愁她看不上。她要是图钱财,这样的媳妇不要也罢,就送她栀子花吧。”果然如母亲所料,没有送上贵重的彩礼,我嫂子娘家虽有几分不悦,也还是同意了这门婚事。母亲虽然目不识丁,但她对自己的孩子充满信心,相信只要努力,日子会一天天好起来。
⑧栀子花开,端午节便到了。五六月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母亲常为三顿饭犯愁,包粽子的糯米更是稀缺货。但她不能让孩子们只眼巴巴地看着别人吃粽子,为了糯米,花多大代价也值得。包粽子时,我们围坐在母亲身边,跟着母亲学。当香喷喷的粽子出锅,一家人欢天喜地围坐,吃着说着笑着,屋内粽子香,门前栀子香,其情其景,让人永生难忘。
⑨母亲离开我们后,老屋前的那两棵栀子树寂寞无主,日渐枯萎,最后只好将它们挖掉。每次回到老家,不见昔日的栀子树,心里觉着空落落的。只能站在家门前,静静地想,想母亲和她的栀子花。许多时候,我也会问自己,像母亲这样一位在苦水中泡大、没有文化、毕生清贫而平凡的妇女,是以怎样的一种情感去热爱、呵护那些栀子花的?而那栀子树、栀子花又赋予了母亲怎样一种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我只知道,在那么困难的时代,在与母亲相守的日子里,我始终能感受到力量——自强的力量,感恩的力量,这力量伴我坚定前行;我还能体会到爱——对生命的挚爱,对儿女的挚爱。这爱,单纯且执着,细腻而温暖,一如那株在我人生路上,在我心中,静静而持久绽放的母亲的栀子花。
10.请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面表格。
时间 情节 我们的心理
每到初夏 母亲精心照料栀子树 ①
那一夜电闪雷鸣 ② 感恩
有一年 母亲用栀子花作彩礼定亲 ③
端午节 ④ 欢乐、难忘
11.文中第④段画波浪线的句子说:“盛开的栀子花总能给我们带来许多欢乐。”结合文意,说说有哪些欢乐。
12.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第⑥段画横线的句子。
母亲微笑着对我们说:“我们没什么东西送人,送几朵花表明我们心里记得人家的好。”
13.文章以“母亲的栀子花”为题,有何作用?
(2024七下·怀化开学考)古诗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明诗,完成小题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4.诗中“清白”两字,一语双关,既指石灰的颜色,又喻 。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千锤万凿”写出了石灰开采过程中的艰辛。
B.“若等闲”主要表现出石灰烧制过程的容易。
C.“浑不怕”蕴含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
D.此诗为七言绝句,作者借石灰表达他的志向。
(2024七下·怀化开学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阅读下面的古文《两小儿辩日》,完成各题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 日中时远也。”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 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6.本文提到的孔子是 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为“至圣”,本文作者相传是战国时期 的 (人名)。
17.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⑴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故:
⑵及日中则如盘盂 及:
18.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⑴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⑵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9.两小孩争辩,各自的看法及理由是什么?
(2024七下·怀化开学考)名著阅读;阅读下面三则文言短文,完成小题。
鲁滨逊漂流记(梗概节选)
从前,有一个叫鲁滨逊的英国人,他喜欢航海和冒险,到过世界上很多地方,碰到过许 多危险,但他一点儿也不畏惧,希望走遍天涯海角。
在一次航海中,鲁滨逊所在的船遇上了大风浪,船底部触礁,严重受损,船上的同伴全 部遇难,只有鲁滨逊一个人被冲到了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要想活下去,就得想办法。
鲁滨逊在山坡上选择了一块有水源、可以防御野兽的地方,用木头和船帆搭起一座简陋 的帐篷。
为了解决食物问题,他把捕来的活山羊畜养起来,让它们繁殖,这样就可以经常喝羊奶,吃羊肉。他还种出了麦子,吃到了自己种的粮食。
很多年过去了、一个偶然的机会,鲁滨逊救下了一个野人,给他取名“星期五”。他们 愉快地生活在岛上,扩大了粮食种植面积,增加了几个羊圈,晒了很多葡萄干。
28 年后的一天清晨,一艘英国船只停在了附近,船上发生了叛乱,船长被水手绑架了。于是鲁滨逊与“星期五”帮助船长制服了叛乱的水手,并夺取了船只。船长为了报答他们,把鲁滨逊他们带回了英国。
20.《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 国的 。
21.读梗概,想想小说写了鲁滨逊流落荒岛的哪些事儿,用小标题填写中间空缺。
流落荒岛→ →驯养山羊→ →搭救“星期五”。
22.读完《鲁滨逊漂流记》,你觉得鲁滨逊是一个怎样的人?
23.(2024七下·怀化开学考)请以“开心时刻”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写有真情实感的记叙文
⑵不少于 500 字
⑶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班级、姓名。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qián;巍巍
2.②;①;②
3.C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词语的使用(搭配);成分残缺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重要词语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要求学生在平时对教材中所涉及的重要的字、词准确的识记,加强积累。
(2)本题考查词语运用能力。选词填空,先要分析词本身的意思,根据语境判断选用,要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句子中成分搭配的关系、修饰语与中心语的关系。
(3)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辨析并修改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1.本题考查对汉字读音的掌握以及对拼音对应汉字的识别能力。“黔”应读为“qián”。“wēi wēi”应写为“巍巍”。故答案为:qián;巍巍
2.本题考查的是对叠词在语境中运用能力的理解。第一个句子中,滔滔通常形容水势盛大,而悠悠则形容水的悠长、悠闲,结合语境,沅江水的碧更适合用“悠悠”来形容其宁静悠长的美。第二个句子中,漫漫通常形容时间或空间的漫长,而寥寥则形容数量少。结合语境,历史烟云更适合用“漫漫”来形容其漫长而深远的历史感。第三个句子中,沄沄通常形容水流动的样子,而座座则形容山峰的数量。结合语境,翠峰更适合用“座座”来形容其数量之多。故答案为: ②;①;②
3.A.将“蜿蜒曲折”放在“大山”之前,虽然改变了语序,但并未解决主语缺失的问题。
B.删掉“或宽或窄的”,虽然简化了句子,但同样未解决主语缺失的问题。
C.正确。原句“从贵州大山蜿蜒曲折而来,引领着舞水、渠水、巫水、辰水、酉水和千百条或宽或窄的溪流浩荡北去,汇入洞庭。”可以看出,句子的主语应该是“溪流”,但句子开头“从贵州大山蜿蜒曲折而来”缺乏明确的主语,导致句子结构不完整。该选项在“从贵州”前面加“沅江”或“沅水”,提供了可能的主语。
D.把“引领”改成“带领”,虽然改变了动词,但并未解决主语缺失的问题。
故答案为:C
【答案】4.学生压力大部分来自考试及作业;其次是来自人际交往和家庭;只有小部分学生没有压 力;进入初中后学生压力问题逐渐明显。
5.B
【知识点】新闻、材料类文本;语言得体;理解概括材料主要内容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也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认真观察图表,找到关键信息,然后进行归纳,从而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语言得体。谦辞是表示谦虚的言辞,一般对己。敬辞是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语,一般对人。 谦辞,表示谦虚或谦恭的言辞,常用于人们日常交际和书信往来中。敬辞是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语。
4.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首先纵轴表示人数,横轴表示压力状况。据统计图中的条柱高度可知,学生压力最多来源于考试,有400名以上的学生认为考试对他们构成了压力;第二大压力是作业,有接近300名学生认为作业对他们构成了压力;第三大压力来自人际交往,有接近200名学生认为人际交往对他们构成了压力;第四大压力来自家庭,有约100名学生认为家庭给自己带来了压力,无压力的学生比较少,人数在50人以下。
故答案为: 学生压力大部分来自考试及作业;其次是来自人际交往和家庭;只有小部分学生没有压 力;进入初中后学生压力问题逐渐明显。
5.A.“但他心怀伟大梦想最终取得辉煌成就”该句没有讲到袁隆平克服困难、顶住压力的精神品质,与【材料二】刻画袁隆平刻苦攻坚、不顾质疑形象的主旨不匹配;
B.正确;
C.“你们如此脆弱,经不得一点风雨这怎么能行呢”这一句发言过于激烈,在班会中对同学说这样的话过于刻薄;
D.“古今中外,不少有成就的人都能够顶住压力,化压力为动力,成就一番事业”没有结合【材料二】进行举例,【材料二】讲的是袁隆平,在发言中需要结合这一榜样人物,不能泛泛而谈,脱离材料。
故答案为:B
