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复习46讲
第1讲 从中华文明的起源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 2
第2讲 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7
第3讲 从三国两晋南北朝到五代十国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13
第4讲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及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18
第5讲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与辽夏金元的统治 24
第6讲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和文化 29
第7讲 从明朝的建立到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35
第8讲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40
第9讲 两次鸦片战争和列强侵略的加剧 44
第10讲 国家出路的探索和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48
第11讲 辛亥革命 52
第12讲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56
第13讲 从五四运动到国共十年对立 60
第14讲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64
第15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期探索 70
第16讲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76
第17讲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81
第18讲 中古时期的世界 85
第19讲 走向整体的世界 90
第20讲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93
第21讲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99
第22讲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和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103
第23讲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108
第24讲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及 111
第25讲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116
第26讲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119
第27讲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新兴国家的变化与发展 122
第28讲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127
第29讲 政治制度 131
第30讲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139
第31讲 法律与教化 144
第32讲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148
第33讲 货币与赋税制度 153
第34讲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158
第35讲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165
第36讲 生产工具与劳作方式 171
第37讲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176
第38讲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183
第39讲 交通与社会变迁 187
第40讲 医疗与公共卫生 191
第41讲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195
第42讲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200
第43讲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 208
第44讲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214
第45讲 战争与文化交锋 220
第46讲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227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时空坐标]
一、先秦时期
二、秦汉时期
【阶段特征】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源远流长,在夏商周文化的基础上,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秦汉初步形成了统一的中华文明。
1.先秦时期
先秦是中华文明的起源时期,包括原始社会、夏、商、西周和东周(春秋、战国),经历了三种社会形态,即原始社会的出现、发展与解体,奴隶社会的形成(夏)、发展(商)、鼎盛(西周)与瓦解(春秋)以及封建社会的形成(战国)。
(1)政治:原始社会末期实行禅让制;夏朝实行王位世袭制,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国家;商朝实现内外服制;西周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的势力逐渐强大,周王室衰微,分封制遭到破坏。
(2)经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形成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在此基础上,手工业和商业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3)文化:在学术领域,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在文学上,《诗经》和“楚辞”成为我国古代现实主义文学和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在文字上,商朝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文字——甲骨文。
2.秦汉时期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公元220年)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时期。
(1)政治: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和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并不断发展。
(2)经济:封建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并有所发展,对外贸易开始(丝绸之路)。
(3)文化:治国思想出现了法家—道家—儒家的转变,西汉时儒家思想开始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医学、造纸术等科技成就领先世界。
第1讲 从中华文明的起源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知识点一 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1.旧石器时代:
(1)概念:指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2)代表性文化遗址: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和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的北京人。
(3)生产与生活。
①能以打制方法制作简单工具。
②从事渔猎和采集,过着群居生活。
③已经学会用火。
2.新石器时代
(1)概念:指以磨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2)社会生活:大量使用陶器,开始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修建村落,生活逐渐稳定。
(3)分布特点:分布广泛,奠定了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
(4)文化遗存
早期 晚期
时间 距今约7 000至5 000年前 距今约5 000年前
代表 仰韶文化 大汶口文化 河姆渡文化 龙山文化 红山文化 良渚文化
分布 黄河中游 黄河下游 长江下游 黄河流域 辽河上游 长江下游
特征 手工业:典型器物是彩绘陶器农业:以粟为主要栽培作物 分为早、中、晚3期。 早期红陶,晚期轮制陶器,出现硬质白陶、彩陶和朱绘陶。中期制作精良的玉器。 农业:种植水稻手工业: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 代表器物是黑陶,被称为“蛋壳陶” 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并且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
3.原始社会组织
(1)三个阶段:分为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三个阶段。
(2)母系氏族社会: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生产力低下,氏族成员共同劳动,成果共享。
(3)父系氏族社会
①权力机构: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开始出现。
②组织结构:氏族间的联系趋于紧密,形成较大的部落甚至部落联盟。
③文明的萌芽: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部落中出现权贵阶层。他们通过战争不断扩大财富和权力,中国即将迈入文明的门槛。
知识点二 从部落到国家
1.部落联盟:
(1)三皇五帝:三皇时代较早,名称众说不一,神话色彩浓重。五帝的事迹较为具体。
(2)炎黄部落:处于黄河中上游一带,黄帝和炎帝被后世尊为华夏始祖。
(3)禅让:根据各部落首领的推举和考察确定部落联盟首领继承人。
2.夏朝:
(1)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
(2)世袭制:禹死后,其子启继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3)国家管理。
夏王 是最高统治者,称为“后”
中央 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
地方 主要通过控制一些部族进行间接统治
(4)文化遗存:河南偃师发现的二里头遗址,很有可能是夏文化的遗存。
知识点三 商和西周
1.商朝的兴衰:
(1)建立: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建立商朝。
(2)文字:河南安阳出土甲骨文,是商人占卜记录,已是一种成熟文字。
(3)国家管理。
商王 是最高统治者
中央 设有尹及各类事务官
内外 服制 内服: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 外服: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族
2.西周统治:
(1)建立:公元前1046年,周部族首领周武王率众伐纣,建立周朝,都城在镐京,史称西周。
(2)制度: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
目的 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意义 ①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政治统治 ②宗法制与分封制相互补充,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和财产分配方面的冲突与矛盾
(3)“共和行政”。
①原因:周厉王贪财好利,为政暴虐,引发了“国人暴动”。
②概况:周厉王出逃,大臣召公、周公共同执政,史称“共和行政”。
(4)灭亡:公元前771年,西北游牧民族犬戎乘西周王室内乱,攻破镐京,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
3.商和西周的经济
农业 是主要生产部门,主要使用木、石、骨、蚌等材质的工具,青铜农具极少
土地制度 是奴隶主土地国有制,土地不能随便买卖,井田制是土地经营的基本方式
手工业 青铜铸造是手工业生产的主要部门,青铜种类繁多,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
二、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知识点四 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1.列国纷争
(1)原因:春秋时期,一些大的诸侯国扩张势力,力图号召和控制中小诸侯国,确立霸主地位。
(2)表现
春秋时期 春秋五霸 齐国、晋国、楚国、吴国、越国
春秋后期到 战国前期 三家分晋 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大夫将晋国瓜分
