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单元运算律达标测试卷-数学四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一、选择题
1.79+(121+48)=79+121+48运用了( )。
A.加法交换律 B.加法结合律 C.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2.如图,一瓶酸奶比一瓶果茶贵( )元。
A.2 B.3 C.4
3.下图中,能说明“”与“”相等的是( )。
A.②③④ B.①② C.②③
4.丽丽用计算器计算时,错误地输入了,要想得到正确答案,可以( )。
A.再除以3 B.再乘3 C.再乘10
5.学校新买回240套桌椅,每张桌子125元,每把椅子55元。240×(125-55)( )。
A.买240张桌子多少元? B.买240张桌子和240把椅子一共多少元?
C.买240把椅子比240张桌子少多少元?
6.下面算式中( )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A. B. C.
二、填空题
7.妙妙在用简便方法计算时,算成了,比正确结果多算了( )。
8.要使36×△+58×□=5800成立,且可运用乘法分配律计算,则△=( ),□=( )。
9.请在下列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或式子,使算式可以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算。
25×37×( ) 23×65+23×( ) 48×a+a×( )
10.125(40+8)=□□+□□。这道题运用了( )。能用字母表示这个规律:( )。
11.小明用计算器计算2360乘48,他依次按了2360×8=这七个键后,计算器上显示出18800,这时,小明发现自己在按第二个因数时少按了4这个键。如果要得到2360乘48的正确结果,但又不取消重按,那么应该继续依次按( )。
12.有若干人的年龄和是4476岁,其中最大的不超过79岁,最小的不低于30岁,而年龄相同的不超过3人。则这些人中,至少有( )位老人。(不低于60岁为老人)
三、判断题
13.25×(4×37)=(25×4)×37,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
14.700-236-118=700-(236+118)。( )
15.52×25×4可以先算25×4=100,再算52×100=5200。( )
16.乘法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能同时使用。( )
17.△×9与△×3×3的积相等。( )
四、计算题
18.直接写出得数。
125×4= 120×6= 38×200= 183×47≈ 60×30×0=
55×60= 480÷8= 500×70= 597×50≈ 80÷8-10=
19.用简便方法计算。
401×25 25×37+75×37 5×25×4×20
五、解答题
20.在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我校开展“书香校园共享阅读”活动,桐桐在读一本289页的世界名著,已经读了7天,还剩下93页没有读完。她平均每天读了多少页?
21.春节过去了,张叔叔要从A地到E地去打工,下面是他乘火车的路线示意图。请你算一算,火车一共行驶了多少千米?(列综合算式,用简便方法计算)
22.一张桌子的售价是65元,一把椅子的售价是30元。买3套这样的桌椅一共需要多少元?
23.水果店进了25箱苹果,每箱有24个;进了75箱桔子,每箱有24个。两种水果一共有多少个?
24.爱心人士捐赠了一批救灾物资,大米和面粉各80袋,每袋大米55千克,每袋面粉45千克,这批大米和面粉一共多少千克?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B A C B C B
1.B
【分析】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结果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详解】79+(121+48)=79+121+48运用了加法结合律。
故答案为:B
2.A
【分析】通过观察图可知,一箱6瓶果茶共24元,要24÷6求出每瓶果茶多少钱,再用一瓶酸奶的价钱减一瓶果茶的价钱,就是一瓶酸奶比一瓶果茶贵多少元。
【详解】6-24÷6
=6-4
=2(元)
一瓶酸奶比一瓶果茶贵2元。
故答案为:A
3.C
【分析】①看图可知,整条线段共3段,将三段长度相加等于整条线段长度。
②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分别求出两个小长方形的面积相加,是整个图形的面积;整个图形是个长方形,也可以先求出大长方形的长,再根据长方形面积公式计算。
③总个数=黑色圆形个数+白色圆形个数,用每行个数×行数,可以分别求出黑色圆形个数和白色圆形个数;也可以不管颜色,直接用整体的每行个数×行数,求出总个数。
④单价×数量=总价,总钱数=本子单价×本数+笔的单价×支数;因为本子和笔的数量不同,没法先求出本子和笔的单价和,再进而求出总钱数。
【详解】①6+4+3==10+3=13(厘米)不能说明“”与“”相等。
②6×3+4×3=18+12=30(cm2),(6+4)×3=10×3=30(cm2)能说明“”与“”相等。
③6×3+4×3=18+12=30(个),(6+4)×3=10×3=30(个)能说明“”与“”相等。
④6×3+4×4=18+16=34(元)不能说明“”与“”相等。
能说明“”与“”相等的是②③。
故答案为:C
4.B
【分析】根据乘法结合律,原算式372×15可以变形为372×5×3,所以输入了372×5后,可以再乘3。据此选择。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372×15=372×5×3
所以,输入了372×5,要想得到正确答案,可以再乘3。
故答案为:B
5.C
【分析】根据已知的单价和数量,列出每个选项的算式,选出算式为240×(125-55)的即可。
【详解】A.总价=单价×数量,240×125即买240张桌子多少元,不能列出题目中算式,选项错误;
B.买240张桌子和240把椅子一共多少元即桌子的总价与椅子的总价相加,240×125+240×55=240×(125+55),不能列出题目中算式,选项错误;
C.买240把椅子比240张桌子少多少元即桌子的总价与椅子的总价相减,240×125-240×55=240×(125-55),符合题目中算式,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C
6.B
【分析】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 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 再相加;乘法结合律是指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积不变。据此作答即可。
【详解】A.直接进行计算并没有运用乘法分配律;
B.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C.运用了乘法结合律;
故答案为:B
7.68
【分析】根据乘法分配律的定义可知,将98看作100-2,则35×98=35×(100-2)=35×100-35×2,这个算式与35×100-2相差(35×2-2)。据此计算解答。
【详解】35×98=35×(100-2)=35×100-35×2
35×2-2
=70-2
=68
妙妙在用简便方法计算时,算成了,比正确结果多算了68。
8. 58 64
【分析】根据乘法分配律,采用逆推的方法,可以将5800拆分成58与100的乘积,即5800=58×100,将100进一步拆分成36与64的和,将算式变为58×(36+64),进一步将算式变为36×58+58×64,据此即可判断△和□分别表示什么。
【详解】100-36=64
36×58+58×64