6.【答案】(1)天街小雨润如酥
(2)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3)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1)诗文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不能写错别字。此题中容易写错的字有:润、酥
(2) 在寒食节,按习俗是禁火的。但在寒食节结束的日暮时分,宫廷里却传赐蜡烛,“传蜡烛” 这一行为体现了禁火期过后的乞新火习俗。“轻烟散入五侯家” 描绘出蜡烛燃起的轻烟在五侯之家飘散的情景。这里的 “汉宫” 实指唐宫,“五侯” 一般指天子近幸之臣,通过这两句诗生动地展现了寒食节特殊习俗在宫廷权贵阶层的体现,也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等级差异和宫廷生活的某些方面。
(3) 对于不同诗句解析,先是结合诗句的出处和上下文理解诗句含义,然后分析诗句中 “绿” 字对景物的描写作用,如在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中,“绿” 字写出了柳枝的颜色和春天柳树的生机;在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中,“绿如蓝” 表现出江水的浓郁绿色和江南春景的绚丽;在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中,“绿映红” 描绘出绿树与红花相互映衬的热闹景象;在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中,“绿” 字用作动词,表现出春风的神奇力量和江南春色的生机,同时也流露出诗人的思乡之情。
故答案为:(1) 天街小雨润如酥;(2)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3)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点评】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不仅要做好对于古诗文、名言名句的背诵,更要注重这些语句的默写,特别关注文句中容易写错的字,从而做到准确、工整的完成作答。
【答案】7.C
8.毫米波频段;太赫兹频段
9.⑴6G 时代可能实现真正的全球网络覆盖,偏远地区也能畅享网络。 ⑵为自动驾驶飞行出租车、无人机送货等新兴应用提供支持。⑶教育、医疗等领域也可能因高速网络发生巨大变革。
【知识点】把握说明对象;概括说明内容;社会科学说明文;启示感悟、反思建议等开放类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根据材料信息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将选项和文章内容进行比较、辨别,确认正确选项。一定要忠实于原文。
(2)本题考查把握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把握说明对象应注意的文章的几个位置:看题目、观首段、找结尾段和抓关键句,极少数情况下需要我们研读全文,逐段分析,最后确定说明对象。
(3)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全文,明确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文章中的重要段落(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7.A.提到“原因就是在偏远地区安装基站、铺设光缆的成本太高”,但原文中说的是“原因之一是……成本太高,或者受地理条件限制,根本无法实施网络建设”,该选项忽略了“或者受地理条件限制”这一原因;
B.提到“6G时代构建‘空→天→地→海’一体的立体网络……这种方式成本低,投资收益好”,但原文中说的是“这种方式成本是否低、投资收益如何还有待验证”;
C.正确;
D.提到“美国政府提出‘引领6G商业化’目标,计划在2028年实现全球第一个6G商用”,但原文中说的是“韩国政府提出‘引领6G商业化’目标,计划2028年实现全球第一个6G商用”。
故答案为:C
8.本题考查阅读理解和信息提取能力。根据原文“如果把移动通信网络的频谱资源分配比喻为一次次的拓荒之旅,5G时代要开拓的‘荒地’是毫米波频段,而6G时代要开拓的就是太赫兹频段”可知,5G时代要开拓的是毫米波频段,6G时代要开拓的是太赫兹频段。
故答案为:毫米波频段;太赫兹频段
9.本题考查文章理解、信息整合和推理能力。根据原文“6G时代构建‘空→天→地→海’一体的立体网络,已成为业界共识。简单而言,就是将基站部署于平流层高空平台、低轨道卫星上,让网络信号‘从天而降’,以补充地面移动网络覆盖,尤其是解决山区、海域、草原、沙漠等偏远地区的网络覆盖难题”可知,6G时代可能实现真正的全球网络覆盖,偏远地区也能畅享网络。再根据原文“它将为自动驾驶、飞行出租车、无人机送货等未来新兴应用铺平道路”可知,6G时代将为这些新兴应用提供支持。此外,虽然原文没有直接提到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变化,但结合6G时代的高速网络特性,我们可以合理推断,教育、医疗等领域也可能因高速网络发生巨大变革,如在线教育将更加便捷高效,远程医疗将更加普及等。
故答案为:①6G 时代可能实现真正的全球网络覆盖,偏远地区也能畅享网络。②为自动驾驶飞行出租车、无人机送货等新兴应用提供支持。③教育、医疗等领域也可能因高速网络发生巨大变革。
【答案】10.欢乐;把栀子花送给姐姐、老师、邻居等;印象深刻/记忆犹新;母亲教我 们包粽子
11.⑴闻香赏花,能给人愉悦,忘记劳累贫苦;⑵装饰打扮,能给人精神上的享受;⑶母亲 栽种,带有母爱情爱,让人温暖感恩。所以欢乐多多。
12.运用神态和语言描写,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母亲贫困中依然懂得感恩回报的美德 和对儿女们言传身教的影响,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赞美和敬佩之情。
13.①“栀子花 ”是全文的线索,贯穿全文,( “栀子花 ”不仅指母亲亲自栽种的栀子 花,也象征着母亲坚韧、 自强自信热爱生活、懂得感恩的品格,(表达对母亲的赞美和怀念,暗示文章主旨,含蓄隽永。②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知识点】记叙性散文;梳理、概括文章情节;文章标题及其作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全文,明确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文章中的重要段落(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3)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赏析句子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从修辞、语句中重要的动词、形容词、描写的角度、句式特点等几个角度考虑。表述的最后不要忽略了对作者情感内容的阐述。
(4)本题考查标题的含义与作用。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分析标题的修辞义。2、分析标题的象征义。3、理解标题的双关义。4把握作者的情感出发点。
10.本题考查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和文本理解能力。第一空,根据文章第四段“每到初夏,大小枝丫挂满了花蕾。母亲再忙再累,每天早晚都会在栀子树旁左看右瞧……那时乡下农活繁重,生活清贫单调,盛开的栀子花总能给我们带来许多欢乐。”可知,此时我们的心理是“欢乐”。第二空,根据文章第六段“那一夜电闪雷鸣……我们等着花开,觉也睡得不踏实。天一亮,一家人就迫不及待去看栀子花……母亲一边摘一边帮姐姐把花插在辫子上、刘海儿旁……母亲微笑着对我们说:‘我们没什么东西送人,送几朵花表明我们心里记得人家的好。’”可知,此时的情节是“把栀子花送给姐姐、老师、邻居等”。第三空,根据文章第七段“最让我们记忆犹新的,是母亲用栀子花作彩礼定亲的事……母亲对我二哥说:‘我的儿郎优秀,不愁她看不上……就送她栀子花吧。’果然如母亲所料……”可知,此时我们的心理是“印象深刻/记忆犹新”。第四空,根据文章第八段“栀子花开,端午节便到了……但她不能让孩子们只眼巴巴地看着别人吃粽子,为了糯米,花多大代价也值得。包粽子时,我们围坐在母亲身边,跟着母亲学……”可知,此时的情节是“母亲教我们包粽子”。故答案为: 欢乐;把栀子花送给姐姐、老师、邻居等;印象深刻/记忆犹新;母亲教我们包粽子
11.本题考查学生的文本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根据文章第四段“每到初夏,大小枝丫挂满了花蕾……盛开的栀子花总能给我们带来许多欢乐。”可知,需要仔细阅读第四段及前后文,找出与栀子花带来的欢乐相关的描述。根据文章第四段“母亲再忙再累,每天早晚都会在栀子树旁左看右瞧……受母亲影响,我们也喜欢上了栀子花,经常留意栀子树的变化,到了花开季节,每天都要在树旁流连几回。”可知,闻香赏花能给人愉悦,忘记劳累贫苦。根据文章第六段“母亲一边摘一边帮姐姐把花插在辫子上、刘海儿旁,姐姐也在母亲梳得发光的发髻后别上两朵。”可知,装饰打扮能给人精神上的享受。
根据文章整体内容可知,母亲精心照料栀子树,送花给邻居等,带有母爱情爱,让人温暖感恩。
故答案为: (1)闻香赏花,能给人愉悦,忘记劳累贫苦;(2)装饰打扮,能给人精神上的享受;(3)母亲 栽种,带有母爱情爱,让人温暖感恩。所以欢乐多多。
1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人物描写赏析能力。画横线的句子是“母亲微笑着对我们说:‘我们没什么东西送人,送几朵花表明我们心里记得人家的好。’”这句话中,“微笑”是神态描写,“我们没什么东西送人,送几朵花表明我们心里记得人家的好。”是语言描写。通过神态和语言描写,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母亲贫困中依然懂得感恩回报的美德,同时也对儿女们进行了言传身教的影响。故答案为: 运用神态和语言描写,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母亲贫困中依然懂得感恩回报的美德和对儿女们言传身教的影响,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赞美和敬佩之情。