田氏代齐 齐国大夫田氏取代了原来的姜姓国君
战国时期 战国七雄 齐、楚、燕、韩、赵、魏、秦
(3)影响: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周王室也在公元前256年被秦国吞并。
“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的实质:
“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是各诸侯国大夫专政夺权运动的高潮,他们的成果最终为周天子所认可,这表明奴隶社会及其统治思想已荡然无存、礼乐制度遭到颠覆,中国封建社会已经形成。
2.华夏认同
(1)表现
①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比相邻的戎狄蛮夷先进,自称为“华夏”。
②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这些民族也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进入战国之后,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
(2)影响:华夏族吸收了大量新鲜血液,更加稳定,分布更为广泛。
知识点五 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1.经济发展
(1)农业
①表现: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开始使用,牛耕也得到推广。各国纷纷兴建水利灌溉工程,如都江堰、郑国渠、芍陂。
②意义:农业进步推动社会分工,促进了工商业繁荣。
(2)工商业
①战国时,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货币流通广泛。
②各地涌现出一批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
③不少工商业主聚集了大量钱财,有的富比王侯。
2.变法运动:
(1)背景: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日益剧烈,为了富国强兵,各国纷纷开展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制度改革。
(2)结果:建立了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
(3)代表:秦国的商鞅变法。
措施 影响
经济上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
军事上 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
政治上 在民间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 行政管理上: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 ①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 ②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知识点六 孔子和老子
孔子 老子
地位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哲学 核心观念是“仁” (1)世界观:天地万物本原为“道”,追求天人合一 (2)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政治 (1)“为政以德”,主张通过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 (2)主张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同时承认制度随着时代变化应当有所改良 反对制度束缚,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甚至退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
文化教育 以“有教无类”的思想办学;相传晚年对五经等文献进行整理,主要思想和言论记载在《论语》当中 《老子》
知识点七 百家争鸣
1.历史背景:
(1)经济:社会经济的发展。
(2)阶级关系:旧的贵族等级体系开始瓦解,新兴的士阶层崛起。
(3)统治者出于争霸需要,礼贤下士,争相招揽人才。
2.重要派别及其代表人物和思想主张:
派别 代表 主张或特点
儒家 孟子 认为人性善,提倡“仁政”
荀子 认为人性恶,主张隆礼重法
道家 庄子 崇尚逍遥自由
阴阳家 邹衍 认为五行间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提出“相生相胜”理论
墨家 墨子 提倡节俭,主张“兼爱”“非攻”,提出“尚贤”的政治主张
法家 韩非 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控制臣民,体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思想
3.影响:
(1)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
(2)不仅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而且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深远。
【考点探究】
【考点】一、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
1.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有鲜明的本土特点,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
2.中华文明的起源如同满天星斗,八方雄起,百花齐放、多元并进,而后又汇聚于中原黄河流域,形成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多元一体化格局。
3.中华文明的发展在不同区域是不平衡的,这种不平衡性导致了不同区域间的互补关系,是中华文明产生汇聚和向一体发展的动力因素。
4.中华文明是兼容并蓄的,不仅各主要史前文化区之间彼此吸收各自长处,交流日益深入,而且中华文明在形成过程中还吸收周边地区先进文化因素,造就了中华文化丰富与长久的生命力,使中华文明成为世界古代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而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
【考点】二、多元角度认识早期国家的特征
1.政治:(1)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家天下”取代“公天下”。具有军官、职官等国家机器。(2)神权、族权、王权(政权)紧密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将国家权力和家庭关系结合起来,形成“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地方管理比较松散。(4)贵族政治特征明显,维持着世卿世禄制度,国家官职仍由氏族贵族世代承袭。尚未有成熟的常备兵制度,王朝的军队由各部落军队组成。尚未出现真正固定的成文法,国家法律制度尚未健全。
2.经济:进入青铜时代,但生产力水平尚属低下,生产仍主要是木石工具;集体劳动;已经出现了奴隶制;贵族和平民是社会两大基本对立的阶级。
3.思想:呈现出较浓厚的鬼神迷信与原始宗教色彩。统治阶级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民本思想。
【考点】三、商周时期的主要政治制度对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
制度 利弊影响
宗法 制度 使传统文化形成严格的伦理范式,“忠”“孝”观念深入民心
造就重视家庭建设、尊老爱幼、夫妻相敬、和睦相处等社会公德
形成“国”与“家”不可分的意识,造就一批批爱国忠孝之士
男尊女卑、等级贵贱;过分强调家庭本位,重视私德,而忽视公共道德;任人唯亲,忽视法治;“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盲目排外心理
分封 制度 推动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天下一家的民族认同及文化心理的认同
商汤“仁德治国”及分封制成为儒家思想的政治渊源
强调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 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考点】四、百家争鸣中的“争鸣”“共鸣”与“合流”
1.“争鸣”
(1)天人之辩:孟子认为人性与天命相通,人性、天性都有仁、义、礼、智的特质。荀子提出“明天人之分”,强调天作为自然的客观性,同时“制天命而用之”,突出人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动性。
(2)性善性恶之辩:孟子是性善论者,认为人性本善,品质之所以会变坏,是环境影响;荀子认为人性本恶。
(3)德治法治之辩:法家强调国君依靠国家权力实行法治,儒家要求统治者施仁政于天下。
(4)用兵寝兵之辩:墨子“非攻”思想,并不是一概反对战争,而是注意到了战争的正义性与否,儒家强调政治因素与民心向背对战争的影响。
(5)义利之辩:孟子继承孔子思想,把义、利对立起来,荀子冲破儒家义利观樊篱,将义、利与社会现实相联系,认为对利的追求为人的本性,但要有度,要用礼制约束欲望。
(6)“富民”与“富国”关系:儒家推崇民富先于国富,富民与富国有机结合。道家反对统治者干预人民的经济活动。法家以富国立论,虽重视富民,但是以充实国库、富国强兵、开疆拓土为目的。
(7)国家体制:孔子心中理想模式为西周分封制下的政治体制与国家结构,通过亲疏、尊卑、贵贱、上下的标准严格划分来确立中央与地方的权利义务关系。道家主张松散的国家联盟,人民之间不相往来。法家主张专制集权,“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2.“共鸣”
(1)诸子立论的中心议题为如何得到统治者重视从而治理国家,重整社会秩序。
(2)诸子坚持己见,思想具有排他性,主张思想统一为社会秩序稳定的前提。
(3)强烈的托古心态,以古老的传统、先圣先贤的名号,增强本派学说的权威性。
(4)普遍主张立君为民、天下为公。突出强调君主存在的前提在于有助于实现天下苍生的福祉和利益。
3.百家合流:百家争鸣在前期和中期,表现为“争鸣”,后期则主要表现为“合流”。
(1)理论上的“合流”。如荀子的隆礼重法思想。
(2)实践上的“合流”。当时的统治者出于自身需要,同时确立几种思想作为治国的主导以及辅助思想,如汉代的外儒内法。
1.(2021·全国甲卷)西周分封制下,周天子与诸侯国君将包括土地及人口的采邑赐给卿、大夫作为世禄。西周中期以后,贵族所获采邑越来越多,到春秋时期,有的诸侯国一个大夫的采邑就多达数十个。这说明( )
A.土地国有制度废除B.分封体制不断强化
C.诸侯国君权力巩固D.社会生产持续发展
解析:选D 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可知,西周时期诸侯国接受天子分封并进行世袭统治,西周中期至春秋时期,由于生产力不断发展,垦田数量增多,推动了诸侯国内部分封规模的扩大,故D项正确。
2.(2020·全国卷Ⅰ)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这表明当时周朝( )
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 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
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 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
解析:选D 材料反映了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向周天子提出提升爵位等级的要求在遭到周天子拒绝后怒而自立的史实,这表明当时周朝的分封制度受到挑战,故D项正确。题干体现了礼乐制度遭到破坏,而非不复存在,A 项错误;B 项说法明显不符合事实,排除; 材料反映的是分封制度受到挑战,并未影响宗法制度的存在,结合所学可知宗法制度当时依然存在,C 项错误。
3.(2019·全国卷Ⅰ)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 )
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
解析:选B 商周时期的王位继承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兄终弟及,一种是父死子继。题干材料首先说明商朝王位继承方式多为兄终弟及,但是又强调西周的王位继承方式多为父死子继,故B项正确。禅让制度是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与题干材料中的世袭制无关,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材料无法看出君主寿命的长短,故C项错误;无论是兄终弟及还是父死子继,均是血缘世袭的不同方式,并没有体现出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故D项错误。
4.(2019·全国卷Ⅲ)“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 )
A.宗法制 B.禅让制C.郡县制 D.察举制
解析:选A 题干材料反映了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突出了孝、悌、乐、礼,强调了血缘关系,这是中国古代宗法制产生的影响,故A项正确。
5.(2018·全国卷Ⅱ)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