=58×(36+64)
=58×100
=5800
所以要使36×△+58×□=5800成立,且可运用乘法分配律计算,则△=58,□=64。
9. 4 35 52
【分析】(1)是连乘算式,其中一个因数是25,因此可以填4,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使计算简便;25×4=100;
(2)算式是乘加乘的形式,加号前后两个算式都有相同的因数23,因此可以填入35(35+65=100),利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
(3)算式是乘加乘的形式,加号前后两个算式都有相同的因数a,因此可以利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
【详解】(1)25×37×4=25×4×37=100×37=3700,填入4能简算
(2)23×65+23×35=(65+35)×23=100×23=2300,填入35能简算
(3)48×a+a×52=(48+52)×a=100a,填入52能简算
10. 乘法分配律 a×(b+c)=a×b+a×c
【分析】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用字母表示是:a×(b+c)=a×b+a×c,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25(40+8)
=125×40+125×8
=5000+1000
=6000
即125(40+8)=□□+□□。这道题运用了乘法分配律。能用字母表示这个规律:a×(b+c)=a×b+a×c。
11.×、6、=
【分析】根据乘法的结合律,2360×48=2360×(8×6)=2360×8×6,所以如果要得到2360乘48的正确结果,但又不取消重按,那么应该继续依次按“×、6、=”,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小明用计算器计算2360乘48,他依次按了2360×8=这七个键后,计算器上显示出18800,这时,小明发现自己在按第二个因数时少按了4这个键。如果要得到2360乘48的正确结果,但又不取消重按,那么应该继续依次按“×、6、=”。
12.6
【分析】要使年龄不低于60岁的老人最少,就是使30到59岁的人尽量的多,年龄不相同的不超过3人,则就是尽量让30到59岁的人为3人。即30岁的3人,31岁的3人,32岁的3人……将这些人的岁数加起来得4005岁。剩下的岁数总和为471岁,且年龄也要尽可能的大这样才能使老人的人数最少。3人79岁总和是237岁,3人78岁总和是234岁,加起来正好是471岁。
【详解】30×3+31×3+32×5+…+58×3+59×3
=(30+31+32+…+59)×3
=[(30+59)+(31+58)+(32+57)+…(44+45)]×3
=[89+89+89+…+89]×3
=[89×15]×3
=1335×3
=4005(岁)
4476-4005=471(岁)
471=79×3+78×3
3+3=6(位)
则在这些人中,至少有6位老人。
13.√
【分析】乘法结合律是指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积不变。即a×b×c=a×(b×c);由此判断。
【详解】根据乘法结合律的定义可知:
25×(4×37)=(25×4)×37,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4.√
【分析】根据减法的性质可知,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这两个数的和,以此解答即可。
【详解】计算700-236-118时,可以先计算236+118,再用700减去这个和。
700-236-118
=700-(236+118)
=700-354
=346
题干计算正确。
故答案为:√
15.√
【分析】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积不变。
【详解】52×25×4可以先算25×4=100,再算52×100=5200。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乘法结合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6.√
【分析】乘法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可以同时使用,可举例说明。
【详解】例如:
8×38×125
=38×(8×125)
=38×1000
=38000
其中第一步就是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同时使用。
所以乘法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能同时使用。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乘法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的定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7.√
【分析】乘法的结合律:a×b×c=a×(b×c);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3×3=△×(3×3)=△×9,所以判断正确。
【点睛】熟练掌握乘法的结合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8.500;720;7600;9000;0;
3300;60;35000;30000;0
【详解】略
19.10025;3700;10000
【分析】根据乘法分配律即可进行简便运算;
运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即可解答。
【详解】401×25
=(400+1)×25
=400×25+1×25
=10000+25
=10025
25×37+75×37
=(25+75)×37
=100×37
=3700
5×25×4×20
=(5×20)×(25×4)
=100×100
=10000
20.28页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这本书的总页数减去剩下没有读的页数等于7天读的页数,再除以7,即等于她平均每天读的页数,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289-93)÷7
=196÷7
=28(页)
答:她平均每天读了28页。
21.700千米
【分析】求火车一共行驶的路程,把4段路程相加,然后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即可解答。
【详解】136+211+189+164
=(136+164)+(211+189)
=300+400
=700(千米)
答:火车一共行驶了700千米。
22.285元
【分析】先用65+30求出一套桌椅多少钱,再乘3即可求出买3套这样的桌椅一共需要多少钱,据此列式解答即可。
【详解】(65+30)×3
=95×3
=285(元)
答:买3套这样的桌椅一共需要285元。
23.2400个
【分析】苹果进了25箱,桔子进了75箱,都是每箱24个,用每箱的个数乘苹果和桔子的箱数和,即等于两种水果一共的个数,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24×(25+75)
=24×100
=2400(个)
答:两种水果一共有2400个。
24.8000千克
【分析】分别用大米的质量和面粉的质量去乘各自的袋数,算出大米、面粉分别有多少千克,再加起来,即可算出这批大米和面粉一共多少千克。据此解答。
【详解】55×80+45×80
=(55+45)×80
=100×80
=8000(千克)
答:这批大米和面粉一共8000千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