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空前繁荣。
在1928年当选为美国总统的胡佛是一位自由市场经济的坚定支持者,他在竞选时的口号十分鼓舞人心。他说:“如果我当选,将使美国人家家锅里有一只鸡,家家有一辆汽车。”
——《大国崛起·美国》
美国20世纪20年代的街头宣传画
1929年,美国街头领取救济食物的人排长队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
九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学习目标
1.了解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2.掌握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3.分析罗斯福新政的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有助于美国经济的尽快恢复,但是新政没有也不可能解决经济危机的根源——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因而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
4.学会运用历史辩证法客观、全面地分析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理解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
项目一:困境
——经济大危机爆发
项目一:困境——经济大危机爆发
1927年:福特汽车公司共生产了1500万辆T型汽车,产量达到世界汽车产量的一半。
1928年:美国生产总值超过整个欧洲资本主义国家,成为了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
1929年:平均每6个美国人就拥有一辆汽车。
结合课本思考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如何?
经济空前繁荣,新兴产业迅猛发展
“柯立芝繁荣”
项目一:困境——经济大危机爆发
但是,繁荣的表象下隐藏着巨大的
危机
购买力严重不足
生产过剩
项目一:困境——经济大危机爆发
1、经济大危机的原因
根本原因
生产社会化
生产资料私有制
生产力
不适应
生产关系
直接原因
生产力提高
(盲目扩大生产)
购买力不足
(贫富差距)
产品总供给
大于
生产相对过剩
社会总购买力
全国性股票投机活动
经
济
大
危
机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项目一:困境——经济大危机爆发
项目一:困境——经济大危机爆发
“黑色星期四”
起止时间:
开始标志:
首先出现国家、领域:
大量玉米、小麦、棉花和牛奶,或被当做燃料,或被倒进河流。与此同时,在密西西比河畔,农场主们正在将一桶桶的牛奶倒入河水,把一车车的大肥猪倒进河中,5万多亩棉花被点火烧光。同样在英国,在法国,在荷兰,在丹麦,整箱的桔子,整船的鱼,整袋的咖啡豆被倒进大海。
1929-1933年
1929年10月24日,黑色星期四
美国,金融领域
项目一:困境——经济大危机爆发
为什么“一方面是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另一方面却是资本家人为故意大量销毁产品?”这暴露了资本家什么本性?
我会三项技能,我会说三国语言,我已经有三年工龄了,我有三个孩子,我已经失业三个月了,我现在仅仅需要一份工作。
遮遮掩掩等待救济的人们
一桶桶的牛奶倒入河水
销毁商品的原因:垄断资本家要保持商品价格,维持利润。
暴露的本性:资本家残忍,资本主义制度腐朽。
说明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而不是绝对过剩 。
项目一:困境——经济大危机爆发
经济大危机的特点
材料一 一般的经济危机持续一年最多不过两年,而30年代初的危机持续了长达5年之久,有的甚至更长。
材料二 从金融业迅速波及到几乎所有部门;从美国迅速蔓延到所有资本主义国家。
材料三 资本主义世界生产减少了36%,失业工人3000多万,几百万农民破产,上万家银行倒闭。整个资本主义的损失比一战的破坏还要严重。
①持续时间长
②波及范围广
③破坏性大
项目一:困境——经济大危机爆发
美国穷人居住的“胡佛小屋”
①对资本主义经济造成严重破坏
②激化社会矛盾, 引发政治危机
③美国实施新政走出危机;德日走上了法西斯的道路,威胁世界和平
项目一:困境——经济大危机爆发
小试牛刀
1929年发生在美国的经济危机很快波及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主要是因为( )
A.美国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
B.生产与销售的矛盾决定的
C.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世界性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世界经济联系加强
D
项目二——突破
——罗斯福新政之新
项目二:突破——罗斯福新政之新
1.面对危机,胡佛领导下的美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
胡佛
1931年12月8日,胡佛在第三个年度国情咨文中说: “联邦政府应该最少最少地介入经济的领域”,“即使介入也是暂时的和迫不得已的”。
经济大危机时美国究人居住的棚户区
胡佛面对经济危机,采取了自由放任政策。
加深危机
胡佛村
项目二:突破——罗斯福新政之新
胡佛
罗斯福
聚焦1932年美国大选
1575万票—2280万票
作为下一届总统的竞选者,正在为我的誓言付出行动。我将为你们带来“新政”与自信。我所要建立的政府将是一个强有力的巨人,它将拥有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 ——1932年罗斯福竞选演说
项目二:突破——罗斯福新政之新
2.目的:
如果罗斯福真的企图牺牲资本家阶级的利益来满足无产者阶级的利益,那么资本家就会拿别的总统来代替他。
——《斯大林论教育》
直接目的:应付经济大危机