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解析:选A 商汤见猎人所设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会将鸟兽杀绝,“乃去其三面”,显示了他的仁德之心,因此他得到诸侯拥护,并最终取得天下。《史记》中的这一记载意在说明商汤的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故A项正确。农业生产是夏商时期的主要经济活动,故B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商汤的仁德之心,而非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统治者的治国理念是夏商更替的主因,故D项错误。
第2讲 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一、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知识点一 秦的统一
1.背景:
(1)客观条件——大势所趋。
①政治上: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
②经济上: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
(2)主观条件——秦国的强大。
①秦国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
②秦王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吏治较为清明。
③商鞅变法后,秦尊奉法家,奖励耕战,国家日益强盛。
2.过程:
(1)建立秦朝: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策略,相继灭掉东方六国,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王朝,定都咸阳。
(2)统一全国。
①征服南方越族地区,加强对云、贵一带西南夷的控制。
②在北方,击退匈奴进攻,修筑万里长城。
3.巩固统治: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皇帝制度 兼采三皇、五帝名号,定名为皇帝,嬴政自称“始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决定权
三公九卿 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主要辅佐大臣,九卿分掌具体事务
郡县制 在全国推广,设立郡、县两级行政机构,其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
巩固统一 统一车轨、文字、货币、法律和度量衡,驰道、直道、颁行法律,编制户籍,迁徙六国贵族豪强,整顿社会风俗等
4.意义:
(1)秦朝确立的政治制度被以后的王朝长期沿用,影响深远。
(2)秦的统一,建立起幅员辽阔的国家。
(3)统一中央集权国家形成。
(4)空前统一的封建国家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
知识点二 秦朝的暴政与速亡
1.秦朝暴政的表现
(1)秦始皇穷奢极欲,大兴土木,建造宫殿、陵墓。
(2)秦始皇花费巨额钱财求仙访药,兴师动众出外巡游、封禅。
(3)征发繁重,百姓不堪重负。
(4)刑法严苛,人民摇手触禁,社会阶级矛盾严重激化。
(5)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实行“焚书坑儒”。
2.陈胜、吴广起义
(1)时间和地点:公元前209年,大泽乡。
(2)政权:“张楚”。
(3)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3.秦朝的灭亡
(1)项羽、刘邦等领导的反秦势力日益壮大。公元前207年,刘邦的军队进入咸阳,秦朝灭亡。
(2)楚汉战争: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最终项羽被刘邦击败。
二、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知识点三 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
1.西汉的建立: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即汉高祖。
2.“文景之治”
原因 汉初统治集团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
措施 尊奉黄老无为思想,采取“与民休息”政策,减轻赋税、徭役和刑罚,提倡节俭,减少财政支出
结果 文帝、景帝在位期间,经济得到了明显恢复,社会稳定
3.汉初的政治制度
(1)基本沿袭秦代,史称“汉承秦制”。
(2)地方实行郡县与分封并行制。
①原因:“惩亡秦孤立之败”。
②概况:分封了一批同姓诸侯王。
③影响:给汉王朝的统一和稳定埋下了隐患。汉景帝在位时,削减诸侯封地,引发了吴、楚等七国叛乱,后被平定。
知识点四 西汉的强盛
1.对内:巩固统治
政治 ①颁布“推恩令”,成功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 ②设立中朝:加强皇权,削弱相权,设立直接为皇帝所掌控的中朝。 ③建立察举制:建立以察举制为代表的新的官吏选拔制度。 ④设立刺史: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分设刺史,负责对辖区内郡级官员及子弟和豪强势力进行巡视监察。 ⑤任用酷吏:任用酷吏治理地方,严厉镇压豪强、游侠等社会势力的不法行为。
经济 ①改革币制,将铸币权收归中央。 ②实行盐铁官营,由政府垄断盐、铁的生产和销售。 ③推行均输平准,国家插手并经营商业贸易,增加收入,平抑物价。 ④抑制工商业者,向他们征收财产税。
思想 ①措施: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术;设五经博士。 ②影响:儒学独尊地位确立。此后,成为我国封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
2.对外:开拓疆域
(1)措施
①北击匈奴:任用卫青、霍去病为将,夺取了阴山以南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西汉在河西走廊设立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
②张骞出使西域:大大促进了西域与中原政治经济文化联系;中国的丝织品沿着这条道路传向中亚、西亚、欧洲和北非,这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
③设置西域都护府: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
④汉对东南沿海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控制也比以前更加有效。
(2)影响: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巩固加强。
知识点五 东汉的兴衰
1.短暂的“新”朝:
(1)背景:西汉后期,政治日趋黑暗,土地兼并严重,赋税徭役沉重,社会动荡。
(2)建立: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皇位,改国号为新,西汉灭亡。
(3)王莽改革: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但措施不切实际,激化社会矛盾。
(4)灭亡:23年,绿林军击败王莽军队主力,攻入长安,推翻王莽政权。
2.东汉“光武中兴”:
(1)背景。
①25年,西汉宗室刘秀重建汉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即汉光武帝。
②刘秀又平定一些割据政权,实现全国统一。
(2)措施
角度 光武帝采取的措施 目的和作用
政治 加强皇权,增强尚书台的作用 加强中央集权,稳定社会秩序,节省开支
严格控制外戚干政
裁并郡县,裁减官吏,节省开支
整顿吏治,惩处贪污腐败
经济 释放奴婢 清查全国垦田、户口数量 抑制豪强势力
思想 重视儒学 继承了西汉时期独尊儒术的传统,儒学继续得到发展
3.东汉的衰落
(1)衰落表现
①东汉中期以后,出现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东汉后期政治腐朽黑暗。
②“党锢之祸”:一些正直官员和士人抨击时政,称为“清议”,遭到严厉镇压。
③东汉时期,豪强地主势力发展迅速,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4.东汉农民起义:184 年,张角创立的民间秘密宗教“太平道”发动起义,称“黄巾军”。在镇压起义军过程中,地方长官趁机拥兵自重,军阀割据局面出现,东汉政权名存实亡。
知识点六 两汉的文化
领域 时期 代表性成就 特点或历史地位(意义)
史学 西汉 司马迁撰写《史记》 (1)首创纪传体通史体裁 (2)是一部兼具史学和文学特色的不朽名著
东汉 班固撰写《纪传体通史》 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文学 汉代 汉赋 是一种介于韵文和散文之间的文体,讲究铺陈排比,辞藻华丽
乐府诗 (1)其中很多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情况 (2)东汉民间流行五言诗
科技 战国至 西汉 《黄帝内经》 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医学 东汉 《神农本草经》 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药物学专著
发明 东汉 蔡伦 改进造纸术 推动纸成为主要书写材料,大大促进了中国和世界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数学 东汉 《九章算术》 在中国数学史乃至世界数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考点探究】
【考点】一、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的原因及特点
1.原因
(1)经济上,由封建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封建经济的分散性,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保证生产发展。
(2)政治上,封建地主阶级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度,镇压农民的反抗。
(3)思想上,法家“集权”理论的影响。
2.特点
(1)皇帝制度,是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表现为皇权的至高无上性、绝对性、独断性。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由皇帝总揽。
(2)中央官制,即三公九卿制。其特点是分工负责、互不相属、互相牵制,都对皇帝负责,由皇帝任免,以皇权为中心。
(3)郡县制,即地方行政制度。它既是对西周宗法、分封制的否定,也是对战国时期郡县制的继承、发展和完善,郡县的长官都由皇帝任免,加强了皇帝对地方的控制。
【考点】二、郡县制与分封制的主要区别和联系
1.主要区别:
不同点 西周分封制 秦朝郡县制
实行条件 与宗法制相连 在国家统一的条件下实行
传承制度 世袭 官吏由皇帝任免调迁,不得世袭
官吏权力 权位世袭,拥有封地和相应的爵位 官吏只有俸禄,无封地
与中央的关系 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 是地方行政机构,地方绝对服从中央
历史影响 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但也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2.主要联系:
(1)二者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目的都是巩固统治;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积极影响。
(2)从分封制到郡县制,反映了官吏任用由世袭到行政任命、由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的变化,是政治改革的一大进步,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考点】三、从历史角度分析汉承秦制的表现与创新及评价
1.表现与创新:汉代在总体框架上继承了秦朝制度,又对秦制做了某些调整和变化。主要表现为:
(1)承袭了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此基础上,构成了比较完整的皇帝名号、礼仪等制度。
(2)承袭了秦朝以丞相为核心的中央官制。西汉建立后至汉武帝以前的中央行政体制,基本上没有突破秦代模式。汉武帝时设立直接由皇帝所掌控的中朝,宰相职权逐渐转移到尚书令手中。
(3)承袭了秦朝的监察制度。秦朝在中央设御史大夫,兼理国家的监察事务;在地方设置监郡御史。汉武帝时期,把全国分十三州部,每州设刺史,负责对辖区内郡级官员及子弟和豪强势力进行巡视监察。刺史级别不高,但巡查时代表中央。刺史的设置,使皇权监控从中央波及地方。东汉时,刺史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后成为地方长官,掌军政。
(4)承袭了秦朝的郡县制。汉初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度,同时又兼有封国制,但仍以郡县制为主。汉武帝时期,颁布“推恩令”,最终解决了王国问题。东汉时期,监察区的州,变成了郡以上的地方政权,郡、县二级制演变为州、郡、县三级制。
(5)承袭秦朝的上计制,加强对地方官的管理和控制;承袭秦朝的田租、徭役、兵役制,西汉发展为编户制度,以加强对人民的管理和控制。
(6)在货币使用上,以黄金和铜钱为主币,继续使用圆形方孔钱。
2.评价:汉承秦制的实质是中央集权强化的表现,是西汉统治者在吸取前朝灭亡教训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皇权,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加强对广大劳动人民剥削控制,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体现。“汉承秦制”有利于两汉的政治统治与巩固,有利于地主阶级专政。它既稳定了汉朝初年的统治,又对以后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的完善起了一定作用。