13.本题考查学生的文章标题分析能力。首先,“栀子花”是全文的线索,贯穿全文。文章围绕母亲的栀子花展开了一系列情节,包括母亲栽种栀子花、送栀子花等。其次,“栀子花”不仅指母亲亲自栽种的栀子花,也象征着母亲坚韧、自强自信、热爱生活、懂得感恩的品格。通过栀子花这一形象,文章表达了对母亲的赞美和怀念之情。最后,以“母亲的栀子花”为题还设置了悬念,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读者会好奇为什么文章要以“母亲的栀子花”为题,从而更加深入地阅读文章。故答案为:①“栀子花 ”是全文的线索,贯穿全文,( “栀子花 ”不仅指母亲亲自栽种的栀子 花,也象征着母亲坚韧、 自强自信热爱生活、懂得感恩的品格,(表达对母亲的赞美和怀念,暗示文章主旨,含蓄隽永。②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答案】14.诗人高尚的节操。
15.B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体味古诗词曲的遣词;建功立业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品味语言特色中的“炼字”型。解答此类题目时基本思路应首先解释该字(词)在句中的意思(字面意思和实质意思)或该字(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最后点出该字(词)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情感。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反复诵读,仔细分析诗中的内容,联系创作的背景抓住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
14.本题考查了诗歌中词语的理解。《石灰吟》一诗采用了借物喻人的手法,诗人以石灰为吟咏对象,表明自己要做纯洁清白的人。诗中的“清白”一词,一是指石灰的颜色,二是指诗人高尚的节操。
故答案为: 诗人高尚的节操。
15.ACD.正确;
B.“若等闲”三字写出石灰从容自若,处之淡然的态度,经过锤炼是心甘情愿的。
故答案为:B
【答案】16.儒;列御寇
17.原因;到了。
18.⑴我认为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近,而正午的时候距离人远。
⑵两个小孩子笑着(对孔子)说:“是谁说你智慧多呢? ”
19.一小孩认为太阳刚升起时距离人近,正午时距离人远,理由是近者热而远者凉。一小孩认为太阳刚升起时距离人远,正午时距离人近,理由是远小近大。
【知识点】先秦诸子百家;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重要文体必须熟记。对作品中的重要内容应熟练掌握,针对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做出正确的评价。
(2)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意义。翻译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考题涉及的词语都来源于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这要求学生应加强对教材所选入的文言文诵读与掌握,解答根据所学过的课文,根据上下文做出判断。
(3)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文言文中重要句子翻译的关键是一定要回到原文的语境中,根据上下文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同时对语句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做到准确的翻译。并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符合现代汉语的用词造句的标准。
(4)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找出相关的语句做出具体的分析即可。
【参考译文】
孔子到东方游历,途中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论。孔子询问他俩争论的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而正午时离人近。”
前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大得像车上的篷盖,等到正午时就像个盘盂,这不是远处的小而近处的大吗 ”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清清凉凉,等到正午时就热得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的时候感觉热而远的时候感觉凉吗 ”
孔子听了,不能判断谁是谁非。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道的事情多呢 ”
16.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两小儿辫日》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列子(列御寇)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亦是一则极具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其记述了孔子路遇两个孩子在争辩太阳远近的问题,而孔子不能作决断之事。说明了知识无穷、学无止境的道理,同时也赞扬了孔子实事求是、敢于承认自己学识不足的精神和古代人民敢于探求客观真理,并能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
故答案为:儒;列御寇
17.本题考查字义。①句意:途中遇见两个小孩儿在争辩,便问他们争辩的原因。故,原因。②句意:到了中午时小得像一个盘盂。及,到了。
故答案为:原因;到了。
18.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①中重点词语:以,认为。始,刚刚。去,距离。而,表并列。②中重点词语孰,谁。为,认为。汝,你。知,同"智",智慧。
故答案为:①我认为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近,而正午的时候距离人远。②两个小孩子笑着(对孔子)说:“是谁说你智慧多呢? ”
19.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根据"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可知,一小孩认为太阳刚升起时距离人近,正午时距离人远。根据"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可知,他的理由是远小近大。根据"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可知,另外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升起时距离人远,正午时距离人近。根据"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可知,他的理由是近者热而远者凉。
故答案为: 一小孩认为太阳刚升起时距离人近,正午时距离人远,理由是近者热而远者凉。一小孩认为太阳刚升起时距离人远,正午时距离人近,理由是远小近大。
【答案】20.英;丹尼尔 ·笛福
21.搭建住所;播种粮食
22.坚忍不拔、勇敢、顽强、善良。
【知识点】作家作品;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基本内容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名著的阅读。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好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得心应手。
(2)本题考查文学名著情节的积累。要求学生对教材中及课后推荐的名著要点加以了解和识记,尤其是教材中文学文体及作家作品主要的知识点要记牢。
(3)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形象的把握,注意结合语言描写和故事的叙述,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20.本题考查作家及其作品。《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英国的丹尼尔 笛福,他的代表作有《辛格顿船长》。
故答案为:英;丹尼尔 ·笛福
2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结合句子“鲁滨逊在山坡上选择了一块有水源,可以防御野兽的地方,用木头和船帆搭起一座简陋的帐篷”,可知鲁滨逊在荒岛上首先需要有一个安全的住所来保护自己。结合句子“ 他还种出了麦子,吃到了自己种的粮食。 ”,可知鲁滨逊为了解决食物问题,开始种植粮食,这是他在荒岛上生存的重要一环。
故答案为:搭建住所;播种粮食
22.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和评价能力。从小说中我们可以知道,鲁滨逊是一个勇敢、坚强的人,他在荒岛上独自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从未放弃过生存的希望。他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和创造力,能够利用身边的资源解决生存问题,如搭建住所、驯养山羊、种植粮食等。同时,他还表现出善良和同情心,如救下野人“星期五”并与之共同生活。
故答案为:坚忍不拔、勇敢、顽强、善良。
23.【答案】略
【知识点】记叙文;全命题作文
【解析】【分析】本题题目“开心时刻”是一个充满正能量和生活气息的记叙文题目。关键词“开心”指向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时刻”则强调了这种体验的短暂而珍贵。文章要求记录并描述一个或多个令人感到快乐的瞬间,旨在通过文字传达出生活中的美好与幸福。
