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学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教学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7.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11-12 22:36: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统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课本、观察历史地图并研读材料,识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基本史实,认识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
2.通过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艰难历程并研读材料,知道长征的历史意义,感悟长征精神的内涵。
长征原因
18岁
活动一:阅读课本83页第一段内容及相关史事,研读史料,概括红军长征的原因。
1927——1930年,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各地创建了大小十几块革命根据地,实力不断增大。面对革命根据地的壮大,国民党政府采取了军事“围剿”的措施,企图消灭中国共产党。
蒋介石手书的
“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长征原因
18岁
中央根据地五次反“围剿”敌我力量对比表  项目 次数 时间 军队人数对比 领导人 战略战术 反“围剿”
结果
国民党 红军 第一次 1930.10 10万 4万 毛泽东 避敌主力、诱敌深入 集中优势、各个击破 胜利
第二次 1931.4 20万 3万 第三次 1931.7 30万 3万 第四次 1933.2 30万 7万 周恩来 朱德 第五次 1933.9 50万 8万 博古、李德 冒险进攻、保守防御 失败
活动一:阅读课本83页第一段内容及相关史事,研读史料,概括红军长征的原因。
材料一 1930-1933年国民党军队对红军的“围剿”与红军反“围剿”
2.根据材料并结合课本内容,说出红军长征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1.请依据材料指出,前四次反围剿胜利的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原因?
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制订了正确的战略战术。
博古、李德等人在军事指挥上“左”的错误。
直接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根本原因:博古、李德军事指挥上“左”的错误
长征经历
18岁
活动二:观察《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示意图》并结合课本83——85页相关内容,简述红军长征的时间和经过。
①瑞金
(出发)
②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
1.时间:1934.10——1936.10
2.经历:
瑞金出发→
渡过湘江→
我已布下重兵等你
蒋介石
我建议去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
毛泽东
我们应当去湘西
和红二方面军会合
博古
长征经历
18岁
长征经历
18岁
活动二:观察《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示意图》并结合课本83——85页相关内容,简述红军长征的时间和经过。
①瑞金
(出发)
②冲破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
1.时间:1934.10——1936.10
2.经历:
瑞金出发→
渡过湘江→
三年不喝湘江水,
十年不食湘江鱼。
③强渡
乌江
④遵义会议
⑤四渡赤水
⑥巧渡
金沙江
⑦强渡
大渡河
⑧飞夺
泸定桥
⑨翻过
大雪山
⑩走过
草地
突破
腊子口
吴起镇
会师
会宁会师
(结束)
强渡乌江→
四渡赤水
→巧渡金沙江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翻过大雪山
→走过草地
→突破腊子口
→吴起镇会师
→甘肃会宁会师
遵义会议→
1935.10,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会师
1936.10,红军三大主力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合作实现
18岁
活动三:观看视频并结合课本内容,完成下列表格,识记遵义会议的基本史实。
合作实现
18岁
活动三:观看视频并结合课本内容,完成下列表格,识记遵义会议的基本史实。
遵义会议基本史实简表 时间
地点
主要内容
意义
1935年1月
贵州遵义
①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
②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③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①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②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合作实现
18岁
想一想: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新中国成立
(1949年)
中国共产党诞生
(1921年)
出现了很多错误
如大革命的失败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遵义会议
(1935年)
14年
转折点
14年
有了正确的领导
由失败走向胜利
建立新中国
幼稚
成熟
活动三:观看视频并结合课本内容,完成下列表格,识记遵义会议的基本史实。
合作实现
18岁
活动四:阅读课本86页内容并研读材料,概括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并感悟长征精神。
材料二 我们党领导红军......胜利完成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长征,宣告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图谋彻底失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肩负着民族希望胜利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
——习近平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讲话
材料三 红军的西北长征,无疑是一场战略撤退,但不能说是溃退,因为红军终于达到了目的,其核心力量仍完整无损,其军心士气和政治意志的坚强显然一如往昔。
材料四 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
——毛泽东
3.根据材料并结合课本内容,说出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
合作实现
18岁
活动四:阅读课本86页内容并研读材料,概括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并感悟长征精神。
伟大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习近平
长征精神的内涵:
乐于吃苦、不惧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
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
课堂小结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习近平
回望长征路,
不是重复过去,
而是面对今天!
思考: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如何践行、传承长征精神?
2.(2024·陕西·中考真题)1934年10月,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中央红军从江西于都出发,犹如一条红色“铁流”,经过11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25000里。体现了红军战士( )
A.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B.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C.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 D.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铁人精神”
1.(2024·山东烟台·中考真题)红军长征共转战14个省份,通过数十个少数民族居住区,攻占县城一百余座,沿途宣传革命真理,建立各级苏维埃政府,进行土地革命,为后来开展革命斗争创造了有利条件。材料旨在强调红军长征( )
A.冲破了四道封锁线 B.创建了农村革命根据地
C.播下了革命的种子 D.改变了中国革命的性质
C
A
中考链接
3.(2024·贵州铜仁·中考真题)中国共产党勇于创新、实事求是,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召开了许多重要会议,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指明了方向。下列示意图①处应填写( )
A.正确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
B.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D.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B
中考链接
4.(2024·黑龙江牡丹江·中考真题)与图中“★”处发生的历史事件相关的词语是( )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
A.井冈星火 B.政治建军 C.生死攸关 D.转危为安
C
中考链接