【考点】四、东汉后期威胁王朝统治的主要因素
1.匈奴问题:两汉时期,匈奴长期居于中国北方,中原强大之时,匈奴一般与中原维持和平的局面,但是东汉后期国力衰败,匈奴又趁机发展起来,成为威胁东汉政权的外部力量。
2.豪强地主:东汉政权依靠豪强地主建立,东汉建立后,豪强势力进一步膨胀,把持中央或地方政权,逐渐演变为地方割据势力,对东汉王朝构成巨大威胁。
3.外戚宦官专权:东汉后期,由于皇帝年幼,朝廷上出现外戚、宦官、士大夫等多支政治力量相互角逐的局面,错综复杂的激烈争斗致使中央政府更加衰微混乱,政治更趋腐朽黑暗。
4.土地兼并严重:东汉土地兼并严重,大量农民失去土地,或依附于豪强地主,或成为流民,阶级矛盾尖锐,这是造成张角黄巾起义的最主要原因。
【考点】五、秦汉文化的特点
1.统一与多样化的有机结合
秦朝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汉朝也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稳定的统治秩序,形成了文化的趋同与统一;秦汉又都是多民族的、疆域辽阔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和地区的人们具有各自的个性特征,统一前提下的多样性使中华文明更加绚丽多彩,并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
秦汉时期,由于中外交通的发达,中国大规模地吸取了外来文化,特别是张骞出使西域以后,中亚、印度文化随着丝路流入中华。秦汉文化广泛外传,不仅形成东亚文化圈,还向西传到西域以至欧洲。
3.水平居于世界先进行列
秦汉时期,造纸术的发明为人类文化的传播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九章算术》的问世,体现出中华民族的非凡智慧;中医、中药的发展形成了中国医药学独特的辩证理论体系,当时的文化处于世界的先进行列。至今,国外仍有人称中国人为“汉人”,称中国学为“汉学”,可见秦汉文化不仅在当时誉满宇内,而且泽被后世。
4.气势恢宏
秦汉时期,涌现出一批令世界瞩目的文化成果,巨龙般的万里长城,再现横扫六国的秦陵兵马俑,史学辉煌巨著《史记》等。这些成就都表现出秦汉人民充满自信、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和统一王朝的恢宏气势。这些成就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也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和民族性格。
1.(2021·山东高考)汉高祖时期,王国职官设置与朝廷基本一致。下表为此后西汉统治者对王国职官的调整概况,这些调整的出发点是( )
时期 调整概况
汉景帝时期 改丞相为相;裁撤御史大夫、廷尉等
汉武帝时期 郎中令减秩为千石;改太仆(秩两千石)为仆(秩千石)
汉成帝时期 裁撤内史;令相治民,与郡太守无异
A.精简地方行政机构B.节约中央财政开支C.维护国家政治统一D.废除郡国并行体制
解析:选C “调整的出发点”典型的目的类选择题。结合教材所学可知,汉朝初年使用郡国并行体制,汉高祖时期王国职官与朝廷基本一致,表格里面可以看出减少王国官职数量并且降低职官的俸禄标准,削弱了地方王国的地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因此选答案C维护国家政治统一。
2.(2020.7·浙江选考)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以非凡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兴修了许多著名的工程。观察下图(局部),对图中所示区位,命名及标注正确的是( )
A.①-秦始皇长城 B.②-灵渠
C.③-郑国渠 D.④-都江堰
解析:选A 秦始皇长城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今辽宁境内),其西端在图中所示①处;②所标注的区域位于渭河流域,应该是著名的水利工程郑国渠;③所标注的区域位于今天的四川省,应该是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④所标注的区域位于湘水与漓水之间,应该是著名的水利工程灵渠,故A项正确,B、C、D三项错误。
3.(2019·全国卷Ⅰ)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朝廷这种做法( )
A.加强了货币管理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
C.削弱了诸侯实力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
解析:选C 根据材料“定价为40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约为20万钱”可知,这是对诸侯王在经济上进行限制,进而削弱诸侯实力,故选C项;“皮币”是用来置放礼物的,不是货币,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思想统一的内容,排除B项;这种做法有利于削弱地方诸侯的经济实力,但不等于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排除D项。
4.(2019·全国卷Ⅱ)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
A.王国势力强大B.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
C.现实统治需要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
解析:选C 结合材料和所学可知,单一的学说难以适应复杂的统治需要,新道学适应了西汉初期修养生息、恢复生产、巩固政权的需要,而新儒学适应了汉武帝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C项符合题意。王国势力强大是董仲舒新儒学出现的一个因素,但巩固统治才是其主要因素,A项排除。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措施,确立了儒学的独尊地位,本质上属于文化专制,不是对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B项排除。董仲舒的新儒学具有强烈的排他性,无法体现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D项排除。
5.(2018·全国卷Ⅱ)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 )
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
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
解析:选B 西汉文景时期,需要缴纳的田租虽轻,但有高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使百姓负担沉重,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自耕农经济发展难以为继,故选B项。汉代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故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农民负担沉重,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税收多少及其形式是由政府确定的,且材料信息说的是“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故排除D项。
6.下面两幅图片(图1、图2)是西汉不同时期侯国分布示意图
图中各类侯国数量的变化说明( )
A.归义侯国数量增加,说明匈奴问题已经解决B.功臣侯国大量减少,说明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C.恩泽侯国数量增加,说明郡国并行基本结束D.外戚侯国大量增多,说明西汉政治趋于腐败
解析:选B 汉高祖立国之初,分封的功臣侯具有很大的地方独立性,威胁中央集权,根据图片材料的对比,汉景帝晚期到汉武帝晚期,功臣侯国大量减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景帝和汉武帝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削弱诸侯,从而加强中央集权,故选B项;汉武帝时期击败了匈奴,但并未彻底解决匈奴问题,匈奴依然对汉朝构成威胁,排除A项;郡国并行制度基本结束是在汉武帝实行“推恩令”之后,排除C项;根据两幅图片的对比可知,外戚侯国并未大量增加,且外戚侯国的增加不能说明西汉政治趋于腐败,排除D项。
7.汉武帝中期,皇帝起用南阳制铁商孔仅、齐地盐商东郭成阳为大农丞,在各地设置盐铁官、酒榷官。不久,商人之子桑弘羊被任命为治粟都尉,取代孔仅掌管盐铁。任用这些官员的主要目的是( )
A.制衡儒家学者的崛起B.赢取商人对国家的支持
C.突破重农抑商的禁锢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解析:选D 依据材料,汉武帝中期在各地设置盐铁官、酒榷官,启用南阳制铁商孔仅、齐地盐商东郭成阳为大农丞;商人之子桑弘羊被任命为治粟都尉管盐铁,可知此时汉武帝实施盐铁官营,加强国家对经济的管控,故选D。
8.汉武帝之后,地方治理一改严酷之政,相继出现如西汉宣帝时期的颍川太守黄霸“力行教化而后诛罚”,西汉元帝时期的南阳太守召信臣“视民如子”;东汉山阳太守秦彭“不任刑罚,崇好儒雅,教明庠序”等做法,治理成效显著。据此推知( )
A.两汉时期中央集权制持续强化B.地方治理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C.善治地方是汉代重要的选官条件D.专制集权的理论基础得以确立
解析:选B 根据材料中的“教化、视民如子、好儒雅”等信息可知,汉代地方治理引用了儒家思想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结合题目时间“汉武帝之后”及所学知识,汉武帝时期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故选B项。
9.(2021·湖南高考)汉初,丞相陈平、太尉周勃与宗室大臣平定“诸吕之乱”后,商议新帝人选,经再三讨论,认为代王刘恒在高祖刘邦在世诸子中,“最长,仁孝宽厚,太后家薄氏谨良”,决定迎立刘恒为帝,是为汉文帝。这一做法( )
A.反映嫡长子继承制得到执行B.旨在预防外戚干政的重演
C.推动仁孝成为选帝主要标准D.表明相权对皇权构成威胁
解析:选B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汉初的“诸吕”属于外戚,所以大臣在迎立刘恒为帝时的标准是刘恒本人的仁孝以及太后薄氏的谨良,所以这一做法是为了预防外戚干政的重演,故选B;刘恒是刘邦的第四子,不是嫡长子,排除A;仁孝只是选帝的标准之一,这一做法也不是为了确立选帝的标准,排除C;材料未涉及相权与皇权的矛盾,排除D。
10.西汉初年,赋作家主要分散在地方,如以梁孝王为中心的梁园文学群体、以淮南王为中心的淮南文学群体等。汉武帝以后,赋作家们则开始涌向京都。这主要是由于( )
A.选官制度发生变化B.新儒学地位得到提升
C.王国数量日益减少D.大一统国家不断发展
解析:选D 西汉初年的赋作家分散在地方,汉武帝以后则涌进京都,这是由于汉武帝实行思想上统一后,儒学成为社会的主流,赋作家涌向京都,为朝廷所用,是思想上“一统”在政治上的表现,是大一统国家不断发展的表现,故选D项。
12.(2017·全国高考)如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政区
汉高帝十二年 前195年 15郡
汉文帝十六年 前164年 24郡
汉景帝中六年 前144年 68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 前106年 108郡、国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解析:选C 依据材料信息可知,汉景帝时,王国与郡一样成为国家的直接辖区。结合所学可知,发生这一变化是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后,为了削弱王国势力,将王国变为朝廷直辖区,汉武帝时朝廷直辖郡国数量大幅度增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汉武帝实行推恩令,削弱王国实力,王国控制区域缩小,诸侯国与朝廷的内部矛盾逐渐缓和,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逐渐缓和,不是激化;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地方行政体制的调整,不是中央行政体制的调整;D选项错误,王国控制区域缩小。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朝中央政府为经略边疆而设立的不同机构
机构 管理范围 职能
郡县 北疆、东北疆、西南地区、南疆 管理民政、防务和屯田
属国 脱离本民族主体而迁徙到内地的边疆民族 设属国都尉,其内部事务仍由该内迁民族的酋长负责
都护府、校尉、中郎将、 将军等 不具备设置郡县管理的边疆地区 管理民政、军政和屯田
材料二 汉王朝在广阔的边疆地区以长城为主干,设置完善的由塞、障、亭、燧组成的瞭望、预警和防御为一体的边防体系,可以及时掌握边疆地区的情况,也可以防御来犯之敌。对强大的匈奴先后采取了和亲、武力进攻、纳降、内徙、分化瓦解等政策;对西域诸国则是先后采取了频繁遣使者往来、武力征服、和亲、屯田、册封官爵等措施;对南方诸族则采取了郡县制和羁縻统治并行、“毋赋税”等政策。从边疆稳定、民族关系和睦的角度看,汉王朝的边疆政策是较为成功的。——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和边疆治理》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汉朝经略边疆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朝经略边疆的意义。