【题干分析】①“开心时刻”这一题目,鼓励考生回顾并分享自己生活中的快乐片段。这里的“开心”可以是来自家庭的温馨、朋友的陪伴、个人的成就、自然的美丽、文化的熏陶等各种方面。考生需要选取一个或几个具体的、有代表性的开心时刻进行描述。②在阐述写作思路时,考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是什么:首先明确自己要写的开心时刻是什么,是某次旅行的愉快经历,还是与家人共度的一个节日,或是解决了一个难题后的成就感等。为什么:接着分析为什么这个时刻会让你感到开心。是因为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体验,还是因为它加深了你与某人的关系,或是它让你认识到了自己的价值和能力。怎么做:在描述开心时刻时,要注重细节描写,通过具体的场景、人物对话、内心感受等,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那份快乐。同时,可以适当地加入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立意提取】
1.开心时刻:从个人成长的角度出发,描述一次克服困难后获得的成就感带来的开心时刻。
2.开心时刻:家的温暖,从家庭关系的角度出发,记录与家人共度的一个温馨时刻,如节日聚餐、家庭聚会等。
3.开心时刻:自然的馈赠,从亲近自然的角度出发,描述一次在大自然中获得的宁静与快乐,如徒步旅行、观赏日出等。
【例文】
开心时刻
在生活的长河中,有许多瞬间让人难以忘怀,它们如同璀璨的星辰,点缀着我们记忆的夜空。而在我心中,最闪耀的那颗星,莫过于那次与家人一同出游的开心时刻。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们一家人决定去郊外的一个农家乐放松心情。一路上,车窗外的风景如画,翠绿的树木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我们招手致意。车内,我们欢声笑语不断,爸爸讲着幽默的笑话,妈妈分享着最近遇到的趣事,而我则兴奋地憧憬着即将到来的欢乐时光。
到达目的地后,眼前的景象让我们眼前一亮:一片广阔的田野上,几座小木屋错落有致,远处还有几只悠闲的羊儿在草地上吃草。我们迫不及待地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开始了我们的探险之旅。爸爸带着我去钓鱼,虽然刚开始我显得有些笨拙,但在爸爸的耐心指导下,我渐渐掌握了技巧,当第一条鱼儿被我成功钓起时,那份成就感简直无法用言语表达。
妈妈则在一旁的菜园里忙碌着,她一边采摘新鲜的蔬菜,一边教我识别各种蔬菜的名字和生长习性,让我对大自然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敬畏。午后,我们全家围坐在一起,享用着自己亲手采摘的食材制作成的美味午餐,那一刻,食物的味道似乎比任何时候都要鲜美,因为里面包含了家的味道和幸福的滋味。
夕阳西下,我们依依不舍地踏上了归途。虽然只是一次简单的出游,但它带给我的快乐却是无比珍贵的。这次经历不仅让我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更让我学会了珍惜与家人共度的每一刻。在我心中,这就是我最开心的时刻,它如同一盏明灯,照亮我前行的道路,提醒我无论走到哪里,家的温暖和爱永远是我最坚强的后盾。
【点评】 《开心时刻》一文以一次家庭出游为线索,细腻地描绘了作者与家人共度的一段快乐时光。文章从生活的长河引入,以璀璨的星辰比喻难忘的瞬间,巧妙地点出了文章的主题。在叙述出游的过程中,作者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如车窗外的风景、家人的欢声笑语、钓鱼的成就感、菜园里的忙碌与收获等,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爱与温馨的场景中。
1 / 1湖南省怀化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开学学业水平抽样监测试卷
(2024七下·怀化开学考)弘毅学校组织开展以“世界稻都,情醉怀化”为主题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故乡情怀】怀景秀丽,藏于天地。请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小题。
怀化地处湖南西大门,古称五溪,素有“滇黔门户”“全楚咽喉”之称。这里山雄水秀,风景之美,自有奇妙和独特之处。这里有w ē iw ē i 雪峰山的绿,有 ____(①滔滔 ②悠悠) 沅江水的碧,有____(①漫漫 ②寥寥)历史烟云的古,有“遍地英雄下夕烟”的红。
青山如黛,怀化绿得让人迷幻。通道万佛山、靖州飞山、会同鹰嘴界、洪江八面山、鹤 城凉山、溆浦穿岩山,____(①沄沄 ②座座)翠峰簇拥着连绵起伏的雪峰山。从贵州大山蜿蜒曲折而来,引领着舞水、渠水、巫水、辰水、酉水和千百条或宽或窄的溪流浩荡北去,汇入洞庭。
(摘编自许忠建《怀化,一个怀景怀乡怀味的地方》有删减)
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黔 wēi wēi
2.从语段中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叠词,将对应的序号下来。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意见正确的一项是( )
A.将“蜿蜒曲折”放在“大山”之前。
B.删掉“或宽或窄的”。
C.缺主语,在“从贵州”前面加“沅江”或“沅水”。
D.把”引领”改成“带领”。
【答案】1.qián;巍巍
2.②;①;②
3.C
【知识点】常用易错字字音;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词语的使用(搭配);成分残缺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重要词语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要求学生在平时对教材中所涉及的重要的字、词准确的识记,加强积累。
(2)本题考查词语运用能力。选词填空,先要分析词本身的意思,根据语境判断选用,要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句子中成分搭配的关系、修饰语与中心语的关系。
(3)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辨析并修改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1.本题考查对汉字读音的掌握以及对拼音对应汉字的识别能力。“黔”应读为“qián”。“wēi wēi”应写为“巍巍”。故答案为:qián;巍巍
2.本题考查的是对叠词在语境中运用能力的理解。第一个句子中,滔滔通常形容水势盛大,而悠悠则形容水的悠长、悠闲,结合语境,沅江水的碧更适合用“悠悠”来形容其宁静悠长的美。第二个句子中,漫漫通常形容时间或空间的漫长,而寥寥则形容数量少。结合语境,历史烟云更适合用“漫漫”来形容其漫长而深远的历史感。第三个句子中,沄沄通常形容水流动的样子,而座座则形容山峰的数量。结合语境,翠峰更适合用“座座”来形容其数量之多。故答案为: ②;①;②
3.A.将“蜿蜒曲折”放在“大山”之前,虽然改变了语序,但并未解决主语缺失的问题。
B.删掉“或宽或窄的”,虽然简化了句子,但同样未解决主语缺失的问题。
C.正确。原句“从贵州大山蜿蜒曲折而来,引领着舞水、渠水、巫水、辰水、酉水和千百条或宽或窄的溪流浩荡北去,汇入洞庭。”可以看出,句子的主语应该是“溪流”,但句子开头“从贵州大山蜿蜒曲折而来”缺乏明确的主语,导致句子结构不完整。该选项在“从贵州”前面加“沅江”或“沅水”,提供了可能的主语。
D.把“引领”改成“带领”,虽然改变了动词,但并未解决主语缺失的问题。
故答案为:C
(2024七下·怀化开学考)【人生之舟】榜样力量,砥砺前行。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某校发现小学毕业进入初中后部分学生最近有较大压力,为具体了解他们的压力状况,对全年级 500 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形成了如下统计图:
材料二: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优势的科 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他常说自己有两个梦想,一是“禾下乘凉梦”,二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为了圆梦,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长期奋战在农业第一线。
袁隆平顶着来自西方权威学者“搞杂交水稻是对遗传学的无知”的指责和压力,进行实 验研究。实验的第一步就是寻找雄性不育的水稻植株,而这犹如大海捞针。更让人始料不及 的是,在硏究过程中,700 多株珍贵的实验秧苗,一夜之间全部被人为毁坏。但是袁老迎难 而上,扛住了重重压力。20 多年时间里,他和团队一起,开展超级杂交稻攻关,接连实现 了大面积示范每公顷 10.5 吨、12 吨、13.5 吨、15 吨的目标。2020 年,又实现了年亩产稻 谷 3000 斤的攻关目标。
“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这是袁隆平院士生前常说的一句话。
(摘自《人民日报》2021 年 5 月 23 日)
材料三:
小满刚过,那位穷其一生为“让所有人远离饥饿”目标而奋斗的“稻田守望者”走了。作为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他在怀化安江工作、生活了37 年,这里是“杂交水稻 的发源地”,是袁隆平院士的第二故乡。他与怀化的情缘,浸透了这里的山山水水……
60 余载春华秋实,袁隆平院士心系五溪这片热土,为怀化的发展鼓与呼、为怀化的特 色农产品代言,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份恩情,吾辈必将铭记于心,砥砺前行。
4.请仔细观察【材料一】中的统计图,分条归纳你的发现。
5.班级举行“汲取榜样力量,缓解心理压力”主题班会,要求同学们结合【材料二】【材料 三】发言,请选出发言最得体的一项( )
A.袁隆平院士在研究杂交水稻过程中,也是面临多重压力,但只要心怀伟大梦想,就能取 得辉煌成就。让我们化压力为动力,勇敢追梦,愈挫愈勇!
