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测评高三年级历史试卷(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省太原市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测评高三年级历史试卷(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13 09:05:19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中学业诊断
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上午10:45一12:00)
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做题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第4页表格内。
1.有学者指出,山西省境内陶寺遗址出土的文物,“圆腹底斝、鬲的原型可追溯到内蒙古中南
和冀西北,彩绘龙纹与红山文化有关,扁陶壶序列的近亲只能到山东大汶口文化寻找,俎刀
更要到远方的浙北杭嘉湖去攀亲”。据此可知
A.中原文化向全国各地辐射
B.中华文明呈现出多源特征
C.早期国家推动了文化发展
D.早期文明间存在交流融合
2.春秋中后期,晋国政权逐渐被六卿所控制,在六卿相互争斗中,赵鞅宣布誓词:“克敌者,上
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人臣、隶、圉免”。这一政策的实施说明
A.土地国有制度遭到废除
B.分封体制得到了新发展
C.社会成员身份渐趋平等
D.传统政治秩序受到冲击
3.汉武帝时设置刺史,刺史每年定期巡视所部郡国,监察守、相两千石官和强宗豪右。东汉光
武帝时,刺史成为比郡高一级的行政长官,可以处理地方政务,可不通过三公直接上奏皇
帝。刺史职能的变化
A.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
B.服从于现实政治的需要
C.抑制了豪强大族的势力
D.强化了监察制度的效力
高三历史第1页(共10页)
4.西魏是从北魏分裂出来的割据政权,定都长安,朝政一直被权臣宇文泰控制。宇文泰利用
地处关中的地缘优势,宣称自己是西周的嫡系继承者,按照《周礼》官名改革官制,发布文告
模仿《尚书》文体。宇文泰此举意在
A.继承前朝的政治制度
B.争取汉族士人政治认同
C.推动鲜卑政权封建化
D.确立儒家思想正统地位
5.法律篇目的排列有内在的规律,它体现了立法者对各项内容及其关系的认识《唐律疏议》
的篇目与以往法律相比,有明显的不同之处:惩治官吏违法失职的法律在前,镇压老百姓相
关的法律在后。这种编排体现了统治者
A.轻刑慎行,赢得民心
B.出礼人刑,德法兼治
C.正风肃纪,从严治吏
D.鉴往知来,休养生息
6.北宋时,城市及农村各级市场发展繁荣,商税在国家整个税收所占比例不断提高。然而,这
对于朝廷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最终政府建立了严密而完备的专卖制度,成为宋朝最大的
商人。“杯水车薪”主要是由于
A.政治制度设计缺陷所致
B.重农抑商政策日趋强化
C.商业活动脱离官府监管
D.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阻碍
7.王阳明提出新四民论,认为“古者四民异业而同道,其尽心焉一也”,四民无高贵卑贱之分,
商人“虽经日作买卖,不害其为圣为贤”。新四民论
A.冲击了儒学的主导地位
B.提升了工商业者的政治地位
C.旨在推翻传统伦理秩序
D.折射出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
8.19世纪70年代,驻英公使郭嵩焘的日记寄回总理衙门刊刻。日记中有研究西方的治国之
道、科学技术及引进先进设备的建议,多为开明之举,却遭到国内守旧派的群起攻击。郭嵩
焘黯然回国郁郁而终。当时,遭受攻击的官员不只他一人。这些现象说明
A.中体西用思想遭到否定
B.外交体制变革不合时宜
C.近代中国转型面临阵痛
D.东西文化之争不可调和
高三历史
第2页(共10页)2024~2025 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中学业诊断
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D D B B C A D C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C D B C B A 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52 分。
17.(12分)
(1)都是东南沿海海港城市;城市迁移与拓展与海洋紧密相关,港、城关系日趋紧密;交
通网络四通八达,城门数量多且临港设置;空间格局和功能布局深受水道及码头的影响;多
元文化交融之地,建筑类型多样化。(6分,一点 2分,任答 3点即可)
(2)地理位置优越;经济重心南移;政府抑商政策的松动;坊市制瓦解;对外贸易繁荣等。
(6分,一点 2分,任答 3点即可)
18.(10分)
晚清至民国时期,中国社会在外来势力的冲击下,由传统向近代转型。刘大鹏日记中记述的
“华夷通商,是天下一大变局”是这些变化的真实反映,体现了西方列强的入侵导致朝贡体
系的崩溃,中国被迫卷入全球化的进程。(2分)
这一转型带来了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如日记中记载“各行省民变之案接踵而起”,揭示了
社会转型期间社会动荡、内外矛盾的激化;如日记中记载“上年( 公元 1915 年) 秋,阖邑
商人公举予充商会特别会会事务”,体现了刘大鹏在民元鼎革之际,被推举为商会会务等职
务,这些新设的职位本身就是社会结构变迁的产物,反映了传统官僚体系向近代地方自治体
系的过渡。(4分)
在刘大鹏的心灵世界中,传统与现代因素相互交织、相互影响。一方面,刘大鹏在日记中使
用“宣统”纪年号、称辛亥革命为“变乱”,体现了他既眷恋着清朝的统治,对辛亥革命抱
有偏见;另一方面日记中又记载其在任职期间“予与开路修堡之事”,积极参与地方治理,
利用近代的“民主协商”方式处理所面对的问题。这种传统与现代因素的交织与影响,使得
刘大鹏的心灵世界呈现出一种复杂且充满矛盾的状态。(4分)
19.(18分)
(1)趋势: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中间存在显著的波动。(2分)
成因:(6分,一个波动区间 2分,任选 3个波动区间并答出具体原因即可)
如 1949-1953年:中国经济增长率显著上升,这得益于建国初期政权巩固、土地改革和“一
五计划”的实施。
1958-1962年:国家发动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由于政策失误导致经济增长率下降。
1977-1985年:中国经济快速增长,这得益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城市经济体制改
革和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
(2)政治制度的变革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基础和保障;经济政策的调整,如从计划经
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激发了市场活力和创新动力;社会结构的变迁,如城乡差距的缩小、
劳动力素质的提高等,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文化观念的更新,如开放包容、创新进
取等,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外交环境的改变,如中美建交开拓了国际市场。(6分,
一点 2分,任答 3点即可)
(3)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发展
的质量和效益;注重社会公平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4 分,
一点 2分,任答 2点即可)
20.(12分)
评分建议:
论题 论题完整,符合材料信息,合理准确。(2分)
(0~2分) 无论题或论题不符合材料信息。(0分)
具有思维深度,史实准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5~8分)
阐述
具有一定思维深度,史实不够准确,逻辑较清晰。(1~4分)
(0~8分)
阐述错误,史实不准确,逻辑不清晰。(0分)
总结 逻辑严密,表述清晰,不是简单重复论题,有升华。(2分)
(0~2分) 无总结或总结逻辑不严密,表述不清晰。(0~1分)
示例:
论题:元清两朝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影响深远。
阐述:元清两朝作为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重要阶段,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
元代通过蒙古族文化与中原文化相融合,推动了多民族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清代进一步巩固
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促进了满汉文化的深度融合。元清两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均
取得了显著成就,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政治上,它们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
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统治;经济上,重视农业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文化上,则通
过吸收和融合不同民族文化,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华文化。
综上,元清两朝不仅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发展,而且为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提供了历史经验和文化遗产。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