答案:(1)措施:因地制宜,设置不同管理机构;设立完善的边疆防御体系;因俗而治,采用不同民族政策;边疆民族有较大自主权;多措并举,采用政治、经济、军事等措施。(任答三点即可)
(2)意义:加强了中央对边疆的管理;有利于边疆稳定;促进了边疆开发;推动了民族交融;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 隋唐大一统的发展
[时空坐标]
【阶段特征】
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民族交融的基础上,隋唐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继续发展,形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1.民族交融: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相互交往,出现民族交融局面;隋朝时期结束分裂,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
2.区域开发:北民南迁,六朝对江南地区的大力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隋唐时期,由于生产关系的调整,经济繁荣,江南得到进一步开发。
3.制度创新:魏晋南北朝时期三省制雏形出现,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正式确立并得到发展;选官制度由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赋税制度由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租调制发展到唐朝的租庸调制,唐朝中后期的两税法标志着我国古代赋税制度的重大转折。
4.文化交流: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和道教迅速传播,冲击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出现三教合一趋势;适应统一国家的时代需要,唐朝儒学复兴运动兴起。科技成就领先世界,文学艺术辉煌灿烂,对外文化交流频繁,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3讲 从三国两晋南北朝到五代十国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一、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知识点一 三国两晋与南朝
1.三国鼎立(220—280年):
(1)220年,曹丕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
(2)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国号汉,史称蜀汉。
(3)孙权称帝,定都建业,国号吴。
2.西晋(266——316年):
(1)建立:266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史称西晋。
(2)统一: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
(3)灭亡:316年,西晋被内迁匈奴贵族所灭。
原因①晋武帝死后,宗室诸王展开对中央权力的争夺,演化为内战。②内迁少数民族卷入西晋宗室的内部争斗并逐渐主导了局势。
3.东晋的建立与统治(317-420年):
(1)建立:317 年,西晋宗室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
(2)士族统治:实行士族制度。
①成因:自三国、西晋以来,一些声名显赫的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
②影响:成为东晋政权的主要支柱;争权夺利,势力逐渐衰弱。
4.南朝的更替(420—589年):
(1)420年,武将刘裕夺取皇位,改国号宋。
(2)此后170 年间,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合称南朝。四个王朝均定都建康。
5.江南开发
(1)原因: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也充实了劳动力资源。
(2)表现
(3)影响:许多山区的少数民族逐步与汉族交融。
6.南北对峙
(1)东晋南朝之交,东晋一度将势力范围扩展到黄河南岸附近。
(2)到陈朝,只能保有长江以南,上游又丢掉了四川和荆襄,在南北对峙中处于明显劣势。
知识点二 十六国与北朝
1.十六国:
(1)十六国出现:东晋统治南方的时候,北方先后出现的15个割据政权,加上西南地区的成汉,合称“十六国”。
(2)北方的民族交融。
①北方少数民族政权都采用了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
②在长期混战中,原有民族布局被打乱,各族之间频繁接触,差异慢慢缩小。
(3)前秦统一北方: 4世纪下半叶,氐族建立的前秦统一北方。
(4)淝水之战:前秦大举进攻东晋,被击败于淝水,强大的前秦政权战败后迅速崩溃。
2.北朝:
(1)北魏统一北方:4世纪末,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强大起来,于439年统一北方。
(2)孝文帝改革。
时间 5世纪后期
措施 ①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改籍贯 ②以汉族服饰取代鲜卑服饰 ③朝中禁鲜卑语,统一说汉语 ④改鲜卑姓为汉姓 ⑤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高门士族通婚
意义 ①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 ②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 ③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3)北魏的分裂:6世纪前期,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稍后又分别被北齐、北周取代。上述五个王朝合称北朝。
(4)隋朝统一:北周灭掉北齐,不久隋朝取代北周,统一全国,结束了数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
二、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知识点三 隋朝兴亡
1.建立: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改国号隋,定都长安。
2.统一
(1)隋文帝励精图治,进行一系列改革,国力日强。
(2)589年,隋灭陈,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
3.建设
(1)兴建仓库:在长安、洛阳两都和地方广设。
(2)兴建洛阳城。
(3)开通大运河:对巩固统一、促进南北经济交流以及运河沿岸城市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4.灭亡
(1)原因:隋炀帝大兴土木,穷奢极欲,三次大举征伐高丽;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民不聊生。
(2)概况: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知识点四 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1.唐朝的建立和统一
(1)建立: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
(2)统一:派兵消灭各支起义军和割据势力,统一全国。
2.政治统治
(1)唐太宗
(2)武则天:废唐称帝,改国号为周。当权期间,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3)唐玄宗
3.民族关系
民族 历史发展概况 唐朝中央政府与各族的关系
突厥 兴起于北方,6世纪中期建立政权,后分裂为东、西突厥 (1)唐太宗:①贞观初年,大败东突厥,俘颉利可汗,实施怀柔政策;②640年,征服依附西突厥的高昌,设置安西都护府 (2)唐高宗:灭亡西突厥 (3)武则天:设置北庭都护府,与安西都护府分治天山南北
回纥 7世纪初,生活在色楞格河一带,受突厥统治。东突厥灭亡后,归附唐朝 唐玄宗:册封其首领为怀仁可汗;安史之乱期间,回纥出兵助唐
吐蕃 7世纪前期,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 (1)唐太宗:把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唐蕃和亲,促进了汉藏的友好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 (2)9世纪中期,唐蕃会盟
靺鞨 分布于松花江、黑龙江流域,后来粟末部建立政权。9世纪,渤海国拥有“海东盛国”美誉 唐玄宗:册封粟末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知识点五 安史之乱、黄巢起义和五代十国
1.安史之乱
(1)原因
(2)过程:755年,身兼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和部将史思明发动叛乱,历时八年,后被唐平定。
(3)影响
2.黄巢起义
(1)背景:唐朝后期,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加剧。
(2)概况:875年爆发,横扫大半个中国,一度攻占长安。
(3)影响:沉重打击了唐朝的统治。
3.五代十国
(1)唐朝灭亡:907年,朱温废唐称帝,国号梁,史称后梁。
(2)五代十国
①五代:指黄河流域先后经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王朝。
②十国:指南方各地先后出现的吴越、南唐等九个政权和山西的北汉。
③五代十国后期,后周世宗柴荣改革,实力逐渐增强,为后来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础。
【考点】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和经济特色
1.政治特色:
(1)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国家分裂、民族大交融的时期。赤壁之战初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格局。西晋统一局面昙花一现,少数民族大量内迁。北朝时,黄河流域各民族相互交往,出现民族交融局面。
(2)士族专权,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特权。
2.经济特色:
(1)南北经济趋于平衡。北方经济因战乱频繁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则相对稳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这样南北经济开始趋于平衡,以北方黄河流域为重心的经济格局开始改变。
(2)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士族制的发展和统治者崇信佛教,地主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恶性膨胀,造成土地和劳动力的大量流失。
(3)商品经济总体水平较低。由于战乱,不少城市遭到严重破坏,加上南方刚刚开发,商品经济发展缓慢。
(4)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由于民族交融的加强,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密切,相互交融。各族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同时也为隋唐时期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考点】二、辩证认识唐代藩镇的历史作用
(1)藩镇拥有辖区的军、政、财大权,是唐朝应对边患、调整军事战略的产物。
①藩镇节度使掌握地方兵权,是唐政府对游牧民族骑兵实行军事防御的需要。
②藩镇节度使掌握地方财政大权,是唐政府缓解财政压力,解决边防驻军后勤供应的需要。
③藩镇节度使拥有辖区数州的行政权,是更有效地执行军事防御任务的需要。
(2)藩镇割据和战争,促进了均田制的最后崩溃,并促进了封建社会固有等级制度的变化,从而促进了社会进步。
(3)消极作用也很明显。藩镇割据削弱了中央权力;“藩镇割据和战争破坏了社会经济,妨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加剧了人民的痛苦;等等。
【考点】三、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时代特征及表现
时间 特征 南移的表现
魏晋 南北朝 奠定 基础 江南土地得到大量开垦,耕作技术进步,兴修了很多农田水利设施,农作物品种增多,单位面积产量提高
隋唐 时期 开始 南移 隋唐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唐中期以后,北方经过安史之乱,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南方政局则相对稳定,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唐朝后期,出现了“赋之所出,江淮居多”的现象,扬州的经济地位超过了长安和洛阳
五代 继续 南移 五代十国时期,吴越重视兴修水利,杭州、成都丝织业发达,杭州、广州等地商业繁荣;南方相对安定,统治者为增强实力都重视生产,北方人口继续南迁,南方经济得到较大发展
南宋 最终 完成 “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广为流传,表明南方农业发展水平已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明清 巩固和 发展 江南出现许多重点的商业城市,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南方的经济地位得到了巩固和发展