B.袁隆平院士在研究杂交水稻的过程中,也是面临多重压力,但他心中有伟大梦想,一往 无前,坚韧不拔,扛住了压力,和团队一起,最终取得辉煌成就。让我们化压力为动力,团 结一致,勇敢追梦!
C.袁隆平院士在研究杂交水稻的过程中,也是面临多重压力,但他心中有伟大的梦想,有 毅力,能坚持,不退却,扛住了压力,最终取得辉煌成就。你们如此脆弱,经不得一点风雨,这怎么能行呢!
D.听说你们最近有压力,我想就这个问题给大家一些指点。古今中外,不少有成就的人都 能够顶住压力,化压力为动力,成就一番事业。我们也要勇敢追梦,愈挫愈勇!
【答案】4.学生压力大部分来自考试及作业;其次是来自人际交往和家庭;只有小部分学生没有压 力;进入初中后学生压力问题逐渐明显。
5.B
【知识点】新闻、材料类文本;语言得体;理解概括材料主要内容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也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认真观察图表,找到关键信息,然后进行归纳,从而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语言得体。谦辞是表示谦虚的言辞,一般对己。敬辞是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语,一般对人。 谦辞,表示谦虚或谦恭的言辞,常用于人们日常交际和书信往来中。敬辞是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语。
4.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首先纵轴表示人数,横轴表示压力状况。据统计图中的条柱高度可知,学生压力最多来源于考试,有400名以上的学生认为考试对他们构成了压力;第二大压力是作业,有接近300名学生认为作业对他们构成了压力;第三大压力来自人际交往,有接近200名学生认为人际交往对他们构成了压力;第四大压力来自家庭,有约100名学生认为家庭给自己带来了压力,无压力的学生比较少,人数在50人以下。
故答案为: 学生压力大部分来自考试及作业;其次是来自人际交往和家庭;只有小部分学生没有压 力;进入初中后学生压力问题逐渐明显。
5.A.“但他心怀伟大梦想最终取得辉煌成就”该句没有讲到袁隆平克服困难、顶住压力的精神品质,与【材料二】刻画袁隆平刻苦攻坚、不顾质疑形象的主旨不匹配;
B.正确;
C.“你们如此脆弱,经不得一点风雨这怎么能行呢”这一句发言过于激烈,在班会中对同学说这样的话过于刻薄;
D.“古今中外,不少有成就的人都能够顶住压力,化压力为动力,成就一番事业”没有结合【材料二】进行举例,【材料二】讲的是袁隆平,在发言中需要结合这一榜样人物,不能泛泛而谈,脱离材料。
故答案为:B
6.(2024七下·怀化开学考)【思接千载】 以诗会友,以诗言志。请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描写春雨润泽、草色新嫩这一细微变化,突出早春的特有景色。
(2)唐代,寒食节是最重要的民俗节日之一,禁火,成为寒食节的标志。而禁火期过,又有乞新火的习俗。韩翃《寒食》一诗中体现这一习俗的诗句是: , 。
(3)绿色,是一种生命的颜色。同学们学过许多歌咏绿色的古诗词。请写出含有“绿”字的诗句: , 。
【答案】(1)天街小雨润如酥
(2)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3)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1)诗文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不能写错别字。此题中容易写错的字有:润、酥
(2) 在寒食节,按习俗是禁火的。但在寒食节结束的日暮时分,宫廷里却传赐蜡烛,“传蜡烛” 这一行为体现了禁火期过后的乞新火习俗。“轻烟散入五侯家” 描绘出蜡烛燃起的轻烟在五侯之家飘散的情景。这里的 “汉宫” 实指唐宫,“五侯” 一般指天子近幸之臣,通过这两句诗生动地展现了寒食节特殊习俗在宫廷权贵阶层的体现,也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等级差异和宫廷生活的某些方面。
(3) 对于不同诗句解析,先是结合诗句的出处和上下文理解诗句含义,然后分析诗句中 “绿” 字对景物的描写作用,如在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中,“绿” 字写出了柳枝的颜色和春天柳树的生机;在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中,“绿如蓝” 表现出江水的浓郁绿色和江南春景的绚丽;在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中,“绿映红” 描绘出绿树与红花相互映衬的热闹景象;在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中,“绿” 字用作动词,表现出春风的神奇力量和江南春色的生机,同时也流露出诗人的思乡之情。
故答案为:(1) 天街小雨润如酥;(2)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3)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点评】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不仅要做好对于古诗文、名言名句的背诵,更要注重这些语句的默写,特别关注文句中容易写错的字,从而做到准确、工整的完成作答。
(2024七下·怀化开学考)现代文阅读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 题。
6G时代,大有可为
①如果把移动通信网络的频谱资源分配比喻为一次次的拓荒之旅,5G时代要开拓的“荒 地”是毫米波频段,而6G时代要开拓的就是太赫兹频段。
②当前我们已进入“一部手机行遍天下”的时代,但这一数据可能会让你吃惊——目前 全球依然有超30亿人无法访问互联网,原因之一是,在偏远地区安装基站、铺设光缆的成 本太高,或者受地理条件限制,根本无法实施网络建设。为了实现全球百分百覆盖,6G时代构建”空一天一地一海”一体的立体网络,已成为业界共识。简单而言,就是将基站部署 于平流层高空平台、低轨道卫星上,让网络信号“从天而降”,以补充地面移动网络覆盖,尤其是解决山区、海域、草原、沙漠等偏远地区的网络覆盖难题。这种方式成本是否低、投 资收益如何还有待验证,但把眼光放长远一点,它将为自动驾驶、飞行出租车、无人机送货 等未来新兴应用铺平道路。
③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均已启动6G研究。欧盟提出了相对清晰的规划路线图,在2020年第三季度完成了6G产学研框架项目;韩国政府提出”引领6G商业化”目标,计划2028年实现全球第一个6G商用;美国也从2018年开始6G 研究,前期研究包括对6G芯片的研 究,并在”空——天——地——海”一体化通信特别是卫星互联网通信开展研究实践。中国也 高度重视6G发展,截至 2021年8月,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5G网络,累计建成 5G 基 站达103.7万个,占全球 70%以上。与此同时,我国对6G的探索已经开始,从专利申请量来看,我国以 40.3%的占比高居全球首位。
7.下列叙述中,与短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
A.目前全球依然有超 30 亿人无法访问互联网,原因就是在偏远地区安装基站、铺设光缆的 成本太高。
B.6G 时代构建“空→天→地→海”一体的立体网络,让网络信号“从天而降”,以补充地 面移动网络覆盖,这种方式成本低,投资收益好。
C.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均已启动6G 研究,中国也高度重视 6G 发展。
D.美国政府提出”引领 6G 商业化”目标,计划在 2028 年实现全球第一个 6G 商用。
8.5G 时代和 6G 时代的区别在于:5G 时代要开拓的是 ,而 6G 时代要开拓的是 。
9.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说说 6G 时代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具体的变化?