根本目的: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巩固资产阶级统治
项目二:突破——罗斯福新政之新
“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我就要求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的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地完成这一任务,政府对待这项任务就像对待战争的紧急状态一样。”
——罗斯福的就职演说
思考:根据材料分析罗斯福想通过怎样的手段来挽救美国经济?
国家干预经济(政府全面加强对经济的干预)——特点
改变了传统的自由放任的政策,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
项目二:突破——罗斯福新政之新
3.新政的措施
政府
调节生产
促进消费
(供消平衡)
生产发展
消费旺盛
项目 具体措施
通过________________,对银行业进行整顿,恢复银行信用。
①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规定公平竞争法规,协调各个工业部门的企业活动;(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
②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在一定范围内维护工人合法权益。
通过_______________,对全国农业生产和销售进行调节,限制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
通过投资新建大量_____________,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一举多得)
通过______________,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应急的救济机构,利用过剩物资救济失业家庭。(稳定社会秩序)
整顿金融体系
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前提
核心措施
调整农业政策
推行“以工代赈”
建立保障制度
《紧急银行法案》
《国家工业复兴法》
《全国劳工关系法》
《农业调整法》
公共设施
《社会保障法》
项目二:突破——罗斯福新政之新
①整顿金融体系
材料一: 罗斯福就职第二天国会通过《银行紧急法案》;由国家拨款30亿美元贷款给大银行,支持其开业,并成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对存款实行政府保险。
炉边谈话
材料二: “我可以向大家保证,把钱存在经过整顿、重新开业的银行里,要比放在褥子下面更安全。”
——罗斯福·第一次“炉边谈话”
恢复银行信用,稳定人心,为生产的恢复提供了前提。
项目二:突破——罗斯福新政之新
1933年《国家工业复兴法》:由政府调节工业生产中的问题,各个工业企业制订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规章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 产品价格、销售市场的分配……凡是接受法规的企业,一律发给印有“我们尽我们的职责”的蓝鹰标志。
《工资工时法》规定了企业工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规定每周工作40小时,每小时40美分最低工资,后调整为每小时1美元。
中心措施: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防止盲目竞争,一定范围内维护工人利益,提高工人购买力,缓和阶级矛盾。
项目二:突破——罗斯福新政之新
③调整农业政策
通过《农业调整法》,对全国农业生产和销售进行调节,限制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
罗斯福看望美国农民
大危机中境况最惨的还是农业,农产品大量滞销,农民负债累累,农产品价格已跌到历史最低点,猪肉三分一磅,牛肉五分一磅,一只肥羊卖不到一元钱。
屠宰20多万头快要产仔的母猪和600多万头小猪。
目的:稳定农产品价格
稳定农产品价格,防止农产品过剩,促进农业恢复。
项目二:突破——罗斯福新政之新
④推行“以工代赈”
1933.3 建立民间资源保护队 4个月内使25万靠救济为生的青年有了工作;先后雇佣了475万名青年。
1933.5 成立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 兴办大规模的水力发电和灌溉工程。
1933.6 设立公共工程管理局(PWA) 提供33亿美元拨款作为启动资金,建设季节性的大型军事与民用工程。
1933.9 设立国民工程管理局(CWA) 吸收非熟练或半熟练的失业工人就业。在成立30天内吸收了426万失业者。
1935.5 成立工程振兴局(WPA) 1935-1941年,平均每月雇用220余万人,最多时达320余万人,共约为1000万失业者创造了就业机会。
新政期间,美国政府投资建设田纳西水利工程,这是推行“以工代赈”的典型事例。
推行“以工代赈”
通过投资兴建大量公共设施,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
⑤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项目二:突破——罗斯福新政之新
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应急救济机构。利用过剩物资救济失业家庭。
对象 项目 财政拨款
孤苦老人 老年补助计划 4975万美元
贫苦儿童 贫苦受抚养儿童补助 2475万美元
失业者 失业补助法 400万美元
标志着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
目的:缓和阶级矛盾,刺激消费,稳定社会
项目三:蜕变
——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项目三:蜕变——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合作探究:根据材料归纳总结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材料一】