【考点】四、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和影响
1.原因
(1)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安定,为南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
(2)北方大量劳动人民为了躲避战乱而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牛耕在南方地区得到推广。
(3)政治中心的南移,加快了南方的开发。南方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
(4)南方自然条件好,适合农业发展,而且对外贸易条件比北方优越。
2.影响
(1)对交通贸易的影响:由于经济重心的南移,造成了南方沿海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也有了很大的改善。一些港口城市利用海上交通和河运得到了快速发展,促进了与周边国家的经济、政治交流。
(2)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人口的转移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迁移,而经济中心的南移又反过来促使北方人民进一步南迁。南部、东南部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长。
(3)对人才教育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导致了人才教育的相应变化,南方的科举人数不断增加。
(4)对北方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使南方经济政治及社会地位不断上升,其综合影响力也在不断上升,习俗、信仰等方面都深刻影响着北方地区。
(5)对南方环境的影响:南方一些地区的过度开发,如“放火烧荒、围湖造田”等,在一定程度上破坏生态环境,影响可持续发展。
【考点】五、唐朝民族关系的主要特点
1.民族政策:开明进步,以“怀柔”为主。唐朝与周边各民族关系密切主要表现在:(1)各族承认唐朝皇帝是“天可汗”,接受唐朝的册封。(2)唐朝也在一些民族地区设置都护府或都督府进行直接统治。(3)各族通过和亲、贸易、学习等方式,加强了民族间的友好交往。(4)唐朝是一个统一和睦的多民族国家,长安则成为国内各民族交往的中心。(5)民族间战争较少,和平交往是主流。
2.处理方式:措施灵活,方式多样。主要有:(1)行政:唐初,唐太宗在东突厥旧地建都督府,任命突厥贵族为都督来管辖;唐太宗和武则天时期在边疆分别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2)战争:唐初与东突厥开战,打败东突厥,俘其首领,维护北部边境的安定。(3)册封:封靺鞨族粟末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封南诏的皮罗阁为云南王,封回纥的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4)和亲: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嫁与吐蕃赞普。(5)会盟:9世纪中期,唐蕃会盟。
1.(2021·全国甲卷)如下表是西汉末、东汉中期部分地区民户数量表单位:户,据此表可知,在此期间
都名 西汉末 东汉中期
代郡(今河北、山西间) 56771 20123
太原(今属山西) 169863 30902
南阳(今河南南部及湖北、陕西部分地区) 359316 528551
汝南(今河南东南、安徽西北) 461587 404448
豫章(今属江西) 67462 406496
零陵(今湖南、广西间) 21092 212284
A.长江以南经济发展加速B.豪强大族势力没落
C.南北经济的不平衡加剧D.个体农耕经济衰退
解析:选A 由材料数据可知,西汉末到东汉中期,长江以南的豫章、零陵等郡的人口成倍增长,而长江以北的代郡、太原、汝南等郡的人口却不同程度下降。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和长江以南地区经济发展加速有关,故A正确。
2.(2021·山东高考)下图是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主要产粮区示意图。该时期是( )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解析:选B 从主要产粮区示意图可以看出,产粮区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以及长江下游地区,根据所学隋唐时期北方经济发达,但长江下游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因此判断该时期为隋唐时期。因此选答案B。
3.(2018·全国卷Ⅰ)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
“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
藩镇类型 数量(个) 官员任免 赋税供纳 兵额与功能
河塑型 7 藩镇自擅 不上供 拥重兵以自立
中原型 8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防骄藩
边疆型 17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守边疆
东南型 9 朝廷任命 上供 驻兵少防盗贼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解析:选D 由表格数据可知,唐代的藩镇除了河朔型擅自任免官员、拥兵自立外,其他类型的藩镇均由中央任免,并且驻兵防止分裂和异族进犯,维护社会治安。由此可知,“安史之乱”后的藩镇基本维护了唐朝的统治,故D项正确;材料中大部分藩镇是上缴赋税的,并且唐朝除了藩镇的税收外,还有其他财政收入,故A项错误;表格体现不出藩镇彼此攻伐不已,故B项错误;河朔型藩镇拥兵自重、与朝廷对抗,威胁到中央权威,故C项错误。
4.(2017·全国卷Ⅰ)
记述 出处
“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绩。” 《旧唐书·高祖本纪》
“薛举寇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不利而旋。” 《旧唐书·太宗本纪》
“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唐朝将领)及薛举战于泾州,败绩。” 《新唐书·高祖本纪》
“薛举寇泾州,太宗为西讨元帅,进位雍州牧。七月,太宗有疾,诸将为举所败。” 《新唐书·太宗本纪》
上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
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
解析:选C 材料记述的是唐高祖武德元年的一场战役,当时李世民还不是皇帝,故A项错误;四则史料均说明李世民任唐军元帅,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并且失败,故C项正确,B项错误;四则史料中,只有《新唐书·太宗本纪》涉及唐太宗患病,“孤证不立”,故D项错误。
5.(2017·全国卷Ⅱ)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 )
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
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
解析:选C 材料无法反映“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且“南茶北运”并不是开始于唐中期,故A项错误;“趋于一致”说法过于绝对,故B项错误;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地位也随之上升,必然会影响北方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故选C项;经济重心南移是在南宋时期完成的,D项错误。
第4讲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及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一、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知识点一 选官制度
1.九品中正制
(1)创立:曹魏时期,按中正官评定等级授官。
(2)特点:初创时重视家世、道德和才能,西晋时主要看重家世。
(3)作用: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2.科举制
(1)创立
(2)发展
(3)影响:使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与政权,扩大了统治的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
知识点二 三省六部制
1.历程
(1)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称尚书省,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共同辅助决策,行使权力。
(2)隋文帝时,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
(3)唐太宗时,给品位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
(4)宰相议事的地方叫政事堂,后改称中书门下,三省出现一体化趋势。
2.职能: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
3.意义
(1)职权分工明确,又彼此制约,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2)是中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变革,对此后历朝产生了深远影响。
知识点三 赋税制度
1.魏晋时期:租调制
(1)魏晋时期,开始实行租调制,按户征收粮和绢帛。
(2)北魏孝文帝改革,颁布均田令,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
2.唐初:租庸调制
(1)内容: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
(2)影响: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
3.唐后期:两税法
(1)背景: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减少,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锐降。
(2)目的:解决政府财政困难。
(3)内容
①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
②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
(4)影响
①两税法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②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二、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知识点四 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
1.儒、道、佛的融合:
儒学 道教 佛教
魏晋南北朝 作为主流统治思想,开始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 在民间广为传播,主张“贵儒”和“尊道” 佛教盛行,吸收儒、道的思想,渐趋本土化
隋唐 隋朝时期,儒学家提出儒、佛、道“三教合归儒”,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唐朝时期儒学复兴运动兴起 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奉老子为祖先,道教最受尊崇 武则天时,佛教在社会上有很大发展,禅宗对后世影响最大
2.反佛斗争:
(1)原因:佛教盛行,广修寺庙,耗费了大量的钱财;很多劳动力不事生产,严重影响到政府财政收入。
(2)表现。
①南朝范缜提出人的精神和肉体是统一的,对佛教进行抨击。
②北魏、北周及唐朝等统治者几度灭佛。
(3)影响:佛教文化遭受损失,但佛教的发展并未从根本上受到遏制。
3.儒学复兴运动:
(1)原因:佛教和道教的发展使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2)目的:维护封建统治。
(3)内容: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教的观点,巩固儒学主流思想的统治地位。
知识点五 文学艺术
1.文学
(1)魏晋南北朝时期:从东汉末年开始,出现了以曹操父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东晋陶渊明的田园诗、南朝骈文、南北朝民歌等风格各异的文学形式。
(2)唐代: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高峰,李白、杜甫的诗作代表了唐诗的最高成就,他们分别被誉为“诗仙”和“诗圣”。
2.艺术
(1)书法
(2)绘画
(3)雕塑: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等,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
知识点六 科技
1.魏晋南北朝
(1)数学:南朝祖冲之精确地算出圆周率。
(2)农学: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3)地理学:西晋地图学家裴秀绘制《禹贡地域图》,提出绘制地图的方法。