【答案】7.C
8.毫米波频段;太赫兹频段
9.⑴6G 时代可能实现真正的全球网络覆盖,偏远地区也能畅享网络。 ⑵为自动驾驶飞行出租车、无人机送货等新兴应用提供支持。⑶教育、医疗等领域也可能因高速网络发生巨大变革。
【知识点】把握说明对象;概括说明内容;社会科学说明文;启示感悟、反思建议等开放类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根据材料信息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将选项和文章内容进行比较、辨别,确认正确选项。一定要忠实于原文。
(2)本题考查把握说明的对象及其特征。把握说明对象应注意的文章的几个位置:看题目、观首段、找结尾段和抓关键句,极少数情况下需要我们研读全文,逐段分析,最后确定说明对象。
(3)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全文,明确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文章中的重要段落(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7.A.提到“原因就是在偏远地区安装基站、铺设光缆的成本太高”,但原文中说的是“原因之一是……成本太高,或者受地理条件限制,根本无法实施网络建设”,该选项忽略了“或者受地理条件限制”这一原因;
B.提到“6G时代构建‘空→天→地→海’一体的立体网络……这种方式成本低,投资收益好”,但原文中说的是“这种方式成本是否低、投资收益如何还有待验证”;
C.正确;
D.提到“美国政府提出‘引领6G商业化’目标,计划在2028年实现全球第一个6G商用”,但原文中说的是“韩国政府提出‘引领6G商业化’目标,计划2028年实现全球第一个6G商用”。
故答案为:C
8.本题考查阅读理解和信息提取能力。根据原文“如果把移动通信网络的频谱资源分配比喻为一次次的拓荒之旅,5G时代要开拓的‘荒地’是毫米波频段,而6G时代要开拓的就是太赫兹频段”可知,5G时代要开拓的是毫米波频段,6G时代要开拓的是太赫兹频段。
故答案为:毫米波频段;太赫兹频段
9.本题考查文章理解、信息整合和推理能力。根据原文“6G时代构建‘空→天→地→海’一体的立体网络,已成为业界共识。简单而言,就是将基站部署于平流层高空平台、低轨道卫星上,让网络信号‘从天而降’,以补充地面移动网络覆盖,尤其是解决山区、海域、草原、沙漠等偏远地区的网络覆盖难题”可知,6G时代可能实现真正的全球网络覆盖,偏远地区也能畅享网络。再根据原文“它将为自动驾驶、飞行出租车、无人机送货等未来新兴应用铺平道路”可知,6G时代将为这些新兴应用提供支持。此外,虽然原文没有直接提到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变化,但结合6G时代的高速网络特性,我们可以合理推断,教育、医疗等领域也可能因高速网络发生巨大变革,如在线教育将更加便捷高效,远程医疗将更加普及等。
故答案为:①6G 时代可能实现真正的全球网络覆盖,偏远地区也能畅享网络。②为自动驾驶飞行出租车、无人机送货等新兴应用提供支持。③教育、医疗等领域也可能因高速网络发生巨大变革。
(2024七下·怀化开学考)现代文阅读 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母亲的栀子花
①繁花落幕,夏日登场,又到栀子花开时节。绵绵不断的梅雨,催育着栀子花蕾,络绎不绝地含露绽放。每当看到那一片片像雪花般铺陈在绿色灌木丛中的栀子花,我都不禁停下脚步,俯下身子,闻一闻那沁人心脾的清香。
②对栀子花,我有一种别样的情愫,既感到亲切,又会生出一丝惆怅,忍不住想起老家,想起如今只能在梦中见到的母亲。
③母亲特别喜欢栀子花,不管家搬到哪里,她都会在房前屋后栽上几棵。上世纪70年代初,母亲在房子的西头栽了两株栀子树。由于母亲的精心照料,栽下去仅仅两三年工夫,就长得亭亭如伞,枝繁叶茂了。过往的行人总夸奖这两棵栀子树,母亲听了乐呵呵的,仿佛是在夸她的孩子。
④每到初夏,大小枝丫挂满了花蕾。母亲再忙再累,每天早晚都会在栀子树旁左看右瞧,把过厚的叶片剪掉,凝望花蕾细看,似乎在琢磨着每个花蕾绽放的时间。受母亲影响,我们也喜欢上了栀子花,经常留意栀子树的变化,到了花开季节,每天都要在树旁流连几回。那时乡下农活繁重,生活清贫单调,盛开的栀子花总能给我们带来许多欢乐。
⑤记得有个闷热的黄昏,空气潮得可以挤出水来,母亲说:“今晚肯定有大雨,明早栀子花就开了。”我们顿时兴奋起来,拉着母亲的手,捂着煤油灯就跑去看栀子树。果然,在向阳的枝丫上,不少花蕾已由青泛白,有的还咧开了小嘴。姐姐告诉母亲,明天开的第一拨花,她想送给她的几个好姐妹,母亲爽快地答应了。
⑥那一夜电闪雷鸣,雨拧着树叶哔哔响个不停,我们等着花开,觉也睡得不踏实。天一亮,一家人就迫不及待去看栀子花。真如母亲所料,经过一夜暴雨洗礼,栀子树上不少花蕾已经绽放,有的完全开放露出了花蕊,有的欲开还羞像个小喇叭,白嫩欲滴,清香扑鼻,煞是可爱。我们雀跃着抢摘花朵,母亲一边摘一边帮姐姐把花插在辫子上、刘海儿旁,姐姐也在母亲梳得发光的发髻后别上两朵。花摘完了,母亲把花分成四份,一份给姐姐,满足了她昨天提出的要求;一份让我送给老师;一份送给帮过忙的邻居;最后留些用水瓶子养着放在家里。母亲微笑着对我们说:“我们没什么东西送人,送几朵花表明我们心里记得人家的好。”那时父亲在外乡工作,很少顾得上家,母亲一个人拖着五个孩子,日子过得十分艰难,没有好心邻居的帮衬,有些坎还真不好迈过去。
⑦最让我们记忆犹新的,是母亲用栀子花作彩礼定亲的事。我二哥经人介绍,认识了邻村一个条件不错的姑娘。对方提出一要看儿郎,二要看家庭条件,一旦看不上,亲事也就吹了。那个年代定亲兴送自行车、手表、缝纫机“三大件”。我们家穷得叮当响,根本拿不出,一家人很是着急。最后,母亲对我二哥说:“我的儿郎优秀,不愁她看不上。她要是图钱财,这样的媳妇不要也罢,就送她栀子花吧。”果然如母亲所料,没有送上贵重的彩礼,我嫂子娘家虽有几分不悦,也还是同意了这门婚事。母亲虽然目不识丁,但她对自己的孩子充满信心,相信只要努力,日子会一天天好起来。
⑧栀子花开,端午节便到了。五六月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母亲常为三顿饭犯愁,包粽子的糯米更是稀缺货。但她不能让孩子们只眼巴巴地看着别人吃粽子,为了糯米,花多大代价也值得。包粽子时,我们围坐在母亲身边,跟着母亲学。当香喷喷的粽子出锅,一家人欢天喜地围坐,吃着说着笑着,屋内粽子香,门前栀子香,其情其景,让人永生难忘。
⑨母亲离开我们后,老屋前的那两棵栀子树寂寞无主,日渐枯萎,最后只好将它们挖掉。每次回到老家,不见昔日的栀子树,心里觉着空落落的。只能站在家门前,静静地想,想母亲和她的栀子花。许多时候,我也会问自己,像母亲这样一位在苦水中泡大、没有文化、毕生清贫而平凡的妇女,是以怎样的一种情感去热爱、呵护那些栀子花的?而那栀子树、栀子花又赋予了母亲怎样一种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我只知道,在那么困难的时代,在与母亲相守的日子里,我始终能感受到力量——自强的力量,感恩的力量,这力量伴我坚定前行;我还能体会到爱——对生命的挚爱,对儿女的挚爱。这爱,单纯且执着,细腻而温暖,一如那株在我人生路上,在我心中,静静而持久绽放的母亲的栀子花。
10.请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面表格。
时间 情节 我们的心理
每到初夏 母亲精心照料栀子树 ①
那一夜电闪雷鸣 ② 感恩
有一年 母亲用栀子花作彩礼定亲 ③
端午节 ④ 欢乐、难忘
11.文中第④段画波浪线的句子说:“盛开的栀子花总能给我们带来许多欢乐。”结合文意,说说有哪些欢乐。
12.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第⑥段画横线的句子。
母亲微笑着对我们说:“我们没什么东西送人,送几朵花表明我们心里记得人家的好。”
13.文章以“母亲的栀子花”为题,有何作用?