1929年-1933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变化图
1929年—1940年美国失业率变化图
对美国:①美国经济开始缓慢复苏,工业生产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项目三:蜕变——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材料二】:“新政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使美国避免像德、日、意那样走上法西斯道路,因此,有人说‘新政挽救了美国的自由民主制度’。”
【材料三】:“二战期间,美国联邦政府建立起庞大的经济调节机构统管经济,保证了战时经济迅速增长。伴随着政府对经济的调节和干预,从20世纪50年代起美国经济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材料四】:“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新政”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二战后,英国、法国、联邦德国和日本等,虽然发展模式各不相同,但政府干预都是这些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共同之处。”
对美国:②新政避免美国走上法西斯道路,挽救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
对美国:③新政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为反法西斯战争奠定了政治和经济基础。
对资本主义世界: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先例。
项目三:蜕变——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材料五: 资本主义制度就像一棵出现枯枝烂叶的树一样,激进分子说:“把它砍倒。”保守分子说:“不要动它。”我则采取折中的办法:“让我们修剪一下,这样我们既不会失去老树干,也不会失去新枝。”……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
根据上述材料,思考:罗斯福新政有没有从根本上颠覆资本主义经济体制?
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项目三:蜕变——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有人说,20世纪出现了两大改革家,一个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一个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如何理解这句话?从中可以获得什么启示?
“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指
“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指
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指导经济的先例,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发展。
邓小平通过改革开放使中国走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启示:
1.改革要结合国情,与时俱进;
2.要勇于创新;
......
课堂小结
罗斯福新政
背景: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
内容:整顿金融体系
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调整农业政策
推行“以工代赈”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影响:使经济缓慢复苏,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特点:国家干预经济
实质:维护资本主义前提下的调整
局限性:无法解决美国社会基本矛盾
实战演练
1、下图为1925—1945年美国失业率曲线图。造成A段失业率急剧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
A.美国内战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经济大危机 D.第二次世界大战
2、. “他赢得了民心,因为人民能够感觉到,他喜欢他们,他惦记着他们。”罗斯福新政中“赢得民心”的举措是( )
A.兴建公共工程,增加就业机会 B.提倡美国公民勤俭节约
C.引导农场主努力扩大生产 D.改革银行制度,恢复银行信用
3.以“狮子”和“狐狸”见称的罗斯福,面对经济危机审时度势。进行大胆突破,实行以“3R工程”(复兴、救济、改革)为核心的新政。新政“大胆突破”体现在( )
A.坚持自由放任 B.国家干预经济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转向社会主义
4.一位美国学者在评价罗斯福新政时写道:其实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与其说是因为他经济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罗斯福新政在“政治上的成功”主要体现在( )
A.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 B.使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
C.维护了资本主义制度 D.加强了中央集权
C
A
B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