2.隋唐
(1)建筑: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建造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2)科技
(3)天文:唐朝僧一行测算出地球子午线长度。
(4)医学:孙思邈完成医学名著《千金方》;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知识点七 中外文化交流
1.佛教
(1)从东汉到北朝,陆续有中亚、天竺的高僧来华,将大批佛经翻译成汉文。
(2)东晋法显从长安出发,经西域至天竺,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
(3)唐朝高僧玄奘在贞观初年西行天竺取经。伴随佛教东传而来的异域文化,在很多方面对中国产生深远的影响。
(4)唐朝高僧鉴真六次东渡,最终到达日本传授佛法;日本空海来长安求法,回国时携带了许多佛经和诗文集。
2.其他
(1)唐都长安聚集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使节、商人、侨民,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
(2)新罗、日本向唐朝派遣了许多使节和留学生,有的留学生还在唐朝考中进士。
(3)唐朝后期,不少经海路来华的西亚商人在广州、泉州等港口城市定居。
【考点探究】
【考点】从唯物史观角度正确认识科举制的影响
积极影响
社会整合功能 打破了历史上世袭的传统模式,促进了社会阶层转化,加速了社会流动,具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合理性内核和价值理念
推动儒学发展 以儒家学说为主要考试内容,推动儒家思想和文化的传承与繁衍
巩固国家统一 适应了中央集权制度下“大一统”意识形态的需要,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交融,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
推动世界文明 早在唐朝时,科举制就被“东亚文化圈”国家采用,并成为这些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还被西方国家吸收,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产生了较大影响
消极影响
重才轻品 在选拔人才方面,过于侧重才学标准,忽视了品德的考察,造成一些官员道德素质低下
官本位思想 直接促进了官本位社会观的发展,“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至今还存在
禁锢思想 强化儒学正统地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抑制了新知识、新学科的渗透和发展;压抑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考点】唐代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及评价
1.特点:
(1)相权三分:中书省制定政令,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这样既能互相制衡,也能分工合作,从而提高行政效率。
(2)职权分明:三省职权按行政程序划分,一切政令从起草(中书省)、审核(门下省)至执行(尚书省),都经由三省处理。
(3)加强皇权:分散了宰相及中央机构的权力,互相牵制;同时,将尚书省权分六部,既限制了地方割据势力的产生和发展,又推动部门牵制与机构运转。
(4)节制君权:皇帝所颁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可弥补君主才干的不足。
2.评价:
(1)三省六部制是一套较为完备严密的封建官僚体系,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决策失误,防止个人权力过分膨胀,加强了中央统治力量。
(2)三省的分工,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这就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使封建中央集权制度更加完善,为此后历代王朝所沿用。
(3)随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恶性发展及朝政腐败,权力失去制约和平衡,三省六部制也就失去了维护封建统治的积极作用。
【考点】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分析两税法的影响
1.积极影响:
(1)统一各种税制,只征收户税和地税,简化了税收名目。
(2)以前朝赋税收入最多的一年作为标准,确定赋税总额,分摊于各地。户税、地税全国无统一的定额,适应了地方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3)户税是按户等高低征钱,户等高的出钱多,户等低的出钱少。依据财产的多寡划分户等。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没有土地的贫苦农民的负担。
(4)两税法规定除了少数的税种仍以谷物缴纳外,其他税种的税款均以货币缴纳,这样的征税方式方便了征收工作,在货币稳定的情况下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5)征税“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有利于国家放松对农民人身的控制。
2.消极影响:
(1)农税的评定标准是土地数量而不是土地质量,所以持有良田的富户和持有瘦田的农户纳税总额相等,加剧贫富差距。
(2)两税中户税部分的税额是以钱计算,导致市面上钱币流通量不足,农民贱卖绢帛、谷物等产品交换货币,增加农民负担。
(3)两税制下土地买卖合法,加剧土地兼并。地主把新加的田税负担强加到佃农身上,农民的实际处境没有多少变化。
(4)长期不调整户等,且以前朝最多的年份作为征税的定额,增加了社会的赋税负担。
【考点】盛唐气象下的文化特征
艳丽明快的色彩 既体现在唐三彩、铜镜、丝绸织物、金银器、敦煌壁画等物质性文化上,也体现在盛唐诗歌中
生动自然的情调 唐人自信,思想解放。一些壁画中,世俗人物高大不凡,唐人率性,较少做作
博大恢宏的气势 唐长安聚集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使节、商人、侨民,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
雍容华贵的风度 洛阳龙门石窟是盛唐文化典雅秀美、雍容华贵的集中体现。观赏牡丹成为当时最时髦的娱乐活动,也是唐人风度的一个象征
昂扬坚定与开放进取的精神风貌 唐朝的时代精神,可以用开放、进取、尚武、多元等词语进行概括,这是一种新民族新文化的优势所在。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有多元化的选择和较大的个人空间
【考点】隋唐时期对外交往的特点及影响
1.特点:
(1)交往范围广泛,隋唐时期对外交往的国家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与欧洲、非洲也有往来。范围之广,历史少见。
(2)交往领域全面。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
(3)交往渠道众多。有官方外交往来、公派及民间留学、国家间及民间贸易、佛教的传播等。主要以贸易和佛教为纽带。
(4)交往内容明显不同。中国传出去的主要是制度、文化、生产技术等,推动了各国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外国传入的主要是土特产、物种、艺术,丰富了唐朝的社会生活。
(5)在交往过程中,中华文化圈形成。唐朝成为周边国家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2.影响:
(1)促进了唐朝经济进一步繁荣,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各国土特产输入中国,天竺的熬糖法,东罗马的医术、杂技等输入中国;外来宗教在中国广泛传播。
(2)加强了中国同亚、欧、非各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以及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3)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对亚洲和世界的经济、文化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如新罗、日本、天竺等。
1.(2020·山东高考)下表为唐代翰林学士的起源和演进概况。它反映了唐代( )
时期 概况
高祖、太宗时期 设立文学馆,弘文馆等学士,备君主顾问
高宗、武后时期 学士开始参与决策事务
玄宗时期 开元初,设翰林待诏,后改为翰林学士,建立学士院,专掌最机密的诏令起草,正式参与朝政决策
A.翰林学士逐渐控制了决策权B.文官地位日益提高
C.三省六部制渐趋成熟D.朝廷内部权力的再分配
解析:选D 材料说明翰林学士逐渐获得了决策国家事务的权力,成为决策集团的一分子,即朝廷内部决策权力进行了重新分配,故选D项。
2.(2017·江苏高考)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这表明( )
A.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B.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
C.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D.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
解析:选C 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表明三省六部制的存在,故A项错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说明政府的行政效率无法得到极大提高,故B项错误;皇帝选拨中级官吏出任宰相是为了分散相权,尚书省地位下降,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表明三省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有所变化,这两种变化加强了君权,削弱了相权,调整了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故C项正确;中书省负责政令草拟、门下省负责政令审核,决策权归皇帝,中书省、门下省无决策权,故D项错误。
3.(2018·全国卷Ⅱ)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解析:选C 唐朝前期,中书、门下、尚书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分宰相权,但任职宰相却有品级限制,一般是三品以上。武则天时期,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的方式,让低于三品的官员可以担任宰相,其实质是限制传统的高品级官员的权力,有利于实现君权对朝政的全面控制,故C项正确。武则天的这一做法仅是增加了低品级官员担任宰相的机会,并没有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也无法“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故A、B两项错误。宰相数量增加,并没有强化宰相参政议政的职能,故D项错误。
4.(2021·高考模拟)《文献通考·田赋考》在谈及唐代中期的社会状况时说:“今有幼未成丁,而承袭世资,家累千金者,乃薄赋之;又有年齿已壮,而身居穷约,家无置锥者,乃厚赋之,岂不背谬!”导致材料中的现象产生的社会原因是( )
A.两税法实行,百姓规避赋税现象严重B.商人对社会财富的大量侵占
C.战乱频仍,政府控制的户籍减少D.唐朝执行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
解析:选D 把握材料信息“幼未成丁——薄赋”“年齿已壮——厚赋”,正是由于当时的税制以人丁为征税标准,才会产生赋税贫富不均的现象,故D项正确。
5.(2021·高考模拟)唐代之前,荆楚民间存在一种祈求丰收的“牵钩之戏”,至唐代称作“拔河”,广为流传。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云:“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据此可知,在唐代( )
A.江南文化成为主流B.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
C.阳刚与力量受到推崇D.诗歌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主
解析:选C 从唐玄宗的诗句“壮徒”“勇”“英雄志”等词可以看出,体现了唐朝初期那种张扬、蓬勃向上、崇尚阳刚的文化氛围,这恰恰是初唐时期国家统一、经济发展和文化开放的反映,故C正确。
3.下图是唐代三省位置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中书门下是皇帝的内廷机构B.尚书省的职权最为显要
C.三省的地位取决于皇帝意志 D.三省布局体现权力格局
解析:选D 由唐代三省位置图可知,起草诏令的中书省、审核诏令的门下省邻近皇帝居住和办公的太极宫,而不参与决策、只负责执行诏令的尚书省则位于皇宫之外,因而其布局体现了三省的权力格局,故选D;内廷机构是掌管皇宫事务的机构,题干中的中书省和门下省都属于管理国家事务的机构,所以不是内廷机构,排除A;尚书省属于执行政令的机构,相对而言,中书省和门下省才是职权更为显要的机构,排除B;三省六部制下,三省的地位取决于其职权范围,而不是皇帝的意志,排除C。
5.780年,唐朝实行两税法,规定:每户按人丁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据此可知,两税法的实施( )
A.抑制了土地兼并B.加重了农民的赋税负担