【答案】10.欢乐;把栀子花送给姐姐、老师、邻居等;印象深刻/记忆犹新;母亲教我 们包粽子
11.⑴闻香赏花,能给人愉悦,忘记劳累贫苦;⑵装饰打扮,能给人精神上的享受;⑶母亲 栽种,带有母爱情爱,让人温暖感恩。所以欢乐多多。
12.运用神态和语言描写,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母亲贫困中依然懂得感恩回报的美德 和对儿女们言传身教的影响,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赞美和敬佩之情。
13.①“栀子花 ”是全文的线索,贯穿全文,( “栀子花 ”不仅指母亲亲自栽种的栀子 花,也象征着母亲坚韧、 自强自信热爱生活、懂得感恩的品格,(表达对母亲的赞美和怀念,暗示文章主旨,含蓄隽永。②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知识点】记叙性散文;梳理、概括文章情节;文章标题及其作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全文,明确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文章中的重要段落(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3)本题考查赏析句子的能力。赏析句子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从修辞、语句中重要的动词、形容词、描写的角度、句式特点等几个角度考虑。表述的最后不要忽略了对作者情感内容的阐述。
(4)本题考查标题的含义与作用。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分析标题的修辞义。2、分析标题的象征义。3、理解标题的双关义。4把握作者的情感出发点。
10.本题考查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和文本理解能力。第一空,根据文章第四段“每到初夏,大小枝丫挂满了花蕾。母亲再忙再累,每天早晚都会在栀子树旁左看右瞧……那时乡下农活繁重,生活清贫单调,盛开的栀子花总能给我们带来许多欢乐。”可知,此时我们的心理是“欢乐”。第二空,根据文章第六段“那一夜电闪雷鸣……我们等着花开,觉也睡得不踏实。天一亮,一家人就迫不及待去看栀子花……母亲一边摘一边帮姐姐把花插在辫子上、刘海儿旁……母亲微笑着对我们说:‘我们没什么东西送人,送几朵花表明我们心里记得人家的好。’”可知,此时的情节是“把栀子花送给姐姐、老师、邻居等”。第三空,根据文章第七段“最让我们记忆犹新的,是母亲用栀子花作彩礼定亲的事……母亲对我二哥说:‘我的儿郎优秀,不愁她看不上……就送她栀子花吧。’果然如母亲所料……”可知,此时我们的心理是“印象深刻/记忆犹新”。第四空,根据文章第八段“栀子花开,端午节便到了……但她不能让孩子们只眼巴巴地看着别人吃粽子,为了糯米,花多大代价也值得。包粽子时,我们围坐在母亲身边,跟着母亲学……”可知,此时的情节是“母亲教我们包粽子”。故答案为: 欢乐;把栀子花送给姐姐、老师、邻居等;印象深刻/记忆犹新;母亲教我们包粽子
11.本题考查学生的文本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根据文章第四段“每到初夏,大小枝丫挂满了花蕾……盛开的栀子花总能给我们带来许多欢乐。”可知,需要仔细阅读第四段及前后文,找出与栀子花带来的欢乐相关的描述。根据文章第四段“母亲再忙再累,每天早晚都会在栀子树旁左看右瞧……受母亲影响,我们也喜欢上了栀子花,经常留意栀子树的变化,到了花开季节,每天都要在树旁流连几回。”可知,闻香赏花能给人愉悦,忘记劳累贫苦。根据文章第六段“母亲一边摘一边帮姐姐把花插在辫子上、刘海儿旁,姐姐也在母亲梳得发光的发髻后别上两朵。”可知,装饰打扮能给人精神上的享受。
根据文章整体内容可知,母亲精心照料栀子树,送花给邻居等,带有母爱情爱,让人温暖感恩。
故答案为: (1)闻香赏花,能给人愉悦,忘记劳累贫苦;(2)装饰打扮,能给人精神上的享受;(3)母亲 栽种,带有母爱情爱,让人温暖感恩。所以欢乐多多。
1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人物描写赏析能力。画横线的句子是“母亲微笑着对我们说:‘我们没什么东西送人,送几朵花表明我们心里记得人家的好。’”这句话中,“微笑”是神态描写,“我们没什么东西送人,送几朵花表明我们心里记得人家的好。”是语言描写。通过神态和语言描写,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母亲贫困中依然懂得感恩回报的美德,同时也对儿女们进行了言传身教的影响。故答案为: 运用神态和语言描写,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母亲贫困中依然懂得感恩回报的美德和对儿女们言传身教的影响,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赞美和敬佩之情。
13.本题考查学生的文章标题分析能力。首先,“栀子花”是全文的线索,贯穿全文。文章围绕母亲的栀子花展开了一系列情节,包括母亲栽种栀子花、送栀子花等。其次,“栀子花”不仅指母亲亲自栽种的栀子花,也象征着母亲坚韧、自强自信、热爱生活、懂得感恩的品格。通过栀子花这一形象,文章表达了对母亲的赞美和怀念之情。最后,以“母亲的栀子花”为题还设置了悬念,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读者会好奇为什么文章要以“母亲的栀子花”为题,从而更加深入地阅读文章。故答案为:①“栀子花 ”是全文的线索,贯穿全文,( “栀子花 ”不仅指母亲亲自栽种的栀子 花,也象征着母亲坚韧、 自强自信热爱生活、懂得感恩的品格,(表达对母亲的赞美和怀念,暗示文章主旨,含蓄隽永。②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2024七下·怀化开学考)古诗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明诗,完成小题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4.诗中“清白”两字,一语双关,既指石灰的颜色,又喻 。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千锤万凿”写出了石灰开采过程中的艰辛。
B.“若等闲”主要表现出石灰烧制过程的容易。
C.“浑不怕”蕴含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
D.此诗为七言绝句,作者借石灰表达他的志向。
【答案】14.诗人高尚的节操。
15.B
【知识点】把握古诗词曲的内容;体味古诗词曲的遣词;建功立业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品味语言特色中的“炼字”型。解答此类题目时基本思路应首先解释该字(词)在句中的意思(字面意思和实质意思)或该字(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最后点出该字(词)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情感。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认真读诗,反复诵读,仔细分析诗中的内容,联系创作的背景抓住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
14.本题考查了诗歌中词语的理解。《石灰吟》一诗采用了借物喻人的手法,诗人以石灰为吟咏对象,表明自己要做纯洁清白的人。诗中的“清白”一词,一是指石灰的颜色,二是指诗人高尚的节操。
故答案为: 诗人高尚的节操。
15.ACD.正确;
B.“若等闲”三字写出石灰从容自若,处之淡然的态度,经过锤炼是心甘情愿的。
故答案为:B
(2024七下·怀化开学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阅读下面的古文《两小儿辩日》,完成各题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 日中时远也。”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 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6.本文提到的孔子是 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为“至圣”,本文作者相传是战国时期 的 (人名)。
17.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⑴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故:
⑵及日中则如盘盂 及:
18.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⑴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⑵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9.两小孩争辩,各自的看法及理由是什么?
【答案】16.儒;列御寇
17.原因;到了。
18.⑴我认为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近,而正午的时候距离人远。
⑵两个小孩子笑着(对孔子)说:“是谁说你智慧多呢? ”
19.一小孩认为太阳刚升起时距离人近,正午时距离人远,理由是近者热而远者凉。一小孩认为太阳刚升起时距离人远,正午时距离人近,理由是远小近大。
【知识点】先秦诸子百家;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文言文翻译;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对于重点作家、重要文体必须熟记。对作品中的重要内容应熟练掌握,针对作品中的人物、情节做出正确的评价。
(2)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意义。翻译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考题涉及的词语都来源于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这要求学生应加强对教材所选入的文言文诵读与掌握,解答根据所学过的课文,根据上下文做出判断。
(3)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文言文中重要句子翻译的关键是一定要回到原文的语境中,根据上下文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同时对语句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做到准确的翻译。并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符合现代汉语的用词造句的标准。
(4)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找出相关的语句做出具体的分析即可。
【参考译文】
孔子到东方游历,途中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论。孔子询问他俩争论的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而正午时离人近。”
前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大得像车上的篷盖,等到正午时就像个盘盂,这不是远处的小而近处的大吗 ”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清清凉凉,等到正午时就热得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的时候感觉热而远的时候感觉凉吗 ”
孔子听了,不能判断谁是谁非。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道的事情多呢 ”
16.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两小儿辫日》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列子(列御寇)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亦是一则极具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其记述了孔子路遇两个孩子在争辩太阳远近的问题,而孔子不能作决断之事。说明了知识无穷、学无止境的道理,同时也赞扬了孔子实事求是、敢于承认自己学识不足的精神和古代人民敢于探求客观真理,并能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
故答案为:儒;列御寇
17.本题考查字义。①句意:途中遇见两个小孩儿在争辩,便问他们争辩的原因。故,原因。②句意:到了中午时小得像一个盘盂。及,到了。
故答案为:原因;到了。
18.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①中重点词语:以,认为。始,刚刚。去,距离。而,表并列。②中重点词语孰,谁。为,认为。汝,你。知,同"智",智慧。
故答案为:①我认为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近,而正午的时候距离人远。②两个小孩子笑着(对孔子)说:“是谁说你智慧多呢? ”
19.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根据"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可知,一小孩认为太阳刚升起时距离人近,正午时距离人远。根据"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可知,他的理由是远小近大。根据"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可知,另外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升起时距离人远,正午时距离人近。根据"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可知,他的理由是近者热而远者凉。
故答案为: 一小孩认为太阳刚升起时距离人近,正午时距离人远,理由是近者热而远者凉。一小孩认为太阳刚升起时距离人远,正午时距离人近,理由是远小近大。
(2024七下·怀化开学考)名著阅读;阅读下面三则文言短文,完成小题。
鲁滨逊漂流记(梗概节选)
从前,有一个叫鲁滨逊的英国人,他喜欢航海和冒险,到过世界上很多地方,碰到过许 多危险,但他一点儿也不畏惧,希望走遍天涯海角。
在一次航海中,鲁滨逊所在的船遇上了大风浪,船底部触礁,严重受损,船上的同伴全 部遇难,只有鲁滨逊一个人被冲到了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要想活下去,就得想办法。
鲁滨逊在山坡上选择了一块有水源、可以防御野兽的地方,用木头和船帆搭起一座简陋 的帐篷。
为了解决食物问题,他把捕来的活山羊畜养起来,让它们繁殖,这样就可以经常喝羊奶,吃羊肉。他还种出了麦子,吃到了自己种的粮食。
很多年过去了、一个偶然的机会,鲁滨逊救下了一个野人,给他取名“星期五”。他们 愉快地生活在岛上,扩大了粮食种植面积,增加了几个羊圈,晒了很多葡萄干。
28 年后的一天清晨,一艘英国船只停在了附近,船上发生了叛乱,船长被水手绑架了。于是鲁滨逊与“星期五”帮助船长制服了叛乱的水手,并夺取了船只。船长为了报答他们,把鲁滨逊他们带回了英国。
20.《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 国的 。
21.读梗概,想想小说写了鲁滨逊流落荒岛的哪些事儿,用小标题填写中间空缺。
流落荒岛→ →驯养山羊→ →搭救“星期五”。
22.读完《鲁滨逊漂流记》,你觉得鲁滨逊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案】20.英;丹尼尔 ·笛福
21.搭建住所;播种粮食
22.坚忍不拔、勇敢、顽强、善良。
【知识点】作家作品;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基本内容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名著的阅读。阅读名著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名著表面的知识,如作者、人物及故事,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好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得心应手。
(2)本题考查文学名著情节的积累。要求学生对教材中及课后推荐的名著要点加以了解和识记,尤其是教材中文学文体及作家作品主要的知识点要记牢。
(3)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形象的把握,注意结合语言描写和故事的叙述,把握人物性格特点。
20.本题考查作家及其作品。《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英国的丹尼尔 笛福,他的代表作有《辛格顿船长》。
故答案为:英;丹尼尔 ·笛福
2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结合句子“鲁滨逊在山坡上选择了一块有水源,可以防御野兽的地方,用木头和船帆搭起一座简陋的帐篷”,可知鲁滨逊在荒岛上首先需要有一个安全的住所来保护自己。结合句子“ 他还种出了麦子,吃到了自己种的粮食。 ”,可知鲁滨逊为了解决食物问题,开始种植粮食,这是他在荒岛上生存的重要一环。
故答案为:搭建住所;播种粮食
22.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和评价能力。从小说中我们可以知道,鲁滨逊是一个勇敢、坚强的人,他在荒岛上独自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从未放弃过生存的希望。他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和创造力,能够利用身边的资源解决生存问题,如搭建住所、驯养山羊、种植粮食等。同时,他还表现出善良和同情心,如救下野人“星期五”并与之共同生活。
故答案为:坚忍不拔、勇敢、顽强、善良。
23.(2024七下·怀化开学考)请以“开心时刻”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写有真情实感的记叙文
⑵不少于 500 字
⑶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班级、姓名。
【答案】略
【知识点】记叙文;全命题作文
【解析】【分析】本题题目“开心时刻”是一个充满正能量和生活气息的记叙文题目。关键词“开心”指向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时刻”则强调了这种体验的短暂而珍贵。文章要求记录并描述一个或多个令人感到快乐的瞬间,旨在通过文字传达出生活中的美好与幸福。
【题干分析】①“开心时刻”这一题目,鼓励考生回顾并分享自己生活中的快乐片段。这里的“开心”可以是来自家庭的温馨、朋友的陪伴、个人的成就、自然的美丽、文化的熏陶等各种方面。考生需要选取一个或几个具体的、有代表性的开心时刻进行描述。②在阐述写作思路时,考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是什么:首先明确自己要写的开心时刻是什么,是某次旅行的愉快经历,还是与家人共度的一个节日,或是解决了一个难题后的成就感等。为什么:接着分析为什么这个时刻会让你感到开心。是因为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体验,还是因为它加深了你与某人的关系,或是它让你认识到了自己的价值和能力。怎么做:在描述开心时刻时,要注重细节描写,通过具体的场景、人物对话、内心感受等,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那份快乐。同时,可以适当地加入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立意提取】
1.开心时刻:从个人成长的角度出发,描述一次克服困难后获得的成就感带来的开心时刻。
2.开心时刻:家的温暖,从家庭关系的角度出发,记录与家人共度的一个温馨时刻,如节日聚餐、家庭聚会等。
3.开心时刻:自然的馈赠,从亲近自然的角度出发,描述一次在大自然中获得的宁静与快乐,如徒步旅行、观赏日出等。
【例文】
开心时刻
在生活的长河中,有许多瞬间让人难以忘怀,它们如同璀璨的星辰,点缀着我们记忆的夜空。而在我心中,最闪耀的那颗星,莫过于那次与家人一同出游的开心时刻。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们一家人决定去郊外的一个农家乐放松心情。一路上,车窗外的风景如画,翠绿的树木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我们招手致意。车内,我们欢声笑语不断,爸爸讲着幽默的笑话,妈妈分享着最近遇到的趣事,而我则兴奋地憧憬着即将到来的欢乐时光。
到达目的地后,眼前的景象让我们眼前一亮:一片广阔的田野上,几座小木屋错落有致,远处还有几只悠闲的羊儿在草地上吃草。我们迫不及待地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开始了我们的探险之旅。爸爸带着我去钓鱼,虽然刚开始我显得有些笨拙,但在爸爸的耐心指导下,我渐渐掌握了技巧,当第一条鱼儿被我成功钓起时,那份成就感简直无法用言语表达。
妈妈则在一旁的菜园里忙碌着,她一边采摘新鲜的蔬菜,一边教我识别各种蔬菜的名字和生长习性,让我对大自然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敬畏。午后,我们全家围坐在一起,享用着自己亲手采摘的食材制作成的美味午餐,那一刻,食物的味道似乎比任何时候都要鲜美,因为里面包含了家的味道和幸福的滋味。
夕阳西下,我们依依不舍地踏上了归途。虽然只是一次简单的出游,但它带给我的快乐却是无比珍贵的。这次经历不仅让我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更让我学会了珍惜与家人共度的每一刻。在我心中,这就是我最开心的时刻,它如同一盏明灯,照亮我前行的道路,提醒我无论走到哪里,家的温暖和爱永远是我最坚强的后盾。
【点评】 《开心时刻》一文以一次家庭出游为线索,细腻地描绘了作者与家人共度的一段快乐时光。文章从生活的长河引入,以璀璨的星辰比喻难忘的瞬间,巧妙地点出了文章的主题。在叙述出游的过程中,作者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如车窗外的风景、家人的欢声笑语、钓鱼的成就感、菜园里的忙碌与收获等,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爱与温馨的场景中。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