C.减轻了对农民的人身控制D.标志着征税依据由人丁转为财产
解析选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租庸调制之下,农民不管土地财产多少,每年都要向政府纳“租”和给官府服劳役,但是两税法实行之后,就改变了租庸调制“以丁身为本”的征税原则,这就意味着封建政府对人民的人身控制有所减弱,故选C项。
6.下表是关于唐代士人科举报考资格的规定。这些规定的变化反映出( )
初唐时期 学有所成的士人,自己可向所在州县报考,经县、州选拔参加科举考试
唐朝中期 需经过“户部籍阅、结款通保”等诸多审查环节和流程,部分科目报考资格的要求越来越严
唐朝后期 举人曾为官司可罚,虽有辞艺,长吏不得举送,违者举送官停职,考试官贬黜
A.国家教育治理能力的提升B.儒学衰败刺激科举变革
C.科举成为入仕的唯一通道D.唐朝的社会流动性加强
解析:选A 根据表格中列举的唐朝士人科举报考资格的相关规定可知,唐朝政府对士人科举报考的规定越来越严格,这反映出科举制度的不断完善,据此可以判断出国家的教育治理能力不断提升,故选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实行“三教并行”政策,其社会主流意识仍然是儒家思想,排除B项;题干表格内容仅是述及唐朝士人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没有将科举制度与其他入仕途径进行比较,不能得出“科举制度是士人入仕唯一通道”的结论,排除C项;根据表格内容可知,唐朝政府对士人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越来越严格,说明能够参加科举考试的士人数量会不断减少,其社会流动性会减少,而不是加强,排除D项。
13.钱乘旦说:“无论什么国家,制度都要越完善越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注:如“参知政事”“参议得失”“参知机务”“专典机密”等)。 ——[宋]欧阳修《新唐书·百官志》
材料二 玄宗时,以中书省事务繁多、文书多雍滞,就选用一些文人与集贤院学士分掌制诏书敕……后正式改名为“翰林学士”,并特置学士院以安置。安史之乱后,“军国多务,深谋密诏,皆从中出”,被称为“内相”……宪宗元和年间,中书小吏滑涣,勾结知枢密刘光琦(宦官),“宰相议事有与光琦异者,令涣达意,常得所欲。……郑余庆与诸相议事,涣从旁指陈是非,余庆恕叱之,未几,罢相”。……《唐阙史》卷下记云:“一日,枢密使(宦官)出至中书,奉宣与宰臣商量镇州事。” ——摘编自戴显群《唐后期政治中枢的演变与唐王朝的灭亡》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唐初期三省的职责和特点,分析唐初实行这一制度的意图。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三省制实际运行中的调整及其对三省制产生的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三省制演变与唐朝兴衰之间的关系,并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答案:(1)职责:中书省草拟政令、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特点:相互合作;相互牵制。意图:提高决策的正确性和效率;巩固唐王朝统治。
(2)调整:多任用低级官员或他官兼宰相职;三省长官不轻易授人;选用文人学士参与军政;宦官执掌枢密,参与决策。影响:三省地位不断下降;逐渐名存实亡。
(3)关系:前期三省制分工合作,对唐朝盛世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后期不断被削弱和架空,对唐朝中后期的社会动乱有一定的消极影响。认识:社会发展离不开制度的稳定执行。(围绕制度执行、保障等,言之有理即可)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时空坐标]
【阶段特征】
宋元时期是我国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的时期。
1.政治上,从若干民族政权并立逐步走向统一,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发展完善。民族政权长期并存,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出现了又一次民族交融的高潮,形成新的民族。
2.经济上,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商品经济水平超过前代;南方经济获得较快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地区扩展;海路和陆路的对外交往空前繁荣。
3.文化上,封建文化高度繁荣;各族文化交融;科技成就突出,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外传;理学有了较大发展;文学艺术逐渐平民化、通俗化,突出代表有宋词、元曲和反映市民生活的风俗画。
第5讲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与辽夏金元的统治
一、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知识点一 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1.背景:
(1)统一:北宋建立后,相继灭掉南方的几个割据政权和北方的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2)吸取唐后期以来军阀割据、政局动荡的历史教训。
2.目的:强化中央集权、维护政权稳定。
3.措施:
具体措施
强干弱枝 ①中央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知州,节度使逐渐变为虚衔 ②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保证各州赋税绝大部分上缴朝廷 ③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拱卫京师,镇守地方,定期更换驻地
分化事权
中 央 ①枢密院专掌军政,三司专掌财政,与宰相分权,并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 ②枢密院与“三衙”分权,前者有调兵权但并不统兵,后者统兵但无权调兵
地 方 ①先后设立了平行的四个路级机构,合称“四监司”,从不同方面对各州进行监控 ②州一级增设通判,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彼此制约
崇文抑武 ①罢免宿将兵权,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 ②提倡文治,扩大科举规模,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
4.影响:
(1)积极影响:有效地预防了内部动乱,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强化了中央集权。
(2)消极影响: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也影响了行政效率,助长了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
知识点二 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
1.边防压力:
(1)宋辽关系。
①战争:契丹族建立的辽朝占领了燕云十六州,对中原形成严重威胁。北宋两次发起夺回燕云十六州的北伐,均告惨败。
②协议:辽军逼迫北宋签订协议,辽宋皇帝以兄弟相称。北宋每年送给辽“岁币”,勉强获得了北部边防的安定。
(2)宋夏关系。
①战争:北宋与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发生战争,也是屡战屡败。
②和议:西夏向北宋称臣,但实际上保持帝号,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钱物,称为“岁赐”。
2.财政危机:
知识点三 王安石变法
1.背景:
(1)“庆历新政”失败:宋仁宗在位时,大臣范仲淹曾发起以整顿官僚机构为宗旨的改革,结果因触犯了官僚集团的既得利益而失败。
(2)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
2.目的:加强国家对诸多领域的管理和控制,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3.措施:
富国 方面 官府通过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拨巨资从事商业经营等手段,力图在调控经济的同时开辟财源
强兵 方面 对农民进行编制管理和军事训练,希望借以逐渐恢复“兵农合一”的征兵制,取代募兵制
4.评价:
(1)变法达到了富国目的,增加了大笔收入。
(2)强兵的效果并不明显,北宋与西夏开战,又以失败告终。
(3)一些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引起激烈争议。
(4)围绕变法问题,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日益严重,北宋逐渐走向衰亡。
知识点四 南宋的偏安
1.南宋建立:1127年,北宋被女真族建立的金朝攻灭。北宋康王赵构在应天府称皇帝,后定都临安,史称南宋。赵构就是宋高宗。
2.宋金关系:
(1)南宋初年,形成了几支较有战斗力的部队,尤以岳飞指挥的“岳家军”战绩卓著。
(2)宋高宗和宰相秦桧主动向金朝求和。
(3)1141年,南宋与金订立绍兴和议。以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一线划界,南宋对金称臣,每年向金朝缴纳“岁贡”。
(4)此后,宋金之间发生几次战争,南宋地位稍有上升,不再向金称臣,而是“世为侄国”,继续维持南北对峙的局面。
二、辽夏金元的统治
知识点五 辽与西夏
1.辽的统治:
(1)兴起:辽朝的建立者契丹族与鲜卑同源,在辽河上游过着游牧、渔猎生活。
(2)建国: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定都上京,后来改国号为辽。
(3)创制:职官分为南、北面官,南面官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
(4)特点:保持草原习俗,定期迁徙,迁徙行营为国家政治中心。
(5)辽宋对峙:辽与北宋长期对峙,大部分时间里维持了和平局面,通使频繁,贸易活跃。
2.西夏的统治:
(1)建立政权:1038年,党项首领元昊称帝,定都兴庆府,国号大夏,史称西夏。
(2)政治制度:基本模仿北宋,中央机构除汉式官称外,同时有一套本民族称谓的官称。
(3)夏金关系:北宋灭亡后,西夏向金朝称臣,仍然保持事实上的独立。
知识点六 金朝入主中原
1.建立:1114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举兵反辽,次年称皇帝,建立金朝,定都会宁府。
2.征战:1125年,金灭辽;1127年灭北宋,与南宋逐渐形成对峙局面。
3.迁都:1153年,金迁都燕京,将燕京改名为中都。
4.制度建设:猛安谋克制度。
(1)性质:女真民族的管理系统。
(2)内容:凡女真民户,每三百户编为一谋克,十谋克编为一猛安。他们被大批迁入中原,在汉族村落之间筑寨居住,平时耕作,战时选拔丁壮出征。
5.盛衰:
(1)鼎盛:12世纪后期金世宗在位,金朝进入鼎盛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史称“大定之治”,世宗被百姓誉为“小尧舜”。
(2)衰落:世宗死后,金朝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袭扰,猛安谋克日益腐化,统治逐渐衰落。
知识点七 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
1.蒙古崛起:
(1)建国:1206年,漠北蒙古部首领铁木真统一草原各部,建立蒙古汗国,被尊为“成吉思汗”。
(2)征伐:蒙古军队先后灭掉西辽、西夏和金朝,收服吐蕃诸部,兼并云南的大理政权,还远征到中亚、西亚、东欧地区。
2.元朝统一:
(1)改元:1260年,忽必烈即位,开始推行中原传统政治制度,兴建大都。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大元,他就是元世祖。
(2)统一:1276年,元军占领南宋都城临安。1279年,元军击败南宋余部,完成统一。
3.统治措施:
(1)交通:元朝修筑驿道,设立驿站;分设急递铺,负责传递公文。
(2)中央:宰相机构是中书省。
(3)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①内容:中央委派官员代表中书省处理地方事务,称为行中书省,简称行省。除今天的河北、山西、山东地区由中书省直辖外,全国共设10个行省。
②意义:行省辖区广阔,军政大权集中,行政效率较高,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
(4)对边疆地区的管理。
①对吐蕃:由直属中央政府的宣政院进行管理。
②对西域: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等管理军政事务,加强对西域的管辖。
③对台湾:在澎湖设置巡检司,履行行政管理职能,以经略台湾。
知识点八 元朝的民族关系
1.民族交融:
(1)蒙古族的形成:蒙古原是漠北的一个游牧部落,铁木真统一草原后逐渐将其他部落融入其中,形成了蒙古民族。
(2)回族的形成:元朝时,来自中亚、西亚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等移居中国,同汉、蒙古、畏兀儿等民族长期相处,不断通婚,逐渐被吸收、融合而形成我国回族的前身——回回。
2.民族政策——“四等人制”:
(1)目的:蒙古统治者为了保障自己的统治利益。
(2)内容:蒙古统治者在很多方面对不同民族采取差别对待措施,被后人概括为“四等人制”,依次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
(3)变化。
①14世纪中叶,农民起义爆发,元朝灭亡后,一部分蒙古人退回草原。
②留居内地的蒙古人、色目人等,逐渐与汉族相融合。
【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